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隋说书人 > 367.他是我的人
         孙静禅眉头一皱。
         忍不住看向了对方的脸,试图从其中寻找到这话语背后的深意。
         俩人虽然是第一次见,甚至,除了那几只信鸽之中的书信外,其他时间再无交流。
         可是,观字如观人。
         这位神秘的李侍郎……字,是普通了些。
         或者说普通至极。
         不难看,但也不好看。
         只是寻常人按照碑帖习得而已。。
         但观字不单单是观形,还要观风,观骨。
         看懂了风,看懂了骨,便能看懂这个人。
         孙静禅自问,在对方那几封书信之中,她看到了一个老谋深算心怀野心之辈。
         而今日坐上那马车之时,她的心里便已经模拟出来了许多种情况,以及该如何应对的方法。
         俩人现在按照道理来讲,是合作关系。
         是平等的。
         但不知为何……从看到这张倾城绝色的容颜开始,孙静禅便感受到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压力。
         不是来自于对方的权势,也不是来自对方的修为。
         而是一种本能的危机感。
         说不清。
         想不透。
         也不是那种死亡危机。
         可偏偏,心底总是流淌着一份突如其来的寒意。
         而在这份寒意的引领下,这句平平无奇的“为谁而戒”出口刹那,她就有种……不知为何,心里不是很舒服的感觉。
         于是,迟疑了一下的孙静禅摇头:
         “侍郎大人说笑了。喝酒误事,酒要少吃,事要多知,不喝,总是好的。”
         “……”
         听到这话那一刻,忽然,孙静禅便看到了女子眼里的一丝讥讽。
         她本能的心底升起了丝丝不喜。
         可下一刻,对方的话语却让她神色有些变化:
         “想不到,那道士在飞马城只待了不到一个月,还杀了你的亲弟弟,你还能把他的言语引以为戒?”
         “……”
         言语平淡。
         没有任何尖酸刻薄。
         可是字字好似透着血,让孙静禅的脸色微微泛起了一丝僵硬。
         但是……她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只知饮酒习字,一心只想追求书法造诣的飞马宗大小姐了。
         她现在,是飞马宗的少宗主。
         在宗主闭门养伤期间,处理飞马宗、飞马城一应大小事务。
         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
         “我原以为,侍郎大人会在京城之中等我。没想到会来京师……”
         她试图岔开话题。
         可女子却并不打算让她得逞。
         自顾自的拿起了酒壶,倒了两杯酒。
         一杯推到了石桌对面。
         一杯拿到了自己手中。
         “喝吧。”
         她说道。
         “你或许不知,我从小,也是喝渭河水长大的。普天之下的酒水,我没喝过的很少,而我喝过的酒水里面,这一壶西凤,便是每每我心思故土时的执念。老秦人好客,客来家中,不喝杯浊酒接风洗尘,总是不好的。”
         “原来,侍郎大人是长安人。“
         孙静禅一边说,一边端起了杯子。
         她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喝这杯酒,是要低头的。
         所以,她只是把这杯子放到了鼻前嗅了嗅,眼里有些一种混合着躁动的克制与冷静。
         “西凤酒么……”
         她似是在喃喃自语,又似是对等待着与她碰杯的女子说道:
         “飞马城里,天下客商不知凡几。各地之酒,论起来,我可能喝的比侍郎大人还要多一些。西凤这酒,并非京师之酒,而是产自陈仓柳林镇。据说这酒是自殷商而起,传承至今已逾千年……”
         女子也不说话,坐在椅子上静静聆听。
         “这酒特点有四,一,醇香典雅。二,甘润挺爽。三,诸味协调。四,尾净悠长。而最关键的一点……饮多了它,第二天头也不会太痛……”
         “可是好酒?”
         女子问道。
         孙静禅点头:
         “毫无疑问,好酒。”
         “那为何不饮?”
         听到这话,飞马城的少宗主平静的放下了杯子。
         “戒了,便是戒了。我那死去的弟弟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我,若人控制不住心中之欲,便会引得毁灭上身。现在想想……或许当日我不默许他逞心中之欲肆意妄为,恐怕也不会招至杀身之祸。”
         “默许?……呵。他是咎由自取!”
         “……”
         两条如同男儿一般的眉毛瞬间拧成了一条黑龙。
         黑龙之下,双眸乌云密布。
         可与她对上的,却是一双异常平静的双眸。
         双眸平静,纯粹。
         温凉如水,无杀机,却可斩龙。
         “李守初。”
         毫无顾忌的喊出了在飞马城时,众人只以“那道人”称呼代替的名字。
         谷頺女子目光平静,冰凉。
         “他是我的人。”
         一股剑气凭空出现在院子之中。
         吹动了孙静禅的发丝。
         “他,不欠你们飞马城一分半毫,你弟弟,我的人杀了便是杀了,不需要你替他找任何借口。”
         “……”
         “而你们飞马城欠他的……此世难消。”
         “我飞马城与守初道长恩怨已一笔勾销。”
         听到了孙静禅的话,女子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一个笑话一样,露出了一个让三千世界都黯然失色的笑容。
         偏偏,绝美的笑容之下,讽刺之意溢于言表:
         “一笔勾销?……你可知,当孙伯符与瓦岗之人接触那一刻,他就已经是个死人了?若不是我把百骑司密报压到了现在,就单凭他与那李密庶子称兄道弟之因,便足以让宇文化及自滇西而回时,再跑一趟你们飞马城!一笔勾销?”
         倾城之颜上面,冷意与杀机逐渐替代了那股讽刺:
         “你说的倒轻巧。你该庆幸,那夜孙伯符死了,让李守初报了仇。他是个冤有头债有主的性子,人死了,便死了。否则……那三千禁军之数,便会变成三万,自弘化而出,直入飞马城。而你依旧会来洛阳为质。只不过……当你再次回去时,飞马城,已经姓李了。”
         “原来传闻侍郎大人与那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家有旧的传闻……是真的了?”
         孙静禅无视了那一股杀机,平声问道。
         而这次,女子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意外:
         “哦?”
         上上下下的观瞧打量着眼前这位有书圣之姿的“合作伙伴”,她点点头:
         “不错嘛。这消息,可是血雾书院处得知的?”
         “飞马城的朋友,不止有血雾书院。不过……我倒是有些好奇了,不知堂堂八柱国之一的李家第三女,为何会隐姓埋名这么多年呢?”
         面对那把利剑,黑龙开始反击。
         可惜,这把剑,是软剑。
         女子微笑:
         “当爹的想让女儿听话,又不听女儿的话。就是这么简单。”
         “……”
         孙静禅眼底明显流露出了一丝愕然。
         甚至有些荒唐。
         这算……什么理由?
         可是,就在心头荒唐时,却没发现……那软剑,已经绕开了黑龙锋利的爪牙,抵住了它的咽喉。
         “这次找你来的原因很简单。脚程放慢一些,七日后,你需准确无误的抵达函谷关。到时,黄河对岸的河东郡会有一场战事,有求援书信三封,飞马城收到求援书信,知晓求援之人乃陛下钦封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后,渡河而援,待到战事胜利,与大军一同回京。就是这么简单。”
         说着,女子把杯子里的酒水一饮而尽。
         没有再逼迫对方饮酒,也好似刚才那些话语皆不存在一样,看着天空继续说道:
         “此战辛苦,飞马城进贡的一万战马折损六千,仅剩四千之余。拟谢罪表随军一同递发京城。”
         说着,她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书信:
         “这封信,你亲自交到李公家二子之手,他看罢便会明白。”
         “……”
         在孙静禅的沉默之中,把信笺推到了酒杯旁边。
         女子继续说道:
         “入京后,第一时间入宫觐见,言明剩下的万匹良驹,请陛下宽些时日,大约一月后送抵京城。同时要求陛下带你一同下江淮。”
         “……?”
         这下,孙静禅是真愣了。
         “我要下江淮?”
         “自然不用。”
         “……?”
         看着疑惑的少宗主,女子却笑了。
         笑的是智珠在握。
         “你觉得陛下会把你送到杜伏威面前么?因为这次的妖族污龙脉而抽调兵卒,现在百骑司的大多力量都不在江淮,力量有限,掌控未逮。把你送到江淮让你和杜伏威暗通款曲?……以退为进罢了。”
         说着,她的语气缓缓变得认真了起来:
         “这次回去,和越王交好,在洛阳城中等我的消息便是。”
         “……明白了。”
         “开春母马产子后,三年内,我要二十万匹上好之马。这些马,你要藏住了,藏好了。飞马牧场那么大,应该很容易吧?”
         “可以。”
         孙静禅没有任何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同时也不忘说道:
         “西北李轨、朔方梁师都、灵武白喻娑、平凉薛举。”
         “这些人不会是你的麻烦。他们再来飞马城,我自会处理。”
         “好。”
         一系列交换条件达成后,最后,女子的目光重新从天空之上收拢,落在了孙静禅脸上:
         “最后一个要求。”
         “侍郎大人吩咐便是。”
         “让你们的人……”
         只见女子眼眸冒起了一团如火一样的光芒。
         言语里一无杀机,二无冷意。
         有的,只是那欲焚尽天下的炙热温度。
         好似一睹火墙。
         为这个要求定下了底线与规矩:
         “离那道人……远一些!若再让我听到因你们之困,把那道士卷进了什么麻烦里。飞马城……”
         轰隆!
         院中火焰陡然炸裂,驱散了所有寒意。
         同时,火毒自他人心底蔓延:
         “寸草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