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终宋 > 第646章 剑指秦川(为盟主“色如多”加更)
         “蒙虏掘强于沙塞,贪财如渴,饮鸩抢掳,遂至分崩之势。公犹屈节惜命,任驱驰于毡裘之间,宁不悔也?今吾揔兹戎重,举兵伐罪,剑指秦川,公若不改,自求多福……”
         信的末尾带了半阙词,问胡运几何,最后才是简简单单的“李瑕顿首”四字。
         廉希宪放下信纸,目光空洞,很久都未再开口说话。
         只见刘黑马伸出手,微微有些颤抖,想拾起案上的信。
         廉希宪按了他一下,之后微微犹豫,又松开手,任刘黑马看信。
         帐内的气氛渐渐已不对。
         “我败了。”
         最后,廉希宪忽然开口说道,声音很平静。
         “举兵伐罪,剑指秦川……李瑕这不仅是招降,也是在向我宣战。”
         “他那一点步卒?”
         刘黑马语罢,表情已有些难堪起来。
         他也只有一点骑兵了……
         廉希宪道:“据萧全所言,仲民沦为李瑕之俘虏,麾下四千骑兵亦然……为今之计,刘公可向李瑕投诚,如此,仲民可得平安,刘公犹可保麾下将士。”
         刘黑马错愕。
         廉希宪又道:“刘公若信李瑕之势能长久,不如斩我首级吧。”
         其实,刘黑马方才也有过投降李瑕的念头。
         儿子在对方手中,前后加起来,兵马被俘虏了六七千……不得不承认李瑕之能。
         若降了,谈谈条件,让李瑕放回这些人,由他坐镇关中,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反而是听到廉希宪这句话,他才反应过来,眼下局面之所以艰险,是因为北地兵马正集结于开平,欲与阿里不哥大战。
         今日投了,往后陛下携漠北雄师掉头南下,如何可挡?
         到时李瑕如何且不谈,只怕宋廷便要当先将自己卖了,一如李全当年……
         思及至此,刘黑马叹息了一声,道:“廉公言重了。”
         他正了正神色,道:“我忠诚于陛下,绝无丝毫叛心,请廉公切莫再出言试探。”
         “并非试探刘公。”
         廉希宪起身,长揖一礼,道:“我自作聪明,陷令郎于险境、累刘公损兵折将。当向刘公请罪,若能赎罪,刘公杀我亦应当。”
         刘黑马无奈,神色愈苦,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绝无怨怪廉公之意……”
         他其实分得清,李瑕以奇谋击汪良臣能胜,而廉希宪之奇谋不能胜,不在于李瑕比廉希宪聪明。
         而是,李瑕布局太久了,最后还是引诱汪良臣到其境内设伏;廉希宪却是在将心力用于对付了浑都海之后,不得不仓促应对,遣兵深入敌境,凶险得太多。
         另外,刘元礼显然不足与李瑕为敌手。
         谁又能想到李瑕会那么快赶到汉中?
         “五郎抵汉中之后,若直奔大散关,断不至于匹马未至。看来,是李瑕设下计谋,在五郎攻关城之前,先击败了他。这儿子不争气,实怪不到廉公。”
         “刘公不必如此,我实在辜负刘公太深……”
         帐中,两人推心置腹了好一会。
         廉希宪直道歉至知刘黑马不再怪罪自己,方才重新坐下,谈起往后的形势。
         “趁着李瑕还在汉中,暂未调动陇西兵力,我们且早做准备。”
         他的应对其实也简单。
         大散关是不能再攻了,毕竟关中兵力空虚;同时还得布署防备,防止李瑕从陇西攻来。
         “也请刘公勿虑,我必呈书开平,此战之败,罪皆在我一个,与刘公无涉。另请陛下增兵京兆,平汉中,救回仲民……”
         廉希宪聊着聊着,渐渐却走了神。
         李瑕是怎样的人?
         按往日听说,李瑕用兵多奇谋,诡计层出不穷。然而今日所见,竟是投书宣战?
         这是开始走兵法正道?
         或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
         ~~
         廉希宪脑子里也偶尔浮过李瑕信上那些话……
         回想平生,少年即名满天下,负青云之愿,以皋夔稷契自励,欲追迹于三代。
         这志向,岂可谓小?
         孰为“皋夔稷契”?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契。
         不仅是李瑕说的萧何、张良,他廉希宪是要以远古贤臣之事业为己任。
         如今国家初建、万事草创,正是一展鸿图之际,却被李瑕一封信泼了冷水。
         以廉希宪的心志,倒不至于因此而被说服,但确实有些如梗在喉。
         想与李瑕辩一辩,却又感到不宜被对方激怒。
         到最后,廉希宪目光坚定起来,自语了一句。
         “若非我皇一汛扫之,天柱折而地维陷矣……”
         忽然。
         “报!”
         廉希宪转过头,只听报信声越来越急。
         “报!”
         “报!宋军自秦州而出,逼近凤翔府!”
         ……
         帐中,刘黑马稍瞥了廉希宪一眼,心中不由浮起一个念头。
         ——这次,廉希宪算错了,没算到李瑕已赶回秦州,再次丢了事机……
         ~~
         李瑕整编过陇西兵力之后,在陇西已有万余兵力。
         以三千人留守,他亲自率步卒七千人,东进关中。
         这七千人是在他回汉中之前,已下令调动至天水;粮草则是开了汪家粮仓,召两千民壮运送,沿渭水而下。
         号称“以一万兵力取关中”。
         至于李瑕第一个目标,是一个叫“石家营”的地方。
         为何?
         渭河发源于陇西,经巩昌、天水,割断秦岭、陇山,自西向东而流;
         姜水发源于秦岭,经大散关,于“散杆水”汇流,由南向北,汇入渭河。
         两河交汇处,就是石家营。
         换句话说,陇西、汉中两个高地包夹着关中,渭河、姜水两条河正是从这两个高地冲进关中。
         占据交汇点,相当于在关中平原上打通一条新的道路,连接陇西、汉中。
         可使天水、大散关的兵马随时汇合。
         之后哪怕敌方的骑兵迂回,断了他在渭河上的辎重线,也能从大散关补给。
         而若敌方不让他驻军石家营?
         那就是敌方被迫决战,主动权易手。
         ……
         这是李瑕第一次以步卒在正面战场迎战骑兵,自知十分欠缺经验,打得很谨慎、也很笨拙。
         他近来常看《六韬》,学到骑兵有“十胜九败”,努力避免的便是敌骑之十胜,尽力促成敌骑之九败。
         而另一方面,李瑕也在权衡着此战自己与敌方之间的优劣。
         论韬略与战阵经验,他必然不是如敌方,但好在有提前谋划,而指挥步兵要比指挥骑兵简单太多了,勉强算是势均力敌。
         论地形,平原地带于敌骑有利,但背后是天水、右边是大散关、左边是渭河、前面是姜水,他稍占上风。
         论兵力,他其实不仅有七千之数,大散关随时还可出兵支援,人数上有优势,但以步战骑吃了点亏,双方还可以算是势均力敌。
         可若论心态、士气,他挟大胜之势而来,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已是完全占了优势。
         更重要的是,李瑕输得起,败了,大不了退回天水或大散关,来日卷土重来。
         对方输不起……
         ~~
         七月十一,天气炎热。
         巍峨峻峭的秦岭群峰在右,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在左,宋军列着锋矢阵不急不缓地行军。
         离石家营还有一日路途。
         最前方的士卒扛着重重的盾牌,队列呈箭头形状,以防止蒙古汉军轻骑袭扰,同时分担两翼的压力。
         前锋士卒披着步人甲,每走一步,脚下都有汗水滴落,渗入黄土。
         两翼亦是这般防御,盾手与重步兵保护着里面的长矛手、弓弩手、掷炮手。
         一杆大纛立在中军偏后方的位置,李瑕策马行在大纛前方。
         这个阵型的弱点在于尾侧,但天水本就近,宋军是从河谷出来,并不担心尾侧出现敌兵。
         忽然,鸣镝声起。
         “敌袭!”
         “不必惊慌!是哨骑骚扰……”
         远处已出现了敌骑的身影。
         蒙古汉军的轻骑散开,呼啸着,向两翼包抄,发出箭矢。
         这样零星的箭矢并非是要起到杀伤的作用。
         而是为了拖延宋军的行军速度。
         另外,士卒毕竟害怕中箭,也会心生不安。
         且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中,哪怕只耽误宋军用饭,难免影响士气。
         自蒙古攻宋以来,已有太多的宋军就这样被硬生生拖垮。
         但李瑕选择的地形本就使蒙古汉军不能完全施展开来,行军路线也近,又是出其不意发兵,不至于被长期袭扰。
         宋军依旧有条不紊地行军,弩手则以箭矢回击。
         这些敌骑并非是蒙军诸千户军,骑射稍弱,难以如真正的蒙骑那般远距离抛射。
         他们若冲得近了,也偶尔有人中箭倒下。
         于是敌骑绕远了些,袭扰开始不如原来有力。
         但骑兵的优势在于始终把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很快,有成股的骑兵奔来,并不冲击,而是策马绕着宋军的战阵。
         奔走、呼啸,也恫吓着宋军,意图拖慢宋军的行军速度,让穿着步人甲的宋军士卒更累,直到体力不支。
         如同狼群在观察猎物的弱点。
         这种被当成猎物的感觉渐渐引起了士卒们的不安。
         战事未起,步卒已落了下风。
         李瑕根本连敌方大阵都还没望到,这里是平野,没有高山可观测战场,或者说秦岭太高,爬不上去。
         敌方却已能将他的军阵看得清清楚楚。
         李瑕遂下令,让将领们鼓舞士气,告诉士卒们目的地就在前方不远。
         渐渐地,中军有歌声响起,激励前锋的重甲兵。
         “先取陇西廿四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
         歌到最后,七千人齐声大吼。
         “银装背嵬打回回啊!”
         ~~
         渐渐的,只剩半日路途了。
         李瑕抬起望筒看去,试图判断出廉希宪、刘黑马下一步的命令。
         对方应该已意识到能袭扰的机会不多了。
         那,要么就在姜水以西决战,因为一旦让宋军占据石家营,刘黑马就会失去整个战略上的优势。
         要么率骑兵渡过姜水寻找时机,因为蒙军主力很可能还未完全退出陈仓道,存在被宋军堵截在峡谷里的风险。
         思来想去,李瑕并不能判断出对方的选择。
         但没关系,无论如何他都愿意奉陪……
         ~~
         刘黑马已下令撤出峡谷,正横兵于峡谷外。
         他此时若退过姜水,让出石家营,宋军将合汉中、陇西之势;但若不退,在此决战,失骑兵之利,失战场主动。
         可以预见,李瑕以势逼来,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廉公呢?!”
         “廉公在炎帝陵上。”
         “快!把廉公请下来……”
         炎帝陵就在陈仓道口不远处,很快有士卒忙牵着马过去,向廉希宪大喊催促。
         “廉公,快走吧!再不走宋军要到峡谷前了……”
         廉希宪恍若未闻,极目望去,远处的宋军军阵如一只小乌龟一般,进军缓慢。
         “都说你用兵擅用奇、喜弄险,但分明是极谨慎。换言之,你的奇与险,是另一种谨慎,因为不用奇弄险,你早死了。”
         他这般低声自语着,眯起眼,像是想要看清李瑕的相貌。
         “我快被你逼到悬崖边了啊。”
         局面对他而言,很难。
         太难了,这一局棋,起手便慢了太多步,李瑕杀到他视线里的时候,已伏击了汪良臣、攻下了巩昌。
         先发制人,后发人制。
         但廉希宪没有不甘、埋怨。
         他不会找借口说李瑕是趁着他全力对付浑都海之际计算他,眼下更重要的是应对。
         没有应对了,必须作个决择……
         “廉公!”士卒又催促道:“来不及了……”
         终于,廉希宪翻身上马,策马便沿山道疾驰。
         风将他的衣袍吹鼓,他一路奔出峡谷,已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战歌。
         “银装背嵬打回回啊!”
         竟是已有王师之气。
         廉希宪一惊,猛回过头,下了决心。
         同时,号角声起,刘黑马也已下达了军令。
         “驻师石家营!不许宋军前行半步!”
         ~~
         “全军就地扎营!”
         李瑕的军令也传达下去。
         他用望筒看到了刘黑马的军阵,心知对方已不愿再退。
         那也好,就在这渭水河畔决一死战。
         但李瑕不打算进攻,他疲师远来,只打算就地防守。
         敌方则是匆匆结束攻打大散关,并未准备好。
         夕阳西下。
         双方军阵就这般极有默契地对峙下来。
         如同两只野兽瞪目而视,磨着爪子,寻找着对方的破绽,以一口咬死对方……
         虽还未交战,李瑕却已体会到了正面决战的好处。
         以前一次次偷袭、伏击能带来很多的战果,但始终缺一个东西——
         王师之气。
         唯有能正面击败强敌一次,才能真正有王师北复中原的气概,才能真正让生活在这片已丢失了一百三十年的土地上的人们心服口服。
         伐罪秦中、收复故土,当正面破敌一次。
         且已有了这个势……
         昨日种种,正是“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
         那今日起,才是“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题外话------
         继续感谢盟主“色如多”的打赏,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另外,这个段落不是一两章能写完的,我也没办法~~求订阅,求月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