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三十二章:笔来!
         大魏京都。
         离阳宫内。
         随着一首镇国诗出现,十国才子都兴奋起来了。
         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可眼下所在的位置,是在大魏。
         大魏是无上天国,十国是大魏的附属国,可那是以前,如今十国发展迅速,再加上大魏没落,若不是留下来的底蕴太过于雄厚。
         十国还真说不定会选择脱离大魏。
         但这种事情牵扯太大,想要真正脱离大魏,需要完成好几件事情,文化底蕴,经济底蕴,军事底蕴。
         必须要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之一,才有资格跟大魏谈条件,如果三个都满足了,可能直接脱离,都不带任何犹豫。
         眼下太平诗会,就是文化底蕴的反击,大魏自称圣人正统,毕竟第五代圣人就是出自于大魏,大魏文宫也在京都之中。
         这种文化压制很恐怖,天下读书人都要尊大魏为正统,尤其是朱圣一脉,如此一来,文人以大魏为荣,这样的话,若是十国想要脱离大魏,或者是背叛大魏,国内的文人岂能容忍?
         可如果能反制大魏,那就不一样了,在各种盛会当中,如若十国才子能压过大魏才子。
         如此一来,完成文化超越,树立百姓自信心,树立文人自信心,到时候真脱离或者是造反,直接来一句,大魏虽有圣人,可却不尊圣道,瞧瞧他们这些年的实力。
         一代不如一代,反倒是我们,撑起了圣人门面,我等不屑于其为伍。
         在文化上站住了脚,国内文人一听这话,您还别说,真有道理。
         剩下的就是军事上和经济上的问题了,不需要超越大魏,只需要有资格脱离就好。
         也不怕大魏派一品武者,因为突邪王朝有一品武者,初元王朝也有一品武者,真动用了一品武者,人家不会放任不管的。
         这就是制衡之道。
         离阳宫内。
         十国才子兴奋无比,一个个高声笑语,生怕大魏文人和百姓听不见一般。
         “李兄,当真不愧是唐国第一才子,诗出镇国,好,好,好,我等敬李兄一杯。”
         “诗词镇国,能在这般宴会之上出现,由此可见,如若李兄灵光一闪,或许诗出千古。”
         “没错,一般来说,在这种盛宴上,才子云聚,会有才气压制,想要作出千古名诗很难很难,镇国诗已经是极限,如若今日只是偶然聚会,李兄再有一点点灵感,千古名诗,也不在话下。”
         十国才子纷纷赞叹道,他们岂能不知道大魏现在在想什么?
         无非是想将许清宵喊来,毕竟许清宵可是作过千古名词满江红,千古名言,以及千古第一骈文的存在,这等大才,虽然他们口头上喊着,不过尔尔。
         可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但嘴上肯定不会认输。
         再者人们总会给自己找诸多理由,他们认为,许清宵有才华不错,可都是偶然天成,属于灵光一闪,有实力是有实力,可运气成分也多。
         可在太平诗会这种地方,就完全不同,因为这是正式的诗词大会,天下文人聚集,才气压制。
         或会紧张,或会被影响,也有先天压制,所以在这种场合作出的诗,多多少少会被压制一些。
         这个说法,倒也不是瞎编,因为古今往来,能在这种极宴之上,作出千古名诗的几乎没有。
         才气压制,实际上存在。
         当然还是要看诗词质量如何,文好可破。
         人群中,李恩喝了口酒,他内心极其激动,哪怕表面上始终平静,可喝酒时微微颤抖的手,却出卖了他不平静的内心。
         镇国诗!
         镇国诗!
         能在这般极宴上,作出镇国诗来,他这个唐国第一才子的身份,实打实坐稳了,甚至凭借这首诗词,可带来大量的才气与名气,举国之力,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大儒。
         若真是如此,自己这辈子也满足了。
         李恩是很兴奋,若不是有人在此,只怕他会高呼几声万岁。
         镇国诗啊,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荣誉,而现在更是在太平诗会上,作出镇国诗来。
         这如何不让人兴奋,他的名字,只怕明日一过,便会响彻整个天下,突邪王朝,初元王朝,包括大魏王朝。
         一句天下何人不识君?
         道尽一切。
         “李兄之才华,我辈当真敬仰,今日一过,只怕天下人都知晓李恩之名啊。”
         有人走来,敬酒一杯,发自内心感慨。
         “客气,只是灵光一闪罢了。”
         李恩倒也谦虚,至少是跟自己人比较谦虚。
         “李兄,莫要谦虚,我辈读书人,有才华便就是有才华,何须如此谦虚?”
         “是啊,莫要谦虚,免得人家瞧不上我等,还说我等都是臭鱼烂虾。”
         “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没瞧见几位尚书,还有诸位大儒的脸色都变了吗?”
         十国才子是抓住机会就嘲讽。
         他们昨天受了一肚子的气,甚至各大商户客栈掌柜,都不允许他们入住,这奇耻大辱,他们怎会放过?
         而台上,六部尚书的确有些脸色难看。
         因为他们羞辱的不仅仅是文坛,更主要的是,他们羞辱了大魏,给了大魏一巴掌。
         身为六部尚书,怎能不怒?
         而文宫的大儒们,之所以愤怒,其原因也很简单,十国才子当真是越来越膨胀了。
         他们大魏文宫,乃是天下文人之正统,按理说全天下的才子,都应该尊重大魏文宫,可没想到,竟然这般讥讽?
         至于大魏的读书人和百姓们,一个个是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他们现在只期望许清宵到来。
         这是唯一的希望!
         “十国才子,这般表现,看来这次隐藏着其他事情啊。”
         陈心大儒静静开口,他没有什么愠怒,目光平静道,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昨日诗词排名,我等的确没有偏心,诗词大会,比的便是诗词,可这帮人却以此闹腾,这背后肯定有推手。”
         又有一位大儒附言,认为陈心大儒猜想不错。
         “眼下暂且不管是不是有推手,这件事情,如若不处理好,对大魏来说,很麻烦。”
         陈正儒出声,他不在乎后面有没有推手,他只在乎一件事情。
         力压十国大才。
         “守仁何时来?”
         此时,刑部尚书张靖开口,在场所有人,他是最认为许清宵能镇压这帮宵小之辈,所以显得迫不及待。
         “已经派人去了,估计快了。”
         陈正儒给予回答。
         众人稍稍放下心来,虽然说许清宵不一定能作出千古名诗,但有一说一,他确实可以给众人带来希望。
         而人群当中,有人来到李恩面前,压着声音笑道。
         “李兄,你现在可谓是风光无比啊,诸位瞧瞧西南方向,这个女子倾国倾城,却一直望着李兄,看来李兄今日有艳福啊。”
         有人开口,带着一些笑意。
         刹那间,不少才子朝着西南方向看去,哪怕是李恩也不由看向西南方向。
         的确,西南方向,有一位白衣女子静静立在不远处,女子用白纱遮盖面容,但依旧遮盖不了这倾国倾城的气质,以及那令人心神荡漾的身段。
         感受到女子的目光,李恩心中更是喜悦万分,他一时之间竟然醉了,已经开始幻想晚上的故事。
         不过眼下盛宴还未结束,他也不能上前与其交谈。
         等宴会结束后再说吧。
         也就在此时。
         大魏京都,守仁学堂。
         许清宵枯灯作伴,脑海当中已经浮现几条计划,但每一条都被许清宵否决了。
         三大商会坐地起价,他必须要想出一个办法,一个能完美解决的办法,既要三大商会老老实实给材料,而且还要让三大商会把价钱降低。
         而且是极低,甚至是亏本。
         办法很难,但许清宵最不怕的就是难题。
         实际上许清宵已经想到了不少办法,可这些办法对付三大商会简单,但想要对付三大商会幕后的人,就有些不够看。
         许清宵想过一个办法,查税,查一批搞一批。
         但问题是,天高皇帝远,这三大商会给不给你税收账本是一个问题,即便是陛下下旨,把账本给你了,肯定是假的。
         真账本你怎么找?
         派人去?人家马上行贿,不接受行贿?美色接受不接受?不接受美色?你总有喜欢的东西吧?
         什么都没有?
         那就送你回家。
         什么?皇帝派人查案,居然死了?你问我怕不怕?怕啊,但关我屁事?又不是我杀的。
         他就没仇人?他就不惹事?
         跨省跨郡办案,说句不好听的话,女帝手上没权,在人家地盘,给你面子叫一句陛下,不给你面子,你算什么东西?
         再加上幕后黑手的制止,真要敢一刀切,保证让你内乱不止。
         制衡啊。
         制衡啊。
         此时此刻,许清宵总算是明白,皇帝没权是一件多难受的事情了。
         要是五营军权都在女帝手中,再把藩王统统收拾一遍,到时候害怕阔刀大斧?
         商会敢坐地起价?把你家抄了,回头马上有新的商人补回来。
         异族敢哔哔一句?一道圣旨,各地藩王去砍人,还不需要动用朝廷的力量。
         藩王不干?那就干藩王。
         这就是掌握权力的好处,如今的大魏,百废待兴,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在这种情况下,江山社稷摇摇欲坠。
         而想要稳固江山,就必须要权利集中,大魏只有一道声音,否则的话,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被无限阻碍,无限推迟。
         所以,这一刻许清宵明白为何女帝如此看重兵符了。
         到了这个程度,许清宵回想起来,如果自己是皇帝,只怕也会这样做了。
         没有兵权,做什么事情都要思前想后,每一步都是矜矜战战的,生怕一不小心走错。
         因为留给大魏犯错的机会,不多了。
         脑阔疼,脑阔疼,脑阔疼啊。
         许清宵的确感觉脑阔很疼,现在的问题,愈发严重。
         三大商会坐地起价,朝廷肯定不会答应,户部也不会答应,但材料就在人家手中,不给你又能怎么样?
         出来谈判谈价格,少说一个月的时间,等谈好价格以后,大魏吃亏,越想越难受,而商人们也绝对会搞事,有人就是不希望水车工程能快速铺展开来。
         这样一来的话,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都做不到推广水车。
         而留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
         想到这里,许清宵不由闭上眼睛,他现在有些心烦意乱。
         可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忽然响起。
         “报!”
         “许大人,丞相请您去离阳宫一趟,赴宴太平诗会。”
         声音响起,是一名侍卫的声音,在守仁学堂内请求许清宵前往诗会。
         “不去!不去!告诉陈尚书,许某身体不适,不去。”
         听到这声音,许清宵直接开口。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赴宴,不去不去。
         “许大人,如今十国才子在太平诗会耀武扬威,大魏文坛颜面无存,还望许大人去救场啊。”
         侍卫的声音响起,充满着焦急与渴望。
         而房内,许清宵却微微皱眉。
         十国才子,在太平诗会耀武扬威?
         “华星云呢?他不是也去了吗?”
         许清宵不禁问道。
         “许大人,华大人是去了,他诗词一字千金,算是极作,可却被镇国诗压住。”
         “华大人想要作诗两首,可陈丞相之前拟定规则,一人最多只能作一首诗。”
         “所以华大人没了资格,眼下整个大魏,也只有您,才能压住这十国才子啊。”
         侍卫激动说道。
         然而许清宵眉头更加紧锁。
         一字千金?
         听起来的确有些不错,可许清宵后来对华星云有所了解,是一位大才,而且是绝世大才,怎么可能才只作一首这样的诗词?
         这有些不对劲啊。
         但想了想,应该没有真正用心,留有后手很正常。
         “回去告诉丞相大人,许某有公务缠身,不去了。”
         “再说一句,大魏文宫人才济济,也轮不到许某去。”
         许清宵给予了回答,说好不去就不去,再者也给大魏文宫一个教训,不是天天瞧不起自己吗?
         不是天天觉得自己是圣人正统吗?
         现在连十国才子都压不住,就这?
         “许大人。”
         侍卫再次开口,而许清宵的声音在这一刻冷下来了。
         “回去通报即可。”
         声音响起,后者一愣,但想了想,最终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目送侍卫离开,许清宵倒也不在乎这个,失利就失利,也算是给大魏文宫一个教训,免得一副天下无敌的姿态,装给谁看?
         这还真不算报仇,许清宵没这个想法。
         水车之事,是当务之急,一,涉及到天下百姓,二,涉及到自身安危。
         这就好像自己现在深陷泥潭之中,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去自救,而是想着晚上去哪里吃饭。
         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不去,许清宵有自己的理由。
         也相当于顺便给大魏文宫一个教训,别总觉得自己天上地下无敌一样。
         离阳宫。
         侍卫从守仁学堂归来,而后快步来到陈正儒身旁。
         “大人,许大人说,他公事缠身,来不了。”
         侍卫压着声音说道。
         而自从他进来之后,十国才子也注意到了,实际上他们也有点担心许清宵,毕竟许清宵的威名还是有,万一真作出千古诗词,那今天就有些丢人了。
         所以十国才子也不说话了,皆然看向陈正儒。
         此话一说,陈正儒面色平静,点了点头,一语不发。
         十国才子有些好奇,甚至派人出去看看,许清宵有没有来。
         很快,结果出现了,外面没有人,许清宵没有来。
         当下,不少声音响起了。
         “许清宵没来?”
         “好像没请来许清宵吧?”
         “恩,应该是没来。”
         人们小声议论,也不敢太大声。
         宴席上。
         孙静安的声音响起了。
         “这个时候,他也不出面?”
         孙静安皱眉,得知许清宵不来,第一反应很不开心,觉得许清宵是有意的。
         “他来与不来,是他的事情,谁规定了他一定要来?”
         户部尚书顾言忍不住开口了,这孙静安实在是有些官威啊,人家许清宵不来就不来呗,说不定有其他难言之隐,不来就不来,凭什么就一定要来?
         当然顾言这是为许清宵出头,实际上他也希望许清宵前来。
         “呵!我算是看明白了,许清宵的确有才华,可今日有人作出镇国诗,他不敢来了。”
         孙静安冷笑一声,也不接顾言的话,而是讥讽许清宵。
         此话一说,不少人微微皱眉了,这孙静安的确有点问题啊,人家不来,说人家怕了?
         这话要是十国才子说,他们也就忍了,自己人说自己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就这么恨许清宵?
         “孙儒,到了这个时候,还自己人说自己人?你可真是个大儒啊。”
         刑部尚书张靖不由开口了,这太恶心人了。
         如果许清宵听到这话,他就算是有实力,估计也不会来了。
         神经病吧这是?
         “孙儒,说话注意一些,身为大儒,贬低自己人,你是何居心?”
         在这一刻,陈正儒也不禁开口,他脾气很好,可听孙静安这话,实实在在有些被恶心到了。
         三位尚书态度一致,让孙静安内心不悦,但他也知道自己的的确确说错了些话,所以没有回答。
         “行了,这个时候就不要争吵什么了,今日只怕已成定局,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要不让星云再作诗一首?虽有些丢了颜面,但至少能捞回一些。”
         四大书院之一的院长开口,提出这个建议。
         “不可。”
         陈正儒直接摇了摇头,如果再让华星云作诗,即便是作出了绝世佳作,又能如何?
         十国才子本身就有怨言,这要是再破坏规矩,大魏的颜面当真就没了。
         “算了,老夫亲自去找许清宵一趟。”
         这一刻,张靖耐不住性子了,他打算去找许清宵一趟。
         可一瞬间,户部尚书顾言拉住了他。
         “守仁有他的打算。”
         顾言压着声音道。
         此话一说,张靖沉默了,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许清宵为何不来?
         难道真是意气之争?
         不是。
         大是大非,许清宵还是懂的。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许清宵自己也没底。
         所以他才拒绝。
         是啊,想想看,的确如此,谁能保证许清宵就一定能作出千古诗词?
         人家镇国诗已经出现了,你上来,就算你作出镇国诗,那反而更麻烦,到时候选许清宵也不是,不选许清宵也不是。
         大魏今日。
         是输了。
         输的彻彻底底。
         而十国的大才们,再看到陈正儒等人的表情后,差不多猜到了一些什么。
         “许清宵不会来了。”
         “他不敢来了。”
         “对,他不敢来,有镇国诗在,谁敢来?”
         “许清宵有名气,这种人绝对不会冒险的。”
         十国才子小声议论,认为许清宵不敢来,因为想想也的确是,有一首镇国诗在此。
         谁敢来触之眉头?
         谁来谁死啊?
         就算你也作出镇国诗,又能如何?之前两天发生的事情,已经惹了众怒,如若今日还是这般的话,这帮人绝对不会答应。
         随着众人议论纷纷,很快声音逐渐大起来了。
         “原来这就是大魏万古之才啊,连赴宴的勇气都没有。”
         “是啊,我还以为这万古大才有多强,没想到,就这?”
         “万古大才,哈哈哈哈哈哈!”
         “也不要笑话,许清宵还是很聪明的,有镇国诗在前,他畏惧也正常。”
         有些声音格外的刺耳,引来百姓们愤怒,这一句话大才,在这一刻,刺耳无比。
         人群中,笑的最大声之人,便是王夫。
         不过哪怕是唐国第一才子,李恩也露出了得意笑容。
         大魏百姓看在眼里,这爽朗的笑声,也传到了宫外。
         此时此刻,大魏京都,各个街道当中,也显得有些安静,毕竟离阳宫未报来喜讯,大魏文坛遭到这般打击,百姓们又怎能笑得出来。
         街道当中,酒楼内,显得格外安静,他们寄托希望于许清宵,可许清宵没来,其实百姓们也明白许清宵的‘苦衷’,有镇国诗在前,许清宵就算才华横溢,总不可能诗诗千古吧?
         总有发挥和发挥不好的时候,谁有信心镇压镇国诗?让大儒来,都不敢说能镇压。
         而就在此时,离阳宫内。
         一道身影悄然无息地离去。
         是陈星河的身影。
         一刻钟后。
         守仁学堂。
         李广孝看着离阳宫的位置,而后夜观天象,不由叹了口气。
         “大魏文坛,要遭受一次致命打击啊。”
         李广孝心中自言自语,实际上他一直在关注离阳宫的事情。
         一开始他也认为,许清宵若是出场,必能镇压对方,可现在回头想了想,并不是许清宵不行,而是许清宵在众人心中地位太高了,以致于认为他无所不能。
         可实际上呢?许清宵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一定能作出千古诗词啊?
         有镇国诗在前,许清宵的压力很大很大,他拒绝不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去至少给大魏保留了最后一点希望。
         若是去了,还败了,那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他支持许清宵不去。
         可就在此时,一到声音响起。
         “师弟!师弟!”
         “师弟,你快点去离阳宫吧,你要是在不去,十国才子不知道得有多嚣张。”
         陈星河的声音响起。
         他跑回来了,想要说动许清宵。
         房内。
         许清宵依旧在思考对策,本来已经有了一些思路,然而随着陈星河的声音响起。
         思路再次被打断。
         “唉!”
         如若来者不是陈星河,换做任何一人,许清宵都要说上几句。
         要不要这么烦人啊。
         可自己师兄来了,许清宵也只能起身苦笑。
         “师兄,我真不想去啊,我现在有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这诗会,败了就败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许清宵开口,语气颇有些无奈。
         “师弟,败不得啊,这要是败了,咱们大魏就真的没脸了。”
         “你知道十国才子怎么羞辱咱们的吗?他们说大魏文坛不过尔尔,他们骂你,说你已经被吓破胆子了,不知道多得意和嚣张,师兄看不惯。”
         陈星河出现在房内,气呼呼道。
         “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嘴长在他们身上,难道还能控制他们?”
         许清宵倒是不在意,这种话他听太多了。
         又不是第一次。
         “师弟啊,你怎么就不明白?太平诗会,影响的不仅仅是大魏文坛,还有大魏百姓啊,现在多少百姓期盼你出现?”
         “如若今日,我等败了,那以后大魏百姓走出去,简直是没了脸皮。”
         陈星河有些无奈道。
         大魏文宫一直自称圣人正统,百姓引以为傲,可如今若是被十国才子压住,那以后还有脸说这话吗?
         只是不等许清宵多想,陈星河的声音再次响起。
         “师弟,我问你一句话,你如实回答,你有没有信心压过李恩?就是写镇国诗那人。”
         “要是你没信心,当师兄没来过,你要是有信心,就跟我走。”
         他脸色无比认真与严肃道。
         面对陈星河这般询问,许清宵本来是想要随便应付,但想了想,还是叹了口气道。
         “十国才子,这次赴宴,皆然有精心准备。”
         “可大魏文坛,这一次却突然微弱,师弟觉得这其中有蹊跷。”
         “不想蹚浑水,至于能不能压过。”
         “师兄,他们有一句话其实说的很对。”
         “我不赴宴,的确觉得他们是一群臭鱼烂虾。”
         许清宵认真回答。
         而陈星河一愣,好家伙,自己这师弟装哔技术是越来越熟练了啊。
         “可他们,已经写了镇国诗啊。”
         陈星河忍不住说道。
         “呵。”
         然而许清宵没有回答,只是冷笑一声。
         镇国诗?
         镇国诗算个屁啊,他脑海当中随便一首都不止镇国诗吧?
         不过还是那句话,自己现在麻烦很大,不想去赴宴,再加上也确实要让大魏文宫挨一鞭子了,可不要觉得......自己天下第一。
         看到许清宵这番表情,陈星河明悟了。
         “师弟,你既然如此有信心,就去啊。”
         “管他什么有没有蹊跷,快去吧。”
         陈星河说完就要拉着许清宵。
         而许清宵却苦笑着摇头。
         “师兄,师弟心意已决,不去就是不去,除非陛下下旨,非要让我去,不然的话,我不去。”
         许清宵态度坚决。
         而陈星河则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劝说。
         然而就在此时,伙房内的李广孝愣了,他没想到自己居然猜错了,许清宵不是害怕镇国诗,就是单纯不想去。
         好家伙,这可不兴啊。
         下一刻,他取出一张新的天旨,快速落笔,紧接着将天旨放在蜡烛上燃烧。
         伴随着一缕缕云烟消散。
         接近一刻钟后。
         终于,许清宵说服了陈星河,也算是彻底松了口气。
         同时内心也有些浮躁。
         但好在,终于事情解决了,自己可以安静制定计划了。
         可就在陈星河刚刚走出房门的刹那间。
         一道声音再次打破宁静。
         “许清宵接旨,陛下口谕,太平诗会,乃文人盛会,关乎大魏颜面,令,户部侍郎许清宵,赴宴作诗,无论成绩好坏,但不可逃避,钦此。”
         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
         房内。
         许清宵愣了。
         陈星河也愣了。
         陛下还真下旨了?
         “师弟,陛下下旨了!”
         “师弟,你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作甚?”
         陈星河十分激动,折过身来开口,但发现许清宵的眼神有些古怪。
         “没什么。”
         许清宵摇了摇头,而后起身道:“臣,接旨。”
         说完此话后,许清宵又回到房内,将满是涂鸦的白纸放在烛火上燃烧。
         唉!
         烦人!
         烦人!
         烦人!
         这不是有病吗?一个诗会而已,干嘛都这么在乎啊?
         吃饱没事干吗?大魏文宫不是挺有能耐的吗?
         许清宵真的很气,所有的计划和思路,全部没了,接二连三被打断,不生气才有鬼。
         等白纸化作灰烬后,许清宵冷着脸走出房内,朝着守仁学堂外走去,负手而行,面色十分不好看。
         “师弟,等等我!”
         陈星河在后面追赶着。
         很快,当许清宵离开守仁学堂后,来到西南长街,这里灯火通明,百姓商贩,文人雅客,佳人小姐,原本应该是十分热闹的场景,可现在却显得极其安静。
         但随着许清宵的出现,一时之间,人们惊声起来了。
         “许清宵来了。”
         “许大人来了。”
         “这是许大人。”
         百姓们眉头紧锁,都注视着离阳宫,突然有人发现许清宵来了,一时之间引来无数人注意。
         当下各种声音响起,许多百姓更是露出激动之色。
         一些文人,更是看向许清宵惊讶,而一些女子看到许清宵的面容后,也不禁一直凝视。
         “快点给许大人让条道,许大人这是要去离阳宫。”
         “速速让道,给许万古让道。”
         “还愣着干什么,给许万古让道啊。”
         下一刻,百姓们立刻大吼,因为街道人极多,阻拦了许清宵的去路,所以有人开口,让大家让道。
         刹那间,百姓们自觉让道,没有一点不服,同时更是高呼道。
         “许大人,压一压十国大才的锐气。”
         “许大人,您来了,咱们就有希望了。”
         “许大人,我看好您。”
         百姓们兴奋,各种声援。
         而许清宵也朝着百姓抱了抱拳,他速度很快,心情很不爽,可对百姓面容上还是要保持温和。
         一路行走。
         许清宵的排面很大,西南长街,所有人都自觉让道,只怕整个大魏,也只有皇帝有这个排面。
         “等等我!等等我!”
         陈星河在后面追赶,许清宵的步伐太快了,所以他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随着陈星河的出现,不少人不由开口,好奇陈星河的身份。
         “这人是谁啊?”
         “还能是谁?肯定是许大人的书童。”
         “对对对,肯定是许大人的书童。”
         “这书童长得也蛮俊俏啊,恩,配得上许大人。”
         百姓们议论,只可惜陈星河听不到,因为他还在追赶许清宵的步伐。
         而此时。
         离阳宫内。
         依旧是莫名诡异。
         十国大才笑声密集,而大魏百姓与文人,却一个个笑不出来,歌舞在前,大家没有心思看,美酒在杯,大家也没有心思品。
         显得诡异无比。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了。
         “报!丞相大人,户部侍郎许清宵前来赴宴!”
         随着侍卫的一道声音落下。
         刹那间,整个大殿沸腾了。
         “什么?守仁来了?”
         “守仁居然来了?”
         “好小子,我就说他一定会来的。”
         “好!好!好!”
         陈正儒有些惊讶,而顾言与张靖则在第一时间激动不已,兵部尚书周严也忍不住叫好。
         自从镇国诗出现之后,他们的心情如坠冰窖,如今许清宵来了,他们如何不激动。
         不止是他们,百姓们也激动起来了。
         他们一直等待着许清宵。
         本来还以为许清宵不会来的,毕竟有镇国诗在,许清宵不来,百姓们能理解。
         可没想到的是,许清宵居然来了。
         一时之间,百姓们振奋起来了,甚至一些文人也激动起来了。
         “许大人来了,看看这十国大才还敢不敢嚣张。”
         “许大人敢来,就是有底气,我倒要看看,十国大才还敢不敢嚣张。”
         “好!好!好啊,许大人从来不会让我们百姓失望的,大家待会准备为许大人欢呼。”
         百姓们已经兴奋起来了。
         而陈正儒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请守仁入内。”
         陈正儒开口,他用请字,就足以证明他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所有人都兴奋,唯独十国才子兴奋不起来。
         但一些其他声音,也跟着响起。
         “来了就来了呗,难道来了就能逆天改命?”
         “镇国诗在前,我就不信这许清宵真有如此大的本事。”
         “即便是再作一首镇国诗,许清宵也比不过,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就怕大魏再次偏袒。”
         十国大才的声音响起,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更是讥讽大魏。
         只是,就在这一刻。
         一道身影走入大殿之中。
         是许清宵。
         他走入大殿内。
         神色略显不悦。
         似乎有些心情不太好。
         此时,大殿显得格外安静,百姓们也安静下来了。
         十国大才们莫名也安静下来了。
         所有人都看向许清宵。
         风华绝代。
         只是似乎......有些心情不开心的样子啊。
         一时之间,众人有些好奇了。
         不明白许清宵为什么不开心。
         走入大殿。
         许清宵第一时间将目光看向十国大才。
         他目光蕴含气势,十国大才莫名之间有些畏怕。
         只是很快,许清宵收回了目光。
         看向陈正儒,语速极快道。
         “陈大人,属下还有要事处理,公务缠身,还望大人谅解。”
         “大人直接告诉下官,今日题目是何?下官作完还要急着回去。”
         “没有时间耽误。”
         许清宵语速很快,显得有些急。
         而这个语气和行为,顿时之间让在场众人都有些发懵。
         所有人都感觉,许清宵好像是跑过来敷衍的,这可是太平诗会啊,许清宵为什么能这般姿态?
         感觉就好像是,有点不情愿一样。
         大哥,你是来作诗的啊。
         还有,你前面有一首镇国诗压着啊。
         你凭什么摆出一副敷衍姿态?
         凭什么啊?
         不仅仅是百姓们惊讶,十国才子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不说你一定要认认真真,可最起码你别这种态度啊,就好像谁欠了你一样?
         你不会真觉得自己能写出千古名诗吧?
         “宴会!”
         陈正儒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说出题目。
         不知为何,许清宵越是如此,他越是觉得许清宵胸有成竹。
         “宴会?”
         许清宵皱眉了。
         他脑海当中飞快运转,寻找关于宴会的诗词。
         他立在大殿中。
         所有目光皆然落在其中。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
         所有人都看着许清宵,没有人敢打扰许清宵。
         足足过了半刻钟。
         终于,有声音响起了。
         “思考这么久?看来许万古还未准备好啊。”
         十国大才中传来些声音。
         略显讥讽。
         但就在他声音落下的一刹那间。
         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
         “笔来!”
         声音响起。
         震耳欲聋。
         在大殿内响彻。
         这一刻,所有人彻底安静了。
         十国才子也不敢发出一句声音。
         紫色的浩然正气,在许清宵手中凝聚成笔。
         许清宵!
         要作诗了!
         ------
         ------
         推荐一本好书!非常好看!别看字数少,但我觉得好看!耽误我码字时间!
         就是这本书,大家可以去找他麻烦,不管我啥事!
         《从皇子到仙国大帝》
         链接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