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正义的使命 > 第1332章 观念相左
         最新章节!
         “你说什么?”樊俊惊问道:“厉书记要让农民回流?”
         “的确是这样。”楼安国说道:“厉书记只在讲话稿里加上这么一句话。樊市长,我想不通,农民都把土地租出去了,回来干嘛?等着喝西北风吗?”
         樊俊心中也对厉元朗出其不意这一招心存不满,却没有在电话里予以置评。
         撂下话机,他想了一想,叫来秘书韩博。
         “你把我在全市农村工作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稿拿过来,我再看一下。”
         韩博领命出去,很快呈现给樊俊。
         之前,樊俊已经把稿子内容定了,听闻厉元朗改的那句话,他也改了主意。
         欻欻几笔,也在稿子上添了几处,然后交给韩博,“就按这个内容重新打印装订。”
         韩博一百个不理解,在整理讲话稿的时候特意和之前对比起来,发觉改动幅度不大,但是味道却变了。
         只是领导定下来的事情,他一个秘书只能遵照执行。
         可这边他刚把稿子装订出来,又被樊俊叫了进去。
         “那篇稿子暂时不要动,我马上去市委那边见厉书记,等我回来再说。”
         韩博真是被樊俊的出尔反尔弄得一头雾水,都不到该怎样做了。
         樊俊一走进厉元朗办公室,厉元朗起身相迎,把他让进沙发里坐下。
         樊俊开门见山地说:“厉书记,明天上午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关于我市农村工作的发展方向,我想和你沟通探讨。”
         厉元朗颔首道:“唐江之前向我汇报的时候,我和他就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我市耕地面积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要想提振全市经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是根本,是引擎也是动力。”
         “不过,我市目前农村状态,是农民把土地租出去,离开农村前往大城市打工。我不否定这种方式不好,可从长远看,这对我们整体发展极为不利。”
         “农民走了,去外地创造GDP,让我们就此失去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举个最简单例子,农民在本地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都要花钱,这些却是能够产生直接消费的行为。”
         “所以我在讲话稿中提出农民回流问题,把他们请回来,让他们有信心在自己的土地上搞种植,并且能够获得可观收入。”
         樊俊闻听,眉头微微一蹙,不解说道:“厉书记,你想过没有,农民依靠出租土地费加上其他收入,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
         “然而种地是靠天吃饭,还得劳心费力。刨除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等费用,到最后农民根本剩不下几个钱。”
         “所以我觉得,书记你的理想是好的,现实却是行不通的。”
         厉元朗耐心说道:“樊市长,你的这种观点我不赞同。如今,国家提倡农民搞合作社,和以往不同,那时候是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
         “现在呢,新形势下的合作社,是农民用承包地入股合作,相当于股东,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因为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民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依我看,我们目前应该两条腿走路,要让有意愿的这部分农民回来种地,我们政府部门大力扶植,全力支持。当这部分农民取得成功后,就不怕别人不效仿了。”
         樊俊品味着厉元朗的话,他算是明白了,厉元朗要从农业入手,要让蓝桥市的农民守住这片绿水青山,以此为突破口,扭转蓝桥市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
         即使樊俊和厉元朗观念相左,他却不想纠结于此。
         毕竟书记是蓝桥政策制定者,市长是执行人。
         而且厉元朗才到任没多久,过早产生明面上的分歧,对他影响不好。
         于是樊俊放下这个话题,谈到蓝桥市面临最紧要的财政压力。
         “快到年底了,我市今年财政收入不容乐观,总体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在全省地市排名中仍旧处于末尾倒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厉元朗理解樊俊的难处,北江省整体经济不好,而蓝桥又是北江的拖油瓶,更是难上加难。
         他想了想说道:“我后天将要去京城,回来时路过省里时拜访聂书记和张省,看一看能不能得到省里一些支持。”
         一听厉元朗要去京城,樊俊立刻想到什么,眼神一亮惊喜道:“那样可就太好了。年底各方面都需要钱,要是厉书记从省里弄到资金支持,可就解决了燃眉之急。”
         “我只能试一试了。”厉元朗叹息道。
         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
         从上任伊始,聂双汉和张泉林对他的态度来看,这二位不太重视他的背景。
         岳父是退下来的人,县官不如现管。
         即便不给厉元朗面子,也影响不到他们的仕途。
         更何况,无论岳父也好,王铭宏也罢,在他们的圈子里,根本没有聂双汉张泉林的名字。
         厉元朗也曾经纳闷过,自己为何从安江省调到北江来。
         去粤湾或者江浦市,哪怕汉岳省都能理解。
         北江整体环境不好,又不受上面重视,到这里除了受罪没有别的。
         可偏偏在这种关键时刻,和妻子以及岳父一家产生隔阂,堵住了消息渠道。
         他只能靠分析和揣测了。
         或许只有一种可能,惩罚,是岳父对自己的惩罚。
         一入侯门深似海,厉元朗深刻懂得这句话的厉害之处了。
         之前,厉元朗已经联系了郭子平。
         商定后天见面。
         由于郭子平身份特殊,见面时间和地点将由他安排,厉元朗只需等电话就是了。
         这次去京城,因为办私事,厉元朗没带方炎,也没通知蓝桥市驻京联络处。
         走出机场,叶卿柔派人接机,开车把他送到位于京城二环之内的一处老宅子中。
         厉元朗看着眼熟,这不是王老爷子曾经的居住地么。
         不由得想起当初谷老爷子去世后,谷家上缴老宅的过往。
         想必没有收回王家老宅,主要考虑王铭宏的因素。
         走进里面跨院,叶卿柔和王松夫妇双双迎出来。
         寒暄几句,厉元朗便问王松,“荣禹在不在,我可是有日子没见我的外甥了。”
         叶卿柔回答说:“上幼儿园了,晚上才能回来呢。”
         “哦。”厉元朗不住点头,心中难免想起小儿子郑立,他比王荣禹小,算起来今年也快四岁了。
         收起思念之情,王松还有东西要写,告辞回房间忙去了。
         叶卿柔陪着厉元朗一起走进饭厅用餐。
         吃饭时,叶卿柔问道:“哥,郭叔叔和你联系好没有?”
         厉元朗如实相告。
         “嗯,他们的工作很忙,到了年底,正在为明年开春的大会做准备。”
         “妹子,你搬到这里来住了?”厉元朗喝了一口汤,好奇问起来。
         “荣禹爷爷的意思,老宅子总空着不好,就让我和王松还有几个小辈搬过来住。住在西山那边,来往太不方便了。”
         说完,叶卿柔眨巴着眼睛说:“在电话里有些话我不方便问,你这次千里迢迢专门来京城面见郭叔叔,事情一定很重要。若是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可以跟我说说吗?”
         厉元朗放下汤匙,擦了擦嘴,“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于是,他从随身的公文包拿出一沓举报材料递过去,“你先看看这些,看完我再和你详细讲。”
         叶卿柔狐疑的认真翻看起来,渐渐地,柳眉蹙起,最后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气呼呼说:“这个叫张民清的人简直就是一个腐败分子,腐烂到根。”
         忽然间她反应过来,“哥,莫不是郭叔叔和他的腐败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