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 > 第227章 山中琐事
         琵琶鱼倒是好捉。
         轻车熟路的罗旋,根据上一次杜娟那种抓鱼的方法,先站在小溪的上游几十米处,将油菜枯给倒进水里。
         不一会儿,
         油枯那股强烈的味道、还有里面所含的芥酸物质,便把溪水里的三大家鱼、乌龟王八不含蛋、连同吸附在溪水底部石头上的琵琶鱼,给一股脑的熏晕过去!
         罗旋拿着麻袋,站在小溪流的下方,不停的挑拣那些翻着白肚的琵琶鱼。
         而其余的什么马虾、小王八,还有鲤鱼鲫鱼,罗旋则统统看不上眼、弃之不理。
         也就溪水之中,有两只晕头晕脑的大王八,约么有2斤多的样子,罗旋这才懒洋洋的伸手将它捉进麻袋之中。
         自己空间里,那只百年老鳖一窝王八蛋,就能孵化好几十只小王八出来。
         而且在空间里面,这些小甲鱼没有天敌、也不受各种病害,所以还能包活。
         自从空间有了那只“功勋老鳖”,罗旋就很少在外面收购别人的甲鱼了。
         只是有些时候,看见那种实在是可怜一些、经济太过于拮据的人,罗旋这才会掏钱、或者是用粉条换下他手头上的甲鱼。
         那只老鳖,上次一下子就下了5窝蛋。
         照那个局势发展下去,以后自己空间里都快成王八老巢了。
         未来只会愁着怎么处理,哪还需要四处去搜寻甲鱼?
         这一次,自己主要是来抓琵琶鱼的,所以罗旋足足抓了近100条鱼,这才心满意足的提着麻袋,闪身进入了空间。
         将琵琶鱼一股脑的倒进大水缸里,罗旋便开始烧火做饭,准备吃过午饭就起身返程。
         这次做饭,罗旋还特意宰了一只鸡,采摘几朵蘑孤一起炖了。
         毕竟,阿黄跟着自己这一路着实辛苦,也得好好犒劳它一下。
         收拾狼可以,但不能欺负狗。
         再过半年,等到大家极度缺粮的时候,恐怕这条忠心耿耿、初通人性的阿黄,它的结局,恐怕不会特别的美妙...
         吃完饭,罗旋便抓紧时间赶紧上路。
         由于这一次,自己进山里来目标明确,一路上若不是遇到什么天麻、三七之类的名贵中药材的话,罗旋是根本不会停下来、耽搁哪怕一分钟时间的。
         像什么金银花、栀子,甚至是龙骨,罗旋都不会多看它们一眼。
         [龙骨,中药材,其实是恐龙化石。荣威县邻近着名的恐龙之乡,时常有龙蛋化石,会被雨水冲刷出来。]
         因为路上基本上没有耽搁时间,所以这一次罗旋回到杜仲家的时候,太阳还挂在山对面的树杈上。
         “罗旋,你回家先歇歇,咱忙完了这些,就回去给你做饭。”
         杜娟娘正在生产队的打谷场里,和全村的人一起忙活,当她看见罗旋回来,便开口说了这么一句。
         社员们太忙了,大家竟然连饭都顾不上回去做了。
         罗旋走近杜娟娘,压低声音问她,“这倒没事,我回去做饭也行。哦对了,大娘,你知不知道谁家有山羊卖?我打算买上几只。”
         杜娟娘抬头四处观望了一圈,然后高声叫道,“二蛋他娘,你家的山羊也大了吧?能不能卖几只给咱家罗旋?”
         听到这话,罗旋顿时感到头皮发麻!
         私养山羊,还能大声嚷嚷的吗??
         随着杜娟娘话音刚落,远处的人堆之中,传来一个老娘们儿的声音:“倒不算多大,一只羊才40来斤...哦,是罗旋要买啊?那行,今晚我给你牵过去。”
         哇靠!
         这小老君生产队,果然与山外的那些生产队差异很大啊!
         大家伙儿公然在山里畜养牲畜不说,竟然还敢满世界的嚷嚷?
         杜娟娘扭头对罗旋道,“那你先回家歇着去,晚上二蛋他会把羊给你牵过去。”
         罗旋问,“那得多少钱一只?”
         杜娟娘呵呵一笑,“都是乡里乡亲的,你先收着。至于多少钱,那都是有一个行情的,谁也别想蒙谁。以后再算账,反正有我家在这里替你担着哩。”
         见她们这样说,罗旋倒也不好留在这里耽搁别人干活了。
         这年头交公粮,这可不是件小事情!
         不但粮食要晒干,而且里面还不能有一点点杂质。
         这就使得整个小老君4生产队的全体社员们,今天一整天就在忙着晒稻谷。
         晒好稻谷,还要用风斗,将这些稻谷反复的去除杂质、瘪谷子。
         大家之所以这样精心挑选公粮,那是大伙儿都被粮站的检测员,给收拾的怕了!
         每年到了交公粮的时候,就是整个生产队、全体社员们最为提心吊胆之时。
         因为这个时期,到粮站去交公粮,根本就没有什么检测仪器。
         粮食中所含的水分是否超标、杂质是否能够达到上级的规定的要求。
         这些东西,只能全靠检测员的个人经验来判断了。
         上交的公粮到底合格不合格、征收的“统购粮”能够达到多少级,那就全靠检测员的一张嘴来决定。
         公粮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公粮。
         这个是相当于农业税性质的东西,上交的公粮是没有钱的。
         还有一个是统购统销粮。
         这个统购粮,粮站会根据生产队出售的粮食品种、等级、数量,给与生产队一些钱,作为补偿的。
         整个小老君4生产队,有20多户人家、100来口人。
         水田有93亩、而山地有277亩。
         按照上面划定的标准,小老君4生产队,平均亩产480斤水稻。
         按照占收成1成6的比例,来交公粮的话。
         这一次,
         小老君4生产队,一共要上交属于“公粮”那一部分,稻谷是7124.4斤。
         7000多斤粮食,按照后世的交通条件,不过就是2辆三蹦子、或者是1台中型货车跑上一趟,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小老君生产队,距离红星乡路途遥远,而且山路崎区难行。
         全靠社员们肩挑背扛、靠骡马驴车,把这些粮食给运输出大山,那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想像一下:要是大家辛辛苦苦、冒着被摔下山崖、被落石砸伤的风险。
         社员们历经千辛万苦的,把这些粮食运到粮站的时候,检测员轻飘飘的来上一句:“水分不合格,拉回去晒干了再来!”
         到了那个时候,大家的内心,将会有多么的绝望?!
         而且。
         这个公粮的数量虽然大,但它其实还并不是大头。
         除了公粮之外,“卖”给粮站的“统购粮”的数量,要比公粮的多得多!
         一亩水稻判定亩产量如果是480斤,那么公粮就应该上交76.8斤左右。
         而“统购粮”,则需要175.7斤。
         这样算下来,小老君4生产队这一次,需要运出去的统购粮,则有16340斤水稻!
         粮站收购统购粮的要求,没有公粮那么高。
         但统购粮会被分为5个等级。
         要是这些粮食,被检测员判定相差一个等级,其中的价钱,就会有所悬殊。
         由于粮食基数大,
         所以哪怕“统购粮”只相差一个等级,也会让生产队这一年,减少很大一笔收入。
         由此可见,
         卜耀明队长,以及整个小老君4生产队的社员们,如何重视这一次交公粮的任务都不为过。
         所以,
         等到罗旋赶回小老君生产队的时候,全体社员们都在打谷场上忙活,根本就顾不上其它事情。
         此时,
         杜仲在忙着把稻谷往麻袋里灌、然后张罗着装车。
         路途遥远、道路艰辛。
         这些粮食,都得连夜提前弄好才行。
         而杜娟则在风斗那边,伸手进什么的漏斗里,帮忙抠动稻谷,免得它堵塞了漏斗底部那个出粮口。
         见大家都忙碌不休,罗旋对杜娟娘说道,“婶你忙吧,我回去帮忙做晚饭就行。”
         杜娟娘嗔怪罗旋一声,“这怎么行呢?你来来回回跑了几十里路,怎么还能管做饭?去吧,你先回去歇歇,我一会儿就回去做饭。”
         “呀,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欢喜哟...”
         有旁边干活的婆娘,趁机开始打趣杜娟她娘,“杜大娘,女婿来了,你还不赶紧回去煮香肠腊肉?这么好的女婿,要是被别人撬走了,到时候你家杜娟,恐怕不依你呢!”
         杜娟娘笑骂道:“别打胡乱说、张着个口子就往外乱喷水!我家娟儿依不依,老娘不晓得。人家罗旋是文化人,怎么可能来我家当啥子女婿嘛?
         明天去交公粮,你还能顶事不?
         要是你不行的话,就赶紧不夹紧吧,羞跑了人家罗旋,信不信卜队长马上就会扑上来收拾你?”
         那婆娘笑骂道,“就凭他?重心都偏着的家伙,老娘还怕他扑?”
         卜耀明姓卜,那一竖只有一边才有点。
         所以
         这个婆娘,才说卜耀明“重心是偏的”...
         气的远处干活的卜耀明直翻白眼!
         另一个婆娘开口打趣道,“哈哈,杜娟娘啊,你要是不会疼女婿,那就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嘛!我家幺姑还比你杜娟长的乖一些...要不,你让出来?”
         杜娟娘瞪她一眼,“爬哦!长的乖有锤子用?”
         那婆娘不服气,“长得漂亮当然有用啊,你看人家罗旋多能干?干脆去我家算了,我们都把他当个宝。”
         先前那个老娘们儿回敬道,“罗旋能干不能干,你这个婆娘又晓得了?你试过?”
         眼见大家越说越没规矩、越扯越离谱。
         杜娟娘呵斥一句,“都干活去!明天到乡里去交公粮,还得指望人家罗旋帮个忙哩!
         你们要是把他给吓跑了,明天粮站那个大龅牙,你们去应付?”
         说着,
         杜娟娘将手中的掏把一扬,无数稻谷便纷纷洒洒的漫天卷起,钻入那个婆娘的衣领里、后背上...
         于是,又引得一帮婆娘们嘻嘻哈哈打闹不休、纷纷攘攘笑骂不停。
         罗旋知道生产队里的这些婆娘,没结婚之前,一个个多半都是温温柔柔、斯斯文文。
         一但她们结婚生子胸下垂的时候,就完全没了顾忌,啥话都敢说、什么荤段子也敢往外冒。
         尤其是像小老君这种地方,原本就民风彪悍、没什么规矩和讲究。
         要是搁在以前,这里曾经还时兴过“走婚”的习俗呢!
         哪有那么多讲究?
         生在这种地方的女人,要是不泼辣一些,迟早也会被身边的那些老娘们儿,给整的没羞没燥、不要脸不要皮的。
         不老实的人,也不是天生的。
         他那是被别人,活活给整的不再老实了。
         自己和这些老娘们儿说不上话。
         于是罗旋话辞别了杜娟娘,拿上她家的大门钥匙,便独自回家做饭去了。
         别人已经忙的昏天黑地的,自己要是等着吃现成,那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
         等到夜空如墨,杜仲一家子,这才满身谷粒、浑身疲惫不堪的回到了家。
         等到他们用黑乎乎、破洞无数的毛巾简单擦把脸,罗旋端出做好的晚饭,招呼着大家吃饭。
         今天晚上的饭,有点与众不同。
         首先发觉不对的是杜仲。
         只见他嚼吧嚼吧用大米和玉米碴掺杂起来、蒸成的杂粮米饭问道:“这是啥饭呐?怎么这么好吃?咦,这个玉米好甜、好软糯。”
         “啥饭,还不是甑子米饭?”
         杜娟娘最后端起碗,见自家男人那种大惊小怪的模样,杜娟娘笑道,“我们主家不管不顾的,还要人家客人罗旋来帮忙做饭。
         你要是愧疚,那就割两快腊肉,给他拿回去吃嘛...
         咦,这个米饭的味道,真还和平时不一样呢!好吃,确实好吃!”
         卜小雨也惊呼道,“真的呢!这玉米咋这么甜呢?”
         罗旋道,“杜仲叔,这是我在县城的青蛙市场上,买回来的新品种玉米,据说这个玉米的含糖量、淀粉含量,比以前你们种的玉米要高很多。”
         杜仲道,“那你明年要准备种植的玉米,就是这个品种?”
         罗旋点点头。
         自己先前已经和卜耀明沟通过了,毕竟他比起杜仲来说,更有头脑、也更有胆量一些。
         但卜耀明一家人显然弄不了那么多的地,所以杜仲也得掺和进去才行。
         罗旋准备开荒种地,杜仲原本是抱着帮忙的心态在弄。
         要是他眼见为实,知道这种玉米确实值得一拼的话,主动性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罗旋今天晚上,特地要在米饭里加入这种玉米的根本原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