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魏读书人 > 第二百一十二章:朕以大魏国运,助许儒成圣!大魏龙鼎显!
         随着一束束光芒漂浮在天穹之上。
         代替了读书人之力。
         越来越多的光芒弥漫,这些都是百姓民意之力。
         也是一种天地之力。
         许清宵不依靠读书人的力量成圣,他选择用天下万民的力量来成圣。
         “我等愿助许儒成圣。”
         一道道声音响彻,此时不再是烟云府响起了这道声音,更多的地方都响起了这种声音。
         百姓们连连开口,愿助许清宵成圣,他们激动不已。
         如许清宵曾经的立言一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光芒夺目但不刺眼,映照古今一切,许清宵的圣像,更是宏伟无比,胜过一切。
         他的光芒,太璀璨了,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与许清宵争辉。
         海量无比的光芒,没入了许清宵体内。
         烟云府上。
         许清宵感受到了这澎湃无比的民意之光,儒道境界也得到了大幅度增强。
         他要开启圣道之路。
         可是这些民意之力,还是欠缺了一些。
         需要一鼓作气,才能真正突破。
         许清宵的圣像虽然愈发绽放光芒,但依旧有一种虚化的感觉,并不真实,只有真正成圣之后,这圣像才会真实。
         仿佛是察觉到了这一点,大魏文宫中。
         洪圣的声音响起了。
         这一刻,他彻底放下心来了,成圣必须一鼓作气,许清宵重新明意,重新立言,重新著书,也重新明悟了新的中心思想。
         每一个许清宵都做到了震古烁今,可问题是,许清宵这明意,立言,著书,顿悟,却带来了一个可怕的副作用。
         那就是许清宵的圣道,将会是古今往来最强圣道,没有之一。
         许清宵的明意,立言,著书,顿悟,哪一个不是圣人都难以做到的?
         为天下读书人立君子之意!
         为天下读书人立君子之言!
         为天下读书人著书人人如龙!
         为天下读书人顿悟人定胜天!
         这四个哪一个不是连圣人都难以做到的?许清宵一口气完成四个无上蜕变,按理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突破圣境。
         这还是天下读书人支持许清宵的情况下,倘若但天下读书人不支持许清宵的话,就别谈什么成圣了。
         支持也需要数日甚至是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成圣,不支持这辈子许清宵都无法成圣。
         百姓民意虽然强,可这终究只是大魏百姓和少部分天下百姓的援助,大多数百姓虽然支持许清宵,可意志不强大,无法凝聚出民意之力。
         所以,许清宵成不了圣。
         “你太狂妄了。”
         “四个无上蜕变,倘若你成功了,你的确会是古今往来第一圣。”
         “但仅仅凭借大魏百姓的民意,你是无法成圣的。”
         “许清宵,本圣可以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承认错误,你在朱圣雕像面前磕头认错,向天下读书人承认错误,并且自毁明意,本圣可以原谅你,可以代表朱圣原谅你,代表天下读书人原谅你。”
         “加入朱圣一脉。”
         “三年之后,本圣可以帮助你成圣,如何?”
         这一刻,洪圣开口,不过他这一次没有怒斥许清宵,而是用一种极其平和的口气说话。
         他还是愿意拉拢许清宵,毕竟许清宵的资质实在是太逆天了。
         他的的确确想要拉拢许清宵了,只要许清宵愿意,他的确可以接纳许清宵,但前提是,许清宵必须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给朱圣磕头认错,给天下读书人认错,并且毁意,再停止突破,三年之后,许清宵表现良好,他便会帮助许清宵成圣。
         这番话说出,人们顿时觉得洪圣太过于无耻了,都到了这个时候,拉拢许清宵也就算了,还要让许清宵磕头认错,向天下读书人认错?
         但也有人莫名觉得,这种结果不错,毕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许清宵也不用陷入僵局之中。
         因为即便是寻常百姓,也察觉到了许清宵目前的情况。
         圣人法相在虚化,时而凝实,时而虚化,有些不稳定。
         这并不是许清宵不行,反而是许清宵立言过于可怕,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折服了真正的读书人,哪怕是朱圣一脉的天地大儒们,再听到这话后,他们也沉默了。
         除一些已经疯魔的读书人,那些原本就没有找过许清宵麻烦的读书人,已经彻底折服于许清宵这般的立言。
         而天下各大书院的院长等人,他们再听到许清宵立言之后,已经动容,但真正令他们动容的,不是这四句立言。
         而是愿天下读书人,人人如龙。
         这句话才是打动他们的言论,他们身为书院院长,育人育才是他们的终生事业,许清宵愿天下读书人,人人如龙。
         这不就是他们伟大的抱负与理想?
         许清宵每一句话,都不弱于圣人之言,令人震耳欲聋,心神震颤。
         也正是因为许清宵所说之言,导致他难以成圣。
         就如同佛门大宏愿一般,你立下大宏愿,可以得到天地加持,但不会给你太多,因为你能不能完成是一回事啊。
         倘若你有资格能够完成这些事情,欠缺的无非是时间,而你拥有这个时间,那么天地才会给予你真正的赏赐。
         说白了就是要得到天地的认可,认为你能做到。
         而许清宵能不能做到,其实就看读书人是否支持,这是一个评价衡量,眼下天下读书人,大多数是朱圣一脉的。
         让他们支持许清宵?这可能吗?
         不过,没有读书人之力,大魏百姓的支持也可以,无非就是百姓的支持,是民意!
         许清宵终究是儒道。
         民意虽然多,可天道有缺,已经出了问题,否则的话,按照这种情况,自己别说成半圣了,就算是成亚圣,成文圣都不足为过。
         百姓苍生,才是天地的根本。
         这世间最强的体系,并非是儒道,而是民意之道。
         这一点天道应当明白,可自己没有成圣,就证明天道的确出了问题,否则的话,不会如此。
         这一点,让许清宵感到困惑,他不理解天道出了什么问题,但他更加知道的是,自己现在还无法涉及这个程度。
         而洪圣敢这样开口,不是他已经看出来天道有问题,而是他以为,光靠这些民意是不可能成圣的。
         认为不得读书人之力,许清宵无法成圣。
         所以,在他认知当中,如若无法依靠民意成圣的话,之前所有的立言以及著书。
         都无法真正得到天地认可。
         若是无法得到天地认可,今日许清宵所作所为,便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他敢这样开口的底气。
         他很自信,极其的自信,不过他愿意给许清宵一次机会。
         烟云府上。
         许清宵吸收着如汪洋大海一般的民意,这是天地之力,许清宵静静感悟。
         的确,对比读书人的力量,民意太过于微弱了,虽然聚集在一起,是炽烈的光芒,但自己是儒道,不是帝王。
         若是帝王,得到如此之多的民意,只怕国运畅通几百年。
         而随着洪圣的声音响起,许清宵没有理会。
         他静坐顿悟,敏锐地发现了一个问题。
         天地有缺。
         是的,天地有缺。
         自己立下不世之言,著作易经,人人如龙,按理说应当直接成圣,可非要足够的读书人之力,这虽然是规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规矩太过于死板了。
         这很古怪,许清宵如今处于半只脚踏入圣道,有很多东西莫名能够感悟到,拥有天道感悟。
         所以他敏锐察觉到了这般的不同。
         所谓大道至公,大道至私,天地是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生灵,有优处就有劣处,而大道也是至私的,顺天理者可得天地气运。
         自己立言著书,理论上应当获天地加持,突破圣位,但必须要获得读书人之力,这明显就有问题。
         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只是许清宵无法完全感悟天道,很多事情自己还是不清楚,涉及的东西,也暂时不是自己能够知晓的。
         但有一件事情,是事实。
         洪圣说的没错,自己难以成圣,至少以目前情况来说,自己想要成圣的话,还欠缺一定的火候。
         成圣难。
         难于上青天。
         许清宵明白,自己之所以这么难,其关键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得罪了朱圣一脉。
         但许清宵更加明白的是一点,自古以来,所有圣人都是借助读书人的力量成圣,然而现在的读书人,已经扭曲了,有真正的读书人不假,可大多数读书人都有问题。
         倘若真的接受这些读书人之力,违背自己明意是一回事,但更主要的是,接受这种读书人之力,会让自己出大问题,很大的问题。
         这也是为何许清宵没有进行下一步行动的原因。
         他不是没有手段,只要立下一个儒道大宏愿,入我心学者,人人如龙,亦或者说助我成圣者,人人如龙。
         许清宵相信,至少有三成的读书人,会选择帮助自己,甚至还有一部分内心会动摇。
         只是许清宵不会这么做。
         朱圣一脉要根除。
         彻彻底底的根除。
         只不过根除朱圣一脉,轮不到自己来做,待自己成为半圣之后,去朱圣故居寻得圣气本源,将朱圣真灵召唤出来。
         那么一切就不需要自己动手了。
         依靠一道朱圣真灵,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打断朱圣门徒一脉的根基都有可能。
         但这个是后面的事情,眼下自己必须要成圣。
         许清宵闭上眼睛。
         他在思索,成圣之法。
         要一口气,突破境界。
         绝对不能拖延,得一鼓作气!
         然而,许清宵迟迟不回答,洪圣也就没有给许清宵任何机会了。
         文剑再次凝聚。
         许清宵未能成圣,那么就无法改变这场战局。
         轰!
         文剑激射,荡漾无尽光芒,轰击在浩然文钟上,同时恐怖的剑气,也将九条金龙绞杀。
         势不可挡。
         所有的光芒聚集在一起,想要为许清宵阻挡这一难。
         但可惜的是,文剑太强了,是天下读书人聚集之力。
         轰!
         浩然文钟有些溃散,文气四溅,在天穹上摇摇欲坠。
         可就在此时,洪圣继续开口了。
         “浩然文钟,你是我文宫圣器,何必保护一个外人?你回来,我等明白,你是被许清宵蛊惑了,没必要这般。”
         浩然文钟是圣器,孕育出意志,洪圣不想损坏浩然文钟,这毕竟是他们的圣器。
         自然他舍不得。
         可随着洪圣如此开口,浩然文钟嗡嗡作响,荡漾一重重的钟波,这是它的回应,想要轰杀洪圣。
         感受到浩然文钟的意志,洪圣心中大怒。
         可他不敢说什么,毕竟这是朱圣的圣器,他再狂也不敢说浩然文钟的不是,所以洪圣只能将目标放在许清宵身上了。
         “许清宵,你蛊惑我朱圣一脉的圣器,你不是一直瞧不起我朱圣一脉吗?为何现在需要朱圣圣器来保护你?”
         “当真是可笑,厚颜无耻。”
         洪圣开口,他讽刺许清宵,认为浩然文钟是受到蛊惑,而不是浩然文钟自愿保护许清宵的。
         这番言论过于无耻,让人心中窝火,更是想要吐血啊。
         世间上怎可能会有如此下贱之人?
         可说出这番言论,并非是洪圣没有脑子,不辨是非,相反他更加知道自己完全就是强词夺理,但那又如何?
         他就是要让许清宵气急败坏,让许清宵气火攻心,这样的话,许清宵就更不可能成圣了。
         这是攻心之计。
         方法十分简单,但越是如此简单的计谋,往往越有作用。
         “洪正天,你不为人子。”
         “你太无耻了。”
         “世间上怎会有如此你这般无耻之人?”
         有人大怒,怒斥洪正天,各地大儒也有些受不了洪正天这般了,十日前,许清宵要成圣,洪正天阻拦,说许清宵是借助朱圣十二圣册成圣。
         许清宵放弃了成圣,如今许清宵依靠自己成圣,结果洪正天竟说出这种话来?
         简直是不要脸啊,甚至浩然文钟乃是圣器,这世间上谁能蛊惑圣器?
         说话一点都不经头脑,纯粹是为了黑而黑,但凡有些良知的读书人,也骗不过自己,他们实在是忍不住大骂洪正天。
         然而洪正天完全无视这些声音,对他而言,许清宵不能成圣,一切就好。
         其余的事情,他管不着,而且他也不想去管。
         阻止许清宵成圣,大魏文宫脱离,再将大魏的国运镇压,一举三得,对自己来说也有天大的好处。
         伴随着洪圣的声音响起。
         天下各地读书人,也跟着纷纷叫喊起来了。
         “阅朱圣之册成圣,如今更是蛊惑我浩然文钟,这就是你许清宵口中的君子?可真是有够不要脸的。”
         “是啊,是啊,张口君子,闭口君子,却没想到尽做些偷鸡摸狗之事。”
         “这也叫君子?许清宵,你莫不是要笑死我等吧?”
         “君子?狗屁的君子,就是小人行径。”
         “许清宵,若你当真有本事,就不要借助浩然文钟,靠自己成圣,我还服你。”
         那一道道声音响起,汇聚在大魏京都,这是天下读书人的骂声。
         他们用心险恶,想要用这种激将法,使得许清宵放弃浩然文钟,这样一来的话,既可以不伤文钟,又能将许清宵诛杀。
         办法很简单,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可问题是,这种最直接的颠倒是非黑白,往往最有效,人永远只会在意恶评。
         然而。
         烟云府上。
         许清宵并没有受到这种骂声,他依旧在思考,成圣之道。
         即便是这些读书人不说,许清宵也清楚,自己绝对不能借助这帮读书人的力量成圣,那样的话,不是真正的圣人。
         是有缺的圣人。
         现在的读书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逐渐往一个坏的方向发展。
         如若自己借助这些读书人的力量成圣,对自己来说,只怕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哪怕眼下可以扭转战局,但对未来来说,自己只怕付出的代价更大。
         可如若不借助这些读书人的力量,自己的确难以成圣。
         一瞬间,的的确确陷入了一个僵局。
         大魏皇宫内。
         文武百官望着这一切,世人都希望许清宵成圣,尤其是大魏百姓们,他们渴望许清宵成圣,扭转战局。
         可惜的是,如同洪圣所说一般,许清宵的的确确有一种无法成圣的感觉。
         他的法相,已经在逐渐虚化了。
         “得大魏苍生民意,天下部分民意,守仁都无法成圣吗?这不可能吧,传闻当中,第一代圣人,就是依靠苍生民意成圣的啊。”
         有人皱眉,发出质问,认为许清宵得到如此之多的民意,应当可以成圣啊。
         “不,不一样的。”
         “第一代圣人,是在人族危难之时,倘若大圣人没有成圣的话,很有可能人族就灭亡了,当时是整个苍生相助,大圣人才得以成圣,开辟出儒道。”
         “守仁虽然得到大魏苍生的援助,可天下苍生其实还是处于徘徊当中,毕竟守仁是为我大魏而战,两者的情况并不一样。”
         又有人开口,道出真相。
         不是民意无法成圣,而是民意不够,倘若是天下人的民意,许清宵想不成圣都难。
         只是他这些也是从书中看到的,具体真相如何,他并不清楚,包括天道有缺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朝堂当中,所有人紧张地看向烟云府方向,他们祈祷许清宵能够成圣,但这很难,他们也知道非常难,毕竟许清宵没有一鼓作气突破圣道。
         就意味着很难。
         “陛下。”
         然而,就在此时,养心殿内。
         女帝缓缓走了下来,赵婉儿立刻搀扶着女帝,百官们也纷纷看向女帝。
         此时此刻,女帝走出殿外,望着天穹。
         下一刻。
         女帝缓缓朝着前面走去,她无需赵婉儿搀扶,一步一步往前走着,一直来到台阶上。
         所有人目光皆然好奇地看向女帝,他们不知道女帝这是要做什么?
         可就在此时。
         一阵狂风吹来,将女帝的龙袍缓缓吹动。
         三千青丝随风而起。
         绝世的面容上,露出一抹坚毅之色。
         只见。
         女帝朝着天穹之上的国运之鼎,以无上大礼拜之,而后她的声音,响彻大魏国都每一个角落。
         “朕!大魏女帝,季灵。”
         “今日愿以大魏国运,助许守仁成圣。”
         大魏女帝,季灵的声音响起。
         声音平静,但这平静之中,却显得格外的坚毅。
         这一刻。
         天地动容了。
         轰!
         大魏京都之上,大魏国运之鼎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芒,贯穿古今,凝聚可怕的力量,划破天穹,照耀在许清宵身上。
         源源不断的国运,没入了许清宵体内。
         而女帝的脸色,也在这一刻,变得极其极其的难看。
         她,将国运,赠给了许清宵,希望许清宵能够成圣。
         “陛下!”
         “陛下,这.......又是何苦呢?”
         “这!.......”
         “陛下!”
         文武百官们动容了,他们没有想到,在如此关键时刻,女帝竟然将大魏国运分享给了许清宵?
         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一国之气运,必须由皇帝掌控。
         古今往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分享给别人的事情,要么就是被别人夺走了,要么就是国运溃散。
         赠给许清宵,助许清宵成圣。
         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尤其是,女帝已与国运捆绑在了一起,换句话来说。
         倘若许清宵死了,那么女帝也会死。
         而女帝死了,并不会影响许清宵。
         因为许清宵并没有与国运捆绑在一起。
         大魏女帝,季灵,她为了让许清宵成圣,付出了天大的代价,也做出了无与伦比的牺牲。
         同样,在最关键的时刻,女帝站出来了。
         她做到了一位帝王应当做的每一件事情。
         她,虽为女子,可不减霸气。
         仅是今日所做,千百年后,季灵可被称之为,千古女帝。
         “昏君!”
         “你将国运给予他人,你这是对大魏苍生不公,你是要害死大魏苍生啊。”
         此时,曹儒的声音响起,他下意识开口,怒斥女帝这种行为。
         将国运给许清宵,帮助许清宵成圣?
         这古今未曾有过的事情啊,很有可能当真会让许清宵突破圣境,所以他才会说出这话。
         可此话一说,所有人楞了一下,下一刻漫天的骂声响起了。
         “你还要脸吗?尔等镇压我大魏国运,难道不是想要害死我大魏苍生?”
         “你当真是不要脸了?”
         “如若许儒成圣,我待会一定抽你的筋,扒你的皮。”
         “难以想象,这世间上竟然有尔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人们怒斥,有百姓有儒生有各式各样的人,尤其是将士们,更是把曹儒全家问候了一遍。
         这人太不要脸了,明明是他们先镇压大魏国运,不把大魏苍生放在眼里。
         现在女帝为了扭转占据,将国运赠给许清宵,结果变成了祸害大魏苍生?
         百姓们虽然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百姓们不蠢啊。
         滔天的民意弥漫,化作巨锤,轰击在大魏文宫当中,若不是有圣器保护,曹儒当场毙命。
         而感受到这可怕的民意,曹儒顿时闭嘴了,脸色难看,甚至其他一些大儒们也不由皱着眉头看向曹儒。
         因为曹儒刚才的话,的确太显得没脑子了。
         “国运不可赠。”
         然而洪圣可没有废话那么多,他不知道国运加持在许清宵身上,会不会让许清宵突破。
         可不管会不会,他知道的是,绝对不能让任何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
         所以他第一时间怒吼,以天下读书人之力,想要阻止。
         然而,这一刻,大魏国运之鼎,如同一条气运之龙一般,没入了许清宵体内。
         根本不给洪圣任何一点机会。
         这是国运,读书人之力,也无法限制。
         随着气运之龙没入许清宵体内后。
         刹那间,许清宵体内的民意,彻底爆发了。
         许清宵得到了大魏苍生的民意,只是对儒道来说,民意终究比不过读书人之力。
         但伴随着大魏国运加持之后,发生了质的变化。
         轰!轰!轰!轰!轰!
         一束束神光,从许清宵体内爆发而出。
         当国运与民意加持在一起,所产生的能量无与伦比。
         这一刻,许清宵睁开了眸子。
         他的面前,也浮现出九座神玉台阶。
         这是成圣阶,只要踏上第九阶,许清宵便可成圣。
         轰。
         没有任何犹豫,许清宵直接起身,走上了第一步。
         这一刻。
         日月震颤。
         第二步。
         山川震动。
         第三步。
         星辰绽放。
         第四步。
         天地齐鸣。
         第五步。
         一朵朵祥云出现,凝聚于天穹之上,照耀各色光彩。
         第六步。
         仙乐响起,天地仿佛都在庆祝一般,一阵阵的仙乐,响彻天地之间,每一处。
         第七步。
         吼!又是一条条的金龙浮现,依旧是九条金龙,但如今凝聚而出的金龙,胜过之前的金龙,显得无比真实。
         第八步。
         地面之上,涌出一朵朵金莲,显得无比的神圣与祥和。
         “不!”
         “这不可能。”
         “国运为何能助他成圣?这不可能。”
         洪圣的声音响起,所有的读书人之力,全部灌入文剑当中,夹杂无匹的力量,想要在个时候,将许清宵诛杀!
         洪圣没有想到,女帝竟然会用出这一招,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可谓是绝杀。
         不过,这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有帝王将国运赠给他人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发生过这种事情,谁会联想成圣?
         成圣是儒道!
         国运是民意,两者不可混谈,但是许清宵先是凝聚民意,代替读书人之力。
         如今加持了国运,与民意融合,彻底完成升华和蜕变。
         洪圣出声,想要彻底诛杀许清宵。
         只是,就在这一刻,许清宵缓缓踏上第九阶。
         第九步踏出。
         天地静止。
         一切的一切,都安静下来了,万物彻底安静下来了。
         许清宵踏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这一刻,许清宵体内弥漫出一缕缕圣光。
         圣光照耀一切,驱逐所有的黑暗。
         与此同时,恐怖的圣威从许清宵体内弥漫而出,这道圣威席卷整个大魏,而后弥漫这个天下。
         针对读书人,普通百姓察觉不到这种圣威,对他们无害。
         所有人都安静了,天下朱圣一脉的读书人彻彻底底愣住了,他们目光当中充满着绝望,满是不甘,还有无法遮掩的恐惧。
         许清宵成圣了,他们还有活路吗?
         恐惧不断弥漫,方才那些叫嚣的读书人,现在一个个闭嘴了,他们再也不敢叫嚣了。
         都已经成圣了,借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再叫嚣了。
         这是圣威,不容置疑!
         大魏文宫内,一片死寂,曹儒脸色发白,他嘴唇铁青,吓得瞳孔不断扩大,身子都在颤抖。
         方儒也是如此,他身子颤抖,目光之中满是不可置信。
         许清宵成圣了。
         他在这个时候成圣,在最不可能成圣的时候成圣。
         这已经不是扭转战局,这是将朱圣一脉的心气打没了啊。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每一次我们都会败,十个月,他是儒生的时候,辱骂我等大儒,他杀番商立言,他于文宫成圣。”
         “我等明明是圣人一脉,为何斗不过一个许清宵啊?”
         有大儒发出声音。他的声音满是苦涩。
         他不明白,许清宵十个月前,不过是个儒生罢了,刚刚入品。
         可现在,十个月过去了,许清宵竟然成圣。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人们突然愣住了。
         想到了一件事情。
         许清宵,重成圣到现在,才不过十个月!
         仅仅只有十个月啊。
         突兀之间,众人愣住了,不敢相信这一切。
         许清宵扬名至现在,前前后后十个月。
         十个月,对于读书人来说,能入品就已经算是一件好事了。
         许清宵花费十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成圣了。
         这如何不让人惊愕?
         相对大魏文宫的惊愕。
         大魏国都内,却是无比的兴奋,所有人激动不已。
         皇宫内,陈正儒苍老的面容露出了笑容,他面容疲倦,自废儒位,已经无比虚弱了。
         但看到这一幕后,他一扫所有疲倦,取而代之的是喜悦。
         顾言,王新志,李彦龙,六部尚书以及诸位国公们一个个也激动无比。
         他们太过于激动了,毕竟在这种绝境之下,许清宵成圣了。
         力挽狂澜。
         让人莫名落泪,也让人莫名热血沸腾啊。
         “恭贺陛下,大魏盛世已显!”
         有人开口,看向女帝,如此说道。
         殿外,女帝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望着许清宵所在的位置,眼神当中,充斥着喜悦。
         发自内心的喜悦。
         不过,她不清楚的是,她的喜悦,并非是因为许清宵成圣,能给大魏带来什么。
         而是许清宵成圣了,她很开心,发自内心的开心。
         谁也不会知道,甚至包括她自己都不清楚,她的内心已经有了变化。
         也就在此时,一道声音响起,是陈正儒的声音。
         “我等,拜见许圣。”
         他说话间,朝许清宵所在的方向,深深一拜。
         随着陈正儒的声音响起,众人立刻跟着开口,朝着烟云府一拜。
         哪怕是女帝,在这一刻,也朝着烟云府微微一拜,不是大礼,但的确行礼了。
         许清宵虽然只是半圣,但是他得到了大魏一半的国运,自然而然女帝可以一拜。
         现在,大魏一半的国运,就在许清宵身上了。
         而此时此刻。
         许清宵的声音也响起了。
         “吾成圣时,大魏君子,人人如龙。”
         许清宵开口,随着这道声音响起,刹那间,一道道圣光从许清宵体内激射出来,朝着大魏落去。
         国都当中,皇宫内,陈正儒与王新志被圣光照耀。
         很快两人体内再次凝聚新的浩然正气,这股浩然正气,比之前体内的浩然正气,要精纯许多。
         浩然正气弥漫,两人头顶之上出现玉冠,这是天地玉冠。
         他们二人,成就天地大儒了。
         “嘶!”
         文宫大儒看到这一幕,他们眼睛都直了。
         陈正儒与王新志两人自废儒位,加持在国运之鼎上。
         而现在,随着许清宵一句话。
         陈正儒与王新志不但恢复儒位,甚至还直接突破成为了天地大儒啊。
         这如何不让文宫读书人惊愕,又如何不让文宫的大儒们眼酸啊?
         不仅仅是陈正儒与王新志。
         一束束光芒照耀而来,还没入了其他百官体内。
         浩然正气在皇宫内弥漫。
         刹那间。
         顾言脸上露出惊容。
         “我......我竟然也成了大儒?”
         “嘶!我也成了大儒?”
         “守仁,哦,不对,许圣这手段也太恐怖了吧?我竟然也成了大儒!”
         顾言,李彦龙,周严,张靖四人皆然成为大儒了。
         他们体内拥有浩然正气,一瞬间突破成为大儒,无需明意,无需立言,也无需著书。
         因为许清宵为他们明意,为他们立言,为他们著书了。
         这才是真正的儒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只要符合其中一条,便可成就大儒。
         “我!我!我!怎么没成大儒?”
         安国公开口,他略微皱眉,如此开口道,而众人看了过去,下意识以为安国公也成为了大儒,结果听完这话后,顿时沉默了。
         好家伙,一个武官也想成为大儒?
         此时此刻,大魏王朝,才气弥漫三万里。
         不仅仅是他们,整个大魏京都,有不少人得到了圣光加持,他们皆是君子。
         有的归隐山田,有的育人成才,有的弘扬圣道。
         他们为儒道做出诸多贡献,虽然默默无闻,但坚守几十年,从未动摇,而在今日,许清宵给予他们回报。
         文宫上下彻彻底底沉默。
         许清宵不但成圣,而且还拥有这般的手段,饶是文宫也做不到让一个普通人,直接成为大儒啊。
         换句话来说,许清宵这番作为,超越文宫。
         文宫上下都知道,大势已去啊!
         “吾成圣时,大魏国运,昌盛万载。”
         “愿我大魏子民,不受苦寒,不受饥荒,不受战火,安居乐业。”
         只是,许清宵的声音还没有停止。
         他继续开口,这是他第二道声音。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
         无穷无尽的民意涌入大魏国鼎中。
         原本有些虚化的国鼎,在这一刻,弥漫出一缕缕紫气,体积暴增十倍,散发出恐怖威严。
         人们惊愕,大魏京都内,百官们看到这一幕,更是瞪大了眼睛。
         怀宁王府,怀宁亲王死死地看向国运之鼎,喉咙中发出一道不可置信的声音。
         “国运蜕变!”
         他目光之中满是震撼。
         大魏国运一直在衰败,可现在竟然得到了史无前例的蜕变。
         吼!
         一道惊天动地的龙吟之声响起。
         只见,国运之鼎中,飞出一条真龙。
         真龙翱翔九天,发出阵阵龙吟,这龙吟之声,响彻整个中洲。
         随后真龙盘旋在国运之鼎周围,最终没入了国运之鼎内。
         鼎身四面,更是浮现出龙纹!
         “大魏龙鼎!”
         “这是龙鼎!大魏国运彻底成型,蜕变成为了龙鼎!这!这!这.......当年太祖都没有做到啊。”
         陈正儒指着天穹,他的声音充满着不可置信,而他的眼神之中,则是狂喜。
         甚至。
         到了这一刻,大魏女帝都忍不住露出欣喜之色。
         不可置信的欣喜之色啊。
         许清宵拥有大魏民意,如今他与国运联系在一起,再加上成圣造化,让大魏国运蜕变,形成龙鼎。
         虽然不是传说当中的中洲龙鼎,但鼎成龙形,这就代表这个王朝将要彻底飞腾起来了。
         是天地加持,气运无双。
         换句话来说,现在大魏若是派兵北伐,哪怕派兵十万,或许都能横扫蛮族!
         十万怎么打?
         人没到之前,天降陨石,先轰炸蛮族十遍。
         然后蛮族大旱,缺水缺粮,以及其他一些天灾人祸。
         可能十万大军抵达蛮族时,便发现蛮族已经快死光了。
         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有一定可能。
         国运昌盛。
         大魏龙鼎,这是七百年大魏历代帝王都想要做到的成就啊。
         今日。
         许清宵做到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
         而就在此时,文宫突然爆射无数光芒,洪圣学聪明了,他再也不叫唤了。
         想要直接脱离,逃离大魏,不敢与许清宵撄锋了。
         许清宵成了半圣,这场斗争,他们已经输了。
         而且输的彻彻底底。
         留下来,就是找死。
         可就在文宫想要脱离的这一刻,许清宵的声音响起了。
         “吾成圣时,斩尽天下伪君子。”
         “君子第三剑,问心之剑。”
         冷漠的声音响起。
         不带任何一丝感情。
         刹那间,原本是攻击许清宵的文剑,突然崩溃,读书人之力,全部凝聚为君子之剑。
         这是第三剑。
         问心之剑。
         所有人都知道。
         文宫。
         这次要大难临头了。
         ---
         ---
         说个事,前文有一部分被举报了,强行扭曲前文意思。
         可能是一句话说错了还是怎么回事,战争戏哪里。
         然后编辑这里让我把这一段剧情全部修改下,扫了一眼,十四万字。
         我整个人是懵的,好在的是,七月写书经常喜欢留一手,所以修改起来不会很麻烦。
         不影响明天两更。
         今天是周二,一更,再加上遇到这事,先修改一下,不至于太大影响
         一、三、五、七双更。
         二、四、六一更。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