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五十三章 三爷驾到
         11月22日。
         小雪。
         忌:开光。
         余,诸事皆宜。
         这一天,注定会被载入德芸社的历史,在其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而位于大栅栏街的光洋酒店,今天也格外的热闹。
         从一早开始,便偶尔能看到有人拿着照相机,对准酒店门口的水牌拍照。
         水牌的大红纸上,写着“德芸社拜师宴”几个墨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更多的人和车陆陆续续到达。
         门口迎宾的人,有酒店的工作人员,也有德芸社的人,个个都满脸堆笑。
         宾客到来,便引入宴客厅内。
         别看酒店档次不高,但宴客厅还算宽敞,零零总总的摆了不下三十桌。
         早来的宾客,有的已经入座,正嗑着瓜子。
         有的则站在旁边,拉着熟人闲聊。
         同时,也能见到德芸社的人,作为东道,在其中穿梭照应。
         但如果细看,便会发现众人中,不见了郭德刚夫妇,还有唐宇等六位即将拜师弟子。
         酒店的一间客房里,这些人却一个不落,全都在这儿。
         郭德刚和王慧一身相配的绣金唐装,如果再配上一副墨镜,那活脱脱是黑老大的形象。
         年轻人时髦一点,像何芸伟、栾芸平等人,则西装、领带、皮鞋的打扮。
         小岳没有西装,穿得还是师父郭德刚当年结婚时的那一套,短了点,但很喜庆,整个就一新郎官的模样。
         只有曹芸金和唐宇两人不同,他们穿得是纯色中山装。
         颜色一银一白,一个眼神犀利,一个面若春风,其人性格,由此也可看出一二。
         一屋子的人,都穿戴的很得体,有模有样。
         但不少人的衣服,一看质地就一般。
         这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为相声演员,他们即将得到属于自己的师承名分。
         郭德刚拜在侯氏门下,他们则将拜在郭氏门下,成为整个相声门真正的第九代艺人。
         没有名分的相声演员,被人称作“海青”,或者“海青腿”。
         意思就是:外行人。
         行走江湖,处处会被人排挤。
         甚至要是你的活太出彩,挡了人家的财路,那眼红的同行是可以当面砸你的场,没收你吃饭的家伙。
         如此被人欺负,你还不敢反抗,因为人家背后是整个相声门在撑腰。
         反过来。
         等摆知过后,那无论同行喜不喜欢你,这个名号是无法被抹杀的。
         那你行走江湖,靠相声手艺吃饭,就名正言顺了。
         搁以前,哪怕你有一天,真落魄到流浪街头,当地的同行也不能不管。
         人家会管你饭,给你凑盘缠,好让你不至于客死他乡,成为孤魂野鬼。
         没有人敢不尽这个责任,因为他自己也有徒子徒孙行走江湖。
         哪怕就是到了现在,虽不至于这么惨,但这个东西依然重要无比。
         要不然,郭德刚早年一身手艺,为什么还是靠相声混不到一碗饭来吃呢?
         不就是因为缺了这个么?
         屋子里,没有外行人。
         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很重要,包括郭德刚。
         他抬眼扫了一圈,眼众人都已收拾停当,又再次叮嘱道:
         “今天来的,都是同行,而且好多都是长辈先生,出去之后,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都不能失了礼数。”
         众弟子应声:“知道了,师父。”
         他说完,又将目光看向了唐宇。
         “小宇,你作为大师兄,等下按司仪的指引,带好头。”
         “我明白,师父!”唐宇点头。
         他嘴应声,心里却有点犯嘀咕。
         这件事因为自己的关系,提前了近一年。
         德芸社远还没大火起来不说,现在偏又赶上了同行发难的档口。
         那这个摆知仪式,还能像后世那样,高朋满座,热热闹闹吗?
         外行人,看不透内行事。
         自己真正混迹相声门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他有点摸不准整个相声门的脉!
         想罢这一点,他的目光又有意无意的扫向其他几位,心里同样很感慨。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有些事阻止不了。
         只能以后见机行事,帮师父兜着一点吧!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唐宇发现郭德刚其实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或许,能把某种艺术钻透的人,很少是硬心肠的。
         最简单的。
         现在身处的这家酒店,它的不远处就是广德楼剧院。
         这是巧合,还是有不同的意义呢?
         没过多久。
         烧饼敲门进来。
         “师父,师爷快到了!”
         郭德刚当即站起来,稳步的朝外走去,其他人也紧跟其后。
         来到一楼门口,一辆轿车刚好过来。
         停车推门,便见一位五十多岁,背头边分的老人打车上下来。
         正是师爷侯耀纹,人称“三爷”。
         他原本正带队在外地演出,接到信之后,紧着赶回来的。
         虽然精神头不错,但脸上却难掩疲惫之态。
         郭德刚一见三爷,赶紧小步跑过去,扶着他。
         “师父,为了我的事,让您一路奔波,弟子有愧呀!”
         三爷却很高兴:“哈哈,你的大日子,赶多少里地我都得来。”
         “师爷。”唐宇几人鞠躬见礼。
         三爷扫视一圈,满意的直点头。
         “好,不错,都是好苗子!”
         最后他又将目光看向唐宇:“你就是老大?”
         唐宇赶紧躬身道:“是,师爷,我就是唐宇。”
         “嗯,听你师父跟我念叨好几回了,现在见到了,不错,果然一表人才呀!”
         唐宇笑道:“您过奖了!”
         门口不是说话之地,几人簇拥着,把三爷请进了宴客厅。
         进门一瞧,唐宇有些吃惊。
         好多人。
         估计得有两三百人,而且好多都是相声界的名家大蔓儿。
         像宝字辈的常先生,其他的还有谢先生、师先生、奇先生等等。
         当然,还有侯家二爷。
         穿貂戴金的,一身富贵样。
         更多的人,唐宇的功课没有做到位,基本都对不上号。
         但只瞧人家的做派,也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简单。
         除了这些艺人,还有不少记者。
         也不知道是邀请的,还是自来的。
         散在四处,个个脖子上挂着照相机。
         三爷一露面,原本热闹的大厅,很快安静了下来。
         基本上,所有的同行,都纷纷起身打招呼,里外都透着亲热劲。
         看到这一幕,唐宇心中了然。
         只要有三爷在,无论什么时候举行摆知仪式,都肯定是高朋满座,不会无人到贺的。
         爷孙三辈人,一路介绍,一路招呼。
         最后,终于请三爷在主桌坐下。
         仪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