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终宋 > 第667章 叛徒
         一行人靠岸的地方就在风陵渡以东一个叫“涧口”的小滩。
         抬眼望去,北面确实是山峦如聚。
         有骑兵由西面而来,黄河上的船只顺江而下,都已越来越近。
         已能清晰地看到蒙军旗号。
         “非瑜孤身入险,佩服。”廉希宪叹息了一声,道:“惜你英年早逝。”
         “我不了解山西的情况。”李瑕也在看着那些旗号,道:“善甫兄可否与我说说?”
         廉希宪没说话,背过双手,摇了摇头。
         “善甫兄安排了哪路兵力围杀我?”李瑕再次问道。
         “黄河上的船只是我从关中带回。”廉希宪道:“至于那些骑兵,乃解州仪家麾下。”
         “仪家?”
         廉希宪不肯再回答。
         他对整个北地都非常了解,当然知晓山西的情报,但不可能告诉李瑕。
         ……
         四十六年前,成吉思汗第二次伐金,金宣宗迁都汴梁,山西便有大量的金国将领、地方豪强率众归附蒙古。
         之后,山西民户被分封给黄金家族直系诸王。
         这“民户”指的是税赋,每五户出丝稠一斤,称“五户丝”,每年由当地世侯征收、上缴蒙古宗亲。
         窝阔台在位时,把民户分给他的两个兄长术赤、察台台的子孙,以及他妹妹阿剌海。
         阿剌海是成吉思汗的三女儿,驻地在九原城,号称“监国公主”,相当于是忽必烈经略漠南之前管理漠南的实权人物,所谓“阿剌海所监者,漠南国事”。
         蒙哥时期,则把剩下的民户分封给了拖雷家族子孙,其中包括拖雷的女儿独木干。
         独木干是继阿剌海之后又一个权倾汗廷、威镇一方的公主,她比蒙哥年幼,而年长于忽必烈,摄汪古部,监诸路事……
         山西世侯便长期依附在这些蒙古公主、宗亲门下。
         子弟少年时充当质子,任职侍卫,备受信任之后在朝为官,或还山西袭位。
         山西世侯不像史天泽、张柔、严实、李璮势力大到“隐若敌国”,而是小而分散。
         太原郝家、坚州刘家、忻州周家、泽州段家、宪州郭家、汾州李家、沁州杜家、潞州任家、荣家吴家、解州仪家。
         他们的官职早期都是阿剌海以懿旨委任,之后多是由独木干任命。
         坚州刘泽、泽州段绍先、沁州杜泽……都是少年时就质于独木干公主门下充宿卫。
         如今,阿剌海已死,她的儿子爱不花与忽必烈的女儿订亲,正在随军征讨阿里不哥;独木干的丈夫聂古台也在随军征讨阿里不哥。
         总而言之,多而杂的山西世侯,是忽必烈最亲近的家人们养了四十余年的心腹。
         山西,是忽必烈的心腹之地,掌控极深。
         ……
         廉希宪不相信李瑕能在山西布局。
         刘黑马有镇守山西、陕西的名义不假,也曾借调过山西兵马。但其驻地在凤翔,长年在京兆、商州一带领兵,甚少干涉山西事务。
         这里,是平阳府解州。
         平阳府是独木干公主封地,解州仪家更是蒙古忠犬。
         而李瑕据潼关不过大半月,竟也敢孤身前来,要如何逃脱?
         蒙古船只已顺着河水驰来,有箭雨袭下。
         “拿住宋寇!”
         李瑕没逃,早已不慌不忙领着三十余锐士向岸上行去。
         追来的大船靠向岸边,堵死小船的去路,抛锚。
         有兵士下船,涉水向这边跑来。
         一杆“仪”字大旗迎风招展,来了数百人之众,从四面八方向这区区三十余宋人包围过来。
         “拿住宋寇!”
         喊声愈来愈急。
         廉希宪已被人摁住,一把单刀架在他脖子上。
         他并未在意,只看向李瑕,目光泛起疑惑。
         以他对李瑕的理解,不该毫无准备便轻临险境。本以为是有后手,可事情已到了这一步。
         李瑕没有逃出去的可能了。
         竟是这般轻轻巧巧就杀了李瑕,未免荒唐……
         骑兵已到一箭之地。
         拉弦的声音大响。
         “嗖嗖嗖嗖……”
         廉希宪猛然转头,眼睛一瞪。
         他分明看到,仪家兵士放出的箭矢竟是射落在那些从船上追来的士卒面前。
         黄河岸边一片惊呼,有不少人大喊起来。
         “你们做什么?捉拿宋寇啊!”
         “我等奉大蒙古国武略将军、解州节度使仪帅之令,捉拿细作!尔等还不退下?!”
         “……”
         廉希宪目光扫过那些仪家兵士的身影,略略思量。
         迁关中人力物力至山西时,分明已与仪叔安深谈过一次,约定好要防备李瑕。
         可为何如此?
         是仪叔安想独占功劳不成?
         未免太……
         倾刻间,已有数十骑自前方仪家军阵中冲出,向这边奔来。
         尘烟扑面,一名将领驱马而出,大喝一声。
         “细作何在?!”
         廉希宪感到背上一股大力传来,已被推到对方马下。
         他抬头看去,见是仪叔安麾下将领仪忠,终于是心神大骇。
         一瞬间,他想到仪家竟也投了李瑕?
         顷刻又反应过来,这不可能的。
         “李瑕便在那,拿下……”
         “拿下他!”
         仪忠大喝一声,手一指,却是指向廉希宪。
         “你等受宋人欺骗……”
         仪忠见廉希宪要扑上前,吃了一惊,连忙抬起手中大棒,以棒柄重重敲在廉希宪头上。
         廉希宪还待挣扎,已有兵士上前团团摁住他。
         “嘭!”
         打得头破血流。
         “拿得便是你廉希宪!带走!”
         仪家兵士忙将人五花大绑丢上马背。
         仪忠长出一口气,转向黄河岸边那些关中来的兵力,眼神愈发郑重。
         “传令下去,廉希宪通敌叛国,谁敢再随他作乱,一并诛杀!”
         大喝声中,那些长安来的蒙古汉军士卒已全然惊愣住。
         ……
         自始至终,李瑕只是沉默安静地站在那,看着这一团混乱。
         数十余骑已堵上来,围住了他们。
         仪忠才转回头来,正要说话,后面又响起一声大吼。
         “慢着!谁敢动我张家勇士!”
         须臾,一名未着甲的大汉驱马而出,先是冷冷瞥了李瑕一眼,不情不愿地抬起手指了指。
         “他们正是奉我命令,从关中掳来叛徒。”
         “是,张将军麾下果然个个不凡。”
         张延雄脸色极难看,喝道:“那还围着做什么?!回头我自会将情况告知你。”
         他自顾自地踢了踢马腹,拉过缰绳便走。
         仪忠忙驱马跟上。
         “张将军息怒……”
         “人既然拿到了,让仪叔安来见我!这次的事若不给张家一个交代,不死不休!”
         张延雄哼了一声,却是又挥了挥手。
         那些围堵着李瑕等人的骑士向西涌去。
         却又有二十余骑围过来。
         李瑕始终站在那,直听到有个声音在包围圈外响起。
         “让开,都别动他……”
         李瑕眼神一变,举步,穿过前方骑士的阵列。
         刀锋离他很近,他却安步而行,丝毫不怕有人挥刀一刀将他劈死。
         一个个骑士拨马让开……
         李瑕停下脚步。
         只见眼前的马上坐着一个男装打扮的女郎,因被马匹堵住,只好低头整理了一下头上的冠巾,动作像是有些紧张。
         再一抬眼,她见到李瑕,微微一愣,抿嘴笑了笑。
         是张文静。
         李瑕不由也笑了笑。
         周围的嘈杂声静下去。
         对视着的两人什么都没说,又像是什么都说了。
         最后是张文静得了提醒,想起还得说些什么。
         “嗯……”
         她努力收敛了神情,却还是掩不住明眸中的笑意,清了清嗓,提高音量,道:“不错,今次之事,你办得很不错,捉到了卖国的叛徒,洗清了张家的嫌疑。”
         末了,微微仰头,又补了一句。
         “我会赏你。”
         她以吩咐的口吻说了一句,不由有些得意。
         李瑕笑笑,抱拳道:“多谢小郎君。”
         “上马,带上勇士们随我走,到了镇上,再仔细汇报。”
         ……
         李瑕跨上马,领人跟在张家的队伍后面,向西面风陵渡的镇子行去。
         此时,右边是峰峦如聚,左边是波涛如怒,身前身后皆是蒙古兵马。
         然而他却恍若未见,目光落处,只见前方张文静不时回头看来。
         李瑕张了张嘴,却并未发声。
         张文静自然看得懂。
         他说的是“别看我了”。
         张文静“哼”了一声,甩过头去,冠巾的纮带也轻轻摇晃起来。
         李瑕看着那轻轻晃动的纮带,只感到一阵轻松……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