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隋说书人 > 548.可惜长了一张嘴
         “咱们先去河津,我找兄长先发安抚令。虽然无有皇家御诏,但郡守所发的安抚令,至少能让一部分人暂时放下心中戒备。而我上次去三量山,发现那些流民过的确实不好。先拿三量山打个头阵,等到消息传遍整个河东,到时……应该会有人自发前来于栝。如何?”
         “行。”
         手里抓着一枚沙果,李臻啃的吭哧作响,一边点点头:
         “不过我担心……万一李渊老儿到了之后,会横叉一杠该怎么办。”
         “李……”
         杜如晦好悬一口气被喘上来。
         大哥,你认真的?
         那可是陇西李家……
         你喊人家“老儿”?
         你不怕死的吗?
         可想归想,他却并未提出来。
         道长这张嘴啊……
         要是没长,那简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无奈摇头,他顺着李臻的担忧说道:
         “未必见得,我听闻李公并不通政事。到时让兄长与他斡旋一番,在加上这一池龙火那边源自老君观和崔家的压力……他应该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不通政事?”
         李臻嘴角一抽。
         行吧。
         那就希望……
         回忆着那天那个进门就给两方找好台阶,面容沉静的中年人……
         希望他是个傻子吧。
         想了想,他问道:
         “对了,虞乡,你知道不?”
         杜如晦先是一愣,紧接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知道,虞乡盐池那边。在洛阳走之前不是还说么,原本我打算去弄点盐,屯点粮食……结果到这边了才知道,虞乡、于栝、桑泉这几个地方的盐池根本没受到半点侵染。毋端儿绕开了这些地方……怎么了?”
         “是这样的……”
         把从血雾书院那边得到的消息和杜如晦说了后,坐在桌前的老杜一下子眉头就皱紧了。
         片刻,他说道:
         “如果只是补充劳作之人,那反倒是件好事。几家把持盐矿,城池富庶,盐又是硬通货,他们多找点人,百姓们也有进项。”
         “话是这么说,但……或许是我多心了?你想啊,于栝的龙火是块肥肉对吧?我就怕咱们闹的动静太大,这些人不乐意啊。于栝现在没了火玉盐,但他们的盐矿可都好好的……咱哥俩搁这说,眼瞧着现在乱世烽烟起,这盐,马要,兵要,是不亚于黄金白银的硬通货。咱们要是去抢人,他们会不会在中间……”
         李臻话没说完,杜如晦已经明白了意思。
         接着就是一声斩钉截铁的:
         “不可能。”
         李臻挑眉,有些惊讶为什么老杜能如此笃定。
         就听见他说道:
         “道长把世家想的太简单了。不管是五姓七家、山东四姓……或者说的再低一点,就是地方乡绅,遇到这种利益之事时,大家最先做的,都是相互知会,见者有份。比如说,我杜家发现了一处盐矿,先做的,就是联系韦家,两家合力开发,一方面能加深两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两家越繁荣,关系越紧密,越被难以割舍。
         所以势力才能越庞大。这就是为什么世家总是紧密的抱团在一起的原因。择一是单,合众成龙。如今于栝的龙火应该已经传遍这些世家了。可能在咱们看不到的地方,崔氏应该已经和一些世家在聊这件事了。所以道长说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
         “……你确定?”
         “嗯。”
         杜如晦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很确定。在说,别忘了这件事还有禅院与道门掺和在其中。这两边的利益肯定要拿捏死,道长什么时候听过道门和别人低过头?而禅院这次好容易得到了唯一的一池龙火,有了和道门齐头并进加固底蕴的机会。他们,是不会出让已经谈妥的利益半分的。这两家的态度摆在这,道长觉得什么世家敢同时得罪道门与禅院?”
         “……那按照你的意思来讲,如果刚才说的情况发生了,那崔家只能出让自己的利益?”
         “正是如此……嗯?”
         顺着李臻的话刚点头,忽然,杜如晦一愣。
         忍不住看向了李臻。
         俩人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几秒后,老杜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
         “……应该……不至于吧……于情于理,于栝是崔家的地盘,况且,这件事连崔家也只是得了一小部分好处……这些世家就算动心思,可念在世家情分上面,应该也不会真有什么动作的吧?又没什么外界压力,一池龙火,些许丹药而已。等到世道平定,世家……不还是世家?应该没人如此短视吧?”
         听着他的自言自语,李臻琢磨了一下,觉得应该也差不多。
         毕竟,崔家别的不谈,就从崔干与崔婉容的表现来看,他们是真真正正的那种……不管阴谋阳谋都能算到比别人快五步十步的那种人。
         崔家如此,其他世家应该也不差。
         明知道门和禅院不会让利半分的前提下,在去扒盟友一层皮?
         应该不至于吧。
         而说话之间,院门被推开。
         玄奘踏月而归。
         看到俩人后,僧人眉眼含笑:
         “阿弥陀佛,二位在聊什么?”
         “聊怎么给你安排一桩亲事。”
         “……”
         “……”
         听到李臻的话,杜如晦就跟看神经病一样看着他……
         这你都能说得出口?
         真不怕那紫金钵盂罩下来弄死你吗?
         道长你这张嘴……
         怎么越来越歪了。
         而玄奘也不恼,只是笑呵呵的点点头:
         “原来如此。那贫僧便要看看道长与杜施主给贫僧到底选了哪位女施主了。”
         “……!?????”
         不是,你被传染了?
         我这才从洛阳走了几日?
         这当初一派高僧风范的玄奘法师怎么也成这德行了?
         你已经是道长的形状了吗?
         在杜如晦那荒唐的目光下,李臻哈哈一笑:
         “哈哈哈~你可别逗老杜了。诶,和尚,你准备准备啊,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咱们可能就走了。”
         “去哪?”
         “三量山。”
         “……招募流民么?”
         “嗯。”
         “好。”
         玄奘点点头,说着,把手里一直提着的包裹放到了俩人面前的石桌上。
         “这是……”
         杜如晦有些好奇。
         就见玄奘打开了布包,笑道:
         “这是师父让师兄给贫僧带来的禅院特产。”
         展开了油纸包,月光下,那晒干的萝卜丝显得暗糊糊的。
         “每年过冬,禅院都会备许多萝卜。毕竟出家人不食荤腥,这萝卜之辛,有通气之效,又可调节口味。而每年开春时,又会剩下一些已经发糠的萝卜。
         师父不舍得扔,便会在春日阳光和煦时,带着我们这些师兄弟亲手把它们切成丝来晾晒。原来,这萝卜就糠了,晾晒之后不甚爽脆,用来煮汤的话,容易碎。可用麦粉裹了放入蒸锅,出锅时洒些清酱陈醋,却别有一番滋味,每年贫僧都会吃上许多。
         这不,这次师兄到来,给带了这些,都是家师亲自手作。二位若不嫌弃的话,明日一早,咱们尝尝?”
         “哦?”
         杜如晦似乎有些兴趣,捏起来了一根,也不嫌干巴,放到了嘴里。
         而李臻则瞅着这黑乎乎的萝卜干……
         回忆着玄奘说的做法,心说……这不就是蒸菜么?
         裹上面,放蒸笼里蒸。
         出锅后弄点蒜汁、醋,往菜里一豁楞。
         在中原地带几乎是必备的一款下酒菜。
         他家也吃,只不过使用鸡蛋和辣椒来干炒,味道也特别好。
         “呼……”
         嘴里泛起了沧州的豆腐丝与绿豆面饹馇的味道。
         有点想家了啊……
         ……
         第二天一早,成玄英揉着眼睛走出门,看到了在院子里正烧火忙碌的李臻后一愣:
         “老师?”
         “哦,起来啦?来尝尝。”
         刚好,一小笼萝卜丝出锅,李臻笑着对他招了招手。
         也不嫌烫,把一团还热乎着的萝卜丝塞到了徒弟嘴里,看着他那斯哈斯哈的模样,笑着问道:
         “好吃么?”
         “呼……哈……呼……嗯!”
         “哈哈~”
         李臻一乐,又问道:
         “故事都背下来了么?”
         “呼……嗯!”
         嘴里实在折腾不开,这孩子只能点头应声。
         “好,那等你吃完,先来一段……嗯,《莽撞人》吧。”
         “哈……嗯!”
         成玄英努力的把嘴里那团味道很特别,第一次吃的……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菜丝咽下去,问道:
         “老师,这是什么啊?”
         “你和尚老师昨晚带回来的家中特产。这不他想吃么,老师给他做。”
         “……老师对二师可真好。”
         “少来这条,赶紧背。”
         “好的。”
         成玄英不在多言,站在用筷子不停上下翻飞蒸菜的老师旁边,伶俐的声音从院中响起:
         “想当初,后汉三国,有一位莽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