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六十一章 相声小痴
         熟悉的人,都说郭德刚是“相声痴”。
         可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发现后台又多了一个“相声小痴”。
         无论是走,还是坐,唐云风嘴里的词,就没有停过。
         知道的人,他这是在练功。
         不知道的人,看他跟疯子自言自语差不多,就差流哈喇子了。
         其他小辈见此,貌似有些明白,为什么大师兄年纪不大,竟然能有如此手艺了。
         成功,果然没有凭白的事儿呀!
         小岳是关心唐云风的,他的眼光与别人不太一样。
         他看到大师兄在练功念词之外,好些时候都在独自叹气。
         不光在后台,连在家里也是这样。
         小岳很担心。
         可他搞不懂,一身本事的大师兄,这到底是被什么事儿难成了这样。
         很快,他又猜测到,大师兄莫不是因为跟自己不搭档了,心里难受的?
         咦,也不对。
         明明是他抛弃了我。
         要难过的也应该是我才对吧?
         琢磨来琢磨去,稀里糊涂的整不明白。
         但他记得,自己老妈说过,有啥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就会好很多。
         所以,大师兄肯定需要人倾听。
         终于,他踱到唐云风跟前。
         “大师兄。”
         唐云风抬头,疑惑的问道:“小岳,你有事?”
         小岳摇头:“我没事,是您有事吧?”
         唐云风更疑惑了:“我有事,我有什么事?”
         “大师兄,我妈说过,有事不能憋在心里,会憋出毛病的。”
         唐云风一想便明白了。
         “去去去,我在练活,别打扰我!”他一挥手说完,又是一声悠扬的叹息,“唉~~”
         这是长叹。
         小岳:“……”
         练活?
         这不还是在叹气么?
         不对,大师兄还是心里有事。
         没事,谁会把气叹成这样?
         不过,大师兄还是把自己当外人了,有事也不跟自己说。
         难道搭了那么多次的台,就莫得感情么?
         想罢,小岳的眼神更加幽怨了。
         不管小岳的那副死相,唐云风继续练功。
         他最近,是真的入了迷。
         好像自己进入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中。
         以前吧,他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自信的。
         不能说一百分,但八九十分肯定是没问题的。
         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
         原先于慊教自己捧哏时,师大爷那一种很随性,却又很精准的应对,就让他有些触动。
         但也只是触动,却总感觉不是很能把握得住。
         直到最近,他跟邢纹昭学单口时,悟到了另一个词:细致!
         这才让他豁然开朗,找到了一个方向。
         就是细致。
         他终于明白了,师大爷在上台的风淡云轻,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的感觉。
         其实全是用瓷实、细致的手艺,在下面托着底。
         底是稳的,是密的,那你来什么包袱,都能兜得住。
         不然,他怎么可能做到闭着眼睛捧哏,还总是恰到好处?
         逗哏、捧哏、单口,各有各的细致。
         但无一例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都是在拼细活。
         其他行当的手艺人,同样如此。
         多细,都不为过。
         再细微的点,都可以显出演员的能耐来。
         当你所有的细节都把握住了,那舞台就是你的天下,你就是台上的王。
         所有观众,无论老少,无论内外行,都会被你折服。
         就像戏曲演员,一频一笑,都有他的讲究。
         当然,相声演员可以粗糙一点,但也必须往这个方向努力。
         以前,他只知道大方向,没有找到路。
         现在他找到了。
         所以,这几天,他便反复的练。
         叹气就叹气吧。
         叹气也是需要练习的。
         此外。
         语气什么时候上扬、下降,上下到几分合适。
         挥手时,手臂的速度,最终停在什么位置恰当。
         还有留白,停顿等等。
         不少身段动作,他连邢纹昭自己表演时都没见过。
         细问之下,才知道老先生是照着他师父的标准教的。
         刘大师的表演风格,就是细致、瓷实,他更是少数能将声、容、情、神同时兼备的大蔓儿。
         他的能耐,邢先生有些是拿捏不住的,但他见过自己师父是怎么使的呀。
         照本宣科,在别处不是好事。
         但放在这儿,那绝对是好事情。
         现存的资料当中,只有刘大师的文字和录音带。
         能看到他表演时的录像带,没有。
         通过他的亲传弟子转授,估计是目前仅有的办法了。
         可惜呀,如果等这一批老人百年之后,那世间就真的再无人知晓,大师当年的风采啦!
         这让唐云风唏嘘的同时,心中大喜。
         征得郭德刚同意后,他便一直跟着老爷子请教。
         都活到这一把年纪,老爷子很多事早就看开了。
         手艺得以传承下去,才是一个老艺人,暮年最大的心愿吧?
         何况,唐云风这股子灵性,也确实让他喜欢。
         当下,便尽已所能的传授着手艺,也算是隔代授艺了。
         唐云风可不是个安分的主。
         他一边练着手艺,最后还将主意打到了段子上。
         改本子。
         这可是名家名段,想往好了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他改完之后,又拿给几位先生看,求指点。
         再继续修改。
         随着时间的临近,后台也越来越忙。
         整个剧场,没聘什么外人,所有的事,都是自己这一帮子人操持的。
         联络宾朋,安排售票,调整布置。
         作为纪念专场,那幕布背景之类的风格,肯定不能用平时,那种太喜庆的东西。
         王慧专门订制了素色的薄布,用车拉回来。
         所有的弟子们,亲自拉扯挂好。
         背景也印了横幅,还有一些刘大师的大海报,四处张罗着贴好。
         邢纹昭虽然不是刘大师的首徒,但他却是最上心的一位。
         前前后后的看着,指挥着年轻人。
         看到一切物事,都渐渐准备停当,眼圈又止不住的红了。
         见谁都道辛苦。
         小辈们哪敢受老爷子这么大的礼,差着两辈呢。
         你作揖,我就得鞠躬还礼。
         你要是鞠躬,我就得跪下给您磕了。
         后来,还是郭德刚出面,一番宽慰之下,老爷子这才消停了许多。
         终于,3号晚上,忙活到深夜,所有东西准备就绪。
         就等第二天的纪念专场开演。
         而通知公告也早发出去了。
         4号虽然是周日,但不开下午场,只有晚上这一场演出。
         除了少数送的票,其他的票早就卖光了。
         晚上回去的车,是唐云风开的。
         慊大爷太困了,自己靠着后排打盹呢。
         不时,副驾驶位的烧饼扭头。
         “大师兄,明天加油,师爷要来哦!”
         唐云风一愣:“师爷不是搁外地还没回来么?”
         “回来了,今天下午的飞机,明天刚好周末,他会来后台。”
         唐云风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个倔老头总算是回来了。
         听说师父和师姑,两个人打电话,都不管用。
         打电话不行,那当面劝,总该有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