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寇季魂穿北宋 > 第0826章 骨中抽髓
         寇季在前方鏖战,他在后方欺负寇季儿女的话,合适吗?
         明显不合适。
         赵祯瞪了寇天赐一眼。
         寇天赐这小子已经学会了借力打力了,欠收拾。
         眼睁睁的看着儿子,以及儿子的狗腿子受欺负,却不能替他们出头,赵祯心里不高兴。
         赵祯不高兴了,寇天赐等人也就不好受了。
         赵祯板着脸道:“朕也不问你们谁对谁错了,总之都有错。寇卉和曹评打架,有错,你们几个在旁边看着却不劝架,也有错。”
         说到此处,赵祯问道:“《天圣字典》都有吧?”
         寇天赐等人缓缓点头。
         赵祯缓缓笑道:“每人抄一遍……”
         一瞬间,寇天赐等人瞪大了眼珠子,看赵祯就像是看魔鬼一般。
         《天圣字典》收录了一万多字,加上注释的话足足有百万字。
         抄一遍,会死人的。
         赵祯见到寇天赐等人如同看魔鬼一般的看着自己,满意的笑了,“寇天赐……抄两遍……”
         寇天赐听到此话,急忙道:“父皇,儿臣……”
         不等寇天赐把话说完,赵祯就似笑非笑的盯着寇天赐,道:“天赐儿,你也长大了,你应该明白圣谕两个字代表着什么。”
         寇天赐一脸苦涩,将剩下的话吞进了肚子。
         赵祯满意的摆摆手道:“都去抄写吧。”
         寇天赐等人垂头丧气的往自己的案几前走去。
         赵祯对陈琳道:“回头告诉教授他们的先生,让先生们减少他们的课业。”
         陈琳答应了一声。
         赵祯欺负完了一群小家伙,心情舒畅了不少。
         大笑着离开了蒙学所在的院子。
         赵祯一走,寇天赐等人瞬间围上了赵润。
         赵润看着案几前围满了人,包括他的两个妹妹,他苦着脸,低声道:“我……我回头让我宫里的人帮你们抄。”
         寇卉十分霸气的拍着桌子道:“这还差不多……”
         曹评忍不住道:“你们别这么欺负他……”
         寇卉瞪起眼,瞪着曹评道:“又想挨揍?!”
         曹评瞥了一眼苦着脸的赵润,咬牙道:“打就打,谁怕谁。”
         寇卉挥舞起了小拳头。
         曹评则忌惮的看向了寇天赐和杨怀玉,“有种你们别帮忙……”
         杨怀玉握了握拳头,不屑的道:“你就会欺负人家女孩儿,有胆子跟我打一场。”
         曹评果断摇头,“打不过……”
         寇天赐没有搭理曹评,而是拍着赵润的肩头提醒道:“让你宫里的人给寇卉、宝庆、寿庆抄的时候,用左手写。
         给怀玉他们写的时候潦草一些。
         给我写的时候,要用飞白。
         提醒他们机灵一点,不然回头父皇看出了破绽,再次罚抄的话,他们又得遭殃。”
         赵润苦着脸重重的点头。
         寇天赐继续道:“我爹常说,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你用他们,一定要赏赐他们一些东西,他们才会更卖力的帮你。”
         赵润苦哈哈的道:“可是……可是我没出阁,没有私库,月例也在母后手里,拿什么赏赐他们?”
         寇天赐拍了拍赵润的肩头,“我回头给你带。”
         赵润这才点了点头。
         寇天赐几个人在商量着应对赵祯给出的难题的时候,赵祯和陈琳在去资事堂的路上。
         陈琳跟随在赵祯身后,哭笑不得的道:“抄一本……《天圣字典》……对他们而言是不是太重了?”
         赵祯瞥了陈琳一眼,“重吗?朕怎么不觉得?”
         陈琳苦笑了一声。
         赵祯笑着道:“朕就是要消磨他们那股闹事的劲头,也让他们记着朕。”
         说到此处,赵祯叹了一口气道:“眼下已经快到一月底了,辽国那边的雪快化了。辽皇耶律隆绪快要领兵南下了。
         朕也该带着兵马去会一会他了。
         此一去,还不知道要鏖战多久。
         朕不给那些小家伙们找点麻烦,朕怕他们忘了朕。”
         陈琳迟疑道:“话虽如此,可《天圣字典》足足有百万字,他们把所有的时间拿来抄书的话,可就没时间读书了,到时候耽误了课业,难免有些得不偿失。”
         赵祯瞥着陈琳,淡淡的道:“你以为他们真的会自己抄?以他们的身份,抄书还需要自己动手?”
         陈琳眉头一挑,“他们还敢违背圣意?”
         赵祯不在乎的道:“违背了又如何,朕还能砍了他们?朕就是砍自己,也舍不得砍他们。”
         陈琳苦笑了一声,道:“官家还是那么仁慈。”
         赵祯摇了摇头道:“朕一点儿也不仁慈。朕舍不得砍他们,但是帮他们做事的人,朕却舍得砍。你回头派人盯着点伺候润儿的宫人。
         发现了他们帮润儿抄写《天圣字典》以后,就将其收缴。
         同一个宫人,被逮住超过三次,就杖毙。”
         “官家……这……”
         陈琳有些迟疑。
         赵祯淡淡的道:“朕像是润儿那么大的时候,已经开始观政了。朕像是天赐儿那么大的时候,已经成婚了。朕的经历,他们不需要重复一遍。
         但是身处皇家,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他们该知道了。
         身处皇家,所作的每一个决定,会引发的后果,他们也该知道了。”
         陈琳愕然的瞪起眼,道:“官家何苦拔苗助长呢?”
         赵祯淡然一笑,“朕此前说过,为守我大宋社稷,甘愿以性命相搏,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朕此去真定府,固然不会涉足战场,更不会插手战事。
         但辽人要南侵,要跨过真定府,就先迈过朕的尸骨。”
         陈琳吓的差点没跪倒在地上,“官……官家……”
         赵祯豁出去了,嘴里说的话也就变得再无禁忌,“朕的皇祖父昔日在高梁河一逃,丢尽了皇室的颜面,断了我大宋的脊梁。
         如今四哥撑起了民间的脊梁,撑起了大宋的脊梁,可是皇室的脊梁,还是弯的。
         朕此去真定府,就是要撑起皇室的脊梁。
         此战若胜,我皇室的脊梁便能立起来。
         若败,朕便用朕的尸骸,为皇室撑起脊梁。”
         “官家?!”
         陈琳已经跪在地上了,脸上尽是恐慌。
         赵祯见此,叹了一口气,“朕也就随便一说,你害怕什么。四哥布置了那么多,朕布置了那么多,怎么可能败?
         朕只是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才能殊死一搏。”
         陈琳咬着牙道:“官家真要是有性命之忧,请用奴婢的尸骸挡刀。”
         赵祯笑骂道:“去!朕丢不起那个人!”
         陈琳一脸凝重的跪在地上没有说话。
         赵祯笑着道:“朕知道该怎么应对百官们奏请复立奴隶法的事情了。你让人放风声出去,告诉那些豪门大户,朕不可能复立奴隶法。
         奴隶法被废止了百年,就说明奴隶法已经不适合存在于我大宋。
         此战我大宋若是真的获得了大批的俘虏,朕可以将他们降为军管民,分发给他们。
         但他们也必须付出代价。
         要么交出一些良田给朝廷,要么交出佃户给朝廷。
         朕不占他们便宜,他们也别想占朕便宜。”
         陈琳听到此话,脸上凝重的神情缓和了一些,问道:“不明发邸报吗?”
         赵祯反问道:“为何要明发邸报?万一朕改了主意,那岂不是要自己打自己的脸。先让他们传着,有那些俘虏吊着他们的胃口,朕离京以后,他们也不至于乱来。
         至于到时候如何分配那些俘虏,朕和四哥商量过后再做定夺。”
         见陈琳仍旧跪在地上,赵祯没好气的道:“行了,别跪着了。朕就随口一说,你还当真了。真要是有性命之忧,朕允许你先死。”
         陈琳闻言,郑重的对赵祯一礼,“多谢官家厚赐。”
         赵祯闻言,有些无趣的道:“让你先死,你还高兴的不行。这要是换成了四哥,肯定跟朕翻脸。”
         陈琳正色道:“寇枢密绝对不敢,有道是君要臣死……”
         陈琳话说了一半,就被赵祯打断了,“行了,这话也就骗骗百姓而已。之前惩治皇亲国戚的时候,朕都没让他们死,他们就跟朕翻脸了。
         自己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陈琳突然被怼的说不出话。
         他突然间觉得,赵祯成熟了以后,有点不好伺候了。
         赵祯领着陈琳回到了资事堂,有宦官匆匆进了资事堂,递给了陈琳一封密奏。
         陈琳拿到了密奏,瞳孔一缩,没敢多言。
         密奏上的纹路是潜藏在辽国的密探独有的。
         陈琳快速的将密奏送到了赵祯面前,赵祯拿到了密奏以后,拆开了密奏,仔细阅读了一番后,脸色一沉,“辽皇耶律隆绪,携六十万辽国精兵南下,几乎抽空了辽国所有的精兵。
         他真的要跟朕战一个鱼死网破。”
         赵祯放下密奏,沉声道:“召吕夷简、王曾、张知白觐见。”
         陈琳快速的答应了一声,派人去传令。
         没过多久以后,吕夷简三人匆匆出现在了资事堂。
         三人施礼过后,吕夷简急忙问道:“辽人南下了?”
         赵祯缓缓点头,“辽皇耶律隆绪准备了六十万精兵,要跟朕战一个鱼死网破。”
         “六十万?!”
         吕夷简三人听到这个数字,瞳孔也是一缩。
         辽国的六十万精兵,可不是黑汗王朝那所谓的百万兵马能比的。
         黑汗王朝的黑汗王玉素甫,再征百万兵马,凑两百万兵马,估计才能跟辽国六十万精兵一战。
         由此可见,辽国兵马战斗力之强。
         虽说配备了火器的大宋禁军,比辽国兵马更强。
         可辽国兵马的数量,却比大宋东北境禁军的数量多。
         足足多出了三倍。
         吕夷简三人此前预估,辽皇耶律隆绪很有可能会率领五十万精兵南下,多少会为耶律宗真留下一些家底。
         可没想到辽皇耶律隆绪居然如此疯狂,居然抽空了辽国境内所有的精兵。
         “比我们的预料的数量足足多出的十万,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曾沉声发问。
         赵祯沉声道:“朕原本打算只带上天武军,不过现在看来,还要带上一万捧日军。”
         吕夷简忍不住问道:“一万捧日军能挡辽国十万精兵?”
         赵祯低声道:“挡是能挡住,只是挡不了多久。”
         张知白迟疑道:“那该调何处兵马?坐镇北境的镇北军,还是坐镇大理的新军?”
         王曾皱着眉头摇头道:“镇北军不能调动,杨文广率领镇北军坐镇北境,就是为了防止辽国的西南路西北路十二班军。
         新军坐镇大理,一面防着青塘,一面防着大理百姓,也不能调动。”
         吕夷简沉声道:“已经没有精兵可以调遣了。”
         张知白忍不住问道:“现在征兵还来得及吗?”
         王曾沉吟道:“来是来得及,但新兵上了战场,恐怕发挥不出多少战斗力。”
         吕夷简三人眉头皱成了一团。
         赵祯却已经有了打算,“交趾使节可还在京城?”
         吕夷简三人一愣,齐齐看向了赵祯。
         赵祯道:“去告诉交趾使节,朕答应他们内附,也答应了他们到我大宋境内,招我大宋贫寒百姓入交趾做工。
         但为了表明诚意,此次我大宋和辽国开战,交趾必须出五万精兵,沿海北上,牵制辽国一部分兵力。
         他们打哪儿,朕不管,朕只需要他们帮朕牵制住辽国一部分兵力足以。”
         吕夷简沉声道:“官家,交趾乃是外番,不能轻信。更不能将兵事寄托在交趾身上。”
         王曾和张知白赞同的点点头。
         赵祯坦言道:“三位爱卿恐怕不了解新的交趾王,也不了解交趾的现状。此前朕的四哥谋划交趾,让交趾打了数年乱战,如今交趾境内的男丁,已经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交趾王急需引进男丁,壮大交趾。
         交趾三面,一面临海,另外两面皆被我大宋所控。
         能为交趾提供男丁的,只有我大宋。
         交趾王为了引进男丁,不惜内附我大宋,甚至开出条件,愿意跟我大宋共治交趾。”
         “共治?!”
         吕夷简三人一脸愕然。
         赵祯点头道:“交趾王允许我大宋派遣官员进入到交趾境内开府建衙。”
         吕夷简三人一脸难以置信的道:“他……他愿意成为我大宋的藩镇?!”
         赵祯提醒道:“准确的说,是藩王。”
         吕夷简三人思量了一会儿。
         吕夷简凝重的道:“交趾王提出此事,恐怕另有盘算,官家不能轻信。”
         赵祯点头道:“朕自然不会轻信。但是朕通过此事可以看出,交趾现在急需男丁,交趾王为了从我大宋引进男丁,愿意付出一切。
         他为了我大宋的男丁,可以跟我大宋共治交趾。
         那他为了我大宋的男丁,就能真心实意的出兵帮我大宋。
         我大宋又不需要他们血战,只需要他们派人到辽国沿海的地方去骚扰辽人,他肯定不会拒绝。”
         吕夷简三人对视了一眼,觉得赵祯说的有道理。
         只是派遣一支兵马去骚扰,又不是死战,交趾王确实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若是大宋遇到了不用出死力,还能获得巨大好处的事情,满朝文武恐怕都不会拒绝。
         吕夷简三人略微思量了一番以后,吕夷简沉声道:“交趾人可用,但不需要过度仰仗。”
         赵祯缓缓点头,道:“朕知道其中的轻重。”
         王曾沉吟道:“交趾王为了从我大宋引进男丁,居然肯付出如此代价,那就说明交趾王是一个十分有野心的人。
         臣就怕再养出一个西夏来。”
         王曾此话一处,吕夷简皱着眉头沉默不语,张知白一脸沉吟,似乎在思量什么。
         赵祯没有说话。
         张知白思量了许久以后,开口道:“此事到不用太过担心。西夏之所以能够坐大,存粹是因为夹在我大宋和辽国之间左右逢源之故。
         交趾却没办法左右逢源。
         此外,交趾王要从我大宋迁移百姓过去,而且还要的是男丁。
         那就说明交趾境内现在大部分都是女流。
         我大宋一向都是男丁掌家,到了交趾以后,必然也会掌家。
         他们在掌家以后,也就掌控了交趾民间的言论。
         他们皆是从我大宋迁移过去的,交趾又有内附我大宋之名。
         所以遇到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心向我大宋。
         等他们渗透进了交趾的方方面面,交趾王想要反出我大宋,就得问一问他们的意思。
         此外,我们在迁移百姓的时候,也可以多迁移一些读书人过去,在交趾境内兴教化。
         只要我们吩咐那些读书人,在兴教化的时候,多说一些对我大宋有利的,多教授交趾百姓忠君爱国之道。
         交趾王纵然有心在坐大以后跟我大宋作对,恐怕也很难。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我大宋如今借交趾之力,渡过了眼前的难关,随后四野之内,便再无人能挡我大宋兵锋。
         到时候交趾王真要反出我大宋,我大宋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兵力,教他做人。
         交趾地方就那么大点,交趾王就算费尽心思将交趾弄的兵强马壮,比黑汗又如何?比辽国又如何?
         我大宋如今面对黑汗和辽国两国联军,尚且游刃有余。
         难道腾出手以后,还有担心一个小小的交趾?”
         吕夷简和王曾闻言一愣,仔细思量了一下以后,觉得张知白说的十分有道理。
         交趾地方不大,就是再发展,也比不上辽国和黑汗。
         大宋如今两面受敌尚且不怕。
         等到以后一家独大的时候,还用怕交趾?!
         是交趾怕他们才对。
         到时候有民间的教化做基础,大宋天兵一道,交趾恐怕就真真正正的变成了大宋之地。
         在交趾王惦记大宋男丁的时候,借用一下交趾之力,顺势在把自己人按插进去,为以后拿下交趾奠定基础,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吕夷简和王曾分析过以后,齐齐拱手道:“臣赞成从交趾借兵。”
         说到此处,王曾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官家不能太依赖交趾兵,还得再备后手才行。”
         赵祯笑着道:“辽兵虽然比你我君臣预估的多了十万,但朕又不会跟他正面抗衡,所以三位爱卿也不必担心。
         朕此去真定府,也是以防为主,而不是以功为主。
         从交趾借兵,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已。”
         说到此处,见吕夷简三人仍旧皱着眉头,赵祯叹了一口气道:“有些事情,朕原本不打算告诉三位爱卿的,如今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朕就告诉三位爱卿。
         其实辽皇耶律隆绪抽空了辽国境内所有的兵力南下,对我大宋而言,有益无害。”
         吕夷简三人一脸愕然。
         赵祯幽幽的道:“朕其实布置了一道后手,只是一直没告诉别人。朕可以告诉三位爱卿,但是三位爱卿记得保密。
         若是泄露出去,三位,还有三位家人的脑袋,可就不保了。”
         按理说,一般碰到了类似的问题,吕夷简三人就算有心想听,也不会选择听下去。
         但如今事关国运之战,吕夷简三人还是选择听了。
         赵祯盯着吕夷简三人道:“刘亨带着五万兵马,已经到了大钦岛。朕和辽皇耶律隆绪在真定府外开战的时候,就是他自秦皇岛踏入辽国之时。
         此前朕给他的旨意是,让他带着兵马去上京城晃荡一圈,吓唬一下辽皇耶律隆绪。
         如今辽皇耶律隆绪将辽国境内的精兵抽调空了。
         朕想着,刘亨怎么着也得打进上京城里去看看。
         若是能侥幸抓到耶律宗真。
         你们说说,辽皇耶律隆绪拼死跟我大宋一战,还有意义吗?”
         吕夷简三人听到此话,一脸目瞪口呆。
         赵祯见到吕夷简三人目瞪口呆,哈哈大笑了起来。
         吕夷简三人在赵祯大笑声中回过神。
         吕夷简感慨道:“好一招釜底抽薪!”
         王曾抚摸着胡须感叹道:“什么釜底抽薪?!这叫骨中抽髓。真要是能活捉了耶律宗真,以辽皇耶律隆绪的身子骨,恐怕得暴毙在两军阵前。”
         张知白苦笑着道:“官家既然有如此布置,又何必找交趾借兵呢?”
         赵祯淡然道:“总得给辽皇耶律隆绪一个我大宋疲于应敌的感觉吧?再说了,多备一些兵力也没有坏处。”
         “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
         “我们能算计辽人,辽人也能算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