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终宋 > 第487章 稳扎稳打
         “蒙军来了。”
         蒲帷快步而来,在李瑕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哨马探到,蒙军在十余里外。”
         李瑕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向孔仙走去。
         他们正在猛攻剑门关不假,但道路太狭窄,只有排头兵可以杀上南坡。后面的宋军则负责放箭、抢救伤员、运输物资。
         中军这边,一列列的兵士则只能仰首等待着入关。
         孔仙正在大喊着激励士气。
         他长年镇守云顶山城,知道攻这种奇险之地,攻心比攻城要有用得多。
         “将士们听到了没有?!北面的奇兵已经杀到,很快我们就要收复剑门……都喊起来,吓破那些蒙鞑的胆!”
         “告诉他们!他们的鞑主已经死了!”
         “我们的李将军斩杀的!”
         宋军们轰然叫好。
         却也有校将凑到孔仙身边,道:“将军,编个歌呗,这样哇哇地喊,能吓到那些蒙军吗?”
         孔仙还未开口,后面士卒又是一阵声浪。
         李瑕来了。
         带着击杀蒙哥的消息回到成都,他的威望已在军中达到顶点。
         所有人都想听听钓鱼城之战具体是如何回事,李瑕却没时间与他们多说,一直是不停地行军,行军。
         他带回的七百余精锐也是累惨了,大多数已没有体力进剑门关,包括有伤在身的聂仲由,被留下镇守成都。
         只有林子等数十人还能继续随征,各种事迹也就是从他们口中传开。偏又没个详细的,让所有将士心里痒痒旳。
         全盼着攻下剑门关,拿下利州,好好庆功。
         李瑕每走一步,两边的宋军纷纷挺直腰板,甲胄皮革摩擦的声音“唰唰唰”让人振奋不已。
         孔仙一转身,当即便抱拳道:“李将军。”
         论官职,他这御前右军统领、兼潼川府路都统还高于李瑕一个权知筠连州。
         以前,有事是李瑕与孔仙商量,请他如何如何;如今李瑕虽还未升迁,孔仙已是只打算听令。
         一个简单的表现就是,李瑕不必再解释“蒙军来了”,只请孔仙指挥继续攻城。
         “李将军放心!”
         孔仙接过令旗,又道:“但有吩咐,李将军派人传令即可!”
         这支兵马的指挥显然更高效起来。
         李瑕转身又向后军走去。
         “俞田、宋禾!各领一千人,随我走!”
         “是!”
         又是齐唰唰的脚步声,道路两侧的士卒还在列阵向前攻关城,道路中间的士卒大步向另一个方向走。
         队列齐整,煞是漂亮……
         ~~
         一路到阁道入口处的山林,俞田、宋禾领了吩咐,便开始向山崖两侧攀援。
         俞田心头火热。
         他也是马湖江之战时被俘虏过的宋军,在庆符被李瑕救回来,从此就跟着李瑕,经历了大理、成都诸战。
         只领着百人的百将们并未在这些大战中崭露头角。他们更像是在被李瑕一点点拉扯起来,慢慢地成长。
         到如今,俞田感觉心里有种冲动,想做些更大的事。
         钓鱼城守军能打出一场旷古之战,他们这些最早跟着李瑕的旧部更该打出大胜来。
         满腔热忱,杀到剑门关来,他娘的却被堵在这阁道里,就两千人守军。根本轮不到俞田这些排在后面的人来杀。
         好在,大股的蒙军来了。
         这想法很奇怪……
         “别蹲着,脚会酸,给老子趴下,叶子盖住头盔,埋低。”
         俞田已经很熟悉怎么埋伏了。
         这是他们最擅长的打法。
         他布置好兵力,火折子备好,把瓷蒺藜火球在面前排开了,又骂道:“看什么看?要你们看吗?蒙军到了没,老子会看。趴着眯下,别睡过去了。”
         “一个个把命令传过去,放一半蒙军过去,等老子喊。”
         “传过去,一半蒙军过去,等他喊……”
         一会之后,这片山林又恢复了平静。
         ~~
         良久,马蹄声起,尘烟阵阵。
         先到的是一支探马赤军,杀向剑门关。
         已没时间给蒙军登高望远。
         李瑕登高而望,并不下令马上开始攻击,他打算等大股蒙军进了阁道,堵住路口,截断蒙军。
         计划有些冒险,需要保证在蒙军杀到剑门关之前,杨奔的奇兵能惊溃关城上的守军。
         但他敢冒这个险,他对麾下士气正盛的将士们有信心,也知道蒙哥死后的这支入蜀蒙军战意并不高。
         千余蒙军才进山谷。
         突然,只见远处蒙古大军扬起的烟尘已不再向进,旗令摇摆。
         李瑕看得懂蒙军旗语,知那是大军就地扎营之意。
         他皱了皱眉,果断喝令。
         “动手!”
         “嘭!”
         火球开始砸下,宋军从山林中杀出。
         ……
         但李瑕却有些失望。
         蒙军没有入套?
         为什么?
         埋伏被看出来了?
         不应该的,蒙军绝对想不到会有近万宋军在攻剑关门。眼下应该不顾一切抢回关城才对。
         不,不是蒙军看出来了。
         而是局势变了……
         那五万余蒙军就在那里,转攻为守了。李瑕在心里问自己,有办法击败他们吗?
         没有。
         他只会利用川蜀的山川快速机动,吸引锐气正盛的蒙军进入预设的战场,埋伏、偷袭;利用坚城要塞与蒙军相持,利用一切办法混入敌军,杀将斩旗……
         这些打法曾一次次让他打出胜仗。
         但现在,行不通了。
         兵法有正奇。
         兵法正道,要的终究是实力,大量的兵力、强大的战力;奇道只是将大战场分成小战场,使自己在小战场上的实力辗压敌人。
         蒙哥一死,蒙军不会再像战略进攻时那么容易进入埋伏。
         大战场不能分成小战场。实力不够,就不适应眼下的战场局势。
         甚至,山垒守蜀的时代或许将就此过去。
         往后若忽必烈大量起用汉军,必然会改变原有的草原战术。
         随着汉军成为主力,也许宋蒙战场上,更多的将会是大规模的对垒会战。
         这正是李瑕还远远不够成熟,且一直在尽力避免的打法。
         不仅是他不擅长,放眼整个大宋,自孟珙死后,已再没出现过帅才。
         ……
         山下那小股的厮杀还在继续。
         李瑕却觉得不满足,感到恐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恐惧。
         像是在成为冠军的路上,每一秒都可能被别人反超。
         他必须更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帅才……
         ~~
         莫哥领着大军才赶到剑门关十余里外,眼看前方那阁道有十余里长,当即便下令大军停下。
         不像李瑕想得那么多。
         他想得很简单……不想打。
         如果是小股宋军,当然是马上夺回剑门关。
         但,这支宋军能如此迅速地攻打剑门关,其主将必是有能耐之人。
         在不知对方兵力的情况下,冒然进入狭窄的阁道……那不是长生天没赐脑子是什么?
         换作是之前,蒙军横扫川蜀时,或许会有将领一头扎进去。那是立功心切。
         现在,还立功给谁看?大汗都到长生天了。
         汪忠臣心忧利州,倒是倾向于立刻进发剑门关,还在策马赶到莫哥身边想要劝一劝。
         人还未到,只听前方杀喊声大作。
         “报!前方探马赤军中了埋伏,被宋人截断了……请宗王支援!”
         汪忠臣才想要上前请命,只听莫哥已大喝道:“鸣金!收兵!”
         顿时,鸣金声大作。
         ~~
         “宗王。”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没弄清楚这个可怕的山谷里到底有多少宋人之前,我绝对不去!”
         莫哥还有句话没说。
         “我不是那個愚蠢到一定要在钓鱼城磕破头的哥哥。”
         汪忠臣沉默了一下,也渐渐冷静下来。
         他很在乎利州,毕竟弟弟汪德臣辛苦经营了十余载,这不假。但事实上,汪家的根基在巩昌。
         就好比,张柔镇守亳州、史天泽经略开封,但他们始终是“顺天张家”、“真定史家”。
         眼下,安全撤离川蜀,助忽必烈继位,才是保证巩昌汪氏利益的根本。
         当然,剑门关也不能说丢就丢。
         汪忠臣冷静下来之后,立刻便派哨马去打探。
         直到天黑下来,在汪忠臣打探战况的时间里,剑门关已落入宋军之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