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043章 劝君少骂秦始皇
         “恭送太傅。”
         “家上留步,留步······”
         未央宫,凤凰殿。
         在日暮前后结束当天的‘学业’,刘盈终是恭敬的送走了学师:故奉常卿,叔孙通。
         不等刘盈活动活动筋骨,就见吕释之出现在殿门处,与叔孙通稍客套一番,便径直走入殿内。
         “家上。”
         见吕释之拱手拜礼,刘盈只淡笑着活动起酸涩的脖颈,随意的指了指殿侧的筵席。
         “既无外人,建成侯便不必太在意那些虚礼,自便就是了。”
         轻笑着坐回座位,刘盈便面带温和的抬起头,望向嘴角已经咧到嘴边的舅父吕释之。
         自叔孙通被老爹刘邦任命为太子太傅,这些天,刘盈可谓是被深困在了宫中。
         每日卯时刚到,太子太傅叔孙通便会出现在凤凰殿侧躺,静候刘盈。
         刘盈也曾隐晦的问过:又不是什么大事,太傅何必如此早来?
         结果自是不言而喻。
         ——刚听到刘盈此问,叔孙通便一言不发的跑去了长乐宫,从刘邦手中,得到了‘代为教训太子慵怠’的许可!
         挨了叔孙通一顿板子,刘盈也只好乖乖坐上课堂,放弃心中摸鱼的打算,规规矩矩上起了课。
         而作为刘盈的母舅,吕释之则是会在每天日暮前后来到凤凰殿,陪刘盈聊天解闷之余,稍讲讲宫外、朝中发生的大事。
         每天都如此,刘盈自然就有些习惯了吕释之的到来,相应的礼数方面,自然也随意了许多。
         满怀欣喜的坐回座位,见刘盈面上尽显疲惫,吕释之不由轻笑一声,似是打趣般问道:“今日,叔孙太傅以何言教于家上?”
         一听此问,刘盈便满是苦涩的摇头一笑。
         “建成侯不妨猜猜?”
         见刘盈还有如此‘雅兴’,吕释之也不由稍一沉吟,旋即轻笑着望向刘盈。
         “自从陛下,叔孙太傅便长于《仪礼》,更曾亲定汉室一应礼法、制度。”
         “莫非今日,太傅以《仪礼》相教?”
         说着,吕释之的面色之上,便缓缓涌上些许同情。
         《仪礼》,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算是儒家经典当中,最为枯燥乏味的一门。
         尤其叔孙通所擅长的,还是在儒家《仪礼》的基础上脑补加二次创作,所‘发明’出来的《汉礼》!
         按照叔孙通所制定的《汉礼》,天子上朝之前,光是花在穿衣服上的时间,就有足足两个时辰!
         经历过那般折磨人的两个时辰,就连天子刘邦都曾感叹:吾今日始知皇帝之贵!
         吕释之自问:面对手持《汉礼》侃侃而谈的叔孙通,自己最多最多能坚持半个时辰。
         ——盖因为《汉礼》,用后世常用的话来形容,就是又臭,又双叒叕长······
         出乎吕释之意料的是,听闻自己的猜测,刘盈却只苦笑着摇了摇头。
         “嗯?”
         见此,吕释之不由又是一沉吟,才面带疑惑道:“久闻叔孙太傅长于《仪礼》,从未听闻其曾习学《诗》《书》啊?”
         见吕释之面上写满了困惑,刘盈终是长长一声哀叹,心有余悸的望向吕释之。
         “今日,太傅以前秦焚书、杀儒之故事,苦诉于孤······”
         闻言,吕释之顿时流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望向刘盈的目光中,嗡时带满了同情。
         “噗······”
         看着吕释之辛苦憋笑的样子,刘盈稍一愣,旋即面色一瘫。
         “建成侯不必强自忍耐,欲笑,便笑吧·····”
         “噗嗤!”
         刘盈话音未落,吕释之便忍无可忍噗笑一声,旋即赶忙一拱手:“臣失礼······”
         嘴上虽然说着失礼,但吕释之的目光中,却丝毫看不出‘抱歉’的意思,反倒是颇有一丝幸灾乐祸?
         “嗨······”
         不由摇头一笑,刘盈便无奈的低下了头,任由吕释之在一旁偷笑。
         刘盈依稀还记得:焚书坑儒这个典故在后世,基础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史实’。
         最开始,刘盈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经过前世那九年的淬炼,刘盈早就不是什么人云亦云的小白了。
         ——焚书坑儒,压根就是儒家为了洗白自己,好把自己扮成受害者而撒下的谎言!
         事情的真相,是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快思想统一的步伐,施行了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的文化统一政策。
         而‘焚书’,也是为了消除故六国的历史,以求原六国遗民尽快忘记本国历史,尽早成为‘秦人’,这才将六国各自的史书焚毁。
         再有,便是为了文化思想的统一,和部分‘愚民’的政治需求,禁止百姓私藏典故而已。
         传言被焚烧殆尽的六国史书、百家典故,都有一份完整的拓抄般,被放在咸阳宫内的石渠阁收藏。
         真要说起来,让六国史书、百家经典绝传大半的,是焚烧秦咸阳宫的霸王项羽才对!
         至于‘坑儒’,那就更扯淡了。
         就刘盈所了解,始皇帝前后三十七年的统治生涯,从未以欲加之罪残杀官员,也从未以某个群体为目标,进行大规模的肉体毁灭。
         始皇帝一朝,唯一一次百人以上的坑杀活动,是在嬴政晚年,被一大批号称‘能炼取长生不老药’的方、术之士所欺骗。
         欺君之罪,还是在这么大的事上欺君,那自然是死一户口本,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非要说始皇帝‘坑儒’,也就是秦统一天下之后,老有一些弄不清状况的老儒跳出来告诉嬴政:皇帝应该这样~皇帝应该那样~你这是错的~你要听我们的~我们才是专家~
         此间种种,在此时的汉室虽谈不上人尽皆知,但起码作为太子的刘盈,也还是能毫无保留的接触到。
         至于‘始皇帝焚书坑儒’的传说,也并没有出现在如今的汉室。
         当然,在对外宣传上,朝堂还是秉承‘嬴政乃千古第一暴君,纵商纣亦不可比之十一’来宣传。
         待吕释之笑意稍艾,刘盈也稍敛面上疲惫,略带严肃的望向吕释之。
         “近些时日,朝中可有大动?”
         见刘盈问起正事,吕释之也不由坐正了些,对刘盈拱手一拜。
         “禀家上。”
         “昨日,萧相入长乐宫陛见,晚间传令朝中功侯:八月、九月、十月之俸禄,暂发其半。”
         “臣以为,萧相此举,当为筹措大军出征所需之军粮。”
         “即军粮已备齐,大军出征,当或旬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