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 第216章 催更太可怕了
         然而,钱宸却委婉的拒绝了她。
         不是他没那本事。
         而是没那个时间。
         改变成粤剧,那还要不要改变成其他的,那么多的剧种,钱宸总不好厚此薄彼吧。
         曾晓敏并不失望,而是神色如常的问:“钱大家,不知道后续还有没有新的剧目出现啊?”
         第一次出了个《斑竹泪》。
         第二次出了个《幸月宫》。
         你要是说你只会这两个剧,谁又会相信呢。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钱宸哈哈一笑,在其他戏剧人围上来之前赶紧逃跑。
         他不可能说没有。。
         也不可能说一定有,不然会被这些人盯着“催更”。
         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至于那些闻风围过来的人,就算他们不认识钱宸——其实大部分都已经知道了钱大家的丰功伟绩——也至少认识单薇啊。
         昆剧的人和钱宸走的最近。
         盯着昆剧的人,不用费什么力气就能堵到钱宸。
         大家对钱宸的目的,基本的都差不多。
         希望钱宸能帮忙改新剧目。
         或者,就算不帮着改,最起码眼熟一下也行。
         钱宸逃跑后。
         大家也不觉得他不礼貌。
         这样一门心思为戏剧的年轻人,会有什么坏心思呢。
         没人忍心苛责他。
         钱宸设立的戏剧奖学金,已经从昆曲,慢慢的向外辐射。
         原本应该只是几百万的总金额。
         分散下来的话,也没多少。
         不过,戏剧协会正打算从近些年稍微宽裕一些的活动预算中,拨了一笔款子塞进来。
         还有一些老艺术家,也捐了一些钱到这个被命名为“榆钱奖”的奖学金里面。
         后续还会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吸纳戏曲爱好者的善款。
         管理奖学金的是一些戏曲家,无偿管理,接受钱宸这边的监督。
         钱宸的戏曲奖学金叫“榆钱奖”。
         桃花颜色好如马,榆荚新开巧似钱。
         其实,钱宸用这个做奖学金的名字,是取自原主父母的姓氏。
         总比叫“长阳奖”更正经一些。
         榆钱奖目前只针对学员, 和戏曲界高端的梅花奖不是同一个路数。
         但这才更能体现钱宸的不为名利。
         我去娱乐圈赚钱养戏曲!
         就凭这一点,钱宸就算在戏曲晚会的舞台上拉屎, 都没有人会说他的不是。
         化妆的时候, 有人进来采访。
         他们被郑小婉挡了一会。
         等钱宸妆化的差不多了才被放进去。
         钱宸的唐明皇, 是老生,带假胡子的那种。
         “钱大家今天排几场?”记者问, 他们是专门负责采访戏曲相关行业的。
         也非常的专业。
         “大概三场吧,今天三场,明天四场。”钱宸本不想接受什么采访。
         奈何组委会再三劝说啊。
         还说, 戏曲爱好者们,希望看到台下的钱大家。
         这样也有助于榆钱奖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为了迷惑别人,钱宸给自己起了个艺名。
         叫做钱六。
         到时候晚会报幕的时候,就报这个名字。
         《幸月宫》,演唱者钱六。
         其实他这样的起名, 有些大不敬。
         毕竟原主的祖先就叫钱镠。
         不过, 你也可以解读成是在追思祖先, 是在纪念祖先。
         也没毛病。
         实际上, 钱宸随手取的。
         他也不觉得,这位生活在数千年前的吴越王真的还原主有什么血脉关系。
         六,是纪念他出演的第一个正式角色。
         六子。
         钱六子有点不太好听。
         钱六虽然随意了一些, 但至少听上去没什么毛病。
         “听说钱大家您设立了一个奖学金……”记者也是有备而来的,而且他可能也觉得,问这样的问题, 才能帮助钱大家宣传。
         “本分之事,实在不值一提, 不说也罢。”钱宸一直用了些戏腔在说话, 就算是他妈看到这段采访, 估计也认不出他来。
         关于私生活,钱宸一概敷衍。
         最后,记者只能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钱宸这才老老实实的回答。
         由于有内功在身。
         他来到这边之后, 睡觉睡的少。
         拍戏的空闲时间, 也从来都不撩骚剧组的小姑娘。
         大部分时间, 都是拿来学习知识。
         戏曲知识也学了不少。
         结合自己上辈子的学识,回答起这些专业问题, 也能让人耳目一新。
         都是干货。
         记者满意的走了。
         钱宸化完了妆,登台排练。
         下面坐了一排排, 从来没有谁排练的时候, 有如此多的观众。
         上次在梅兰芳大剧院。
         与其说是排练新剧目,还不如说是个人演出。
         来了很多人。
         可还是有不少人没赶上。
         这三天,前两天排练,后一天录制。
         绝对是最好的机会。
         钱宸也很给面子,先是唱了一折《斑竹泪》。
         他唱的这一折是最难唱的那一折。
         网上有一些视频。
         其实不少地方都唱错了。
         现在,他这个原唱者,为台下的戏剧人提供了最原始最正统的唱法。
         唯一不和谐的是。
         你一个唐明皇妆容的老生,你哭哭啼啼的,实在有碍观赏。
         这一折结束,他才开始唱《幸月宫》。
         唱完上午就结束了。
         舞台就这么大,大家都要进行排练,不可能全部留给他。
         哪怕台下众人都愿意也不行。
         钱宸就带着妆,坐到台下,看其他剧种进行排练。
         他在网上也经常听其他剧种。
         现存的大部分剧种,都是在古剧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昆曲不是最好听的。
         这一点,不需要怀疑。
         不管是在好听这一块,还是在好唱这一块,它都排不上号。
         在大家的印象中,耳熟能详的戏曲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等等,昆曲的受众群体反而不多,可是这种被人忽视的戏剧,却是华夏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但很多现代戏曲,其实都从它身上汲取过养分。
         也正因为如此,它被誉为“百戏之祖”。
         能担得起“百戏之祖”的称号,就可以想象这个剧种的古老了。
         钱宸并不排斥昆曲随着时代进行改进。
         哪怕他传承的是最古老的那种。
         曲高而和寡。
         没有人欣赏的艺术,只会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中午和一群大师吃了饭。
         吃饭得摘掉胡子。
         他的年轻,让大师们心惊,也欣喜。
         下午排练最后一场。
         也是钱宸到时候要录制的这一场。
         他唱了两遍。
         一种是用古法去唱,是原汁原味的大明昆曲。
         另一种,他吸取了一些现代唱法。
         这个倒不是钱宸听了几场戏,随手就能改出来的。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这个。
         古法,现代,钱宸给戏剧从业者们提供了一个参考。
         也可以说是研究素材。
         他不会小瞧任何人,现场很多都是大师。
         这样的素材,到了这些大师们手上,一定会开出更多的果实。
         唱完之后,掌声不断。
         钱大家不愧是钱大家啊,这自身的本事,果然够硬。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