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366章 都怪张敖生的晚!
         大汉第一太子正文卷第0366章都怪张敖生的晚!“如此说来······”
         “倒是吾心急了些?”
         次日午后,长乐宫,长信殿。
         听闻母亲吕雉这一声满带迟疑的询问声,刘乐只苦笑着摇了摇头,旋即将身子朝吕雉又挪了挪,而后轻轻搀上吕雉的胳膊。
         “母后何止是心急?”
         “便是揠苗助长,也不曾闻有这般揠法······”
         略带戏谑的答复,也惹得吕雉一时有些尴尬起来,满是琢磨不定的侧过头,望向刘乐的目光中,写满了迟疑之色。
         就见刘乐又浅浅一笑,同时又将怀里的胳膊抱得更紧了些。
         “母后何不试想:便是民间女子,亦多年十二、三而婚嫁,十四、五方诞下后嗣。”
         “纵偶有女子十三、四而身怀六甲,也多难逃临盆难产、一尸两命之果。”
         “《黄帝内经》亦有言:女子年十四而天癸至,后方具传延后嗣之能。”
         “今嫣儿虽年稍长,亦尚只九岁而已;便是母后颁下懿旨,强使陛下夜宿椒房,三五岁之内,嫣儿,当也难诞龙子凤孙?”
         听闻刘乐此言,吕雉也是面色僵硬的低下头,眉宇间,也稍带上了些许尴尬。
         天癸,也被称之为‘癸水’;
         准确的说,天癸,指的是女子第一次‘癸水’。
         而吕雉作为女人,尤其是一个生育过子嗣的成熟女性,自然是知道‘癸水’对女性的意义。
         ——在天癸之前,女子根本就不具备怀孕的能力!
         别说如今,年方九岁的皇后张嫣了,便是到了婚娶年纪,甚至超过婚娶年纪的女子,只要还没来‘天癸’,也依旧不具备传延子嗣的能力。
         想到这里,吕雉自是意识到了自己的急迫,只面色僵硬之间,下意识将话题赶忙岔开。
         “夜宿椒房?”
         “如此说来,此事,当是皇帝先寻上阿乐了?”
         “哼!”
         “此等宫中之事,也亏他道的出口?!”
         听出母亲语调中的不忿,和无比刻意想要岔开话题的意图,刘乐也是不由莞尔一笑。
         但被吕雉岔开的话题,却是被刘乐再次拉了回来。
         “母后这是什么话?”
         “先皇生皇子有八、公主数十,然论一母同胞,便唯女儿一人。”
         “此等心结,陛下不言于女儿,又当言于何人?”
         佯装娇怒的发出一问,不等吕雉面容变化,便又见刘乐笑嘻嘻的将上身一侧倾,似是撒娇,又似是耍赖般,将脸颊贴上了吕雉的大臂。
         “母后~”
         “便是不怜陛下,母后也当怜嫣儿年幼?”
         “九岁稚童,莫言诞下后嗣,便是男女之事,恐亦有所迷惘呢······”
         感受着女儿这多年难得一见的撒娇语调,吕雉面上神情只悄然一暖,言辞间,也再也不见丝毫坚定。
         “可皇长子,已诞下数年呐······”
         “若再待三五岁,嫣儿纵有所出,皇长子亦当年长;”
         “再为有心之人蛊惑,以萌生夺嫡之念,又该如何是好?”
         说着,吕雉不由面色低沉的摇了摇头,眉宇间,也带上了一抹深深地忧虑。
         “皇长子生于太祖高皇帝十二年,今已口能言;”
         “再五岁,便当年八,论制,已然可封王就藩。”
         “然若彼时,嫣儿无有所出,又或诞下公主·········”
         三两句花的功夫,吕雉眉宇间的温和,便再次被一抹深深地迟疑所取代。
         道理吕雉都懂,儿子刘盈对年方九岁的张嫣下不去手,吕雉也能理解;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时间,他不等人!
         ——现如今,皇长子刘恭已年近四岁,再过两年,就会到封王的年纪;
         除了皇长子刘恭之外,皇次子刘强、皇三子刘不疑都已降临人世,皇四子刘山,也已在今年夏天出生;
         再加上此刻,仍挺着肚子行走在未央宫中,养胎待产的那几个后宫姬嫔······
         想到这里,吕雉早已是眉头紧皱,目光中,只一阵挥之不去的沉重。
         撇开那些还没蹦出娘胎的不算,单就按过去几年,平均每八个月就有一位皇子出生的速度去算,等到五年后,皇后张嫣年满十四时,未央宫中的皇子数量,恐怕就会不下十指之数!
         真到了那时候,该怎么办?
         让皇后张嫣生下一个在兄弟中,排行十名开外的‘嫡长子’?
         若只是这样,那倒也罢了。
         庶子再多,也终比不过嫡子;
         无论刘盈往后生下多少庶子,只要张嫣能生下嫡长子,那即便是皇十子、皇十五子,也必然是板上钉钉的太子!
         ——身为太后,尤其是身为开国皇后,吕雉有这个信心!
         但问题就在于:五年之后,张嫣真的能如吕雉所期盼的那般,顺利生下嫡长子吗?
         到了那时,已经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并完整掌握朝权的天子刘盈,还会不会遵从吕雉的安排,同皇后张嫣,生下那个让吕雉翘首以盼的嫡长子?
         对这一点,吕雉抱有万分的怀疑。
         诚然,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对于刘盈这个儿子,吕雉还是无比满意,也十分放心。
         但前半生的经历,让吕雉实在很难相信:皇帝这个生物,是值得信任,尤其是值得女人信任的。
         即便这里的‘女人’,指的是吕雉这个身为当朝太后的母亲、这里的皇帝,值得是刘盈这个儿子。
         甚至再退一步说:即便五年,乃至十年之后,刘盈也依旧对太后母亲恭敬如初,对吕雉的安排绝无二话,乃至如刘乐方才调侃的那样,夜夜留宿椒房殿,也很难保证张嫣生下的是嫡长子,而非长公主。
         若是运气差一些,连生二、三胎公主,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到了那时,又该怎么办?
         对于一个接连生下好几位公主,却连一个嫡长子都没生下的皇后,外朝会是个什么态度?
         那些十几二十岁,已经羽翼丰满的皇子们,又会是什么看法?
         最主要的是:吕雉,还能活几年?
         吕雉,还能等张嫣几年、还能等那个嫡长子几年?
         考虑到此间种种,吕雉才会急不可耐,甚至罔顾事实的对刘盈施压,好让张嫣能早日生下皇长子。
         至于张嫣具不具备生育能力,却被吕雉有意无意忽视了。
         直到此刻,这层窗户纸被女儿刘乐打破,刘乐强按着吕雉的头,将‘皇后暂时不能生育’的事实摆上天面,吕雉才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貌似确实是着急了些······
         “宣平侯也真是!”
         “怎就没早生嫣儿几年?”
         见母亲苦恼间,竟还埋怨上了‘没早生张嫣几年’的丈夫张敖,刘乐只一阵憋笑不止。
         但等缓过神来,刘乐也终于意识到:母亲吕雉,已经是被逼到这份儿上了。
         ——若不然,按吕雉过去的脾性,就算打死刘乐,也绝对想象不出吕雉这般蛮横、如此无理取闹的场景!
         想到这里,刘乐便不着痕迹的抬起头,目光撒向身旁的母亲吕雉,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刘盈给出的提议······
         “于皇长子,母后倒也不必过忧?”
         “毕竟皇长子诞,而其生母亡······”
         听闻刘乐此言,吕雉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只烦躁的一摆手。
         “皇长子无母,皇次子、三子如何?”
         “吾总不能!”
         说到情急之处,那句‘总不能把皇子们的母亲全杀了’险些被吕雉脱口而出!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之后,吕雉终还是深吸一口气,只眉宇间,仍是一抹挥之不去的烦躁和阴郁。
         “皇长子无母,自不足为虑。”
         “往昔,齐王亦庶出而为长,然皇帝次生而嫡出,终得保储位无虞。”
         “然彼时,齐王虽未曾觊觎储位,然淮南······”
         话说一半,又意味深长的止住话头,向刘乐递去一个‘懂得都懂’的颜色,便见吕雉又是一阵摇头哀叹不止。
         “嫣儿太幼······”
         “太幼·········”
         语带萧瑟的说着,便见吕雉悠然从榻上起身,稍上前两步,望向殿外,漠然发出一声长叹。
         有那么一瞬间,就连‘杀光众皇子生母’的想法,都从吕雉脑海中闪过!
         但最终,吕雉还是将这股冲动强行按捺了下去,将这个念头深深埋在了心底。
         ——到未来的某一天,吕雉行将就木之时,若张嫣却仍没有诞下嫡长子,这个方案,就将成为吕雉最后的备选。
         但眼下,还尚不至那般田地······
         “即皇长子无母,嫣儿又年幼,三五岁间难诞嫡长子······”
         “母后何不诏允,以皇长子继于嫣儿膝下?”
         “如此,为嫣儿养于身侧,皇长子纵有夺嫡之念,亦当碍于养育之恩,而稍有收敛;”
         “待日后,嫣儿诞下嫡长子,皇长子念及嫣儿之恩,而为日后储君之手足臂膀,亦未可知?”
         吕雉正思虑间,身后突然想起刘乐的声音,惹得吕雉面色顿时一愣!
         只片刻之后,便见吕雉冷然回过身,目光中,更是立时带上了一抹深邃。
         “此议,亦乃皇帝言于鲁元?!”
         听闻吕雉这明显有些冷冽的语调,刘乐也不由一慌,赶忙从榻上起身,面容之上,却赶忙带上了一抹浅浅的抱怨。
         “母后这是作甚······”
         “女儿不过见母后忧心于此,方有戏言,母后这便恼了?”
         委屈的发出一问,刘乐便又娇嗔一声,旋即摆出一副要告辞离去的架势。
         “母后若是不喜女儿,日后,女儿再不复入长乐便是······”
         言罢,便见刘乐气嘟嘟从御阶上走下,回过身,朝吕雉赌气一拜。
         “母后即安好,便歇下吧。”
         “女儿这便退下。”
         见刘乐这般作态,吕雉面上只一阵阴晴不定,却并没有开口挽留。
         待刘乐的身形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视野当中,吕雉才面色阴沉的倒行两步,摸索着坐回了御榻之上。
         “继皇长子于皇后膝下······”
         “继于皇后膝下······”
         神情阴郁的发出两声呢喃,便见吕雉头都不抬,只漠然一抬手。
         “上前回话。”
         话音未落,躬身立于一旁的老太监便赶忙上前,面带忐忑的在吕雉身边跪倒下来。
         “近些时日,皇长子都忙于何事?”
         “皇帝,可曾往而见之?”
         “又东、西两宫之中,外朝公卿之间,可有私论风议,言及皇长子者?”
         听闻此言,那老太监只赶忙一叩首,待吕雉轻‘嗯’一声,才试探着将头稍抬起些许。
         “禀,禀太后。”
         “季夏之后,陛下便使公子于天禄阁,习读往贤之经、典;后燕东战起,陛下整日忙于国事,未曾往视。”
         “及宫中,言及公子,则多怜其生母早亡,除此,再无他论;外朝公卿之中,亦鲜有言及公子者······”
         闻言,吕雉只默然一点头,面上警惕之色却依旧。
         “习读经典?”
         “——所习者何?”
         “又何人为师?!”
         吕雉话一出口,便见那老太监身形微微一颤,赶忙将头再次往下一沉。
         “所习者,乃秦相李斯所著《仓颉》篇。”
         “及师······”
         “呃······”
         “及公子之师,似乃考举所取一文士,年岁不长,亦不曾闻名于郡县地方。”
         “只奴闻宦者令偶有言及:此人,乃师承仲尼之后······”
         听到这里,吕雉面上神情,终是有了些许回暖的趋势,眉宇间,也稍涌上些许淡然。
         “仲尼之后······”
         “那便是儒了?”
         “可知其师承何门何派,又以儒之者何自居?”
         这一下,那老太监却答不上来了,只慌忙道一声‘奴不知’,便惶恐的将头紧紧贴在了地板之上。
         却见吕雉闻言,漠然发出一声短叹。
         “下去查查。”
         “查查皇长子师之名讳、籍贯,又师从······”
         “罢了,不必查了。”
         莫名其妙的做下交代,又将交代取消,吕雉便又一挥手,示意老太监退下。
         待老太监颤巍巍直起身,对吕雉深深一拜,旋即一边擦着冷汗,一边自殿侧退下,吕雉的眉宇间,也终是再度涌上一抹思虑之色。
         “皇长子······”
         “皇长子·········”
         “恭······”
         “刘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