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711章这居然就没事了?
         李二的呈上来三个字一说,语气不善,内侍都惊的抖了一下。
         不过李二嘴上脾气大,心里却着实忧虑的紧。
         难道真的出事了?……
         这个问题始终在脑海里盘旋不散,令人心惊肉跳。
         没一会,李二拿到了奏疏。
         深吸一口气,抬头和魏征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家也都是满脸紧张,面色苍白。
         李二也只能先念了再说。
         在场的都是天策府老人,没外人没啥可避开的,李二直接念了。
         “……出海不盈一日,夜间四更天,忽闻海上风浪加剧……”
         这第一句念出来,李二两眼就瞪大了。
         我靠,难道……
         而下面的魏征等人干脆就双眼圆睁,紧张的快晕了。
         李盛的项目耽误了还好说,人平安无事就行。
         但关键是柴绍这两条船,运是出了李盛要的物资零件,还真就有船只。
         那这么看来的话,事情只怕就真的不妙了……
         四更后半夜,忽闻大海变得风高浪急。
         如果只是风浪,怎么会专门往宫里传奏疏?这分明是……
         这个逻辑再简单不过,反正传到宫里的信报不是喜报那肯定是悲报,没啥大事干嘛要报?就算报也不会急报。
         但既然是急报,这分明就意味着……
         “统领之将柴绍出舱室观之,见大船数十,小船数百,旌旗如林,桅杆如雨,鳞列海上……”
         李二说完这句,这下不光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人直接屏住了呼吸,李二自己本人都呼吸困难了——
         要出事了?
         不……这已经不能说要出事了,这是要出大事了!
         还真就遇到了对方大军堵截围剿!
         想想李二刚才烦恼不堪,怒斥柴绍一把年纪了行事还如此轻率,这无疑是在说柴绍准备不周……
         但此刻却是分明连谴责柴绍准备不周的机会都没了。
         大船数十,旌旗如林,桅杆如雨……
         这直接就是要完蛋的节奏啊!
         接着……李二双手颤抖起来,继续往下念,不过……
         “赖绍素有名将之风,善加调度,指挥得当,又有李圣侯所造神兵相助。一时三刻,敌船虽然矢石发如骤雨,仍不得近前。船中手雷、箭矢如洪流倾斜,顷刻破贼船者有五。须臾贼退,海疆……若无事也!”
         李二念完这封急报。
         脸就直接僵住了。
         我擦……
         这是什么情况?
         这居然就没事了?
         天呐……简直了。
         这一刻的李二震惊的简直无以言表。
         自己带了这么多年的兵,打了这么多年的仗,都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事情。
         说好的大船数十小船上百呢,一时三刻这就打退了???
         吹呢?扯呢?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三人满脸惊疑,这也太不科学了吧?
         殿下当初不是说过,天下之事反常必有人从中作梗,因为世间并无鬼神,有的只是科学……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凡事都有个实打实的原因,实打实的结果,实打实的因果逻辑。
         可是这……
         这特么的简直扯淡一般,这一瞬间魏征等人甚至忍不住回忆了一下李盛的话本小说,什么佛本是……之类……
         这怕是话本里都不敢这么写吧。
         柴绍的能力,其实朝中老臣互相之间,对谁有多少能力这都心里有数。柴绍的特点就是稳,中规中矩但犯错也少。
         如果是正面对战,柴绍不会轻易翻车,但是……这种情况,你要说柴绍靠着自己英明神武将敌军轻松拿下,那是谁也没人信的。
         这种以少打多,确切的说还是以极少打极多的战斗,柴绍以前带兵也没打出来过,不可能年纪大了反而化身霍去病了吧。
         这么一想,急报中所说李盛造的神兵,只怕就不是一般的神了……
         这几个家伙面面相觑,李二则是直接呆住了。
         好家伙……
         李盛之前三天两头就给自己来个惊喜,这下远走南海汪洋之外,本以为李盛也要开始做枯燥一些的事情了……毕竟将来李盛无论立储与否,都是要担负重责大任的,他不可能……至少说应该不可能天天都能拿出类似土豆红薯这种级别的好东西吧?
         可是这下……
         这神兵究竟是何物,竟然如此恐怖……
         李二感觉脑子都在一阵阵的发麻,直接一团乱麻思考都思考不动了,这孩子也太秀了……
         便在大殿之中一片沉寂之时,忽然大殿侧门有声音响起。
         转头一看,却是长孙皇后带着小长乐过来了。
         眨眼之间,小丫头又长了一岁。
         长孙皇后见李二还有这几个大臣都是一脸呆滞,略微有些奇怪,不过既然是跟外臣谈事,那有些反应也正常,算是司空见惯。
         不以为意,直接来到李二身旁,将一碗羹汤轻轻放下,叹了口气。
         “陛下,中午就没用膳,这羹汤好歹喝些吧。”
         李二猛地一个激灵,转过头才发现是皇后来了,还有小长乐……
         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笑了笑道,“皇后有心了……嘿嘿……”
         长孙皇后看了看李二,又看了看魏征等人,见气氛古怪,知道李二又是在为国事操心,不觉叹了口气。
         “二郎,你这都忙了多久了,三餐就没有哪一日是定时定量吃的,便不能休息一刻?”
         李二被长孙皇后一数落,有些惭愧的笑了笑,不过接着……
         忽然灵机一动,也想到了一个主意。
         对了,魏征他们不是来报说河西一路的土豆、红薯都推广顺利?
         那算上别的地方,这一年举国的土豆红薯推广就都算是做到了,不说推的多好,但作为朝廷已经是尽可能做了能做的事了。
         这么看来……
         自己或许真可以休息几天。
         这么一想,李二忽然也记起了这段时日,海外经略的事……
         要说目前,大唐国中诸事,一曰粮食,必不可少。二曰工业,这更是强国关键。三曰海外,如李盛所说,无海外资源供养,工业就难以发育。
         现在工业稳定,农业有条不紊,自己还真可以去看看。
         “也罢……小长乐,可是来找爹爹玩耍啊?”
         李二没有直说,先笑着看向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