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终宋 > 第816章 不直人间一唾轻
         唆都没想过自己会败。
         可一旦士气崩溃,兵败如山倒,他根本无法挽回。
         若说士气如山崩地裂,那第一道裂痕就是二十八日夜里偷袭蓝关失败,反遭到了宋军的炮击。
         当时唆都以为伤亡并不大,无非是晚几日攻城。
         但这已在士卒们心底埋下了“没到最后一刻,宋军都还有后招”的担忧。
         之后唆都又下令驱赶民壮攻城,终于在三十日的夜里,攻破了蓝关。
         蒙军大喜。
         然而,入城之后,他们迎来的是整个蓝关关城的烈火、爆炸……轰然巨响声中,宋军竟是直接毁掉了关城。
         烈火持续了一日一夜,当蒙军好不容易灭了火,面前遇到的又是轰鸣的炮响。
         以及一整支严阵以待的宋军。
         宋军怎么可能还有援兵?
         蓝关这么重要的地方被攻打了那么多日,宋军能抽取的援兵早抽掉了,哪里还有援兵。
         双方一交战,宋军就大喊着告诉他们了。
         “合必赤已死,蒙军在黄河大败!”
         蒙军士卒不管信或不信,一次一次面对宋军的顽固的防守,潜意识里早已认为攻不进关中的。
         爬上蓝关,被打回来了;攻破蓝关,关城被炸了;好不容易灭了火,又遇到宋军援兵严阵以待……那再打过去,一定还有别的宋军。
         宗王合必赤那一路友军都完了啊。
         像是雪崩时的第一块积雪掉落,马上便有第一个掉头就跑的蒙卒。
         唆都是蔡州总管,麾下是蒙古汉军。他是蒙人,下令都是通过通译下令。
         有胜势时,这些都不是问题。
         但一遇逆势……就像是雪崩,在雪崩面前,人力无比渺小。
         唆都是乐极生悲,根本没能预料到杀入蓝关之后会面对这样一系列的情形。溃败一起,他根本无挽回。
         ~~
         林子则是大悲大喜。
         他率兵赶到蓝关以北之时,正是正月三十日的丑时,只见蓝关城上一片大火,还以为是蓝关已经失守了。
         之后,很快便遇到了吴潜。
         林子无法言说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他曾经为程元凤做事,清楚这些相公到底有多尊贵,这夜他却见到了声望更高的吴相公最狼狈最憔悴的模样。
         熬到油尽灯枯了一般。
         “吴相公,这是……”
         “让将士们歇一夜,火势一灭,破敌吧。”
         将士们歇了,吴潜却没歇,规划着接下来的战事,调整火炮与伏兵的位置,安排探马。
         直到看到蓝关火势渐小,他才菀尔了一句。
         “看小儿辈破虏。”
         ……
         “破虏!”
         从蓝关跑到商州,一百五十里秦岭山路,拼命跑、拼命跑也需要跑十个时辰。
         蒙军士卒为了逃命,在山道上奔跑、翻滚、砍杀、踩踏,一口气都不敢歇。
         宋军竟是也追了上去。
         搂虎本来就有些疯,他是彝族山民出身,在这险峻高山上如履平地,麾下的士卒或是他带的旧部,或是当地人,对地形熟悉,跑得也快。
         林子带来的这两千人好不容易到了蓝关,歇了一日一夜,已缓过劲来,不愿白来一趟,也不愿落在蓝关守军后面。
         宋军这般奋力追赶,一直追着蒙军溃兵到了商州以北。
         吴泽原本打算停下。
         他比搂虎、林子更清楚形势。一直奇怪唆都为何只领数千兵力驱赶着驱口攻城,商州至少还有万余蒙军,却不调到蓝关。
         直到林子派控马回报,称发现商州正在大战。
         吴泽这才确定有援军牵制住了很大一部分蒙军。
         他马上为搂虎、林子参谋,提出继续驱赶溃兵冲溃商州蒙军的阵线。
         若没有吴泽在,搂虎、林子这样的武将也许还是会这么做,但未必有自信。从吴泽口中提出就不一样了,他们佩服吴潜,也连带着佩服吴泽,对读书人天然的有种信服。
         军师这般说了,那就一定对。带着这种想法,冲杀起来便是毫无顾忌。
         ……
         武关道上,有人逃,有人追。
         再一看前方杀声冲天,竟还有一场战役在进行,溃逃中的蒙军心情愈发崩溃。
         都说蒙军好战,喜好的是那种击败敌人肆意抢掠的战争,而不是这样的硬战、苦战、败战。
         受够了。
         战事太多了。
         好不容易逃到这里,前方还在打?!
         越来越多的蒙军发了疯。
         他们看到商州城门紧闭,于是吼叫着继续向前冲。
         宋军在他们身后驱赶着,引导着他们逃跑的路线,最后撞向董文蔚的大旗。
         唆都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本以为董文蔚能够接应他“撤退”回来的兵马,稳住颓势。
         但现在看来,反而是他要冲乱董文蔚的兵势。
         ……
         一名溃军被斩杀。
         执刀的蒙军士卒放声大吼道:“不许冲阵!所有溃兵从两边绕后……”
         溃军涌上来,推倒了这些士卒,活活将他们踩死。
         “咚!咚!咚……”
         蒙军战台上的鼓声大作,董文蔚已亲自冲锋,直扑忠义军左翼杨友一部。
         宋军的战鼓也大作。
         杨友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反正就是王荛在告诉他,快胜了。
         但依旧没见到战台上有令旗提醒右翼来支援。
         杨友只好一边指挥士卒抗住蒙军的攻势,一边大骂王荛。
         不可否认的是,王荛确实指挥得很糟糕。
         这种糟糕使得忠义军被分割。但战场形势的突然变化,使得整个战场都趋向于混乱,战阵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各方陷入了乱战。
         ……
         左翼,杨友所部的两千余人被分割成好几部分,身边只剩百余人了。
         杨友是杨妙真的侄儿,身上有股红袄军的草莽之气,打起仗来也着实是凶。
         他的枪法了得,比刘金锁还厉害,只不过气力不如刘力锁大而已。
         此时见王荛还不派援兵来,杨友放弃了打胜还是打败的想法,干脆冲向石同甫的旗帜所在。
         一旦杀入敌阵,不管别的,这小股忠义军就像尖刀一般,直杀到石同甫大旗下。
         石同甫才指挥着把忠义军左翼分割,一回头,见杨友杀来,连忙招呼亲卫挡上。
         来不及了,长枪刺来,枪尖如梨花雨落,包围了石同甫。
         “叮叮叮叮……”
         仅仅交战四招,“噗”的一声,杨友一枪捅进石同甫的眼窝。
         “死啊!”
         长枪一挑,挑破眼球,把石同甫的头盔挑落。
         有忠义军士卒扑上,一刀劈开石同甫的脑袋。
         左翼士气大振。
         “叛贼受死!”
         董文蔚、董士庆已策马赶来,两柄长刀猛劈杨友。
         都是河朔世侯,董文蔚认得杨友,见面亦不留情。
         但今日杀到眼红,董家父子显然是托大了,为求迅速取胜,亲自冲锋。
         “吁!”
         有忠义军士卒抢上前,与董士庆马匹一撞,闷响声中,那士卒倒地吐血,董士庆也摔下马来。
         “噗!”
         只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杨友已冲上前一枪捅翻董士庆,哈哈大笑。
         “噗!”
         董文蔚上前,一刀砍倒了杨友。
         血光飞溅,那持枪的臂膀已被斩飞起来。
         “死啊!”
         终于,忠义军左翼的将旗倒了下去。
         董文蔚又悲又喜,站在儿子的尸体前大哭。
         “胜了!胜了!”
         他已击败忠义军侧翼,很快就能驱其溃兵冲乱所有宋军。
         但来不及了,回头一看,只见溃军已如潮水一般涌上来。
         ……
         才投降蒙军不久的商州知州魏若虚还站在蒙军战台附近。
         转头一看,宋军已然冲杀过来。
         “别杀我!”
         魏若虚连忙向高处攀去,一边回头大喊道:“我是郡王任命的商州守,不得已……”
         “噗!”
         杀红了眼的宋军士卒根本不管这些,既见到蒙古高官,直接便砍了报功。
         “杀啊!”
         ……
         整个战场渐渐向西面偏。
         董文蔚想冲溃宋军,却被自己的溃军冲得不断向西逃。
         但西面是秦岭的高山,逃着逃着,他终于被围困在山崖下。
         今日一战,竟是从必胜突然转成了这等惨败。
         荒谬,却又无法挽回。
         当然不甘,对手根本就是不会指挥,唯运气太好。
         “时也,命也……尔等投了吧。”
         董文蔚想到家中仕大蒙古国者,还有兄弟六人,子侄数十人。而董文用被俘已让家族十分难堪。
         一念至此,他径直提起刀,架在脖子上一抹。
         尸体倒在地上。
         “将军!”
         周围士卒纷纷大哭……
         ~~
         一旦溃败,伤亡的人数急剧上升。
         越来越多的尸体倒在了丹江边,直到忽有人大喊了一句。
         “拿到蒙将了!”
         “俘虏唆都了。”
         “……”
         唆都几乎已逃过了宋军的阵线,将要脱离战场。
         但其实也逃不掉,前面的武关还在宋军的掌握中。
         他并非没有战死的勇气,只是在蓝关初败时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之后一路溃逃,逃着逃着,已不知何时战死才好了。
         他被一路押上宋军战场,看到了王荛得意洋洋地站在那,不由破口大骂。
         “这就是你们这些汉人所谓的忠义吗?王荛,你说过要忠于大汗,但还在暗地里谋反,你太无耻了!我们蒙古人宁可折断骨头,也绝不会像你这样背信弃义……”
         王荛冷笑,上前就给了唆都一巴掌,用蒙语回骂。
         “额秀特,你的狗屁大汗不背信弃义?宁可折断骨头?信不信我拔出你的舌头,把它像你们烤牛羊肉那样烤成美味。”
         “……”
         闻云孙转过头,与董楷低声交谈了几句,听董楷翻译了这些对话。
         “他又说什么?”
         “他说,他不会投降,蒙古人不会乞求敌人庇护。”
         闻云孙道:“倒是条好汉,他既不降,传首以慑蒙兵,如何?”
         语气平平淡淡,商州这场战事基本已定下来,敌将如何处置,小事而已。
         董楷望向远处的战场,点了点头。
         “宋瑞所言甚是。”
         ……
         “噗。”
         唆都因得了闻云孙一句夸,很快,脑袋便被挂了起来……
         ------题外话------
         历史上有个“天祥骂吕”的故事,文天祥出使,被伯颜扣留,骂伯颜失信,吕文焕从旁劝解,文天祥遂痛斥吕文焕,“今合族为逆,万世之贼臣也!”
         唆都很佩服文,当时在一旁叫好,“丞相骂得吕家好!”
         文没接这份人情,写了首诗,诗名就是《唆都》。
         “虎牌毡笠号公卿,不直人间一唾轻。但愿扶桑红日上,江南匹士死犹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