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邺女帝师 > 第68章 搏命
         就连一向清高的沈先生,在读了几句之后,也收起了“随便看一看”的心态。
         “虽然未提解决之策,却能切中要害,可以看出此人竭力掩藏字句锋芒,可行文还是过于锐利,应试怕还需要雕琢!但这字……”沈先生看着头一次见到的金乌体,倒是笑开来,“字体凝实,阳刚洒脱中带柔和,英气勃发,如朝如阳,不知……五殿下哪里遇到这样一个内藏锋芒不外露的人物。”
         等着沈先生不留情面痛批这文章的萧五郎听到这话,小脸顿时垮了下来。
         一向口舌不留情面的沈先生,还是头一次如此称赞一个人。
         萧五郎想到自己师父纪京辞看完文章的表现,再听沈先生这么说,心里越发堵得慌。
         他不服地冷笑一声:“他这文章必定是谢老精雕细琢,润色过的,只要给我时间我能写出比谢云初更好的文章,沈先生你等着……”
         说着,沉不住气的萧五郎起身,同萧知宴行了礼便走。
         萧五郎咬牙切齿起誓,要回去后写一篇另师父和二哥,还有沈先生刮目相看的文章。
         “五殿下……五殿下!”
         沈自在没有唤住风风火火的萧知禹,摇了摇头将谢云初的文章叠好,搁在一旁,起身关上书房门,与萧知宴商议起正事来。
         “殿下,不知北魏密使所言,殿下考虑的如何了?”沈自在面色深沉询问。
         萧知宴缓声开口:“那就端看此次……父皇和安平侯夫人详谈后,是否会听从北魏的吩咐,与北魏连兵攻打戎狄。”
         此次安平侯夫人回汴京,说是来祭拜大长公主和驸马……
         实际上,是带着目的回来的。
         安平侯夫人说,不论是北魏百姓还是大邺的百姓,都苦戎狄已久。
         且安平侯夫人的女儿,北魏的皇帝的发妻……云昭郡主,死在了戎狄人的手中。
         北魏皇帝登基至今,朝中根基已稳,已按耐不住要替发妻报仇。
         故而……北魏想与大邺合兵,剿灭戎狄。
         北魏意在灭戎狄不假。
         实际上……是想要大邺出主力,消耗大邺兵力,进一步削弱大邺。
         北魏皇帝派密使找到萧知宴,说北魏皇帝念在旧日情分,欲助萧知宴夺嫡。
         请萧知宴务必促成此次北魏大邺合兵剿灭戎狄之事,届时由萧知宴领兵,既可以积累军功避开汴京夺嫡的乱流,亦可以为云昭郡主报仇。
         萧知宴不是不知道,北魏是抓住了他对云昭的情义,想要一石二鸟,灭了戎狄顺便弱化大邺。
         “殿下是打算……与北魏合作?”沈自在问。
         萧知宴放下手中萧知禹誊抄的文章,道:“是借力,借其之力为己用。”
         萧知宴心中是有数,他可以借北魏的力谋得储位,但……绝不能损母国,而利己。
         沈自在听到萧知宴如此说,放心地点了点头……
         萧知宴记得,纪京辞曾与安平侯府来往颇为密切,问道:“纪京辞入京,可曾去见安平侯夫人?”
         沈自在摇了摇头:“听说纪京辞入宫后,安平侯夫人身边的婢女就在宫门口候着,纪京辞人刚从宫里出来就被拦住了,可后来不知为何……纪京辞并未去见安平侯夫人。”
         萧知宴手肘担在坐椅扶手上,眯起眼……
         以前,纪京辞对安平侯夫人可是恭敬的很,如今却连见都不肯去见。
         好似,从云昭死后,纪京辞对安平侯府的态度就变了。
         难不成,纪京辞也对云昭……有情?
         ·
         纪京辞并未打算在汴京久留,与挚友一聚,明日便要出发前往永嘉。
         可就与挚友相见的这短短时间,他已经听说了谢云初大闹汴京城的壮举。
         谢云初一出接着一出的大闹,直到苏明航重伤,苏伯爷当朝哭求陛下做主,谢云初点出苏明航亲笔账本之事,连牛御史都被这小郎君拉下水。
         如今,朝廷六部皆有官员受“账本”影响,下狱的下狱,罢职的罢职。
         “谁能想到,就因谢家六郎为其长姐讨要嫁妆这无意之举,能牵扯出来这么多事,那些原本看在大皇子面子上,收了苏明航礼办事的官员,这下哭都没有眼泪!”卫长宁笑着端起酒杯,“大皇子党受挫,我心中实在高兴,当浮一大白!”
         卫长宁是纪京辞的好友,当年便是经由纪京辞点拨学问,才榜上有名,纪京辞入京他自然是要款待的。
         这些年卫长宁空有一身才华,因不愿入大皇子和三皇子门下,常被大皇子和三皇子两党打压。
         现下看着大皇子倒霉,卫长宁自然是高兴的。
         卫长宁将杯中酒饮尽,舒坦地叹了一声。
         他抬眸见纪京辞似若有所思,问:“怀之……你想什么呢?喝酒啊!”
         纪京辞端起酒杯:“吏部尚书之位,可已经定下来了?”
         拎着酒壶给自己斟酒的卫长宁点头:“定下来了,吏部侍郎谢大人顶上,就是陈郡谢氏鸿儒谢老的庶长子,这个谢六郎的大伯……”
         卫长宁话音一落,自己也愣住,抬头看向纪京辞:“你是说……”
         “酒满了。”
         卫长宁忙放下手中酒壶。
         “你是说,从这谢六郎讨要自家长姐嫁妆开始,谢家就是冲着吏部尚书之位去的?”卫长宁努力睁圆自己的小眼睛,巴巴望着纪京辞。
         纪京辞浅笑:“谢大人出身士族……士族自有士族的风骨在,又不涉党争,走的是纯臣之道,对朝中耿直朝臣有利。”
         卫长宁收起心中惊骇,点头:“这要比吏部尚书之位落在大皇子党,或是三皇子党要好的多。”
         可,卫长宁心中还是有疑惑,若是谢家这么有手段,为何会从士族大家落得今日这般田地?
         谢大人入仕多年,能走到吏部侍郎这个位置,人人都知是因其嫡长子谢凌云从军入伍,死在了与戎狄之战中,皇帝才给了谢大人一个侍郎的位置。
         有手段为何不尽早使出来,逼得自家子嗣戎装搏命换前程?
         纪京辞将杯中酒饮尽,想起文章中字句暗藏锋芒的谢云初,眉目间有了笑意更温和了些。
         陈郡谢氏,或许……又要重新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