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朱门寒贵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族长信物
         远方茶楼是北元府西城最大的茶楼,此刻一间雅间内,苏轶昭与苏文卿对立而坐。
         “咳!这是秦氏!”苏文卿轻咳一声,随后指着一旁的女子对苏轶昭道。
         苏轶昭这才看向女子,女子长相十分貌美,双十年华。
         见着苏轶昭朝她看过来,她不禁抿起嘴角,而后朝着苏轶昭盈盈一笑。
         苏轶昭不知苏文卿是什么意思?介绍给自己认识,难道是要带进府中,抬为姨娘的意思?
         她只是朝着秦氏点了点头,而后重新看向苏文卿。
         “祖父知道父亲来了北元府吗?”
         “你祖父不知!你回去之后,别在你祖父面前多言。”
         苏文卿觉得有些热,而后打开折扇使劲儿扇了扇。
         这样的天气,苏文卿额头上都能看见沁出的汗渍。
         苏轶昭心下冷笑,这个花心大萝卜!
         “也别和你母亲说!”苏文卿忽然道。
         苏轶昭有些诧异,刚才她还以为苏文卿是要抬这位秦氏为姨娘,怎么现在又说别和母亲说?难道又想置在府外,养成外室?
         她不禁想到了文钰,当初文钰就被蒙在骨子里,成为了苏文卿的外室。
         立刻转头看向秦氏,却见她面色苍白,然而并未多言。
         苏轶昭脸色不虞,但也知道这是长辈的私事,她不好过多置喙。
         不过她本以为苏文卿来北元府是为了铁矿一事,却没想到苏文卿居然在和这名女子一路游山玩水。
         狐疑地看了苏文卿一眼,苏轶昭压下心底的疑惑。
         “秦氏就是北元府人士,她是个可怜人,夫君乃是为父的好友。如今好友病逝已有两年,她孤身一人生存不易,为父只能代好友照顾,日后会将想办法将她安置下来。”
         苏轶昭刚端起茶碗,闻言就是一阵惊悚。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苏文卿,觉得这事儿可真荒唐。
         这二人的关系,明眼人都能看出十分亲密。
         谁料这女子竟然是个寡妇,还是苏文卿好友的发妻。你代为照顾,本应避嫌,却与对方勾搭在一起,你对得起你那好友吗?
         若是那好友泉下有知,只怕都要气得从坟墓里爬出来。
         苏轶昭再一次被震惊了三观,难怪不敢将秦氏带回府了。老太爷知道后,肯定不会同意啊!
         此事说来可不光彩,更何况那好友才刚刚过世两年。
         苏轶昭不知该说什么,只能问道:“不知父亲何时回京城?之前又为何不与儿子同行?”
         苏文卿脸色有些尴尬,“本不想让府上知晓此事,今日也是不巧让你撞见。不过为父相信你定会守口如瓶的,对吧?”
         苏文卿眼巴巴地看着苏轶昭,此刻态度出奇的好。
         “可在这之前,已有不下两人在府城看见了您。您大喇喇带着人四处游逛,想瞒也不容易吧?”
         苏轶昭很是无语,自己大张旗鼓,根本不避讳,却来要求自己守口如瓶,她才不背这个锅呢!
         “啊?都有谁看见了?你二叔祖他们知道了吗?”苏文卿不禁心虚道。
         “儿子不知,父亲自求多福吧!”苏轶昭看了一眼秦氏,这女子,唉!
         既然苏文卿来北元府不是为了铁矿的事儿,那自己还得从长计议。
         不过她还是对苏文卿此行目的存疑,当真有这么凑巧?
         “父亲今日可要一同回府?”苏轶昭打算离开了,于是问道。
         苏文卿摇了摇头,“府上都不知为父来了北元府,你也别对二老太爷他们说。等游玩几日,为父就与你们在船上会合,一同回京吧!”
         竟是连老宅都不愿意回了,苏轶昭有些无语,便提出告辞。
         “那若是有事要找您,如何联系?”
         苏文卿想了想,“城南二里处有一个座院子,院内种了一棵金桂花树,旁边还有一棵小枣树。你若是有事,就去那里寻我。”
         苏轶昭起身,这就打算告辞。
         “若是无事,也不用来寻,叫人看见了不好。”
         苏文卿见苏轶昭要离开,于是又喊道。
         苏轶昭额角青筋跳了跳,原本应该是苏文卿偷偷摸摸的,怎么这话倒像是她见不得人似的,当真是荒谬。
         出了茶楼,与族兄又逛了半个时辰,苏轶昭也没了兴致,便打算打道回府。
         刚入府中,前院的管事就对苏轶昭说,有京城过来的书信。
         苏轶昭猜测是老太爷的,接过一看,果然如此。
         这次回信,老太爷洋洋洒洒写了四张纸。
         前面不过是聊家常,而后说起了此次乡试。
         言明京城那边已经安排妥当,让苏轶昭不必担心。又提及了四皇子和京安世子,说皇上对这次舞弊很是上心,并已经派了圣谕,要让四皇子彻底调查此事。
         信中言辞温和,道若是最后没能得解元,也不必放在心上。来日方长,日后再努力便是。
         苏轶昭还是第一次见老太爷对她这般循循善诱,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劝慰。
         最后才说起了北元府矿藏一事,且最后两张信纸都与此事有关。
         通过苏锦荀信中对北元府矿藏的叙述,苏轶昭材才知晓原来此事在之前就有过传言。
         六年前北元府就传出有矿藏,当时朝廷便派人去山中勘探。
         只是当时勘探的矿脉乃是铜矿,资源很少,不过三月余就被开发完了。
         朝廷不死心,又在那铜矿的附近勘探了一圈,最后一无所获,便只能离开了。
         而这次浮烟山重新勘探到矿脉,众人其实是相信的。
         就连二老太爷他们,见五皇子总往山中跑,首先猜的就是矿藏。
         苏轶昭接着看下文,当看到苏锦荀言语中对插手矿藏不太赞同之时,她不禁皱了皱眉。
         原先她也是这么觉得的,若是因为铁矿与其他皇子扯上关系,那苏氏在皇上心中便是狼子野心之徒了。
         可如今这局面,也由不得苏氏了。倘若不插手,只怕二老太爷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继续看下去,苏轶昭才发现苏锦荀居然还提到了二老太爷他们。
         不得不说,苏锦荀对这个二弟还是了解的。
         知晓二老太爷他们不肯放过这次的机会,肯定会铤而走险,于是便提出让苏轶昭带着族长信物,去和二老太爷他们摊牌。
         嗯?和二老太爷他们摊牌?还带着族长信物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