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 第328章 根本瞧不起
         现在才招来这些人想讨教。
         这样的情况多了去,击向曾经有许多人总是想找他讨教一样。
         不过都是一样的结果,全让他给好好教训了,一直到他见到了朱波后……
         当看到他们后。
         他立马燃起跃跃欲试的想法。
         有胆自敢找朱波讨教的人,理当有些能耐。
         这些日子他觉得自己关于儒学的认知也有了些长进,早就想试一下,可是在山野里,并无尝试的机会。
         想找朱波讨教,但是他并没有那个自信。
         这二人正好成为他的试验品。
         一想起后,他立马淡然笑道,“既然是这样的话,你们先在此等候,要见到少爷,必须先赢了我。”
         当孔希学听见后,表情立马变了,“我觉得没此必要。”
         这时代确实有点不同了。
         真是什么人都有胆子来找他讨教。
         他之所以会到这里来,是由于朱元璋下了指令,他只能来,可此时,甚至是个山野中教孩童的先生,都敢找自己讨教?
         简直是说笑吧?
         他此时表情很冷冷的说道:“让我跟你们少爷去说,我尽管不才,但是不是很有空闲时间可以跟你耗下去。”
         真是狂妄的后生……
         方孝孺淡然一笑,这样更很好。
         后生尽管很狂妄想,但是一样是因为有些可以狂妄的资本,想来也是有些能耐的。
         “你难道是怕了吗?”
         “我会怕吗?”孔希学嘲讽道:“小子,不要用这样的话来激怒我,你没有资格跟我狂。”
         只是山野中一个教孩童的先生罢了。
         竟然敢跟他来叫板?
         确实是没时间搭理。
         此时,方孝孺却看向他,淡然笑道,“既然如此,用不着再说下去,你回去好了。”
         “啊?”
         “并非是任何无胆鼠辈,都够格可以见到我们少爷。”
         方孝孺摆摆头,“你要讨教干脆去找其他人,此处并非是你这样的人可以来的。”
         “行,老夫就来收拾收拾你这种不知所谓的后生!”
         孔希学冷哼道。
         “我们干脆来说一下文章好了,从元朝以后,华夏就很少出现上好的佳作,很需要有个可以作文范本的文章出现。”
         “我认为《六先生文集》就算是上好的佳作,干脆我们来说一下《六先生文集》,怎样?”
         这个《六先生文集》其实就是后世说道的唐宋八大家。
         不过他们是在明朝的中期被真正确定的。
         此时天下文人,依然在找可以作为范本的文章,此时的翰林院也是在琢磨这个。
         可是……
         孔希学呆住了,“什么是《六先生文集》?”
         方孝孺不由的呆了一下,“你竟然不了解?”
         确实,此时《六先生文集》刚刚被编纂没很久时间,相对而言是在小范围穿传阅。
         但他们文采超凡,一时风光无限。
         方孝孺见对方理当算有些能耐的人,但是他感到很意外,对方竟然不知道《六先生文集》。
         “一听《六先生文集》就能感觉得出,绝对是来自山野中人信口胡诌的,自然唯有孔孟能被成为真理。
         孔希学十分鄙视的说道。
         “来自山野中人?”方孝孺表情有些奇怪,不由得的提示他们,“这书是由朱右先生所著。”
         “朱右?”
         见方孝孺这样认真的花样子,孔希学立马稍稍呆住了,立马反应过来,“莫非他身为宗室的子弟?”
         “不要胡说八道,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朱右先生!”
         方孝孺立马感到很可笑。
         “没听过,不过是个没出名的一个后生而已!”
         孔希学继续鄙视的说道。
         他已经把全京城路十分显贵的人物都记在心中了,这个人他完全没有讲过。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就意味着,对方并非是很厉害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用去在乎?
         “《元史》可也是朱右先生编写的。”
         方孝孺彻底郁闷了。
         朱右同样身为翰林院中的代表性文宗。
         他可是元至正年时期,就颇有代表的人物,担任过很多官职。
         洪武三年时期担任史馆总裁的人,把朱右推荐上来负责编写《元史》。
         在洪武六年时期,他还编些了《大明日历》以及《洪武正韵》。
         编写完毕之后就交由翰林去继续编修。
         洪武八年时期,他担任过晋王府的右长史。
         编写了《白云稿》《春秋类编》等等。
         后来,朱右还把唐代的一些大文豪的文章编进了《六先生文集》中。
         成为极富学识的代表性文宗,对方竟然不知道他?
         这样的人,竟然也敢来找朱波讨教?
         实在是好笑!
         “编写了《元史》吗?那他如今担任什么职位?”
         孔希学立马呆住了,接着赶紧问道。
         “他是晋王府中的右长史……”
         方孝孺立马回答道。
         “他在晋王府中担任右长史吗?那怎么能算官职呢?”
         孔希学听到后,立马嘲笑道,完全又觉得没多大事了。
         在晋王府中担任个右长史,也意味着对方已经不属于朝中的核心人物,况且山西地处偏僻。
         总之,此人用不着巴结。
         方孝孺听见后,仔细的端详了对方几眼,带着些鄙视意味的摆摆头。
         弄清楚了。
         对方完全是势利眼,对于儒学,完全是没有见解的,儒学对于他而言,不过是往上爬的梯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