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诸界第一因 > 第754章 太一本根真言咒!
         回什么?
         甘山月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太一门此刻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不是一无所有,道果在远古之年也是价值极高的硬通货,奈何送不出去。
         至于神通?
         “太一诛仙剑,是我太一门三们大神通术之一,但此门神通所需道果太过稀少,大仙未必用得上……”
         “一字乾坤阵?这门阵法只有残篇,也不好……”
         “纵地金光?不行,这虽也是大神通术,但能够开辟出不需武功都可施展的道术的大仙,哪里需要这个?”
         “法天象地?这倒是适合,不过,这门神通流传颇广,大仙不可能不会……”
         “三味神风?……”
         ……
         翻着手上的道术古卷,甘山月泛起了愁。
         他手上的东西倒是不少,可不是残卷,就是人所共知的大路货,根本没有太好的。
         要不然,就是修炼极为苛刻的。
         一本本的翻阅着,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的眸光一亮,抓起一本泛黄的古卷:
         “就它了……”
         ……
         呼!
         杨狱缓缓睁开眼,结束了与太一门掌教甘山月的交流。
         “师兄,你学贯古今,可曾知晓‘真言’?”
         “真言?这,早已失传的东西,我也只是听说过。”
         王牧之微怔,旋即道:
         “真言之说,佛家常用,但最早据说是道家的东西,指‘真人之言’,也有说,是天地根本之言……
         依着道藏佛经所说,那是比之道文还有古老、晦涩,蕴含着天地奥妙的‘语言’,其字节如神通,可驱使鬼神、天地之力。”
         “驱使鬼神、天地之力……”
         回想着之前打死的那什么阴雷主,杨狱若有所思。
         太一本根真言咒。
         这是碧水寒潭图那边,太一门传过来的东西,只是,除却开卷的一行道文,他全然看不懂。
         因为,那似乎就是真言。
         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文字,更为奇异的是,似乎未学会之前,他连临摹下来都办不到。
         “据说,玉龙观的真言道人,最早,就是得了一字真言传承,才起了这么个道号……”
         王牧之似是想起什么。
         “却不曾听说。”
         杨狱收敛心神,不再谈论此事,转而看向了奄奄一息的赤血道人。
         这老道大半身子都成了焦炭,已是弥留之人,若非丹药吊命,已是死透了。
         “此人,早在多年前就投效了怜生教,此次出山,本是要寻张氏晦气,顺便……”
         王牧之翻开手掌,取出一封大红请柬:
         “也是要截住我,送此物……”
         杨狱阖眸静坐的这段时间,他已将该盘问的东西,都问了出来。
         “这请柬?”
         杨狱随手接过。
         “那老妖婆的存在,对于诸方大势力而言,其实不是秘密,大衍山四周,常年都有着探子……”
         王牧之缓缓说着。
         怜生老母的存在,寻常人自然不知,可诸多大势力哪个不知晓?
         因而,其人出得大衍山的那一日,消息已然传遍了天下,与之有仇、为敌的诸多势力更是惊惧不安。
         “她发这请柬,是要?”
         杨狱皱眉。
         这请柬之上,并无其他言语,只是邀请王牧之前去云州、安阳府城。
         “这老道的话不尽不实,或许他也不甚清楚……”
         王牧之微微摇头。
         这段时间,他不知几次施展分光化影,却毫无所获,那老妖婆太过奇诡。
         “无论她要做什么,但有这请柬在,说明这老妖短时间之内不会离开云州……”
         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翻涌的情绪,杨狱沉声道:
         “先拿下安阳府附近州县,再说其他吧!有劳师兄,先提拿此人去往龙渊城……”
         ……
         ……
         一石激起千重浪!
         怜生教的请柬,犹如飓风一般,将本就十分动荡的天下,更为动荡。
         而表面上,龙渊、西北、定安、东阳四道之地,反而平静了下来。
         便是边关之外,一时也不见波澜。
         “怜生教,竟然还有这么个老怪物没死?”
         云州州府中,黄四象坐立不安,每每想到云州境内还有这么个老怪物,就觉浑身发寒。
         他虽不过真罡修持,大半辈子也没能跨入宗师之境,可跟随徐文纪的这些年,大宗师,武圣他都见过。
         不提其可能活过三千年这样堪称神话的传闻,单单是‘曾让玄霸无功而返’这几个字的分量,已足够压的他呼吸不畅了。
         “这消息,不准告诉老大人!”
         深吸一口气,遣退了几个锦衣卫,黄四象收拾心情,好一会,才向着后院而去。
         州府前院,人声鼎沸,各种人员十分嘈杂,后院却是一片清静,只有徐文纪在灯下批阅卷宗。
         “老大人……”
         驻足良久,黄四象本不想打扰,但眼看天色渐晚,也只得出声打断:
         “天色晚了,您该休息了……”
         “不急。”
         徐文纪微微摇头,将手中卷宗批阅完毕,方才问道:
         “秀秀她?”
         “小姐很好。西北道掌权的多是万象山子弟,对小姐颇为照料,她的身子骨,也好转了……”
         从西北道匆匆前来,黄四象心中本是有些怨愤的,但看着伏案书写的老者,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其实,杨小子做的很好,西北道,比之当年更好许多……您又何必?”
         “你跟随老夫这么多年,还会说出这种话来,看来,杨狱做的,的确不错。”
         合上卷宗,徐文纪精神疲惫,他越发老了,目光也不再凌厉:
         “秀秀交给他,老夫也放心了……”
         “您都这把年纪了,颐养天年不好吗?何必如此?”
         黄四象叹气;
         “您为朝廷奔波了大半辈子,子女尽死,难道还不够吗?”
         “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以得失衡量的……”
         徐文纪并不想谈论此事:
         “对了,你从西北道而来,可知秦厉虎?”
         “秦厉虎?”
         黄四象微微一怔,旋即苦笑:
         “老大人,杨小子救了您的孙女,您难道还要对他动手吗?”
         “如今这般局势,老夫便是有心,难道还能提兵西北?”
         徐文纪瞪了他一眼:
         “金帐王庭来都率旗下三大统领,杀进云州,更有两路杀去了西北,老夫阻拦不及,是秦厉虎将其全歼……”
         听他如此说,黄四象方才松了口气:
         “秦厉虎,如今执掌西北军事,统领旧军,此人武功极高,且精擅军阵之法……
         那几路天狼军入境未久,就被其调度军队全歼,他自己,当时根本不在兖州……”
         边关动荡,云州关破,西北道自然不会无动于衷,秦厉虎已至兖州,统调新旧两军。
         “本是国之强将啊……”
         徐文纪微微一叹:
         “老夫当年提拔他,却到底没护住他……”
         他这一叹,黄四象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这才猛然惊觉,当年老大人身为兵部尚书,提拔过秦厉虎。
         却又不止秦厉虎……
         “老大人,您……”
         黄四象欲言又止。
         “值此天下动荡,反王并起之时,老夫既无平定天下之力,难道就非要率先镇压自己的弟子吗?”
         深深的看了一眼黄四象,徐文纪苦笑:
         “在你们眼中,老夫真如此食古不化吗?”
         难道不是?
         黄四象心中腹诽,自然不敢说出口,但也不由松了口气。
         他是真怕徐文纪平定云州动乱之后,转而杀向西北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徐文纪,自死可也,何必拖累更多人陪葬?”
         连连咳嗽了几声,徐文纪指了指案上的卷宗,示意黄四象看看。
         后者一眼扫过,心头就是一惊。
         “塞外出了个枭雄,此人横空出世,不到一年,竟然慑服了七杀山下八百部落,更于最近,说服那金帐王庭八大神山之四,人称七杀王……”
         “仅仅,一年余!”
         一年余,居然将本要分崩离析的天狼八部,重新捏合了起来!
         看着卷宗上记载的东西,黄四象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这怎么可能?!”
         “老夫也思之不解,可这却是数百锦衣卫暗探拿命换来的情报……”
         “这……”
         黄四象心中震动之余,不由也有些恍然。
         这或许才是老大人转变的原因?
         “老夫不过中人之姿,既无迎回陛下之力,也无平定天下之能……”
         灯火下,徐文纪的神色明灭不定:
         “可若在我等手下,使神器旁落,那老夫,就是千古罪人了……”
         “您……”
         ……
         ……
         连年冬日的大风雪,在这一年,来的很晚,直至十一月底,云州才迎来了第一场大雪。
         嗤~
         一剑闪过已然回鞘,粘稠的鲜血,洒落雪地。
         望着扑倒在雪地之中的蛮夷尸体,陆青亭冷漠的面上闪过了一丝叹息:
         “两千三百四十二个……”
         修道二十载,手不染血腥,可一次下山,就屠戮了超过两千人。
         “这些蛮夷之辈,真个血勇,分明不过一二次换血,竟还敢主动伏击……”
         几个悬空山的弟子也各自收剑。
         寒风下的雪地中,足有超过一百二十具尸体,皆是前年入关,被打散的天狼人精锐。
         “这,该是最后一批了吧?”
         几个悬空山的弟子,也都神色疲惫。
         此次下山,他们接连经历了数次大战,伤亡惨重不说,活下来的人,心境也大多有些不稳。
         无他,杀戮太多了。
         “不可大意。”
         陆青亭深吸一口气,还是吩咐一众师弟各自散去,追逐天狼乱军。
         这些乱军,在他们眼中,当然算不得什么,可只需一队,就可屠灭村庄,占据城镇,流落出去,祸患无穷。
         “好在,徐老大人已彻底击溃天狼大军,接下来,该有几年太平日子了吧?”
         轻揉着太阳穴,陆青亭心中也十分疲惫,这是心境不稳的征兆。
         虽然他持的不是杀劫,可没有哪个愿意沾染同类的鲜血。
         铮~
         突然,一声剑鸣自身后传来,陆青亭猛然惊醒,反手握住背在身后的七劫剑,如临大敌。
         七劫剑,乃天下十大神兵之一,极少主动预警,来人只怕是……
         “七劫剑……”
         淡淡的叹息声中,陆青亭只觉眼前一花,手中一轻,身前已多了一人,而七劫剑,也落入其手中。
         “你!”
         陆青亭先是大惊,旋即心头一松,来人身上的气息,正是他悬空山一脉。
         “不知是那位祖师在前?”
         余光扫了一眼那道袍奇古,生有白眉的老道,陆青亭微微躬身。
         悬空山能够成为天下有数的大势力,执江湖牛耳,自然不止是表面上的实力。
         每一代悬空七子决出之后,上上任的七位祖师,就会归隐后山。
         “还好,还好。”
         鱼白眉打量了一眼陆青亭,顿时松了口气:
         “你比山上那群成器多了,我悬空山一脉,到底还没没落到底……”
         陆青亭苦笑。
         “老道鱼白眉,算起来……别算了,唤我一声师祖,你不吃亏!”
         老道随手一甩,将七劫剑丢给陆青亭。
         “鱼祖师?”
         陆青亭心头一惊。
         这位,可是七代前的祖师了,据说当年为突破武圣闭了死关,如今看来,当是成了?
         一惊之后,他收起七劫剑,忙问起这位祖师的来意。
         “你啊,堂堂悬空七子,跟在朝廷屁股后面转个什么?连这般大事,也不知道?”
         鱼白眉有些恨铁不成钢:
         “得亏神武自晦,否则,那老妖出山那日,你怕是就被其扒皮抽筋,吃干抹净了!”
         “老妖?”
         陆青亭猛然醒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大衍山那老妖,她出世了?!”
         “除了她,还有谁?”
         发出一声长啸,唤来风雪中的白鹤,鱼白眉神情幽沉:
         “小子,七劫剑任你为主,这遭,你就必须随老道走一遭了……”
         说话间,他已提起陆青亭,一跃数十丈,落在了俯冲而下的白鹤背上。
         “鱼师祖……”
         撑起真罡,陆青亭还想询问,前者已是一册卷宗过来,正是悬空山搜集的情报。
         梵如一身死?!
         九大岛域入中原?
         怜生老母,广邀天下英雄赴云州?!
         扫过这卷宗,陆青亭不由得心神一震,好半晌才将这情报消化,却又不解:
         “那老妖,为何广发请柬?又为什么是云州?”
         “有此问,你就该打!”
         鱼白眉不起真罡,任由寒风吹起道袍:
         “四百年前,张元烛,就是在这云州与那老妖婆决死的……”
         ------题外话------
         晚安晚安……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