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隋说书人 > 214.曲艺之乡,东都洛阳
         这场景他熟的真的不能再熟了。
         所以,身体的反应比脑子还快。
         度牒也不掏了,牵着老马直接就往城门边儿一退。
         思想有多远,他就滚多远。
         努力的掩盖着自己那张越来越有吃富婆潜力的小白脸,防止被那队伍里哪个身高腿长的大姐姐看中,直接玉手一指:
         “我要他。”
         然后一群大汉四方爆起,把自己按在地上过着天天被富婆拿脚踩脸的凄惨生活。
         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有着那群军卒护送,这一流好长好长的车队直接就进了城门。
         压根就没有什么人正眼瞧他。
         可他们不瞧李臻,李臻却再瞧他们。
         心里逐渐产生了一些好奇。
         这群人……
         可太奇怪了。
         首先是服饰。
         黑衣、白带。
         可别想歪啊。
         黑色的衣服,白色的束带。
         他们的服饰首先是统一的。
         而且看起来也是第一次来洛阳,那种下里巴人进城的神色李臻可太懂了。
         你瞧瞧,一瞅就是外地的。
         压根不是母们洛阳本地人。
         但如果只是服装统一,还不至于李臻对他们产生如此大的好奇心。
         他们最古怪的地方就在于所携带的货物上面。
         这个时代的商队托运物资肯定是以物美价廉的骡马为主。
         骡马善负重,耐力强。
         是最优选。
         而他们确实也是用骡马的,只不过别人是用骡马驮,他们却是用骡马拉扯。
         拉的并不是箱货马车,而是平板车。
         平板车,扣布。
         包裹的很严实。
         每车双马。
         而看那车上的货物,可不是什么箱子之类的东西。
         都是大件儿。
         千奇百怪。
         一共接近30车,都是大件。
         大件儿之后才是一队骡马单独承载的各种物资。
         而其中最大的一个,作为崭新出路的自在境修炼者,他只是通过天地之炁的流动,对那玩意布下面的轮廓便已经有了一个认知。
         虎头。
         一个几乎和洛阳城城门宽度媲美的巨大虎头。
         不是真的老虎,而是用不知道什么材料人工打造的一颗虎头。
         李臻可不信这群人是什么雕塑大师。
         他们各个气息虽然晦涩,但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
         一共五六十人,各个都是修炼者,携带的辎重也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整体物件,其中还有个虎头……
         李臻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奇怪。
         但问题是他也刚来洛阳,对于城中的形势也不太了解。
         所以一无所知。
         更何况……就算奇怪又能咋地。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眼瞧着队伍又开始恢复了正常的排队秩序,刚刚明明已经成了第一个,却被这群人给挤出了队伍的李老道也不再琢磨了。
         在后面一个翻着白眼的老大姐恶狠狠的注视下,他嚷嚷道:
         “贫道刚才是第一个,你们都看到了啊,可不兴插队。”
         接着在一群人的白眼下,一人一马挤到了队伍前面。看着对这种插队情况压根就懒得搭理的军卒,和气的掏出了度牒:
         “军爷,您看。”
         “……”
         军卒没理会这个穷道士。谷
         道士见的多了。
         这么穷的一点都不稀奇。
         可当他看到了度牒上面的名字后,忽然就愣了。
         那度牒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守初”两个字。
         还有且末城的官印。
         见状,他直接抬头看向了李臻。
         “守初?”
         “诶,正是贫道。”
         李臻依旧和气。
         而军卒却重新低下了头,强忍着一句“这什么破名字”的咕哝,把度牒还给了他。
         挥了挥手:
         “进去吧。”
         “多谢军爷。”
         李臻礼貌道谢,牵着老马踏入了这座洛阳城。
         而他刚走,那守门的军卒就对同伴招了招手,示意他来接班后,跟着李臻身后,直接拐进了城门下的营房里面。
         大概过了五六息的时间,他重新出来,深深的看了一眼那边走边看的道人背影,走出了城门楼下方后,朝着右边一拐,人已经消失不见。
         ……
         洛阳城繁华么?
         答案是肯定的。
         不夸张的来讲,按照李臻现在的说法,他其实对这座洛阳城有个最贴切的形容词。
         “曲艺之乡。”
         是的,没错。
         就是这个词。
         原因也很简单。
         洛阳作为京城,在李臻的概念里,如果说繁华的话,人肯定是要比飞马城多的多的。
         而人多,代表着商贸发达。
         这城中先不管什么酒肆茶楼,还是青楼妓院不提,各种衣食住行的铺子肯定就不少。
         更何况,它这里还有个洛河。
         天下间谁不知道咱们的皇帝陛下最喜欢干两件事。
         北上干敌人。
         南下找女人。
         洛阳就刚好卡在幽州、扬州的中间点上。
         是个去哪都方便的中转站。
         甚至在后世,他们这群说书先生就这《隋唐》聊起来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后世那些史学家肯定杨广迁都洛阳有什么“战略意义”的说法是在扯淡。
         不管是修运河也好,还是迁都也罢,他都是为了南下找那些扬州瘦马方便点而已。
         当然了,这是玩笑话。
         可从玩笑话之间,也能看出来,这座洛阳的繁华不仅仅体现在商业上面。和飞马城那种挥金如土的繁华不同,它应该是一座政、商高度合一的城池才对。
         但是……
         为何……
         谁能来告诉告诉贫道,这群卖艺的算是咋回事?
         一路从洛阳南门而入,城门楼自还没走出九仗九呢,他已经看到了两波喷火恨不得对着同行喷的江湖艺人、三个耍猴卖艺的、两个踩缸顶盆儿的,还有个在那表演特么胸口碎大石。
         干啥啊?
         贫道来的是洛阳不是?
         还是说我到了燕京天桥、天津卫三不管、金陵夫子庙了?
         这群卖艺的你堵着路算是凑哪门子的热闹?
         那群说相声的呢?
         说评书的呢?
         要是在搭个戏台子,场面上挂个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几个人在那场什么《霸王别姬》……李臻可能就觉得自己来的不是什么隋唐,而是一脚又穿越到民国了。
         洛阳城在他来的第一天。
         就正儿八经的给他上了一课。
         这里不是什么千年古都。
         也不是什么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现在,请叫它:
         “曲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