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终宋 > 第743章 傲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初五,小暑。


        

虽说是“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但秦岭以北的焚风吹来带着燥气,入伏以后的关中盆地热得像是蒸人。


        

刘整身穿着戎袍,戎袍外又披着盔甲,像是被裹在蒸锅里。


        

他才走过校场,浑身已被汗水浸湿。


        

不止他是这样,要在夏天打仗,这种罪所有的敌我将士都得受着。


        

所以说武人低贱。


        

这种时候,士大夫文人们穿着素纱襌衣,居于凉亭由美婢挥扇,何等风雅?


        

因此,刘整其实也嫉妒贾似道。


        

当年一起在孟珙麾下时,他便感受到那种差距,贾似道战功不如他,却因为是文官、是国戚,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


        

凭什么?


        

这些念头转过,那种不忿感愈发强烈。


        

说来,刘整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将,任一路都元帅。但他还是有种不满,认为这一切相比他的兵略之才,都太轻了。


        

他想要更大的功业。


        

这一仗他当然也是想打的,虽然与阿合马、仪叔安等人对如何打有不同看法,但他想打下关中的心情其实更为迫切。


        

受够了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打下关中、打下成都,靠兵略之才,抢回自己应有的……


        

一旦决定出兵,他便不再有顾虑,六月初二誓师,初四已将全部兵马渡到黄河西岸,入驻合阳大营。


        

这次不仅有水师一万人尽数渡河,还有一万探马赤军。


        

也就是强如大蒙古国,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歇战的间隙、在一面平定山东之叛一面应对关中之时,还能让刘整一路再凑出两万兵力。


        

虽然关中主力尽出,各地却还有驻军,凭这两万人很难完全控制关中。


        

除了由阿术、杨大渊的配合,直趋长安也是尽快取胜的办法。


        

刘整遂命次子刘埏领两千人守住合阳大营,又派一千人守夏阳渡,互为犄角,以保证退路不失。


        

他又命长子刘垣领七千人大造声势,一路南下,从西面攻潼关。


        

若是董家的兵力还在河洛,他或许会全力先取潼关,与董文炳合兵。


        

如今则是换了种打法,刘垣对潼关的攻势更多的还是为了吸引宋军的注意。


        

刘整则亲率一万骑兵,直趋长安……


        

~~


        

合阳大营便是在兵马起征的繁忙中渡过了燥热的一天。


        

直到入了夜,被马蹄扬起的尘烟才重新落下。


        

满地的马粪吸引了数不清的苍蝇,黄河边的蚊子也极多。


        

刘埏送了父兄出征,又巡视了大营防务,回了大帐,终于可以卸下那身盔甲。


        

里面的戎袍已是被汗水浸透。


        

他继承了他父亲沉稳坚毅的性格,没抱怨什么,只是脱掉了戎袍,光着身子在帐中睡下。


        

当然没有必要披甲而眠,他目前所守的合阳大营是从宋军手中抢来的,又加固了防事,易守难攻,并不担心会被袭营。


        

帐中蚊子虽多,累了一整日的刘埏却很快就睡下了。


        

迷迷糊糊中听得了叫喊,刘埏于睡梦中还愣了一下,待听得“敌袭”二字,迅速惊醒过来。


        

“怎么回事?!”


        

“夏阳渡正遭宋军强攻,急请将军支援……”


        

“多少人?”刘埏问着,已伸手拿起自己的戎袍,往身上一披,湿漉漉的,让人浑身难受。


        

“夜里还没看清有多少人马,但攻势迅猛。”


        

刘埏向帐外看了一眼,自语道:“天快亮了……给我把号角吹起来!”


        

天快亮了,这使得刘埏能更快地调集兵力,他留下三百人守营,亲自领着一千七百余人便向夏阳渡杀去。


        

出了大营,远远能看到渡口处火光冲天,映着大河的波光,显得犹为壮阔,也能看到黄河上有船只正拼命向东岸划去。


        

这一战首要保的就是船,这是大军的退路。


        

刘埏看到有部分船只脱困,稍松了一口气,继续赶向渡口。


        

过了一会,天光微曦,能看到更远处的山势,到处都是黄土……北面,出现了一支敌兵。


        

刘埏对这种围点打援之计并不意外。


        

宋军知道合阳大营不好攻,故意引他出战。


        

他意外的是,仅这一支来包抄他的宋军兵力竟似两千人,且看起来便像是精锐。


        

“该死!”


        

刘埏一把拉过一个亲兵,喊道:“宋军主力未出关中!快!快派快马报于父亲……”


        

杀喊声已越来越近。


        

刘埏却是先安排了各种探马,分别去提醒刘整、刘垣。


        

之后,他才整理了阵列迎战。


        

仓促之中掉转方向,这一战一开始便显得有些许混乱。


        

~~


        

“阵线不许乱!随我杀敌!”


        

许魁大喊着,奔跑在最前面。


        

黄河边的风吹来,带着灰味,他只觉得痛快。


        

就该烧光蒙军那些船只。


        

但总的来说,这次跟着张珏打仗,许魁觉得憋得慌,先是丢了夏阳渡,又丢了合阳大营,连着合阳县城也丢了……


        

许魁跟在张珏身边没亲眼看到,不清楚死了多少人、有多大损失,但知道合阳县很惨。


        

他当年在庆符县时记住了一句话,“让敌人向百姓挥刀,是从军者的耻辱”,那是在马湖江一战张实战败后,他们守庆符县时的信念。


        

这次,许魁认为张帅太冷酷无情了,放任蒙军入境糟践。


        

他更喜欢跟着郡王打仗,不论面对何种情况,迎上去、破敌。


        

当然,郡王需要能独当一面的帅才,他许魁还不是,差得远呢。


        

但无论如何,今日终于可以杀敌了。


        

心里憋着的火气也该杀一杀……


        

~~


        

刘埏看到对面那宋军将领的旗帜一直在阵前,便感受到了对方的激动心情,认为这该是个勇将。


        

没想到,待到双方开战,宋军竟是打得按部就班。


        

先是霹雳炮、箭雨的远程对射,宋军趁机将蒙军的阵型打乱,便向他刘埏的大旗包围过来。


        

便好比,刘埏预想的本该是两支箭矢对碰,结果宋军却成了绳索,向他的箭矢捆了上来。


        

宋军看起来烈烈威风,打得却是呆仗。


        

而蒙军本就是被围点打援,失了先机,处在弱势,宋军又不肯卖破绽,越打越没有胜势。


        

渐渐的,刘埏已入宋军包围。


        

他后悔没有在遇袭之初就撤退,只能力战突围。


        

但力战到了后来,刘埏又发现,竟是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了。


        

……


        

“将军走啊!”


        

呼喊声中,刘埏迎向了前方的一名宋兵,挥刀斩下,将对方斩翻在地。


        

下一刻,他身后的亲兵也被杀倒,又有两名宋兵扑上来,把刘埏按倒在地。


        

“拿下他!”许魅大喊道。


        

张珏需要这个活口,审出刘整的计划或是利用其打乱刘整的心神。


        

又有宋兵抢上,去摁住刘埏。


        

刘埏却还在挣扎,他脖子被一只胳膊绞住,遂低头去咬对方。打斗中,那宋兵的手指捅进他的嘴里,被他拼命咬住。


        

“啊!”


        

那宋兵大喊,奋力去掰刘埏的牙齿,手指几乎要把他的脸皮捅破。


        

另一名宋兵猛砸刘埏的头,要让他松手。


        

又是一声惨叫,刘埏咬断了嘴里的手指,猛地扭过头,“噗”地吐出断指与血。


        

混乱中他的一只眼也被戳得鲜血直流,却终于挣扎出来,挥刀乱砍,状若疯魔,周围扑上来的几个宋兵又被击退。


        

许魁大怒,抢过一柄长矛,冲上前,见到一个破绽便一矛捅进刘埏的大腿。


        

“你还不就擒?!”


        

说的是“就擒”,不是“投降”。


        

刘埏又挥刀,逼退许魁,跌跌撞撞摔了几步,摔进后面赶上来救他的几个亲卫怀里。


        

“蠢货!你不配擒我!”


        

大旗下,已仅剩刘埏这几人还在顽抗,不是为了给蒙古国尽忠,而是不甘。


        

他父亲为何投降?也是不甘。


        

不甘与碌碌无能之辈为伍,不甘于得不到该有的高官厚?。


        

刘埏继承了他父亲的自负与傲慢,绝不会让那些他看不起的废物擒下他。


        

可惜,此时此刻,耳边响起的还是那些呼喝……


        

“你父子不思为国尽忠,甘作蒙人走狗吗?!”


        

“投降异族,你有脸见你的祖宗吗?!”


        

“为你的蒙古主子殉节不成……”


        

刘埏忽然咧嘴笑了笑,啐出满嘴的血。


        

这些人瞧不起他,可笑。


        

他刘家父子是主动投降蒙古的,不是怕死而降,而是不甘、不忿、愤怒。


        

本就是无国、只有家的人,为哪个国尽忠?这些人什么都不明白,只会叨叨叨。


        

到处都是蠢材,宋国也好,蒙古也罢,全都是些不肯听父亲战略的蠢材,一天到晚惯会叨叨叨……


        

刘埏提起刀,揪着自己的耳朵,一刀将它割了下来。


        

之后,血淋淋的手揪起另一只耳朵,一刀割下。


        

周围的宋军都是一愣,包括许魁在内,都不再说话。


        

他们感觉到了刘埏的傲慢,那种不愿听人说话的孤傲。


        

刘埏终于感到了天地清静下来。


        

他再次笑了笑,心里念叨道:“父亲,别再听那些蠢材的话了,放手施为,天下无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