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010 一天一熟
         “权小哥应该还没吃早饭吧,要不在我这随便吃点,也算感谢你一早就跑来我这告知我要去报备的事情。”
         听到有吃的,贾权不由犹豫起来。
         一早去了私塾,却因为自己束脩是十几个孩童中给的最少的,这才被先生派来通知和石仲魁类似的学生。
         一连跑了六七处,不仅累了,早上吃的那点食物,早已经消化了。
         石仲魁看他虽然脑门微微冒汗,但衣着单薄,就知道他过的并不好。
         可私塾老秀才的生活来源,大部分都靠学生的束脩,可想而知跑腿的贾权肯定不受私塾先生重视。
         而且看起来他的学业也不怎么样。
         私塾也是需要名气的,遇到个读书种子,大部分先生都会另眼相看。
         加上半大的孩子吃死老子,这年龄段的孩子,那是动不动就会饿。
         伸手把权哥儿拉进来,石仲魁让他稍坐。
         自己去了厨房,却没用白面。
         而是把昨天收获,又播种之后还剩下的17、8斤麦子,连壳带粒一起在空间里粉碎,做成颜色有些灰黑的全麦面粉。
         而且粉碎的程度也不高,差不多和自己记忆里,小时候吃过的粗粮饼一样,然后做起了拳头大小的圆形面饼。
         古代馒头、包子、炊饼之类的东西都可以叫做面饼,而且不少穷苦家庭为了省钱,连磨面的工序都省了。
         自己在家中用石锤敲打一番,连着麦麸和半碎的麦粒一起下锅煮着吃。
         等待馒头熟的期间,石仲奎想到什么的一愣。
         这小子既然叫贾权,会不会就是京城贾家八方中的一员?
         随即他又觉得不应该。
         要是贾家的人,为什么不去族学读书?
         当然,也可能偏房没资格,又或者有人不让和交不起钱。
         而且听名字就知道,贾权即便真的是贾家的人,也绝对是贾家偏房中的偏房,否则他爹可不会给他取‘权’字。
         要是和贾宝玉同辈,名字中必然会带着‘王’字旁,如贾珠、贾琏。
         再小一辈就是草字头的字,就如贾蘭、贾蓉、贾蔷、贾芹、贾芸。
         想到这,石仲魁不由笑着摇摇头,而且即便权哥儿真的是贾家的人,谁算计谁还难说了。
         仅仅是一个马道婆,就差点把贾宝玉和王熙凤给咒死了,给自己半年、一年时间修炼,手段肯定比马道婆更强。
         看到石仲魁端着4个馒头进来后,权哥儿不由咽了咽口水。
         三两下吃完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权哥儿对石仲魁的感观顿时上升了好几个台阶。
         有问必答不说,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被人套了不少话。
         慢慢的把两个有些不好下咽的馒头吃完,石仲魁想问的事,也基本上问完了。
         把权哥儿送走,坐在院中石桌旁思索起来。
         可以肯定的是,京城里确实有一门两公侯的贾家。
         贾权也真是贾家的亲族,家里就住在荣国府后街族人,但他父亲应该很早就死了,家中过的很不好。
         所以他母亲对贾家的观光非常差。
         而且,贾家族学也是要交束脩的。
         一年二十两,对比老秀才一年才6两,根本不用考虑,肯定去外面的私塾读书。
         加上族学老师贾代儒读了一辈子的书,也一样是个秀才而已。
         第二林黛玉的情况不知道,但薛蟠一家已经来京城,因为这家伙冤大头和混不吝的做派,在贾家族人中已经有不小的名气了。
         既然薛蟠一家都出现了,林黛玉肯定也进了荣国府。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
         石仲魁现在最在意的是,传闻大兴县的县令,居然和私塾老秀才是亲戚关系。
         这话大概率是老秀才故意说给自己听的,说不定是骗自己的钱,或者那二十把扇子。
         可既然老秀才脸都不要了,也就是说,不给他点好处的话,万一他真和县令有亲戚关系。
         自己又必须在大兴县考县试,保证过县试的承诺老头做不到,但坏事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不过即便需要钱,也得等到农场收获之后再说。
         继续修炼神行之术,感觉自己百米肯定进入8秒后,吃过午饭,用修炼灵气代替午睡。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半下午,19块麦田此时已经就要成熟了。
         而且让人惊喜的是,虽然桃树才2米高,两指粗细,但树枝上却还是长出了20个大小相差不大的青红相间的桃子。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东西种下去,大概率都是一天一熟,一次产出10斤。
         石仲魁立马就想到种茶叶,种香料、或者南方才有的常用药材。
         常用,就代表着销量大,不会有什么人注意。
         南方出产物,光是运费,就足以比北方的东西贵不少。
         甚至仅仅只是去苏杭采购丝绸,存在空间里运回来,都能赚上2、3成。
         否则南边的米运到京城,也不会贵上好几层,甚至一两倍。
         而不管是修真,还是读书考科举,都缺不了银子。
         仅仅拿符咒来算,好的朱砂就不便宜。
         符纸之类的专业用品,价格和质量更是天差地别。
         好的可以几两银子一沓,差的几十文一叠,可效果同样会差的让人怀疑人生。
         ------
         日头偏西之后,石仲魁先把麦子全收割了,收获190斤麦子。
         再把20个4两到6两之间的桃子收了。
         心念一动,20个大小在这年代算是很大的桃子,慢慢脱干一半多水分变成了果脯。
         最后把19个桃核种进农场里。
         这才把剩下的一个比自己的拳头还大,至少6两重的大桃子拿了出来。
         洗干净一口咬下去,顿时唇齿留香。
         饱满多汁,又清脆爽口,居然比现代经过良种培育的桃子还要好吃。
         再对比这年代没化肥、没科学培育种苗,一个顶多2、3两重的桃子,农场出产的东西绝对是上品中的上品。
         可惜,越出彩,就越不好在冬天拿出来。
         送给亲友3、5斤还可以用运气好才买到搪塞过去。
         但要是大量售卖,至少也要等到自己在现实中买下田地和山头,试着把空间农场种长大了的桃树种在山里。
         然后在应季时节,掺杂着现实世界产出的桃子,售卖一部分。
         而卖果脯,就没那么多的麻烦了。
         想到移栽到未来自家山林或者下等田地的事,石仲魁下意识就想着,至少把第一颗桃树留在空间农场里。
         未来说不定就能长成和真正的蟠桃一样的仙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