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 第216章 催更太可怕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小说网] http://www.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而,钱宸却委婉的拒绝了她。


        

不是他没那本事。


        

而是没那个时间。


        

改变成粤剧,那还要不要改变成其他的,那么多的剧种,钱宸总不好厚此薄彼吧。


        

曾晓敏并不失望,而是神色如常的问:“钱大家,不知道后续还有没有新的剧目出现啊?”


        

第一次出了个《斑竹泪》。


        

第二次出了个《幸月宫》。


        

你要是说你只会这两个剧,谁又会相信呢。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钱宸哈哈一笑,在其他戏剧人围上来之前赶紧逃跑。


        

他不可能说没有。。


        

也不可能说一定有,不然会被这些人盯着“催更”。


        

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至于那些闻风围过来的人,就算他们不认识钱宸——其实大部分都已经知道了钱大家的丰功伟绩——也至少认识单薇啊。


        

昆剧的人和钱宸走的最近。


        

盯着昆剧的人,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堵到钱宸。


        

大家对钱宸的目的,基本的都差不多。


        

希望钱宸能帮忙改新剧目。


        

或者,就算不帮着改,最起码眼熟一下也行。


        

钱宸逃跑后。


        

大家也不觉得他不礼貌。


        

这样一门心思为戏剧的年轻人,会有什么坏心思呢。


        

没人忍心苛责他。


        

钱宸设立的戏剧奖学金,已经从昆曲,慢慢的向外辐射。


        

原本应该只是几百万的总金额。


        

分散下来的话,也没多少。


        

不过,戏剧协会正打算从近些年稍微宽裕一些的活动预算中,拨了一笔款子塞进来。


        

还有一些老艺术家,也捐了一些钱到这个被命名为“榆钱奖”的奖学金里面。


        

后续还会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吸纳戏曲爱好者的善款。


        

管理奖学金的是一些戏曲家,无偿管理,接受钱宸这边的监督。


        

钱宸的戏曲奖学金叫“榆钱奖”。


        

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


        

其实,钱宸用这个做奖学金的名字,是取自原主父母的姓氏。


        

总比叫“长阳奖”更正经一些。


        

榆钱奖目前只针对学员, 和戏曲界高端的梅花奖不是同一个路数。


        

但这才更能体现钱宸的不为名利。


        

我去娱乐圈赚钱养戏曲!


        

就凭这一点,钱宸就算在戏曲晚会的舞台上拉屎, 都没有人会说他的不是。


        

化妆的时候, 有人进来采访。


        

他们被郑小婉挡了一会。


        

等钱宸妆化的差不多了才被放进去。


        

钱宸的唐明皇, 是老生,带假胡子的那种。


        

“钱大家今天排几场?”记者问, 他们是专门负责采访戏曲相关行业的。


        

也非常的专业。


        

“大概三场吧,今天三场,明天四场。”钱宸本不想接受什么采访。


        

奈何组委会再三劝说啊。


        

还说, 戏曲爱好者们,希望看到台下的钱大家。


        

这样也有助于榆钱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为了迷惑别人,钱宸给自己起了个艺名。


        

叫做钱六。


        

到时候晚会报幕的时候,就报这个名字。


        

《幸月宫》,演唱者钱六。


        

其实他这样的起名, 有些大不敬。


        

毕竟原主的祖先就叫钱镠。


        

不过, 你也可以解读成是在追思祖先, 是在纪念祖先。


        

也没毛病。


        

实际上, 钱宸随手取的。


        

他也不觉得,这位生活在数千年前的吴越王真的还原主有什么血脉关系。


        

六,是纪念他出演的第一个正式角色。


        

六子。


        

钱六子有点不太好听。


        

钱六虽然随意了一些, 但至少听上去没什么毛病。


        

“听说钱大家您设立了一个奖学金……”记者也是有备而来的,而且他可能也觉得,问这样的问题, 才能帮助钱大家宣传。


        

“本分之事,实在不值一提, 不说也罢。”钱宸一直用了些戏腔在说话, 就算是他妈看到这段采访, 估计也认不出他来。


        

关于私生活,钱宸一概敷衍。


        

最后,记者只能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钱宸这才老老实实的回答。


        

由于有内功在身。


        

他来到这边之后, 睡觉睡的少。


        

拍戏的空闲时间, 也从来都不撩骚剧组的小姑娘。


        

大部分时间, 都是拿来学习知识。


        

戏曲知识也学了不少。


        

结合自己上辈子的学识,回答起这些专业问题, 也能让人耳目一新。


        

都是干货。


        

记者满意的走了。


        

钱宸化完了妆,登台排练。


        

下面坐了一排排, 从来没有谁排练的时候, 有如此多的观众。


        

上次在梅兰芳大剧院。


        

与其说是排练新剧目,还不如说是个人演出。


        

来了很多人。


        

可还是有不少人没赶上。


        

这三天,前两天排练,后一天录制。


        

绝对是最好的机会。


        

钱宸也很给面子,先是唱了一折《斑竹泪》。


        

他唱的这一折是最难唱的那一折。


        

网上有一些视频。


        

其实不少地方都唱错了。


        

现在,他这个原唱者,为台下的戏剧人提供了最原始最正统的唱法。


        

唯一不和谐的是。


        

你一个唐明皇妆容的老生,你哭哭啼啼的,实在有碍观赏。


        

这一折结束,他才开始唱《幸月宫》。


        

唱完上午就结束了。


        

舞台就这么大,大家都要进行排练,不可能全部留给他。


        

哪怕台下众人都愿意也不行。


        

钱宸就带着妆,坐到台下,看其他剧种进行排练。


        

他在网上也经常听其他剧种。


        

现存的大部分剧种,都是在古剧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昆曲不是最好听的。


        

这一点,不需要怀疑。


        

不管是在好听这一块,还是在好唱这一块,它都排不上号。


        

在大家的印象中,耳熟能详的戏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等,昆曲的受众群体反而不多,可是这种被人忽视的戏剧,却是华夏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但很多现代戏曲,其实都从它身上汲取过养分。


        

也正因为如此,它被誉为“百戏之祖”。


        

能担得起“百戏之祖”的称号,就可以想象这个剧种的古老了。


        

钱宸并不排斥昆曲随着时代进行改进。


        

哪怕他传承的是最古老的那种。


        

曲高而和寡。


        

没有人欣赏的艺术,只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中午和一群大师吃了饭。


        

吃饭得摘掉胡子。


        

他的年轻,让大师们心惊,也欣喜。


        

下午排练最后一场。


        

也是钱宸到时候要录制的这一场。


        

他唱了两遍。


        

一种是用古法去唱,是原汁原味的大明昆曲。


        

另一种,他吸取了一些现代唱法。


        

这个倒不是钱宸听了几场戏,随手就能改出来的。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这个。


        

古法,现代,钱宸给戏剧从业者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也可以说是研究素材。


        

他不会小瞧任何人,现场很多都是大师。


        

这样的素材,到了这些大师们手上,一定会开出更多的果实。


        

唱完之后,掌声不断。


        

钱大家不愧是钱大家啊,这自身的本事,果然够硬。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