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寇季魂穿北宋 > 第0829章 兵临幽州
         赵祯在曹玮面前,更像是个学声,认真的听着曹玮布局。
         曹玮大致的给赵祯讲解了一番自己的布置以后,感慨道:“我大宋既然一次拿出了五十万兵力,就没有理由只守不攻。
         高处恭也是个蠢货,五十万兵力交到他手里,他居然不知道好好利用。
         他就不担心,我大宋调动出五十万兵力跟辽兵抗衡,只守不攻,别人会觉得我大宋好欺负吗?”
         赵祯听到此处,苦笑了一声,“此事怪不得高处恭,是朕给他下令让他只守不攻。爱卿你重病缠身,不宜上战场,朝堂上能指挥大军作战的人,如今都在河西。
         真定府这边,没有能掌兵之人,朕就只能启用高处恭。
         让他暂时掌兵,守着我大宋边陲。
         待到河西那边腾出手,再反攻辽国。”
         曹玮闻言,沉吟道:“河西那边的压力恐怕不小吧?”
         曹玮是了解寇季的,寇季虽然不通兵事,但是擅长谋划,擅长布局。
         寇季既然将种世衡和狄青两个帅才调遣到了河西,那就说明河西的战事远比真定府的战事更危险。
         赵祯点头道:“河西那边有七十万黑汗兵和十万辽兵。对敌的禁军只有镇西军和永兴军,其他的都是地方上的兵马。
         此前朕的四哥来信说,七十万黑汗兵在进入到了河西境内以后,被种世衡边退边战,耗费了足足三十万。
         黑汗王玉素甫不得不从黑汗国境内又调遣了一支兵马前往玉门关驰援。”
         曹玮微微皱眉道:“只有两支禁军,有些单薄了。”
         大宋的兵制革新以后,禁军成了主要的对外的兵马。
         真定府一线的战场,大宋派遣了足足五支禁军。
         河西那边只有两支,自然显得单薄。
         赵祯听到曹玮此话,沉吟了一下道:“此事是四哥定下的。”
         曹玮叹了一口气道:“他也是怕你有危险,所以将大多数的兵马都留给了你。要不然,他出京的时候,该带上天武军的。
         种世衡能在黑汗兵进入到河西境内后,边退边战,消耗了对方三十万兵力,那就说明黑汗兵战斗力很有限。
         所以黑汗兵的数量再多,对我大宋也不会有多少威胁。
         如今河西境内的兵马数量与日俱增。
         种世衡和狄青却迟迟没有动手对付黑汗兵。
         他们应该是在钓鱼。”
         曹玮近些年虽然一直待在文昌学馆,但并不代表他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不仅会拿一些过去的战例给学生们分析,偶尔也会拿一些现在的局势让学生们分析。
         所以大宋的兵事,以及四边的敌人,他一直关注着。
         种世衡和狄青有击溃黑汗兵的实力,寇季却压着不让他们打,不然是还有其他目的。
         要么是在防人,要么是在钓鱼。
         防人的话,寇季必然会留下一部分兵马,死死的盯着敌人。
         可寇季如今在河西,并没有留下一部分兵马盯着谁。
         那么他必然是在钓鱼。
         河西境内如今值得大宋钓的鱼可不多。
         “青塘吗?”
         曹玮疑问。
         赵祯缓缓点头道:“青塘狼子野心,近些年借着我大宋的支持,不断的扩充兵马,如今手下的兵马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十万。
         四哥的意思是,将他们引出来一起收拾。”
         曹玮沉声道:“河西只有两支禁军,对付黑汗兵和辽兵勉强可以,再多一支青塘兵的话,寇季恐怕就不好应对了。
         他应该还有其他的后手?”
         赵祯郑重的点头。
         曹玮疑问道:“什么后手?”
         赵祯犹豫了一下,请曹玮附耳过来,在曹玮耳边低语了一番。
         曹玮听完了赵祯的话以后,一脸古怪,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真的?”
         赵祯点头道:“自然是真的,那些人朕都见过了。”
         曹玮点头笑道:“如此一来,河西的战事就有意思了。寇小子在河西布了一个大局,老夫也不能落于人后。”
         曹玮敲了敲马车车壁,陈琳掀开了帘子进入到了马车内,询问道:“曹公有何吩咐。”
         曹玮沉声道:“派人再去给王凯传令,辽兵过儒州之前,拿不下大定府,提头来见。顺便去告诉高处恭,让他带着骑兵,率先赶往铜台关,然后率领着铜台关的兵马,前进五十里,将战场设在幽州城之外。
         老夫要他耶律隆绪出得了长城,出不了幽州城。”
         陈琳小心的答应了一声,快速的退出了马车。
         随着曹玮的军令传达了下去,高处恭率领着骑兵,率先脱离的队伍,一路赶往了铜台关。
         雁门关的王凯,恒山悬空寺内欣赏风景的李昭亮,先后拿到了曹玮的军令。
         二人得知了军令来自于曹玮以后,几乎都没有任何迟疑,率领着兵马冲进了辽土。
         王凯的目标是大定府。
         李昭亮的目标是飞狐口。
         战场从最先定下的真定府一线,推进到了辽国的疆土内。
         待到赵祯和曹彬二人抵达真定府的时候。
         王凯勇夺大定府,李昭亮智取飞狐口的捷报,相继传到了真定府。
         辽皇耶律隆绪率领着大军还在路上。
         大定府和飞狐口,并没有辽国重兵坐镇。
         王凯和李昭亮率领禁军精锐奇袭,自然能轻而易举的拿下大定府和飞狐口。
         拿不下才是怪事。
         曹玮陪着赵祯看完了捷报以后,笑着对赵祯道:“官家,这真定府您怕是待不成了。”
         赵祯笑着问曹玮,“爱卿觉得朕该去何处?”
         曹玮笑道:“高处恭已经率军出了铜台关,官家就该移驾铜台关。”
         战场既然已经延伸到了辽国境内,那赵祯原定的留在真定府内计划,自然也要跟着变化。
         赵祯并没有急着答应,而是反问道:“朕去铜台关合适吗?”
         赵祯主要是担心他去了前线,会影响前线的将领们指挥作战。
         曹玮笑呵呵的道:“没什么不合适的,官家又不打算指点兵事,在哪儿待着都一样。”
         赵祯点头道:“那就好……”
         有了新的去处,赵祯就没有在真定府多待,他稍微休息了一番以后,率领着兵马赶往了铜台关。
         出了真定府以后,赵祯切实的感受了一翻百姓的热情。
         虽然赵祯已经提前下令,让各地方官府不得恭迎,不得扰民,但他出了跨入到了保州以后,还是遇到了前来恭迎他的百姓。
         百姓们都是自发的赶来迎接赵祯的。
         一个个都把赵祯当成了自己家的亲戚,拿着一些自家产的礼物,纷纷拦路要送给赵祯。
         在保州百姓们眼里,皇帝的神像在自家生祠里立着,那就是自己人。
         自己人难得回一趟家,自然要好生招待。
         一个个上了年龄的百姓拦在军前,天武军的将士也不敢硬冲,只能将此事告知给了赵祯。
         赵祯得知了此事以后,吩咐陈琳扶着曹玮下了马车,一起去见那些百姓。
         赵祯一出现,百姓们十分热切的看着他。
         领头的几个老者,先是带着百姓们恭恭敬敬的向赵祯施礼。
         三跪九叩的大礼。
         按理说,赵宋的皇帝出巡,百姓们是不用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的。
         赵祯到其他地方也很少受三跪九叩的大礼,但保州的百姓们非同一般,他们给赵祯立了生祠,给赵祯的神像供奉了香火,见到了赵祯,就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不可。
         赵祯是硬着头皮受了近万百姓的大礼。
         赵祯受了百姓们的大礼以后,百姓们当即将自己准备的礼物献给了赵祯。
         东家一篮子鸡蛋,西家一串肉干。
         东西大多都是自家产的,并不贵重,但是近万人人手一份,凑起来也是一份大礼。
         赵祯拒不收受,百姓们却非要给。
         不仅如此,百姓们还有一副你不收我就硬塞的架势。
         最终,赵祯在曹玮劝解下,收下了那些礼物。
         百姓们在赵祯收了礼物以后,也没有再拦着赵祯,因为他们知道赵祯此次路过保州,是有大事要办。
         赵祯临走的时候,亲口向百姓们许诺,等他班师回朝的时候,一定会在保州待几日。
         队伍出了保州以后。
         赵祯坐在马车里,怀里抱着一篮子鸡蛋,感慨道:“朕没想到,朕在民间如此受欢迎。”
         曹玮低声笑道:“保州的情况跟别处不同。昔年寇季在此监军,见保州百姓疾苦,借着您的旨意,在保州境内狠狠的杀了一批贪官污吏,给百姓们分了田,教给了百姓们致富的法子。
         如今保州可是边陲之地少有的富庶之地。
         一切都是您和寇季给的。
         他们自然感念您的功德。”
         赵祯沉吟道:“寇季还朝以后,就没有豪门大户惦记他们的田产?”
         曹玮淡然笑道:“豪门大户没那个胆子。您的生祠在保州各处立着呢。陈公公也会时不时的派人到保州巡视一番。
         豪门大户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不然不敢在您头上动土。”
         赵祯听到此处,失笑道:“陈琳这老货,倒是背着朕做了不少事情。”
         陈琳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马车内,听到了赵祯的话,干巴巴笑道:“奴婢也是帮着官家播撒一点福泽。”
         赵祯瞥了陈琳一眼,“这差事你做的不错。”
         说到此处,赵祯抱着怀里的鸡蛋,笑道:“说起来,朕还是第一次收百姓的厚礼。”
         曹玮笑着道:“百姓都是淳朴的。官家赐给他们一口活命的粮食,他们就能为官家拼命。”
         “朕不要他们为朕拼命,朕要他们好好的活着。”
         “为有将四周的敌人全部处理干净了,百姓们才能好好的活着。”
         “……”
         赵祯和曹玮二人享受着百姓们的供奉,说着话,入了涿州。
         涿州境内的百姓,远比保州境内的百姓要疯狂。
         他们拦路挡驾的更多,献上礼物的也更多。
         涿州百姓此前在辽人治下,过的像是奴仆。
         曹玮收复了涿州以后,他们回归了大宋。
         赵祯免过他们钱粮,给他们分过地。
         寇季曾经派遣驻边的兵马帮他们修过桥、补过路。
         如今涿州的百姓,总算能像是个人一样的活着。
         他们是真正体会过水深火热的,所以对现在富足的生活,更加珍惜。
         他们知道了大宋要跟辽国开战了,几乎是倾囊相助。
         家里有的,几乎全部拿出来送到了军中。
         他们的想法很单纯,哪怕是他们自己饿着,也要让兵马吃饱了,好将其他十一州夺回来,让其他十一州的百姓,能过上跟他们一样富足的生活。
         他们此前在高处恭领兵过境的时候,想把东西送到高处恭手里。
         高处恭不敢收。
         如今赵祯过境,他们只能拦下赵祯,把东西送到赵祯手里。
         赵祯一开始还以为涿州的百姓和保州的百姓一样,只是送上了一些薄礼,可他看到了涿州百姓送上的东西以后,他就知道事情可能跟他想象的不同。
         他派遣陈琳简单的打听了一番后,才知道,涿州百姓几乎是倾家荡产的支持着他跟辽人大战。
         赵祯知道此事以后,没敢收涿州百姓一样东西。
         不仅没收东西,还派遣官员下去给那些百姓们特地解释,告诉他们朝廷不缺粮食,告诉他们朝廷一定会拿回燕云十六州剩下的十一州。
         赵祯如此做,主要是害怕百姓没把东西送给他,心里会不舒服。
         赵祯和曹玮一路在涿州百姓夹道欢送下,到了铜台关,站在铜台关口。
         赵祯冷不丁说出了一句话,“在朝堂上的时候,朕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跟人解释半分。如今没有收百姓的礼,朕居然还要派遣官员下去仔细解释一番。
         朕是想多了,还是朕心软了。”
         曹玮在一旁笑着道:“官家不是想多了,也不是心软了。官家只是觉得,如此重情重义的百姓,该善待。”
         赵祯思量了一下,点头笑道:“你说得对……”
         曹玮略微向赵祯拱手一礼,道:“如今到了铜台关,臣也该跟官家分道扬镳了。官家就在铜台关坐着,臣去幽州城外会一会辽皇耶律隆绪。”
         赵祯闻言,正色道:“朕派几个宫女跟着你。”
         曹玮缓缓摇头,“军中不宜有女眷。”
         赵祯沉声道:“你这身子骨,得有人伺候着,别人伺候着,朕不放心。”
         曹玮思量了一下,道:“官家真要派的话,就派几个伶俐的宦官。”
         赵祯闻言,立马看向了陈琳。
         陈琳什么也没说,下去挑选了八个伶俐的宦官,让他们前去伺候曹玮。
         曹玮带着八个宦官,以及四万天武军将士,赶往了幽州城外的战场。
         赵祯则率领着一万天武军,一千御林卫,留在了铜台关。
         曹玮赶到了幽州城以外后,就看到了十一万禁军将士,以及二十四万地方兵,已经驻扎在了幽州城外。
         昔日辽皇耶律隆绪率领重兵攻铜台关,如今曹玮率领三十九万兵马攻幽州。
         曹玮到了军中以后,高处恭乖巧的让出了中军大帐。
         曹玮提着气,坐在中军大帐内,询问道:“辽皇耶律隆绪可到了幽州城?”
         高处恭沉声道:“据斥候回报,还有两日。”
         曹玮果断道:“去,率领四万兵马先去打一下幽州城,试试水。”
         高处恭愕然的看着曹玮。
         曹玮瞪起眼,“怎么,打个幽州城你都怕?耶律隆绪还没到,你就怕了,耶律隆绪率领着大军到了,你还不吓的尿裤子?”
         高处恭不满的道:“我岂会怕了耶律隆绪,我只是不明白现在打幽州城的用意。”
         曹玮盯着高处恭,冷哼一声道:“我需要给你一个解释吗?”
         高处恭没敢再还嘴,赶忙下去点兵,去攻打幽州城了。
         四万兵马去攻打幽州城,自然是拿不下幽州城。
         虽说辽皇耶律隆绪还没有率领着重兵抵达幽州城,可幽州城内驻扎的兵马也不少。
         幽州城不仅是辽国五京中的南京,还是辽国的一处军事重地。
         有八万多精兵镇守。
         八万多精兵,几乎都是从燕云十六州各处抽调的精锐。
         也几乎都是汉家子。
         其中有叛将的后裔,也有燕云被割让出去以后,被辽国收服的一些汉将后裔。
         战斗力不俗。
         就是军备比大宋差一些。
         曹玮派遣高处恭去攻打幽州城,有试探的意思,也有给辽皇耶律隆绪压力的意思。
         辽皇耶律隆绪率领着五十万兵马南下,必然有一定的部署。
         曹玮先是派遣王凯破了大定府,又派遣李昭亮夺取了飞狐口,如今又派人攻打幽州城,必然能逼迫辽皇耶律隆绪打乱一番此前的部署。
         此外,大定府被攻克,飞狐口被攻破。
         现在攻打幽州城,那就会给辽皇耶律隆绪一种幽州城也要被破的错觉。
         辽皇耶律隆绪一定会加紧行军。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
         可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数量,速度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快就容易乱,乱就容易出错。
         出错了就有空子可钻。
         “可惜了,答应杨文广的承诺,恐怕是兑现不了了。”
         曹玮在高处恭离开了中军大帐以后,有气无力的瘫坐在了座椅上,喃喃自语。
         上一次攻打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曹玮曾经答应过杨文广,在攻打幽州城的时候,调遣杨文广过来,让他打头阵。
         可惜上一次没打到幽州城。
         这一次打到了幽州城,杨文广人却在兴庆府,不在此处。
         杨文广如今肩负着守护大宋北境的重任,曹玮可没办法将他调遣到此处。
         上一次,辽皇耶律隆绪派遣了辽国燕王萧孝穆偷袭了大宋北境。
         这一次,难保辽皇耶律隆绪不会派遣兵马偷袭大宋北境。
         毕竟,如今大宋北境外接壤的就是辽国的西北路和西南路。
         杨文广要参加攻打幽州城的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曹玮心里清楚。
         为的是迎回其祖杨业的尸骸。
         “真的攻破了幽州城的话,老夫就厚着脸皮求官家一次,让官家帮你起出杨将军的尸骸,将其送回汴京城。如此也不算辱没杨将军。
         我大宋的忠勇,就该我大宋的百姓来祭拜,而不是让辽人祭拜。”
         曹玮自语了没多久。
         高处恭已经点了四万兵马离开了军营,直奔幽州城而去。
         高处恭虽然没有什么帅才,但是当一个先锋将军还是绰绰有余。
         加上他这些年教授出的那些学生都进入到了军中,成了军中的基础军官,他在军中也有几分威信。
         所以即便是跟麾下的兵马不熟,他也能借着那些学生,如意的掌控麾下的兵马。
         高处恭率领兵马攻打幽州城,纯粹是一种试探。
         所以没那么多弯弯绕好讲,拉出去,摆明了阵仗,直接打就是了。
         炮火的轰鸣声在高处恭抵达了幽州城下以后就响起了。
         百门火炮齐发,轰击着幽州城的城墙,城墙晃动,砖石零落。
         城墙上坐镇的辽将,恨不得冲出幽州城,生吞了宋军。
         狗日的太欺负人了。
         大家一起玩刀枪剑戟不好吗?
         非要整出火炮这种战争利器欺负人。
         我辽兵刚摆好架势,驾好了床弩,你一炮过来,连人带弩,一起轰成了渣渣。
         这还怎么打?!
         “弓箭手准备!”
         “给我射!”
         辽将愤怒之余,立马下令让弓箭手还击。
         在弓箭手开始跟宋军对射起来以后。
         辽将立马派人去给辽皇耶律隆绪传消息。
         “去,禀告给陛下,就说宋兵开始攻打幽州城了。”
         传令兵策马奔出了幽州城,去向辽皇耶律隆绪禀报这个消息。
         火炮和弓弩交叉互射了一段时间后。
         高处恭率领着兵马正式攻城。
         高处恭没有任何保留,四万兵马全部压了上去。
         喊杀声瞬间弥漫了整个幽州城内外。
         幽州城外的宋军大营里,将士们围绕在营边,盯着幽州城充满了战意。
         一个个恨不得代替那些正在攻城的将士。
         并不是他们好战,实在是寇季成为了军方第一大佬以后,给的赏赐太厚,由不得他们不好战。
         一场大战下来,又是分地、又是赏钱的,一些地方还给发婆娘。
         将士们都想上去拼一波。
         拼输了,爹娘兄弟享富贵。
         拼赢了,全家享富贵。
         没理由不拼。
         幽州城外的宋军们一个个充满了好战之心。
         幽州城内则人心惶惶。
         感谢‘出双入对是佳人、Alagorn’两千书币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