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隋说书人 > 383.梦醒时分,死的像英雄一样
         全军集结,准备迎敌。
         这是大统领下达旳命令。
         从一开始那两面坚固的城墙忽然倒塌的慌乱,到如今看到隋军竟然退兵了而逐渐镇定下来。
         毋端儿的命令对于这些兵卒而言,就像是一剂强心针。
         把他们的心,彻底的给定了下来。
         其实究其原因很简单。
         这场……自从发现了一伙小规模隋军被大统领的亲兵在巡防时截留斩杀开始,到隋军得知了消息大军压境……
         忽如其来的战事虽然打乱了开春的节奏,可是,同样是在这场战事之中,这些原本要么是聚众而盗,要么是弯腰务农的“起义军”们在这个月里,几乎每个人都和隋军打了个照面。
         每个人都见了血。
         虽说有胜有败,可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发现,原本在自己眼中是“惹不起”代名词的丘八们……好像战斗力也就那么回事。
         虽然单体实力比不过……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啊。那些隋军满打满算也就四万,现在最多也就剩下了两万多?
         蚁多咬死象。
         他们也会流血,也会死亡。
         也会丢盔卸甲溃不成军。
         起义军里,有他们的朋友,有他们的仇人。可无论怎么说,大家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的兄弟。
         这一个月,兄弟们死了接近三万,他们心里也憋着一股火呢。
         眼下城墙被破,远方隋军看起来也是大军压境。
         那来呗。
         好男儿,有血气!
         豪气干戈舞。
         谁怕谁?
         只不过……为何自家将军脸色看起来很是奇怪呢……
         不过没关系。
         这点疑惑很快就被另一股豪情壮志所取代。
         大统领,来了!
         一身铠甲戎装,那铠甲铮亮铮亮的,那无有一丝污渍的光辉耀眼中,骑在一匹无比神俊的高头大马上的大统领正在看过来!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狂热的模样。
         大统领!
         是大统领带领我们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他曾经亲自承诺给我们,要去创造一个“没有徭役和战乱”,人人吃得饱穿得暖的天下!
         于是,自己等人追随着大统领,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有大统领的战阵,我等未尝一败!
         大统领,便是稳定军心那最耀眼光辉的太阳!
         “呼……”
         不知多少人呼吸变得粗重,在大统领与自己擦肩而过时,努力的绷紧着身体,表露着自己的杀机与勇武血气!
         逐渐的……六万多军卒一个挨一个,如同被传染了一般,空气中再无一丝一毫的胆怯,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血与迫不及待的微微兴奋。
         去创造一个没有徭役和战乱的天下!!!
         就从……把这些隋军变作我等功勋的垫脚石……开始吧!
         数万起义军忍不住看向了隋军的方向。
         杀意盎然!
         ……
         “欲望,是滋生野心的土壤。”
         恍惚间,骑在马上的毋端儿看着远处开始集结的隋军,耳边响起了一个平静清冷的声音。
         那是自己在关中出来之前,侍郎大人对自己的忠告。
         而在当时,作为一个刚刚杀了人,惶惶不可终日的下苦人来讲,这句话的含义他根本理解不了。
         莫说欲望了……他当时唯一的欲望,便是能远走高飞,不拖累妻儿,希望她们好好活下去。
         野心?
         如果这种求生欲也算野心的话。
         那他也认了。
         可是,当来到了河东,凭借那些不讲道理的亲兵,自己迅速从一个无名之辈,变成了太行一代鼎鼎大名的盗匪时……
         想到这,毋端儿不由得眼里闪过了一丝追忆。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呢?
         他想要活下去。
         想要好好的活下去。
         想要带着大笔大笔的银钱,光明正大的行走在人世间。
         衣锦还乡,去接自己的妻儿。
         而自己手下这数万军卒,就是他的底气!
         可是……
         这些军卒同时又像是他的催命符。
         每一名兵卒加入新来时,无形之中,某种声音都会提示着他……
         他这颗棋子……又朝着被淘汰的那一天,近了些。
         不满。
         乞求。
         愤恨。
         绝望……
         实力越强大,他就越绝望。
         想要的越多,心里就越恐惧。
         为什么……为什么我都已经坐拥十万兵马了。
         可是……
         面对那位神秘的侍郎大人,面对他的时候,为什么我还是没有半分的勇气?
         难道,十万军士。
         十万儿郎。
         在他眼中,都只是土鸡瓦狗?
         他凭什么敢如此对我!?
         毋端儿不服。
         不满。
         可是……
         每次他想要做些什么出格的举动时,背后都会涌出一抹寒意。
         而这份寒意,是哪怕自己调令,也不会离开自己半分的那三千“亲兵”所带来的压迫感。
         这些兵卒,是自己成名的资本。
         可是……
         这些兵卒,也同样是逼迫自己走向死亡的令牌。
         男儿身长七尺,伟岸身躯通天彻地。
         可是……无论怎么挣扎,却依旧逃不出那世俗的爱恨情仇怨憎痴。
         或许……
         当自己“不听话”那一刻起,有些事情,就再也没有回寰的余地了吧?
         想到这,他眼底闪过一丝自嘲。
         扭头看向了左右,却发现刚刚还跟在自己身后的亲兵们,不知何时已经化作了方阵,除了前方一片空白外,后面的退路,已经被彻底堵死了。
         甚至,凭借多年的熟稔,他还发现……好多亲兵,约有一千之数没有过来。
         他们消失了。
         毋端儿并不惊讶。
         想来,这些消失的人,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在暗处盯死了那群在他们名单上的必杀之人罢?
         同时,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
         沉默的两千军卒面容一片平静。
         平静的眼神里却透露着一股肃杀之意。
         旁人看,那是精锐该有的镇定。
         可是毋端儿明白。
         他们的眼神里,只有一个意思。
         “不要后退。后退,死!”
         这时,马蹄声响起。
         听到了动静,毋端儿本能的看了过去。
         是张达。
         自己的老部下不知何时,来到了自己面前。
         毋端儿在他的脸上看不见任何大战来临前的胆怯,有的只是一片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恨意。
         他知道张达再恨什么。
         恨隋军。也恨那些明明是江湖帮派,却和官兵沆瀣一气串联勾结,逼迫同伴出卖自己的隋军。
         隋军为了追查他,活生生的逼死了他的老母。
         而在他跟自己在太行一代成了土匪后,乡里的族正为了“正视听”,鞭挞了他的老父。
         而那些帮派为了逼他回来,还抓了他的原配妻子。
         切下来了三根手指,送到了河东。
         张达恨隋军,恨江湖,恨着整个世道。
         “统领!”
         毋端儿看着他来到自己面前。
         “一会,便让我来打头阵吧!那些隋军不堪一击,我愿为先锋!定会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坚定的话语从张达口中说出,彰显着飞蛾扑火一般的无畏。
         明知是必死,可他眼底却瞧不见半点恐惧。
         凝视着部下的面孔,毋端儿忍不住产生了一种疑惑。
         张达……到底是在恨着这个天下?
         还是在后悔自己活着?
         明明他在这边有着十几位姿色尚可的娇妻,无关老幼,几个孩子喊着他“爹”。
         为何,他不能和其他那些人一样,给自己留条退路呢?
         明明我一没有军事才能,二连自己手下的纪律都控制不住。
         为何,张达还会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或者说……为何他每次战事,都想要做那先锋,奔赴着一场又一场危险的战事?
         他到底是无畏?
         还是……想要一场值得被人铭记的死亡?
         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
         想到这,他忍不住说道:
         “阿达。”
         在汉子那挺起的胸膛、沸腾的杀意中,毋端儿说道:
         “此战,与平日不同……”
         唰!
         瞬间,毋端儿便察觉到了自己附近亲兵的目光。
         那目光里满含警告。
         可是他却不在乎了,继续说道:
         “没了霍州天险,此战凶险至极。你确定要为先锋?”
         “……?”
         张达一愣。
         似乎被统领的问题给问住了。
         怔怔的看着对方。
         看着毋端儿的眼睛。
         片刻……
         汉子脸上忽然露出了一种……很奇怪的表情。
         好像是满足。
         又好像是本该如此的释然。
         又像是一种……即将得偿所愿却忽露的胆怯。
         复杂。
         混合糅杂成了一抹苦笑。
         而那一抹苦笑出现那一刻,毋端儿一怔……
         就在脑子里有种后知后觉的明悟时,就见汉子拱手:
         “若如此,那此战先锋便更应是我了!”
         “……”
         说着,他的目光没来由的落在了那些盯着他的军卒身上。
         不说话,只是扫视一圈后,最后再次把目光落到了毋端儿脸上:
         “不过……统领说的对。此战……确实凶险了些。我家那孩子气力未足,当亲兵上战阵亦是第一次……这次,便让他在后方学习瞻仰吧!请统领恕罪!”
         “……”
         在这一刻与下属似乎心意相通的毋端儿便明白了张达的意思。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点点头:
         谷鐀“好。”
         接着,气沉丹田,声音响彻前线:
         “此战,张达为先锋!”
         “得令!”
         带着满足的开怀笑容,应喝一声后,张达忽然翻身下了马。
         单膝跪地,仰头看着毋端儿:
         “统领之恩,张达永世不忘!待此役结束……”
         说到这,他沉默了一下……
         拱手,高举。
         头颅低垂:
         “定要与统领畅饮一番!”
         说完,低着头,翻身上马。
         回到了自己的阵线之上。
         而全程,毋端儿都在沉默。
         沉默中,他看到了两个人架着张达那毫无血缘干系的娃儿回到了霍州城内。
         依稀还听到呼喊,呼喊着:
         “爹,我不走!我要打隋军!我要赚军功……”
         直到声音消失不见时,忽然……
         “咚!”
         隋军之中,鼓声响起。
         那是代表军队集结完毕的讯号。
         这场战事,要开始了!
         而当鼓响那一刹那,毋端儿的耳边陡然冒出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大统领,还请按计划行事。另外,大统领腰间有书信一封,请观之。”
         “……”
         毋端儿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
         骑在马上,当隋军第二声鼓响起时,看着那些开始稳步上前的敌人,他才把手摸向了腰间。
         束甲之人,便是自己的亲兵。
         而这身代表着朝中中郎将地位的铠甲,便是自己踏入坟墓前最后的衣冠。
         原本,只要整齐便好。
         所以他并没有去检查什么。
         而现在……
         从腰间抽出了一张字条,他眼里闪过了一丝讽刺。
         恐怕又是那位侍郎大人的安慰之言罢?
         可笑。
         带着这个想法,他展开了折叠的信笺。
         可下一刻……他却忽然愣住了。
         先是发呆,接着是眼底涌出的不可置信。
         再就是狂喜。
         而狂喜之后,带着那颤抖不已的纸张,便是一抹双眸通红的眼泪。
         信笺上,只有三个字。
         “送爹爹。”
         字迹歪曲。
         他离家时,大郎刚刚学会说话,二郎还未断奶。
         可现在……
         看着这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一定是大郎所写!
         送爹爹……
         只有三个字。
         甚至,毋端儿还想到了各种含义。
         送?
         为何是送?
         为何单单只写了这三个字?
         这送……究竟是把信笺送给自己看到?
         还是说……送自己一程?
         而大郎再写这字的时候……是否会知晓这三个字的含义?
         捧着书信,如若珍宝的河东起义军大统领泪眼朦胧。
         他是多么的不舍啊。
         多么的希望……自己能衣锦还乡,亲自教儿子读书习字,将来考取一个功名光宗耀祖……
         可是……再怎么无穷的眷恋,也抵不过这三个字所带来的冰冷事实。
         儿子,已经会习字了。
         毋端儿。
         你这个当爹的……死,还是不死?
         若不死,那么这三个字很有可能就是自己大儿子此生此世的最后绝笔。
         若死了……临走之前,看到了这字。
         见字如面,你也该……没有遗憾了罢?
         这……
         便是侍郎大人你的最后仁慈了么?
         “咚!”
         “咚。”
         “咚。”
         “咚……”
         鼓声,愈发急促。
         那是发兵的讯号。
         “呵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
         忍不住,起义军的统领,当着数万人的面发出了一股狂喜之中混合着复杂情绪的狂笑。
         那笑容听到其他兵卒耳朵里,是代表拿下胜利的绝对自信。
         他们的气势更盛三分。
         可是……
         不知为何。
         张达听到了这笑声后,同样也笑了。
         笑的平静。
         在平静之中,他整理了一下身上虽然斑驳,但却同样整齐的铠甲,看着前方的敌人,眼里是一抹夙愿即将完成的期待。
         接着,当那一连串稀碎的鼓声落寞时。
         “咚!”
         迄今为止最重的一声鼓,响彻云霄。
         一鼓作气!
         二鼓而衰。
         三鼓而竭!
         隋军那面的中年将领,把手中的宝剑指向了前方:
         “杀。”
         平静而沉稳的话语,伴随着令旗的落下。
         是滔天的喊杀声:
         “杀!!!!!!!!!!!”
         隋军,出兵!!!!
         毋端儿笑声一止,看着那群如狼似虎的敌人,把纸张团成了一团。
         瞬息之间,他的念头通达了。
         “亲兵营,自成一军,于北面阻隔骑兵!其余人……随我冲锋!!”
         留下了那从头到尾都不属于自己的亲兵。
         那是那位大人的要求。
         这些人,是他的心腹。
         毋端儿浑然好似忘记了自己命张达为先锋的命令,抽出了背上的大刀,策马向前奔去。
         后方军卒一愣……
         可看着孤身一人前冲的统领,两翼的骑兵以及后方的步卒也顾不得考虑那么多了:
         “冲啊!!!”
         “杀!!!!!!”
         比起隋军的整齐而显得混乱异常的阵型开始前冲。
         毋端儿哭泣着,狂笑着,高高举起了长刀,奔赴敌人!
         这时……
         “哒哒哒……”
         “统领无惧!张达来也!!!”
         马蹄声声,手持一把长矛的汉子拍马赶到。
         一骑变双骑。
         双骑,后面是千军万马!
         毋端儿无言。
         哭泣着,狂笑着,与下属对视了一眼。
         张达同样再看着他。
         毋端儿这时才明白……
         张达,不傻。
         也不是什么莽夫。
         自己的同伴,自己的兄弟……从一开始,就什么都懂。
         他懂自己这个普通人为何会拥有三千那战斗力非人的亲兵。
         而自己,也终于懂了自己的兄弟。
         原来……他早已后悔。
         每次都因后悔而痛苦不已。
         现在,他想要一场死亡。一场如同当年在街头和一群青皮吹嘘“老子以后一定是个大将军,死,也死在迎战千军万马的战场上”的承诺那般,足矣被人铭记的死亡!
         死的,像个英雄一样。
         双方一切尽在不言中。
         便够了。
         来吧。
         看着那些越来越近,凶神恶煞的隋军……
         好兄弟。
         便让你我一同,奔向这盛大的死亡吧!
         “冲!!!!!”
         ……
         数万人开始前冲。
         而站在一截低矮的城墙侧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李忠目光一直盯着冲锋在最前的两个人。
         当他看到隋军那面陡然升腾的一波箭雨,如同黑蝇一般冲天而起时。
         他眼底闪过了一丝叹息。
         一个早该死了的人。
         毋端儿。
         你就当……
         做了一场梦吧。
         一场荣华富贵,位极人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梦。
         而现在……
         这个梦……
         该醒了。
         梦醒时分。
         不舍也好,
         留恋也罢。
         爱也好。
         恨也罢。
         希望,在这场梦醒之后……
         在那沉沦永恒的静谧之夜中。
         你能睡的安稳。
         无比安稳。
         ……
         后世,《旧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载:大业十二年,炀帝命高祖往山西、河东黜陟讨捕。师次龙门,贼帅毋端儿帅众数千薄于霍州城下。高祖从十余骑击龙门贼毋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之,贼乃大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