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县令可没空拯救世界 > 第三章 长安县差头的第一具尸体
         “京查期间你多小心,锦衣卫统领也就是禁卫军的统领,大周朝太监总管安文月,别看是个宦官,权力可大着呢。”秦风踏出门说道。
         “过几个月京查完了,就是皇帝陛下的诞辰,不过也忙乎不了几日,都是上面的人在张罗,咱们没什么存在感。”
         “老爷是走后门的?”郑年比较好奇这个。
         “是啊。”
         穿着官服的二人走上了街,秦风随手接住小贩递来的肉串,递给郑年一串,“几年前吧,老爷是在长白山打猎的猎户。”
         郑年眼巴巴地准备听一个励志故事。
         “当今镇南王微服巡游长白山,遇到大雪,只能在山下歇脚。入了夜被猛虎袭击,亲卫死了三个,本来就没带几个人,还有几个亲卫正打算带着镇南王跑,一个壮士半路杀出,八百四十七拳将老虎生生打死。”
         秦风突然对着卖胭脂的小贩比划了几下。
         “镇南王当即拍手,觉得这是个好汉,立刻就要赏他黄金万两。”
         “结果好汉什么都不要,跪在地上大哭,‘俺爹就稀罕俺当个官儿,这是俺爹的遗愿!俺看你也不是个凡人,俺跟你当官儿去吧!’”
         “镇南王有点儿为难,但思来想去确实有救命之恩,就带着回到了京都,扔给了一个长安县县令的官职。”
         郑年都傻了,这年头当官儿这么轻松?
         可是转念一想,又是八百四十七拳,又是打老虎……哪一项都不轻松,若是当日镇南王遇到的是我,那现在我就是一坨干巴的,镇南王就是旁边那一坨稀的。
         “长安县其实也没啥事儿,天子脚下,大案要案都是京兆府来办,说白了就是个闲差,这几日不出事儿就行,等到新的京兆尹走马上任,也就无事了。”
         秦风吃完了串儿,借着搭肩的动作,在郑年的衣服上摸了摸油渍,“所以县衙门里也没什么人,小厮和差役居多,一般有了冤屈也不会在这里伸冤,大多都去了京兆府那边。”
         “这样能够节省衙门里的开支。”
         郑年点点头,长乐县和长安县同在京都,皇宫正大门宣武门为主道,东边是长安县,西边是长乐县。
         相当于一个城市两个区,京兆尹就是市公安局。
         “现在朝廷安公掌权,要整治京都官员,京兆尹大人直接被砍了头,衙门口就剩下了长乐县和长安县。”
         秦风将挎刀摆了摆。
         “所以你就跑了?”郑年也没有跟他客气。
         “没办法啊,京兆府缺人,给我弄过去了,你说我能怎么办?”
         秦风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遗憾。
         “哦对了,忘了问你,你功夫好不好?”
         这一问给郑年问住了。
         “功夫?”
         “这年头什么事儿都有,修道的仙人满天乱飞,武学宗师京城也有很多,妖人盘踞的花辞国过几个月也回来给陛下祝寿。”
         秦风打了个哈欠,“少说也得个武道八品或者仙道七品才能自保吧?”
         郑年悔地肠子都青了,拍了拍脑壳,系统没了,戒指也送了,总不能要回来。
         秦风看他的模样以为是害怕,便安慰,“不过也不用担心,这京城里,若是有了什么侠客妖怪的,自然会有上面的人出面解决,轮不到你。反正就记住,在这儿当差,拿点油水不是事儿,其他的别贪,好好活着就行了。”
         长安县城的地方确实很大,二人溜达着过了十四个坊,两片九个商区连在一起的商坊和一个王爷府。
         整个一圈走下来少说也得一个多时辰。
         快班不管巡街的事儿,那是壮班的事儿。
         郑年心里好受了些。
         熟悉了地形之后,差不多也到了正午,秦风带着郑年到了一个街边摊儿上,指了指对面的杏花楼,“这地方你能去,我也能去,但第一次要在办案的时候去,有事儿没事儿扯点儿事儿出来,得让他们认识你。”
         “然后到了晚上就可以便服去了,懂了吗?收你钱的话你就给,第二天再带上人来查案就行,一来二去就不用花钱了。”
         “带上那四个宝贝?”郑年问道。
         “三个,王大彪从衙门口走到这儿得一天一宿。”清风纠正道。
         郑年捂着额头,又当成片儿警了?
         算了,只要能陪在老妈身边,当啥都无所谓。
         两碗阳春面上了桌,二人掰开了筷子打算吃饭。
         正当此时,惊呼一声。
         郑年转头看去,四层高楼的杏花楼楼顶上,跳下来了一位。
         PIA!
         和路边摊锅上的煎鸡蛋一样。
         郑年指了过去,“这儿是长安县地界么?”
         “对啊。”秦风自然也看到了。
         接着,他表情平淡,行动迅速地将身上的佩刀解了下来,放在桌上,脱下了捕头的紫红雕纹衣服,给郑年套上,佩刀挂在郑年身上。
         又将腰间的捕头令牌系在了郑年的腰间。
         拍了拍他的肩头,随后一拱手,“少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
         大步就跑了。
         留下长安县新任捕头差爷独自在风中凌乱。
         郑年站在那儿把秦风十八代祖宗骂了个遍。
         他跑了,我不能跑啊……
         这天杀的。
         抬头看去,四楼窗户口站着一个人,锦衣华冠,痴痴地看着郑年。
         下面老百姓也都看到了他。
         有眼尖的第一时间跑到了郑年身边,“差爷!差爷!死人了!”
         “我没瞎,别叫唤了!”郑年气不打一处来。
         哪儿的事儿啊,上班第一天就出这么大的动静。
         反应都反应不过来!
         没辙,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长安县新任捕头差爷走了过去,拨开人群举起长安县官令,“都消停点儿!我是这片儿的民……啊,差头,都别乱动,破坏了现场都给你们抓起来!”
         七年的片警这点场面还是能镇得住的。
         围观的百姓后退了几步。
         人肯定是死了,四层高楼摔下来……
         稀碎。
         “管事儿的呢?”郑年问道。
         “来了来了……”
         杏花楼的老板娘气喘吁吁,面色慌张跑了过来。
         “去通知长安县衙门口,让他们人过来。”
         这种事儿郑年自然是处变不惊,以前这种尸体也见识得多了,煤气爆炸的,原配砍小三的,追债逼得跳楼的。
         脱下官服将尸体盖住,安顿了老板娘,“谁碰了这个尸体,你就三十大板,懂了吗?”
         老板娘的脑袋点的就和小鸡啄米一样。
         郑年顺着楼梯上去,直奔四楼房间。
         推开房门看到了里面的人。
         对方一动不动,站在那里。
         下意识从背后掏枪,结果摸到了一把刀。
         “卧槽!”
         刀就刀吧。
         抽出长刀,郑年大喊,“人赃并获,别想着跑了,京城地界,你是跑不了的。”
         公子坐在桌旁,面如死灰,“不是我杀的。”
         “这话你跟我说没用,留着回头跟老爷说去吧。”郑年也没想那么多。
         在他的眼里,谁犯了错都得抓,所以也没问叫什么哪儿家的,就直接押下了楼。
         众目睽睽之下,长安县新任捕头郑差爷拿着刀横在那公子脖子上,硬生生站在尸体旁边等了一炷香的时间。
         三个宝贝带着壮班的十几个人,浩浩荡荡抵达现场。
         将人群隔离开。
         把公子交给了衙役,郑年才看到仵作走了过来。
         好家伙,郑年看着仵作生怕他一不小心和这个姑娘一起走了。
         估摸着这位爷有九十多岁了,佝偻着身体,颤巍巍地蹲了下去。
         郑年赶紧上去搀着,“大爷,您留神。”
         “么的事!”仵作大爷声音洪亮,“谁死啦?”
         “这不是?”郑年指着面前的尸体。
         “你给我瞅瞅,咋死的?”
         得。
         这大爷靠不住。
         郑年直接吩咐差人给这仵作送回去,验尸再验死一位,那可就不是小事儿了。
         蹲在地上看着尸体,郑年皱着眉。
         嘴唇发黑,脸色煞白。
         不像是坠楼死的啊。
         就在这时,旁边的人群乱乱哄哄,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大理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