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诸界第一因 > 第735章 山、海!
         ……
         ……
         “千万年未有之变局啊……”
         寒风猎猎,吹动那一角蟒袍,高楼之巅,薛地龙负手而立,遥望雪夜。
         大风卷着大雪,夜空之中群星黯淡,几不可见。
         但在他的眼中,夜空之中群星闪烁,交织着重重光华,似在演算着什么。
         “今岁冬,定安乱起,怜生教推举青州人李闯为王,聚拢乱兵,占领诸州府……”
         “宋天刀孤身出岭南,轻舟一叶游走群山大川,诸门派景从,岭南安上书求援……”
         “迷天教关七疑似突破武圣,领教中左右护法,攻城略地……”
         “乾坤洞极为活跃,诸多使者游走于众势力之间,乾坤洞主也曾现身,不过,尚不知其身份……”
         “陛,先皇遭劫后,徐文纪执掌神策军,于云州之地,与天狼大军鏖战多次……”
         “杨狱孤身离了西北,回返黑山,诸势力都有遣人与之联络,不过,其座下苍鹰遁速太快,目前无人可追上……”
         “关外……”
         ……
         一干文士躬身汇报着天下各大势力的动向。
         “宋天刀、关七、乾坤洞、杨狱……”
         咀嚼着诸多名字,薛地龙似有所觉,摆摆手,让诸多文士退下。
         “咳咳~”
         这时,有虚弱的咳嗽声,自高足九千九百阶的台阶下传来,几个筋骨强健的力士,抬着竹辇缓步而上。
         “薛大人,看到了什么?”
         竹辇上,是老的不成样子的于长生,这位神都的奇人,大明的首富,睁开浑浊的老眼,望着寒风之中的当朝首辅。
         “苍茫大地,龙蛇起陆,虚空之下,潮汐渐显,群山之中,灵炁汇聚,天变,将至啊……”
         轻抖袖袍,薛地龙回过身来,幽沉的眸子之中映照出竹辇上那似命不久矣的老者:
         “对或不对,还请于老指摘。”
         自从流积山那无间幻境之中走出,当世他所看不透的寥寥无几,而其中,就包括了这行将就木的老家伙。
         看上去,其人似已风烛残年,命不久矣,但他却不信。
         因为,七八十年前,此人,就已然是这幅模样了……
         “差不离吧。”
         竹辇落下,几个力士躬身退下,留下高楼于两人。
         “差不离,也就是说,还是有差的地方……”
         半靠着栏杆,薛地龙饶有兴致:
         “于老不妨说说,差在何处?”
         “世人都在期待天变,殊不知,天变早已到来……”
         竹辇上,于长生仰看夜空,眸光晦暗:
         “可惜,万类比之天地,微尘而已,百载于人,半生,于天地,微毫而已……”
         三千年,漫长而又短暂。
         其漫长,足可让王朝更迭数十次,其短暂,不足以让天地变换颜色。
         “也对……”
         听出其人声音之中的怅然,薛地龙微微点头,也有感慨:
         “三千年前的秦末,陆沉于海外仙岛寻得道果、仙迹,曾言大世将至,可一晃三千年过去,似也变化也不太大……”
         “非也,非也。”
         于长生摇头:
         “不过是身在此山中,难见真面目罢了。薛大人生在此世,早已习惯,可对于三千年前的古人来说,今世,已可算大世了……”
         “于老似比薛某看到的更多……”
         深深的看了一眼于长生,薛地龙于寒风中踱步,负手:
         “却不知,于老可看得清自己?”
         “行将就木的老家伙,看清如何,看不清又能如何呢?”
         于长生长长一叹:
         “薛大人气运鼎盛,如日中天,着眼天下,也无几人可比,又何必盯着老夫?”
         “于老过虑了。”
         薛地龙笑笑:
         “今夜请于老前来,不过是随意聊聊罢了……”
         两人的交谈,不咸不淡,各有试探,也都有克制。
         台阶下,又有脚步声传来,莫行空端着棋盘上来,恭敬放下,退居一旁。
         “空谈未免乏味,于老可愿与薛某对弈一局?”
         说话间,棋盘已然摆放整齐。
         “故所愿尔……”
         重重咳了数声,于长生只得强撑着起身,如此微小的动作,在这寒风里,他已然出了一身大汗。
         薛地龙静静的看着他,片刻后,也不谦让,抬手落子。
         “落子天元……”
         于长生哑然摇头,随之落子:
         “韬光隐晦几十载,薛大人终是压抑不住自己的锋芒了……”
         他的声音平淡,心中也无波澜。
         薛地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已知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其人自己,更懂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锋芒。”
         咀嚼着这个字眼,薛地龙随手落子:
         “能屈能伸方为丈夫,可屈的太久,连薛某自己,都忘了什么是锋芒了……”
         “薛某自幼家贫,少年老成,惯会察言观色,每每与人聊,都作谦卑谦和状……”
         连咳数声,于长生接连落子,不再言语,只是聆听。
         寒风中,莫长空静静而立。
         两人下棋,落子都少有思考,不多时,已至中盘,又一字落,薛地龙话锋一转:
         “于老,不知龙泉界的风光,可大胜此世?”
         “嗯?!”
         持子之手没有任何波动,落子,于长生似未听懂一般,疑惑抬眸:
         “什么龙泉界?”
         “于老何必装糊涂?”
         薛地龙也不逼问,只是轻轻拍手。
         呼~
         随寒风而至,是陌生而又熟悉的苍老声音: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老夫,就来自于天外,一处名唤‘龙泉界’的天地,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这处山海界……”
         话音未落,一面色方正,神情木讷,独一对招风耳十分引人注目的青年现身。
         “陶觉,见过薛大人,见过,于老。”
         他微微躬身。
         “顺风耳?”
         看着那不住冒出声音的耳朵,于长生眸光一凝:
         “果然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没有去问,顺风耳为何能突破他房间外的隔绝法阵,那毫无意义。
         手捏棋子,看着微笑的薛地龙,于长生微微一叹:
         “老朽小觑了天下英雄……”
         “其实,正如于老所说,两百多年,十三代同堂,你绝大对数后辈与你其实也无甚感情可言,薛某只付出了微不足道的代价,你院内的法阵,就没了作用……”
         再落一子,看着举棋不定的于长生,薛地龙笑容收敛:
         “打了这般久的哑谜,也是时候坦诚相待了,于老认为呢?”
         “老了,老了。”
         颤巍巍的落子,于长生笑容有些苦涩:
         “薛大人想知道什么,只管问就是……”
         他,似乎认命。
         看他的模样,薛地龙微微皱眉,道:
         “薛某想知道,龙泉界,果真远胜此世吗?”
         “不错。”
         于长生苦涩点头:
         “潮汐去时,是由外而内的干涸,可潮汐起时,也是由外而内……
         山海界,也就是此界,乃是最为靠近传说中‘天海界’的天地,自然,比之龙泉更慢……”
         薛地龙不置可否,继续听着。
         “不过,只是一时之优势罢了。灵炁如水却非水,寰宇之间的潮汐,滚滚入天海,越是靠近边缘,最后相比之下,水也只会最浅……”
         于长生淡淡回答。
         “却不知,龙泉界何时‘天变’,于天外诸界之中,属于早,还是晚?”
         薛地龙问。
         “恒沙世界,寰宇诸天,老朽纵然侥天之幸,得以穿梭两界,可对于其他天地,又怎能有什么了解?”
         于长生摇头,又点头,回答:
         “老朽出龙泉之时,天变已有九万七千年了……”
         “九万,七千年?!”
         薛地龙瞳孔都不由一缩。
         三千年,沧海桑田,从仙佛断绝,到如今十都层出不穷,其实也不过三千年而已。
         十万年……
         “那岂非,已是远古再现?”
         “若是如此,怎么会有人愿意离界远遁?”
         听得这话,于长生心中又有后悔的情绪在翻滚,好半晌才平复下来,叹息:
         “若灵炁如水,则天地如海……而海,是有边缘,有极限的……”
         “世界的极限?”
         薛地龙若有所思。
         “浅水难养真龙,龙泉界天变近乎十万年,虽未到极限,可变化已然极缓,而人之寿元有限,无法熬下去,
         不走,则不得寸进。”
         说着,于长生顿了顿:
         “而对于老朽这般资质愚钝之辈来说,也是越广阔的天地,越容易得以晋升,
         只可惜……”
         “所以,你才断言,未来定会不断有‘大鱼’前来此间?”
         轻捋长须,薛地龙心中微定,又问:
         “依龙泉为例,天变起时有何征兆,又从何而起?”
         “潮汐起落,本也有迹可循,三笑散人的潮汐论,大多无差,薛大人何必问我?”
         自袖袍中取出一册潮汐论,于长生也不无感慨:
         “这样的奇人,若非生不逢时,其成就只怕也远不止于此……”
         这个回答,薛地龙自然是不满意的,他垂眸,低语,轻点着棋盘:
         “于老,人啊,总是要给自己留些体面的,你说是吗……”
         沉默。
         寒风之中,高台之上,一时死寂,许久之后,于长生方才一叹,道:
         “山海,山海,自然是除山之外,就是海……”
         “山、海……”
         ……
         ……
         当!
         当!
         当!
         黎明未至,夜色浓重的永恒山中,已有钟声响起。
         随钟声传荡,漫山遍野的寺庙纷纷亮起了灯火,浓郁的焚香之气,随之弥漫四野。
         “又是一处,披着佛衣的炼狱……”
         纷飞大雪中的荒山小庙前,素明合十双手,实难以形容心中之怅然。
         从黑山,到烂柯山,从大明到大离,从彼间,到此间,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冲击着他的心灵。
         尤其是,这所谓的永恒山佛国。
         这是他在他处见不到的‘纯粹’佛国,也是令他不寒而栗的,炼狱。
         他曾想过,若世上有着人人诵经,人人礼佛的国度,那定是无杀无躁的清静佛国。
         然而,当这一切真个出现在他的面前,却是让他心中一片冰凉。
         “假佛之名,行魔之事,以身为佛,愚民信仰……”
         望着风雪之中复苏的佛国,素明长叹,默然。
         出乎预料,永恒山对于他这位佛子并无什么欢迎,却也禁足,似乎只要他不离开此山,则百无禁忌。
         没有行当年烂柯之事,因为他明白,自己无力动摇这方佛国,且,无法改变这一切。
         叹息中,他敲碎了木鱼,翻转了僧衣披上,向着大山之中而去。
         同在关外,与天狼的苦寒不同,大离境内,气候温和,少见极冷极热的天气。
         土地肥沃,多水少山,几乎不需要如何耕种,就能养活自己。
         永恒山,却是例外。
         这座大离最高的山脉,地处高原之上,温度极低,常年都被风雪笼罩。
         且越往高处去,就越是寒冷,且似乎连武者,也很难承受这种严寒。
         雪峰如林,一望无际。
         登临一山,还有千山万岭,素明轻诵佛号,在暗中诸多和尚的注视下,走入雪林。
         这处雪林,即是传说中,永恒山上的菩萨道场所在。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几百几千里里,不计其数的人想要寻找,却也最终无功而返。
         一山,又一山,一日,又一日。
         素明木讷的行走在雪林之中,一如千百年里的苦行僧,忍受着肉身的痛苦,感受着心灵的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到最后,他的身边已然没有了盯梢的人,但他仍在走。
         直到某一日,于大日东出之前,寒风呼啸之间,素明停下了脚步。
         他抬头,就见得灿金色流光自东而来,挥洒在雪林之上,被无数的冰晶映照出一片金光之海。
         恍惚之间,在那金色汪洋之中,他看到了佛光,看到了一方金色莲台,一道,似有似无的佛陀之影……
         “找到了?”
         没有喜悦,没有激动,素明合十双手,喃喃自语:
         “也不知,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自语间,他正要走向那灿灿金光,突听得‘咔嚓’一声,好似冰晶碎裂之音。
         轰!
         好似一座山从天下跌下来,声波巨大,引得雪浪如潮,群山之间,处处雪崩。
         “这是?”
         素明瞳孔一缩,就见得雪浪滚滚之前,冰晶破碎之音后,一座庙宇,从那如潮金光海中,
         坠落而下!
         ------题外话------
         难顶,晚安大家,不得劲,狗子先缓一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