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开局继承博物馆 > 第 68 章(【有人捣鬼】...)
         苏轼和杜甫两人心里都有点小鬼, 不过吴普做的面贼香,到了饭桌上他们也没了顾忌,学着吴普的模样嗦起面来。
         嬴政幼年过得不太顺遂,本身也不是多讲究的人。
         他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 吃了第一口也就放下了大半戒心, 敞开肚皮享用起自己没有尝过的新鲜面食来。
         别看嬴政完成了一统天下的伟业, 实际上他那会儿食材极其匮乏, 只有少数产量奇低的粮食和口味一般般的蔬菜瓜果。
         据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一亩地的收成只有种子的十几二十倍,也就是正常的、理想的情况下收成情况依然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二十子”。
         要是再来点天灾人祸什么的,可不就得动不动闹饥荒吗?
         产量这么少的情况下, 能玩的花样自然也少。
         何况嬴政还不是那种贪图口腹之欲的人。
         不过嬴政虽然不会特意去追求口腹之欲, 但也不至于送到面前来都不吃。
         他吃完一碗劲道十足的面条,还跟着苏轼他们一起去盛第二碗。
         第二碗面依然是吴普现下的。
         嬴政顺势参观了吴普的大厨房。
         这厨房是真的很宽敞, 光是灶头就古今交汇, 想用古法烹饪就用古法烹饪,想用现代做法就用现代做法。
         嬴政见吴普手法娴熟地把现做的面条放下锅, 好奇地问:“你住这么大的宅子, 没有厨子吗?”
         “有是有, 但我偶尔还是喜欢自己做点吃的。”吴普回答, “有时候招呼朋友们一起吃自己做的食物也是一种享受。”
         苏轼说道:“那是, 我也喜欢叫上三两好友来聚会, 自己亲自做两道菜招呼他们一块喝酒。”
         杜甫深有同感, 他只要闲下来就会写信邀朋友过来玩儿。
         哪怕家里只有一小坛酒, 他也觉得叫上几个朋友来喝才更有滋味。
         嬴政顿了顿,看着不远处缭绕的热气, 没再说什么。
         他是没有朋友的,小时候没有,长大后更没有。
         嬴政出生的时候长平之战才过去没两年,两国依然在反复交战,所以他爹这个质子的日子不好过,他的日子自然也过得不怎么样。
         要说最接近朋友的人,燕太子丹倒也算一个。
         那会儿燕太子丹和嬴政他爹一样蹲在邯郸当质子,嬴政和他时不时也能一块玩儿。
         只是嬴政当上秦王后,也没再怎么和燕太子丹往来过了。
         对于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帝王来说,朋友本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吴普把下好的面捞起来分作四碗,招呼嬴政三人自己端上自己那碗回去餐厅那边吃。
         嬴政知道这边没人会伺候自己,也没摆秦王架子,跟着大伙一起回去吃面。
         苏轼两人瞧着嬴政不像要动不动把人拖出去杀掉的模样,也就没再提心吊胆。
         “你不是说要带我们去坐飞机吗?”苏轼再一次提起自己念念不忘的事。
         吴普笑眯眯:“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个主意了。要不我们去看看兵马俑?”
         比起对此一无所知的嬴政和杜甫,苏轼算是看过许多历史纪录片的人。
         他的目光落到了嬴政身上。
         嬴政这会儿才二十出头,始皇陵还只处于选好址打打基础的常规修陵状态,哪里有后来那么多奇思妙想?
         瞧见苏轼朝自己望过来,嬴政便敏锐地察觉这东西可能和自己有关系?
         兵马俑这玩意还能特意去看?
         嬴政看向吴普。
         吴普知道嬴政聪明,没有卖关子,给嬴政介绍起他一系列巨大的真人兵马手办。
         那可真是真人一比一定制款,连每个士兵的编发样式都不一样,也不知当时是怎么烧出来。
         难道是士兵列好队,工匠过去挨个观察取材,才能做出这么多表情各异、动作不一的陶俑?
         嬴政热爱的手办还不止这一样。
         他每打下一国就叫人把对方的王宫一比一还原到咸阳那边去,得来的美人全部安置到里面。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足不出咸阳,尽享六国风流了!
         嬴政:“…………”
         听起来有那么一点不靠谱,但又很像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
         这么快乐的事,光是听起来就很不错,更别提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了!
         看着嬴政微微亮起的眼神,杜甫在旁边欲言又止。
         苏轼也在旁边欲言又止。
         吴普很严谨地补充了一句:“这些都是司马迁写的以及后世挖出来的,具体是不是你干的我也不知道。”
         嬴政问:“司马迁是谁?”
         这个杜甫和苏轼都知道,给他科普了一番,说这人写史书的,结果写到一半毅然为好朋友(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被汉武帝处以毫无人道主义精神的腐刑。
         司马迁虽然遭此大劫,依然身残志坚地写完了《史记》!
         但凡读史的人,就没有不读这个的。
         嬴政听了,心里觉得这人公然为投降的人说情那不是找死吗?
         战败可以宽宥,投降决不能饶。
         不过看苏轼和杜甫都很唏嘘的样子,嬴政也就没说什么。
         一来他在这边没有可差遣的人,二来那李陵背叛的又不是秦国,他没必要为别人的事气愤。
         随他们去吧。
         吴普见嬴政明显对司马迁的惨痛遭遇不以为然,笑眯眯地和嬴政说起他生命中的一个小劫: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用的就是战败逃跑将领樊於期的脑袋。
         樊於期本来是秦国大将,败在李牧手下后不敢回家,畏罪潜逃去了。
         嬴政勃然大怒,把他全家给杀了。
         后来燕太子丹准备搞死嬴政,他的谋士找到樊於期说“你想给你全家报仇吗?借你脑袋一用”,荆轲才得以以献头的名义去见嬴政。
         嬴政:“…………”
         你有本事打败仗,你有本事别逃啊!
         嬴政问:“所以就是那荆轲受太子丹之命来杀我?”
         “对,要听听具体过程吗?”吴普有点不怀好意地问。
         嬴政敏锐地察觉吴普语气里那点儿不怀好意,偏又觉得自己合该了解一下命中这一小劫。
         嬴政犹豫了一会,还是说:“你讲讲看。”
         吴普就给他讲了荆轲他们如何进殿,又如何来了个图穷匕见。
         讲到图穷匕见之后的紧张时刻,苏轼有点憋不住了:“……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杜甫也有点憋不住了:“……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这一段讲的是有人拖延了一下时间,嬴政绕柱躲了好一会,惊慌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是左右提醒说“大王你背着剑”,他才反应过来,抽出剑去砍荆轲大腿。
         荆轲大腿废了,追不动了,依然没放弃,扔出匕首要扎死嬴政,气得嬴政又连砍他好几剑。
         就这样,荆轲还能倚着柱子哈哈大笑:“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想活捉你!”
         吴普感慨:“连砍八剑还能放狠话,也不知是他太顽强,还是你剑剑都避开了要害。”
         嬴政:?????
         这什么玩意?
         嬴政看着眼前的三人,一下子明白刚才吴普憋着什么坏水。
         这要是还在大秦,他一定把这三个偷着乐的家伙拖出去砍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简直不可思议。
         他亲自和荆轲打了几个来回,底下的人就全部干看着?
         他被荆轲追着跑,底下的人全都一动不动?
         他都砍荆轲八剑了,底下的人还能放任荆轲在那大放厥词?
         这种荒谬的事会发生在他身上?
         听吴普三人你一句我一句接得顺溜,看起来似乎大家都知道这桩事!
         肯定有人在捣鬼!
         嬴政黑着脸问:“这谁写的?”
         吴普说:“司马迁。”
         苏轼和杜甫也连连点头。
         没错,他们就是在《史记》里看到的。
         所以也不能怪他们在诗文里面写这个,全是司马迁搞的鬼!
         他们只不过是当个典故来用,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嬴政可不能怪他们啊。
         嬴政听了吴普三人给出的答案,沉默了一瞬,说道:“汉武帝干得好!”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