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九十二章:八玉圣尺,百万文气,诛杀妖魔,许清宵成天地大儒!
         随着一道暴喝之声响起。
         有大儒开口,直接怒斥女帝为昏君!
         他们已经疯了。
         这一次,这帮读书人已经彻底疯了。
         许清宵知道他们为何如此狂妄,这般读书人已经烂到根里去了。
         彻彻底底烂到根里去了。
         没有道理的时候,他们都会叫喊几句,硬着头皮编造谎言,现在张宁死了,自己杀降屠城,可谓是给了他们足够的把柄。
         这帮读书人,岂能不叫嚣?又岂能不狂欢?
         他们兴奋至极,如同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圣人一般,对许清宵口诛笔伐,谁敢帮许清宵,他们就骂谁。
         哪怕是陛下出言,也敢辱骂一句昏君。
         辱骂女帝的大儒,是一位老者,他浑身发抖,指着女帝大骂昏君。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所有人都愣住了。。
         百姓们一个个先是震惊,随后便是怒不可遏,女帝刚刚答应免税三年,结果这帮该死的儒生,竟然如此辱骂圣上。
         他们想要出声,可这帮人都是读书人,如今看似占了道理,他们为许清宵辩解,但没有人听他们的声音。
         三十万读书人聚集在一起的力量十分恐怖。
         更可怕的是,这三十万读书人,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已经不畏死亡了。
         现在,即便是许清宵说要杀他们,他们也不害怕,反而会加剧冲突。
         如若这三十万读书人,死在了这里,天下读书人都不会放过大魏的。
         不是说不可以屠杀读书人,而是必须要找出理由来杀,儒者本身就是要怒怼一切不公之事,现在他们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若杀他们,就算许清宵是白的,也变成黑的了。
         这就是蓬儒的手段,简单且直接,借助天下读书人的势,让他们感觉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然后肆意发挥自己的才能。
         只是,怎么骂都行,一句昏君,有些过分了。
         “放肆!”
         “侮辱圣上,这是大罪。”
         安国公大吼一声,他也受不了这些读书人了,一道声音响起,他震慑三十万读书人。
         不得不说,武将还是厉害,一道吼声,三十万读书人顿时不敢继续开口了。
         可安国公话一说完,马上有大儒站出来了。
         等闲读书人不敢说什么,但大儒敢啊。
         “安国公,放肆在哪里?”
         “许清宵,杀降屠城,有悖天理,修炼异术,心已成魔,逼死张儒,我等今日为张儒讨要一个公道,请问放肆在哪里?”
         “百万读书人之愤,百万读书人之怒,恳求陛下赐罪许清宵,然而陛下被奸臣蒙蔽双眼,说上一句昏君又能如何?”
         这位大儒开口,怒斥安国公,这是沈儒。
         听到这话,安国公脸色不由难看,望着对方道。
         “平乱侯杀降屠城,是为保障我等将士生命,今日不杀,明日死的便是我大魏将士!何来有悖天理?”
         “修炼异术?上次平乱侯已经前往文宫自证,连圣人意志都没有发现平乱侯修炼异术,你们现在又说这件事情?不显得没完没了?”
         “逼死张儒?尔等说张儒含冤入狱,他含什么冤了?大魏开战,他非但不帮忙,还在国内造谣生事,抨击平乱侯,抓他入狱有错吗?”
         “至于逼死?老夫倒觉得,这是张宁畏罪自杀吧。”
         安国公开口,一句一句骂回去,骂的这帮读书人更加愤怒了。
         “安国公,你侮辱我等读书人!”
         “你侮辱张儒啊。”
         “张儒已经死了,你还是如此恶毒,你是人吗?”
         “这次许清宵征战异族,收刮了多少好东西,你又拿到了多少好东西?”
         “人已死,你还如此狠毒,当真是欺负我等读书人啊。”
         三十万读书人齐齐开口,而就在此时,更多的读书人走进来了,他们是京都之外的读书人,现在火速赶到这里,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坚毅。
         显然他们今日是要搞一件大事。
         面对着几十万的怒斥,饶是安国公也有一些扛不住,毕竟人数太多了,不管自己如何解释,对方现在就是死死咬着许清宵的问题不放。
         不听你解释,完全就是胡搅蛮缠,说死理,让人极度的憋屈与愤怒。
         “许清宵,你说话啊?一直不说话?当哑巴了吗?”
         “许清宵,你是否心虚?你是否害怕了?面对我等正义之士,你害怕了吗!”
         “我看你就是怕了,你一直不说话,是否在思考,如何反驳我等?”
         “哈哈哈哈哈,许清宵,你这一次是真的怕了,今日,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解释这一切。”
         “表面上假仁假义,背地里偷鸡摸狗,这就是你许清宵吗?”
         一道道骂声响起。
         蓬儒连出面都不需要出面,就已经将局面逼到绝路。
         诸国来使,突邪王朝的使者,初元王朝的使者,包括一些仙道宗门,许多人静静看着,他们的确想看看,许清宵如何化解这次麻烦。
         可是,面对读书人的谩骂,许清宵依旧是十分平静。
         他转过身来,望着这些读书人。
         缓缓开口。
         “骂够了没?”
         淡淡的声音响起,没有任何一丝怒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
         可越是这样的平静,莫名让人心悸。
         六部尚书,九位国公都沉默了,许清宵既然开口,他们也就不多说,剩下的交给许清宵就好。
         “还没骂够,你这种人,猪狗不如,骂你三天三夜都骂不完。”
         “哑口无言,就知道在这里无病呻吟吗?骂够了没?你可真是可笑至极。”
         “许清宵,现在跪下伏法,朝着张儒磕十个响头,自废儒位,放逐三千里外,这件事情,我等可以算了。”
         “放屁,让他自裁,一命换一命,否则的话,张儒之死,我等怎能平怒。”
         “对,让他自裁,许清宵跪下自裁。”
         “许清宵,伏法,自裁!”
         一道道声音响起,这群读书人们大声吼道,让许清宵伏法自裁,凶狠无比。
         他们叫嚣着,要让许清宵自裁,发配三千里都不够,这就是要许清宵死无葬身之地。
         可见这帮人是有多恨许清宵。
         皇宫内。
         许清宵负手而立,他望着如此之多的读书人,旋即开口道。
         “八门京兵统领何在?”
         声音响起,刹那间一道道声音响起,他们瞬间从队伍中出列,跪在皇宫之外,朝着许清宵一拜。
         “属下参见平乱侯。”
         八门京兵,八位统领齐齐开口,他们都是将士,带着杀气。
         “传本侯之令,调遣天子军,封锁大魏京都上下。”
         “将尔等读书人全部控制,参与此事者,一个不能逃,未参与此事者,立刻退走,否则受其牵连,莫怪本侯滥杀无辜。”
         许清宵出声。
         而这一句话,简直是石破天惊,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都知道许清宵凶残,也知道许清宵这人不是个善茬,但所有读书人想着,这次有接近百万读书人闹事。
         没想到许清宵还是我行我素。
         这家伙,凭什么这样啊?到底是为什么,他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
         不是他们狂妄,这件事情,即便是女帝遇到了,她都不敢说屠杀百万读书人,虽然许清宵说是说控制,可在他们眼中,许清宵就是杀。
         百万读书人,这可比屠城要恶劣十倍百倍啊。
         比斩杀一位天地大儒还要恶劣百倍。
         读书人是这天下身份地位最高的存在,他们修炼浩然正气,秉公天下,怀着一颗读书心,为天下苍生做事。
         如若屠戮百万,大魏王朝的国运,必然少一半。
         这不开玩笑,其原因就是大魏王朝出过一位圣人,换句话来说,大魏王朝有一半的国运,是来自这位圣人的。
         读书人则拥有圣意,他们读圣贤书,修炼浩然正气,自然带着圣意,一两个读书人算不了什么,百万读书人,这就是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
         所以在许清宵这般开口时,陈正儒与王新志的声音第一时间响起。
         他们以儒道神通,传音许清宵。
         “守仁,不可!”
         “守仁,这真的不能乱来,否则的话,会出大事。”
         不止是这两位大儒,还有不少声音响起,陈心大儒的声音,周民大儒的声音,以及各位国公列侯都纷纷开口。
         他们也气,也愤恨这些读书人,不讲道理。
         可问题是,许清宵绝对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件事情。
         如果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先不说大魏国运能不能撑住,即便是能撑住,他许清宵也会受到圣罚。
         不管许清宵怎么做,屠杀百万儒生,这就是天大的事情,会引来真正的圣罚。
         除非许清宵踏入圣境,否则的话,触之必死。
         “守仁,这是蓬儒的毒计,你千万不要上当。”
         “蓬儒他不是想牺牲一个张宁,他是想牺牲百万读书人,来换你之命,若屠百万读书人,你扛不住。”
         “大魏江山,一夜之间便会崩塌,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啊。”
         “守仁,不管如何,听我的,绝对不能杀,绝对不能!”
         陈正儒一连开口,让许清宵千万不要动杀念啊。
         当真动了杀念,大魏王朝就彻底完了,到时候必将是生灵涂炭。
         这开不得玩笑。
         虽然他也恨不得许清宵杀了这帮读书人,可有时候在大局面前,该妥协就必须要妥协啊。
         “许某有分寸。”
         许清宵给予回答,说完此话后,他的目光,全部落在这帮读书人身上了。
         焚书坑儒?
         许清宵自己清楚,这是不可能的,至少在自己成为圣人之前,是做不到的。
         但他可以让这帮人付出更加惨痛的教训。
         实际上即便是现在杀了他们,反而是落入了敌人的圈套,而且这些人也不会服气,哪怕是死,都是带着怨气。
         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错的是他许清宵。
         这样没有任何意思,因为他们死的时候,没有恐惧,反而会觉得自己这是慷慨赴死。
         许清宵不会用这么简单的手段,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只不过,眼下还没有到这个时候,他要等,等蓬儒出现。
         蓬儒想要躲在天牢内,借助百万读书人的力量,来抨击自己,以不现身的方法,扳倒自己。
         想法很不错,可惜就是想多了一点。
         踏踏踏!
         八门京兵显身,以最快速度控制这些读书人,与此同时,也有人迅速去天子兵营,集结大军,封锁大魏京都。
         京兵来袭,杀气腾腾,然而这帮读书人却聚集在一起,眼神无畏。
         他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诸位,不要怕,他许清宵今日杀我等,我等今日就死在这里,以我等的血,向天下人证明,他许清宵怕了。”
         “哈哈哈哈哈,许清宵你果然按捺不住了,你想杀我等,用刀剑堵住我等的嘴,是不是?可惜你错了。”
         “德不配位,德不配位。”
         “杀啊,来啊,来杀啊,我今日就不信,你许清宵当真敢杀我等。”
         “百万读书人,如若今日血染大魏,圣人都将复苏,将你诛杀。”
         “哈哈哈哈,屠杀,不过是无能者最后的手段罢了,许清宵,这一次你已经输了。”
         “百万尸骨,许清宵,你当真敢杀吗?”
         这群读书人如同入魔一般,他们猖狂大笑,认为许清宵已经失去了理智,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他们不怕,也无惧许清宵,因为他们认为,许清宵当真敢杀,那么许清宵的末日也就到了。
         百万读书人啊。
         这还当真是.......颇为壮观。
         他们虽然疯魔一般,可实际上他们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错,如若许清宵当真敢屠杀这百万读书人,大魏王朝直接没了。
         然而,就在此时,天牢当中,蓬儒的声音再次响起。
         “圣意浩荡,煌煌之威,大魏出妖,杀降屠城,无有仁义,修行异术,阴险毒辣,成魔为蒙君欺臣,乃为祸根,帝之昏庸,任其为侯,扣我大儒,含冤入狱,自尽而亡,惨遭污蔑。”
         “吾为蓬袁,今日借京都百万读书人之力,镇其魔性,诛其妖心,望诸位读书人,凝聚浩然正气,请文宫圣器,诛杀妖魔,还我天下朗朗乾坤。”
         蓬儒的声音响起。
         他依旧坐在天牢之中。
         他的声音,如雷一般,调动着百万读书人的浩然正气与意志。
         恐怖的浩然正气,自天牢中奔腾而出,如同江河一般,朝着大魏文宫涌去。
         这一刻,百万读书人的声音,也齐齐响起了。
         “吾愿请文宫圣器,镇许清宵之魔性,诛许清宵之妖心,还我天下朗朗乾坤。”
         百万读书人的声音响起,异口同声,他们声音激烈,保持着一致。
         而大魏文宫中。
         一把尺子冲天而起,这是文宫圣器,八玉圣尺,是当年朱圣所用之物。
         八玉圣尺出现。
         悬挂在大魏文宫之上。
         铺天盖地的威严席卷而来,许清宵体内的魔种更是不断涌动,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憎恶,是恨意。
         许清宵也不明白为何魔种会这样,但他感觉得到,一种史无前例的压力。
         蓬儒请来文宫圣器,想要以此激出自己体内的异术魔种。
         看来由始至终,蓬儒都怀疑自己修炼了异术。
         这一刻许清宵彻底明白,蓬儒到底是想要做什么了。
         他甘愿进入天牢,带上一个张宁,因为他知道,张宁对自己憎恨无比,同时自己在外面大获全胜,张宁心有不甘,蓬袁逼死了张宁。
         让他自尽而亡。
         在这样的情况下,蓬袁发动百万读书人的力量,他们虽然不知道张宁会死,但张宁的死,成为了他们的利器。
         而蓬袁再逼迫自己出手,恼羞成怒,血染京都,如果这样的话,神仙来了也救不了自己。
         只是蓬袁知道,自己不会这样做,亦或者是说,女帝也不会让自己这样做,所以他真正的目的,还是异术。
         他以百万读书人的意念,激活文宫圣器,圣器说到底只是器物,不如同圣意一般不稳定,圣器激活了,基本上就会审判自己。
         如若自己当真修炼了异术,此等圣器,也必然能制裁自身。
         而当自己修练异术的秘密被曝光,那么杀降屠城,逼死张宁,所有的事情,就全部坐实了,到时候任凭自己舌绽莲花,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了。
         这就是蓬袁的计划,绕来绕去还是异术啊。
         许清宵感应得出,这八玉圣尺的可怕,圣意如海,淹没了整个大魏京都。
         惶惶天威,乌云弥漫,其中电闪雷鸣,交织成秩,让人莫名感到不舒服,也让人莫名感到恐惧。
         圣器一出。
         许清宵体内的魔性更加激烈了。
         这一刻,许清宵并非觉得自己失算了,而是有些无奈和难受。
         他何尝不知道朱圣一脉针对自己?
         又何尝不知道蓬袁一直处心积虑想要害死自己。
         可知道又如何?
         自己有手段,但没有能力去反击。
         大儒够吗?
         大儒不够!
         大魏丞相够吗?
         也不够。
         七品武者够吗?
         更加不够。
         这就是现在的情势,自己为什么屡屡被针对?屡屡有人想要算计自己?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绝对的实力。
         八玉圣尺映照天穹,圣威弥漫整个大魏京都,所有读书人朝着八玉圣尺跪拜,有人大声哭喊着,述说许清宵的罪恶,有人怒斥许清宵,辱骂许清宵的过往。
         可怕的读书人意志,全部涌入八玉圣尺中。
         越来越浓烈的圣人力量弥漫,给予许清宵的威压也越来越大。
         许清宵算到了一切,的的确确没有算到这一步。
         这并非是许清宵不聪明,而是因为你架不住一群什么都不做,只想着要来害你的人。
         大魏国事,许清宵要处理。
         大魏百姓,许清宵要处理。
         自己还要做很多事情,哪里有时间,时时刻刻去防备这些人?
         天穹震颤,雷鸣轰轰。
         这一刻,随着一道雷霆之声响起,磅礴大雨坠下,让气氛更加的压抑。
         大魏文宫,有不少大儒冷着眼,望着许清宵,眼神之中,充满着轻蔑。
         许清宵这一次,必死无疑,只要许清宵修炼了异术,那么他今日绝对要死,不管是谁保许清宵,哪怕是大魏女帝强行保下许清宵。
         也没有用。
         百万读书人也齐齐看着许清宵,他们的眼神之中,充满着自认为的正义,自认为的替天行道。
         六部尚书脸色无比难看,他们攥紧着拳头。
         诸位国公更是死死盯着这帮读书人。
         他们想要帮助许清宵,可他们帮不了,因为圣器都出来了,谁也帮不了许清宵。
         惶惶天威,圣念无敌。
         许清宵体内的魔性,疯狂挣扎,即便是体内的民意,也难以压制住。
         这一刻。
         站在许清宵面前的女帝出声了。
         她的目光,望向这群读书人。
         “张儒之死。”
         “朕,一定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今日,册封之日,诸国来使皆在,需要如此吗?”
         女帝开口,她的目光,寒冷至极,这是她最后一次开口,以大魏女帝的身份,和谈此事。
         不管许清宵有没有修炼异术,眼下,她不想要闹出任何是非,许清宵乃是大魏平乱侯,也是大魏现在的主心骨,谁都可以出事,唯独许清宵不能出事。
         这是她最后的底线。
         可是。
         女帝的让步,并没有得到朱圣一脉的认可。
         “陛下,我等是替天行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张儒之死了,而是大魏出了妖。”
         有大儒开口,依旧不让步。
         态度无比坚决。
         “我等替天行道,还望陛下清醒。”
         百万读书人也齐齐开口,他们做好了死在这里的准备,这一刻,他们浑然无惧。
         就是要一个结果。
         天穹之上。
         圣器即将彻底复苏。
         陈正儒终究是忍不住开口了。
         “荒谬!”
         “天大的荒谬!”
         “尔等口口声声说,是替天行道,可尔等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
         “大魏危难之时,平乱侯临危受命,镇压异族国,杀降屠城,是为保我大魏百姓,再瞧瞧你们这帮人在做什么?”
         “国家有难,你们非但不帮忙,反而添乱,这就是尔等的替天行道?”
         “如今大魏盛世即将来临,尔等又在这里惹是生非。”
         “好!”
         “好!”
         “好!”
         “好一个替天行道,既然如此,那今日,老夫便背负这千古骂名了。”
         “八门京兵听令!”
         “将这些读书人,全部扣押,谁敢不服,今日,陈某,杀儒。”
         这一刻。
         陈正儒站了出来。
         他是大魏丞相。
         他知道,许清宵不能死,不管许清宵到底有没有修炼异术,他赌不起,女帝也赌不起。
         眼下是一个必死之局,许清宵不能出面,不管他说什么,对局势都不好。
         可如若让这帮读书人在这样下去的话,就真的会闹出大事。
         不管许清宵有没有修炼异术,八玉圣尺彻底复苏,许清宵杀降屠城之事,也会被清算。
         他不允许有任何人伤害许清宵,因为许清宵是大魏崛起的唯一希望。
         而他陈正儒,当年立言,也是为大魏王朝立言。
         这一刻。
         陈正儒站出来了。
         轰轰轰!
         他体内的浩然正气宣泄而出,他以自身儒位,镇杀百万读书人,他要牺牲自我,来保全许清宵,化解这场灾祸。
         “陈儒,你变了,你当真变了。”
         “陈儒,莫要如此,你这是无谓的牺牲。”
         “陈儒,你真的过分了。”
         此时此刻,一位位大儒站出来,他们怒斥陈正儒这番行为,声音充满着怒意。
         众读书人也是勃然大怒,毕竟他们针对的人,是许清宵,他们被杀,他们无惧,可死在许清宵手中,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现在陈正儒出现,想要替许清宵抵挡这一劫难,他们自然不服。
         可就在此时。
         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一位大儒,还不够格,百万读书人,你敢杀吗?”
         蓬儒开口。
         刹那间,天牢激射出一道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没入了八玉圣尺之中。
         与此同时,悬浮在文宫之上的八玉圣尺,爆发出恐怖的力量,直接冲向陈正儒体内。
         嘭。
         下一刻,陈正儒整个人倒飞数十米外,体内浩然正气被封。
         这个节骨眼上,蓬袁自然不可能让一个陈正儒坏了他的好事。
         “妖魔出世,我辈读书人,同心诛妖。”
         蓬儒的声音响起,传达至京都每一个读书人耳中。
         “诛妖。”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这一刻响起,这是百万读书人的意志。
         此时,八玉圣尺也绽放出璀璨光芒,几乎就要复苏了。
         “许大人绝不可能是妖魔,你们这些读书人,不得好死啊。”
         “你们就是嫉妒我许大人,各位百姓,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许大人,为我大魏,做出如此贡献,我等历历在目,反倒是这些读书人,一个个这般,各位,他们想要杀许大人,就先杀我们。”
         “我就不信了,圣意再强,强的过我们这些老百姓,没有我们这些老百姓,圣人算什么?”
         这一刻,百姓们回过神来了。
         他们一直处于惊愕状态,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一直到现在,他们彻底明白这帮人想要做什么了。
         他们是想要害许清宵,百姓们怎么可能答应。
         刹那间,有百姓站了出来,站在许清宵面前,对持着这些读书人。
         很快,越来越多的百姓出现,他们纷纷站了过来,一个个目光坚毅。
         这是许清宵的民意。
         百万读书人,的确夸张。
         但大魏京都的百姓,可比这些读书人多太多太多了。
         京都天穹之上。
         浩然正气形成君子剑。
         然而百姓的民意,形成一块巨盾。
         保护着许清宵。
         也就在此时。
         宫内。
         许清宵一直在与文宫沟通,八玉圣尺出现,想要真正抵抗,就必须要借助自己脑海当中的天地文宫。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可是想要真正觉醒天地文宫,以自己大儒的能力,还是不够。
         必须要成为天地大儒。
         才能激活天地文宫。
         如若朝歌和破邪在的话,自己以大儒的能力即可。
         天地大儒吗?
         望着黑压压的天穹,狂风席卷宫中,将衣衫吹的猎猎作响。
         这一刻,许清宵耳边没有了任何喧嚣之声,取而代之的是安宁,彻彻底底的安宁。
         晋升天地大儒。
         需要民意和知晓天命。
         现在民意完全够了。
         至于知晓天命,就有些难了。
         并非是许清宵不知道天命是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
         顺天理而应本心。
         既要顺从天理,又要从心。
         细细想来。
         许清宵认真琢磨,自从自己踏入儒道之时,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情。
         仿佛都不是在顺从天理。
         怒怼大儒,大闹刑部,斩郡王杀番商,太平诗会,文宫自证,平乱异族。
         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绝境。
         几乎每一件事情,在别人眼中看来,自己都不可能破局。
         但自己都破局了,因为自己没有顺从。
         如若顺从,当日严磊抓人,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受到牵连,被发配边疆,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亲人好友。
         如若顺从,刑部压制自己,而自己这一生可能就这样碌碌无为,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
         如若顺从,不杀郡王,不为百万无辜枉死百姓伸冤,自己的良心将一辈子受到谴责,自己儒心自毁。
         如若顺从,不杀番商,京都百姓,永无安宁,大魏京都则永远被一群人吸血。
         如若顺从,太平诗会,国威扫尽,大魏文人,无抬头之日,沦为笑柄。
         如若顺从,不去自证,遭人诟病,雷霆打击,一生抬不起头来。
         如若顺从,当异族国的铁骑策马而来时,刀剑之下的每一滴血,都是大魏百姓之血。
         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以血铸史。
         每一件事情,都出现在许清宵脑海当中。
         而这一刻。
         宫殿内。
         一股恐怖无比的气息,从许清宵体内扩散而出。
         可怕的浩然正气,席卷整个大魏京都,许清宵闭上了眼睛,他立在风暴之中。
         所有人被这股气息给吓到了。
         一双双目光看向许清宵,京都百姓,各国使者,百万读书人,文宫大儒,六部尚书,诸位国公,满朝文武,包括女帝。
         每一双眼睛都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许清宵能释放出如此强大的气息。
         可就在这一刻,王新志的声音响起了,显得无比激动。
         “许清宵在顿悟,他要踏入天地大儒之境了。”
         他的声音响起,一时之间,无数人惊愕,百万读书人最为惊愕,那些大儒们也纷纷惊愕了。
         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个时间段,这个节骨眼上,许清宵竟然在顿悟。
         他竟然还有心思顿悟,而且看这个迹象,许清宵可能要突破天地大儒之境了。
         众人惊愕。
         如若许清宵在这一刻顿悟成功,受天地认可,那有些事情,就不攻自破了。
         譬如修炼异术。
         得天地认可之儒,怎可能修炼异术?
         如若坐实许清宵没有修炼异术,张宁之死,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解答,至于杀降屠城也很好解释。
         最多只能给许清宵制造一些麻烦,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往许清宵身上疯狂泼脏水。
         现在,所有人就抓住一点。
         许清宵杀降屠城,怀有其他目的,他修炼了异术,想要制造祸端,用天下百姓的生命,修炼邪术也好,或者是助纣为虐也好,反正不管如何,许清宵只要解释不清楚。
         他们都可以泼脏水。
         可要是成为了天地大儒,这脏水就不好泼了啊。
         “吾乃蓬袁,文宫天地大儒,今日,请圣器制裁,诛杀妖魔,倘若此人未修炼异术,老夫甘自废儒位。”
         此时。
         蓬袁的声音响起,他运用儒道神通,大声开口。
         他慌了。
         酝酿如此之久,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许清宵会在这个时候,顿悟天地大儒之境。
         他不可能让许清宵顿悟成功的。
         一旦许清宵当真成为了天地大儒,所有的计划,全部打破了。
         所以,他宁可赌上一切,也要阻止许清宵成为天地大儒,并且也要将许清宵置于死地。
         轰!
         文宫之上的八玉圣尺,再得到蓬袁的加持之下。
         直接爆射出一束无与伦比的光芒,朝着许清宵杀去。
         嘭!
         民意之盾,遭受到了巨大的撞击,好在的是,挡下来了。
         “民意如海,圣人啊,这是大魏民意,莫要被小人利用啊,还望圣人复苏啊。”
         这一刻,陈正儒跪在地上,他嘴角淌血,恳求圣人复苏,莫要被小人利用。
         “还望圣人复苏。”
         “圣人啊,睁开眼看看吧。”
         “恳求圣人复苏,救我大魏忠臣。”
         百姓们也纷纷哭喊着,恳求圣人复苏,莫要在这样下去了。
         可是,圣意哪里是那么容易复苏?
         又是一束光芒,比之前更加炽烈,轰击在民意之盾上。
         这一刻,民意之盾有些破裂了,并非是民意不强,而是现在的民意,只是京都百姓的民意,整个大魏百姓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百万读书人一个个攥紧拳头,他们希望看到许清宵受罚的那一刻。
         但更加担心的是,许清宵在这个时候,顿悟成功了。
         第三束光芒。
         民意之盾直接被击破。
         而八玉圣尺依旧酝酿着更强的能量,朝着许清宵轰杀而去。
         然而。
         许清宵没有察觉外面的任何事情,他现在一直在思索一句话。
         ‘顺天理而应本心’
         ‘中心思想’
         自己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
         不是为民这种立言之志,而是思想上的一个感悟。
         唯独明白中心思想,才能知晓天命。
         天命不可逆。
         天理不可反。
         顺天命,大道昌盛。
         逆天命,万世皆哀。
         天地者,自然之规律。
         儒者,知天命,而顺自然。
         许清宵感悟。
         而外界。
         第四道攻击杀来,一束光芒,划破天穹。
         大魏皇宫。
         这一刻,当所有人认为许清宵已经无力抵挡时。
         突兀之间。
         大魏宫中。
         一束更为炽烈的光芒冲天而起。
         皇室祠堂之中。
         一柄生锈战刀,出现在许清宵头顶之上,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将虚空压塌,可怕至极。
         这是大魏镇国器。
         太祖长刀。
         国器震动,直接将这束光芒震散,无匹的力量出现。
         这一次,是王朝之力,对抗圣人之力。
         嗡嗡嗡!
         太祖长刀震颤,似乎是因为许久未出世而喜悦一般。
         恐怖的战意,也至女帝身上释放而出。
         “蓬袁。”
         “你,过分了。”
         女帝的目光,在这一刻露出了杀机。
         她知道大魏文宫想要做什么。
         一直以来,她对大魏文宫,都属于退让状态,不是惹不起,而是不希望招惹这些人。
         可一次次的退让,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得寸进尺。
         今日。
         她连续给了他们四次台阶。
         他们都没有下。
         那现在,她也不需要给这帮人台阶了。
         要闹翻是吧?
         那就乘着今日,直接闹翻。
         难不成大魏没了文宫,就当真不行了吗?
         突邪王朝有没有文宫?
         初元王朝有没有文宫?
         大魏建国之时,有没有文宫?
         都没了。
         她就不信,没有了文宫,大魏就要垮掉。
         “陛下。”
         “您当真是被许清宵蒙蔽了双眼。”
         “不过,一刻钟内。”
         “老夫会让您看到许清宵的真正面目。”
         “圣器已经彻底激活,一刻钟内,万事皆定,他许清宵一刻钟,成不了天地大儒的。”
         “这九次圣罚。”
         “许清宵是挡不住的。”
         “没有人能帮他,陛下,望三思!”
         蓬袁出声,他言语之中充满着自信,圣器已经复苏,将势不可挡,除非许清宵能成为天地大儒。
         可一刻钟的时间。
         够吗?
         显然是不够的。
         蓬袁一番话,让大魏女帝眼中寒芒十足。
         只是。
         就在这一刻,第五道圣芒冲击而来。
         可突兀之间,一道钟声忽然响起了。
         咚!
         声音来自大魏文宫,而随着钟声响起。
         一切的异象,彻底定住。
         这是第二件圣器,大魏文钟。
         与此同时。
         一道宏伟至极之声响起了。
         “知天命,顺天理,万法自然。”
         “今日。”
         “吾许清宵,已明天命。”
         随着宏伟之声响起。
         汪洋一般的才气,从天而坠,涌入了大魏京都。
         大魏文宫中。
         再一次响起钟声。
         铛!
         铛!
         ......
         八道钟声,代表着世上再添一位天地大儒。
         九道钟声,代表着世上再添一位圣人了。
         而此时,大魏京都。
         在这一刻。
         莫名安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