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 第94章 新的女角色、京都第一美人、传奇艺伎:紫阳小姐!【4500】
         除非亲眼所见,否则绝对体会不到京观的视觉冲击力!
         光是一颗首级,就足以使过惯和平生活的平头老百姓毛骨悚然,遑论是二十多颗首级垒在一起,筑成“金字塔”?
         充满惊恐之色的眼睛圆睁着。
         脏污的鲜血汇到一起。
         失去血色的苍白肌肤相互交叠。
         闻着味的乌鸦“嘎嘎嘎”地盘旋在上空,随时准备俯冲而下,大快朵颐。
         如此光景,这一颗颗人头所带给人的惊恐感、震撼感,可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截至数秒之前,还在为绫濑太一等人的毙命而欢欣鼓舞的围观民众,现在一个个的全都不说话了,大家都噤若寒蝉。
         值此之际,青登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
         很快,凡是能够看见青登的人,统统朝他望来,一束束情感各异的目光落至其身上。
         “诸位!”
         在天赋“穿云裂石+2”的加持下,并且出于全场寂静的缘故,青登的声音传播得好远。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
         “今天,楠木组的祸首与从犯尽皆伏诛!”
         “今天,京都的历史将翻开新的篇章!”
         “我今日之所以这么大张旗鼓地处斩奸人,并将他们的首级筑成京观,便是为了告诉全京都的人、告诉全天下的人——我橘青登可不是来京都旅游的!新选组也不是徒有其名的一盘散沙!”
         “我将忠实地履行京畿镇抚使的职责!”
         “我将以最快的速度戡平京畿的内乱!”
         说到这,青登停了一停,似是在酝酿感情。
         须臾,他重启话端:
         “今天,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扰乱京都的乱党贼寇远不止楠木组一支。”
         “所以,我也借着这个机会,向在场的以‘尊攘’之名、行作乱之实的贼徒们通报一声,麻烦你们之后也向你们的同伴们转告一声——你们的嚣张日子,到此为止了!”
         “从今往后,只要我橘青登还在这座城市一日,京都就一日不容许任何形式的暴行存在!”
         “那些喊着‘支持尊攘大业’的口号,强行勒索商家的人啊!”
         “那些把‘尊王攘夷’和‘公武合体’当成生意来做,以此来牟取非法利益的人啊”
         “趁着现在还未被新选组给逮到,麻溜儿地滚出京都吧!”
         “要不然,等待伱们的,将是毫不留情的严厉惩罚!”
         “再有作乱者,犹如此观!”
         吼毕,青登戟指不远处的京观。
         “顺便,我再提一句,就如我前日所说的——倘若看我橘青登不爽、想要杀了我的,大可直接来壬生乡!来新选组的驻所!直截了当地向我发出挑战!”
         “只要我在驻所,就绝对会出来应战!我既不避战也不会以多欺少!”
         “我衷心地期待你们的勇气与觉悟!”
         青登的声音回荡在三条河流的上空,久久不散。
         一时间,只有潺潺的流水声支配了这片空间。
         在天赋“落榜的美术生+2”的作用下,青登的此番演讲一如既往地充满感染力。
         放眼望去,在场的围观群众无不表情发怔,一副回不过神来的模样。
         直至一会儿后,仿佛静止下来的时间才缓慢地流动起来。
         首先,击碎静寂的是震耳欲聋的高喊。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无数士民振臂挥拳,放声欢叫。
         再之后,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唤青登的名字。
         “橘大人!橘大人!橘大人!”
         “仁王大人!仁王大人!”
         现场的气氛、三条河原的气氛,热烈得无以复加!犹如置身火焰烧得正旺的烤炉!
         这股澎湃的热量飞速膨胀,直达天际,传扬至远方,许久都没有平息。
         ……
         ……
         翌日,夜晚——
         京都,金戒光明寺(京都守护职本阵)——
         今天晚上,这座在往日里壁垒森严的宏伟寺院,很是热闹。
         诱人的酒香、菜香,萦绕在鼻端。
         响亮的谈话声、说笑声,不绝于耳。
         觥筹交错,杯盘狼藉。
         身为东道主的松平容保,总算是新选组的诸位举办了延期已久的接风宴会。
         参宴众人根据身份地位的高低,依次就座。
         青登和松平容保坐北朝南地并肩端坐在主座上。
         以稻叶正邦、能势良弼为首的京都要人们,坐在宴场的东侧。
         以土方岁三、近藤勇为代表的新选组的诸位将官,则都坐在宴场的西侧。
         为了以示地主之谊,松平容保不出意外地用京都本地的特色菜肴来招待青登等人。
         在看见那铺满整张餐桌、摆相非常精致的京都菜时,青登不禁感到嘴角直抽。
         如何评价京都料理?
         就这么说吧——在青登眼里,它的难吃程度与怀石料理不相上下!
         自平安时代(794年-1192)以降,公卿们便世世代代地居住在京都。
         出于此故,京都是深受公卿文化影响的城市。
         公卿们毋需从事体力劳动,每天的日常就是吃吃喝喝、吟诗作对,没有补充盐分的需求,所以他们的饮食淡得可怕,淡得让人强烈怀疑京都的公卿们是不是一种不需要吃盐的生物。
         京都料理与公卿料理不分家,故而它的味道亦是以清淡为主。
         青登的口味很重,格外喜欢油盐放满的重口味料理,无盐不欢,无酱油不喜。
         像他这样的人,哪可能吃得惯京都菜?
         但这毕竟是接风晚宴,若是摆个臭脸、嫌弃菜肴难吃,未免太过无礼。
         因此,尽管吃不惯,但青登也只能强撑笑脸,捏着鼻子把这些淡出鸟儿来、啮檗吞针的“蜡烛”硬塞进嘴里。
         不过,青登虽很嫌弃京都的料理,但他却很喜欢京都的酒。
         江户人惯将京畿称为“上方”,所以出产自京畿的酒水便被江户人称为“上方酒”。
         关于上方酒,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叫做“滩之男酒”、“伏见女酒”。
         “滩”在播磨,“伏见”位于京都,两地都是上方酒的著名产地。
         硬水的滩酒辛口为主。
         软水的伏见酒偏柔和一些,大多为甘口。
         后者经过上百年在京都的发展,成为搭配京都料理最为合适的酒。
         至于前者则大量送往江户,成为了江户人们的最爱,同时也成为了与关东料理较为搭配的酒。
         因为滩酒在江户很常见,所以青登对其并不感陌生,他平日里喝得最多的酒水就是滩酒
         至于伏见酒,他倒是喝得较少。
         在今夜的宴席上,松平容保拿出上等的伏见酒来予以招待。
         清甜的香味让鼻子十分舒爽。
         浅尝一口,香醇滑润的口感从舌尖扩散至整个口腔,长留齿间。
         与喝惯了的滩酒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虽然就个人口味而言,青登更喜欢辛口的酒,但这种“软绵绵”的酒水,他倒也并不排斥。
         多亏了这好喝的酒水,青登勉强平复了心中那因饭菜难吃所带来的郁闷。
         接风宴的形式内容虽是玩乐,但说根道底,它终究是性质很严肃的宴席。
         若是请来一堆香艳的艺伎过来唱唱跳跳,未免过于低俗。
         于是乎,松平容保只请了些许乐伎过来助兴。
         这让在场的某些人——比如土方岁三,还有土方岁三,以及土方岁三——倍感失望。
         自打进驻京都以来,在青登的严令下,土方岁三一直过着远离风月场所的禁欲生活。
         好想快点品尝京都女人的滋味啊——如此念头,都快在他的表情上具现化了。
         就在宴席气氛渐酣时,松平容保、稻叶正邦、能势良弼、以及一众京都要人纷纷举杯,频频地向青登敬酒。
         松平容保自不必说,他一直很敬重青登。
         至于其他人也在青登的面前表现得那么恭敬……这倒也不难理解。
         不仅仅是因为青登乃地位崇高的封疆大吏。
         更是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亲眼目睹了昨日下午的现场处刑。
         任谁听了青登那句冷漠的“动手”、任谁见了那让人毛骨悚然的京观,都得心里发怵。
         那座京观现在仍摆放在三条河原的广阔河滩上。
         昨日,在行刑彻底结束后,青登亲口下令:这座京观不许破坏,须在三条河原上长期摆放,以震慑宵小!
         就这样,三条河原多了一处显眼的“景点”。
         三条河原可是京都人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
         走路的、拉车的、骑马的、乘轿的、驶船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对于沿着中山街道和东海街道来到京都的异乡人们来说,三条河原更是他们的必经之地。
         现在,每一个路过三条河原的人,都能清楚望见这座新景点。
         京观上已然落满苍蝇和乌鸦。
         它们大快朵颐,纵情地品尝这难得的盛宴。
         那一颗颗首级被啄食得面目全非,恐怖程度更上一层楼。
         路过三条河原的人们都不敢在此地久留,纷纷埋低脑袋、加快脚步、赶紧离去。
         不仅被当众斩首、筑成京观,而且首级还被长期“展览”,这实在是……太大快人心了!
         青登的这些举动,除了是为了树立新选组的权威之外,也是为了收买京都士民们的民心。
         京都的士民们恨楠木组入骨。
         换言之,青登对楠木组越残忍,就越能让京都的士民们感到痛快!这样一来,也就越能得到京都士民们的民心!
         楠木组已成青登的彻头彻尾的工具人。
         平头老百姓的心思,基本呈现出“狡猾与单纯的二象性”。
         在有的时候非常狡猾,可在有的时候又很单纯
         比如说:在面对扫灭贪官污吏、奸人恶徒的清官、义士时,老百姓们总是单纯的。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你对老百姓好,老百姓自然对你好。
         事实证明,青登的这一连串做法是正确的。
         昨日过后,青登风评瞬间发生180度的逆转。
         在青登率领新选组进驻京都的当天,他还是穿扮老土、骑着头大傻牛的东夷。
         而现在,他已成廉明公正的仁王大人了。
         从“老土的东夷”到“正义的仁王大人”……变化速度之快,比拿破仑重返法兰西后的巴黎某报社的报纸头条还要夸张!
         青登的风评逆转,连带着让新选组的声望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对于京都的达官显贵们来说,青登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他那崇高的身份地位,也不是他所拥有的独立的军权、财权,而是他只对德川家茂负责!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除了德川家茂以外,无人能对青登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
         在京都、在偌大的京畿,没有任何一人、任何一个势力,有权力去监管他、审判他、制裁他。
         即使青登犯下了人神共愤的奸邪恶事,大家所能做的也就只有修书一封到江户,向德川家茂举报青登。
         但是,但凡是对目前的幕府政界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青登是德川家茂的头号心腹、“南纪派”的中流砥柱。
         光从德川家茂顶着压力、力排众议地给青登大开绿灯,给京畿镇抚使一职加了诸多夸张的特权,便可看出他有多么偏爱青登。
         向德川家茂举报青登……这跟“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有何区别?
         真正意义上的“先斩后奏,将权特许”。
         通过前晚的“夜袭楠木组”与昨日的“当众处刑”,青登已公开地向世人宣告:他可不是胆小怕事的主儿。
         如此杀伐果断的性格,再加上“将权特许”的夸张特权……这样的狠角儿,大伙儿焉能不怕?焉能不去巴结对方?
         今夜的接风宴就是一个认识青登、跟青登拉交情的大好机会。
         在场的要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上赶着来给青登敬酒、祝词。
         青登倒也来者不拒,只要有人来向他敬酒,他都会予以积极的回应并豪饮一杯,一改昨日在刑场上的冷酷模样。
         要人们见状,纷纷放松了下来——青登的这般态度,释放出了对他们而言,尤为重要的信号:青登并不排斥京都的权贵阶级!
         于是乎,随着心情的放松,要人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宴会,使得氛围更显热闹。
         便在这时,某人忽地开口道:
         “哎呀,没有艺伎来助兴,果然还是少了点味道啊!”
         他的这句话,仿佛启动了一个开关。
         一时间,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四起:
         “是啊,果然还是不能没有艺伎啊!”
         “对啊对啊!”
         “现在时间还不算晚!我们派人去祇园请艺伎吧!”
         “今夜之宴,乃是恭迎橘大人到来的接风宴!我们所请来的艺伎可不能太低等了啊!”
         “既如此,我们直接去请京都第一美人吧!”
         “啊!这个好!”
         “对!去请京都第一美人吧!”
         听着这些人的交谈,青登不由挑了下眉。
         被冠以“第一”的美人……青登回顾过往,也就只有佐那子享有过这样的美誉。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下意识地问道:
         “京都第一美人?她是谁?”
         能势良弼谄媚地笑了笑,抢道:
         “橘大人,京都第一美人是近来风头极盛、艳压整个祇园的传奇艺伎——紫阳小姐!”
         *******
         *******
         月初啦,手头有保底月票的书友,请务必投票给本书哇!(流泪豹豹头.jpg)
         就如你们所见,京都篇渐入佳境啦,故事线开始缓缓展开,新人物逐渐登场,青登准备着手练兵啦!
         求月票!求推荐票!(豹头痛哭.jpg)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