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115 损人利己(求订阅)
         贾赦、贾珍到没后悔把迎春嫁给石仲魁,毕竟宫里但靠山病重,就更需要外援。
         经过上次贾雨村的事,贾家一直都误以为,是石仲魁师门传递的消息。
         所以此时贾赦、贾珍倒是很在乎石仲魁的师门。
         但这两个家伙居然想运作一番,花点钱,让石仲魁以举人身份,进入工部做个八品小官。
         然后找找屯田司的高永名,在他手下主持屯田司的屯田事物。
         这话咋一听,仿佛是为了石仲魁好。
         而且举人进入六部做官,等于大学生直接进入外交部里当科长。虽是小官,但恩情其实不小了。
         可仔细想想,心思就有些歹毒了。
         不说石仲魁即便没考上,也不可能在21岁的年龄就放弃考进士。
         要是真听了贾赦、贾珍的话,去工部当小官,主持屯田,推广稻田养鱼。
         要是做成了,功劳确实有,升到从七品没什么问题。
         这其实也算一条好出路。
         可贾家得到的好处更多。
         不说举荐之功,皇帝和太上皇也会顾忌人才难得,而对贾家更加宽容一些。
         毕竟以农为本的朝代,粮食就是一切的根基。
         但石仲魁未来的上限,顶多也就五品。
         也就是说,贾赦、贾珍说白了,只拿石仲魁这个姑爷当工具而已。
         “好了”,贾母打断贾赦、贾珍说道,“贡榜还没出,一切还未可知。
         而且我那孙女婿是今科解元公,以他在学问上本事和以往的例子来看,即便不是会元,去殿试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我等在此胡乱猜测,又有什么用?
         即便孙女婿今科没考上,他真愿意听你们的,以举人身份去工部任职?”
         贾赦、贾珍脸色一变。
         至于贾政,刚才听到那番话时,他心里是有过自己也可以借机混点功劳的心思。
         但贾母这话一出,贾政的脸色也是一变。
         一时间屋子里不免沉默了起来。
         -------
         这时,贴身丫鬟鸳鸯敲门进来,在贾母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贾母听完脸色大喜。
         贾赦、贾政四人很快知道了,这是有世交老亲,不知道从何得知,宫里有意找个祥瑞出来为甄老太妃冲喜。
         而这个祥瑞,就没有比六元及第更大的了。
         要是石仲魁在这里,肯定一听就明白,这是有人故意拉贾家下水。
         否则这种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说出来?
         不对。
         或许这是有人故意接贾家和石仲魁的嘴,说给皇帝听的。
         原因很简单,前有安乐郡王被贬为奉恩将军,还出了鼠害被咬,算是真正废了。
         后有甄老太妃和甄应嘉双双病重。
         这是想找关系,往皇帝那边靠的意思了。
         但这些人又害怕太上皇秋后算账,这才怂恿贾家打头阵。
         只可惜,那些人忘了,贾家一家子的男人,就没一个是有担待的主。
         想让贾家打头阵,也得贾家男人愿意站出来。
         也就是说,听到这话后的贾家一众男丁,心里只想着坐享其成。
         贾赦的表情立马放松下来,甚至装模作样的摸摸胡须笑着端起茶碗,慢悠悠的喝了起来。
         而变脸最快的是贾珍,哈哈一笑道,“还是老太太看的明白,看的远,古话果然说的没错,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太太就是咱们家的擎天支柱。”
         贾母被这句话说的嘴都笑歪了。
         看着四个子孙道,“这事还得保密,免得影响到孙女婿的好事。”
         四人忙起身行礼道,“是,老太太。”
         ------
         贾琏一出了贾母的屋子,想都不想就跑去石仲魁跟前,却没提祥瑞的事。
         而是连番暗示说贾母、贾政如何看中他。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贾家不管石仲魁考的如何,必然不会反悔迎春的亲事。
         石仲魁听完,还以为贾家这是信守承诺,一开始心里挺感动的。
         一脸感动的连连道谢。
         然后客气的送走了贾琏不说,还附带了不少好东西,让贾琏带回去。
         可没一会,忽然反应过来。
         贾琏不提贾珍还说的过去,可贾赦是自己的准丈人。
         没道理贾政这个叔叔满嘴好话,贾赦即便再拿捏老丈人的身份,也不该一句话也没有。
         不管是骂自己不争气,还是安慰几句,此时绝对是最容易收获感激的时候。
         想到这,石仲魁立马察觉出,这里面说不定就有麻烦事。
         招来锦毛鼠,只一晚上小老鼠就跑回来说,贾赦、贾政、贾珍那边倒没听到些什么有用的事。
         可贾琏大概是带东西回去,得了夸赞,晚上酒一喝,嘴就没个把门的。
         而且此时贾琏和王熙凤的关系其实还不错。
         居然把今日在贾母屋子里,贾赦和贾珍居然想过,花钱运作石仲魁以举人身份,进工部的话说了出来。
         不过,贾琏也不算真没脑子。
         冲喜的事,他就没说。
         石仲魁顿时被逗乐了。
         当然,仔细想想,在甄老太妃病重时,贾家想找个出路能理解。
         可你拿准女婿的前途为自家牟利,这就说不过去了。
         既然你贾赦、贾珍不拿女婿和堂妹夫的前途当回事。
         那自己好像也不用顾忌那么多。
         再想想自己最近也确实缺钱,今后去文昌帝君庙还原,少不得又要耗费一大笔银子。
         不算计贾赦和贾珍一番,这口气就没法出。
         想了半晚上,隔天让人起了个烤炉。
         按照记忆里看过的视频,做出奶油,又让人去买黄油。
         黄油本来就是匈奴人发明的,大周一些草原和西域的客商,一直都有使用黄油的习惯。
         奶油更简单,不断搅拌蛋清、牛奶就行。
         实验了几次,蛋挞和菠萝包就出现在大周。
         紧接着让于顺买来硝石,本以为硝石制冰能赚钱,却没想到这玩意早就出现了。
         但这也无所谓,反正自己没想过靠卖冰块赚钱。
         既然有了奶油,奶油冰淇淋做起来也不难。
         唯一麻烦的是,不断搅拌非常耗人力。
         但在50个铜钱的赏赐下,一大盒配着冰淇淋就出现在他面前。
         尝了尝后,感觉还不错。
         随后又做了冰淇淋蛋糕。
         有了设局的材料,让顺儿把贾琏和薛蟠叫了过来。
         两人对蛋挞和菠萝包虽然喜欢,但两人什么糕点没吃过,蛋挞倒是觉得新奇,可菠萝包就看不上了。
         要不是有蜂蜜葡萄干冰淇淋和冰淇淋蛋糕,石仲魁的心思肯定白费。
         然后不用石仲魁提,贾琏眼珠子一转。
         主动说道,“贤弟不知,各家虽然都知道硝石能制冰,但这办法比冬天窖藏冰块更费钱。
         所以除了家中窖藏冰块用完了,才会做一些用来避暑。
         但即便是各大酒楼,也没人想到像贤弟一样,做出这种吃食出来。
         这要是酷暑天,一碗卖1百文,有的是公子哥愿意买。”
         薛蟠却耻笑一声,“小弟我在金陵时,去酒楼吃一碗蜂蜜冰寒瓜汁,都得二两银子。
         这吃食怎么说也要一两吧?”
         寒瓜就是西瓜,但古代西瓜和现代又甜、又红的西瓜可不一样。
         瓜囊里能有一半红,就已经是好瓜了。
         至于甜度,期望值还是别太高。
         贾琏也不反驳,本想说大家合伙开一家糕点铺子。
         可随后又想到,仅仅只是糕点铺子,石仲魁干嘛要和自己合伙?
         甚至都不需要和薛大脑袋合作。
         既然想合作,当然得有拿得出手的优势。
         随后就想到自家的菜品,绝不比外面酒楼做的差。
         笑嘻嘻的对石仲魁道,“贤弟,不如我三人合伙,盘下一家酒楼。
         专门用这种吃食和新糕点吸引客人,可好?”
         薛蟠一听,也眼睛一亮。
         站起来,走到石仲魁身边,弯着腰笑嘻嘻道,“哥哥虽然不缺钱,但谁会嫌弃自己的钱多。
         再说,虽然开酒楼不算体面生意,可打理上的事,不仅可以交给小弟和琏二哥。
         还不用担心请不到有经验的掌柜,和做菜水平高的厨子。”
         贾琏听完,也站起来。
         走到石仲魁另一边,弯着腰说道,“可惜贤弟还没去过荣国府,否则你必然知道,府上厨子的水平。
         虽不敢说比大内御厨,可当年太爷爷请来的厨子,水平半点不比御厨差。
         当年接待太上皇时,圣人就夸过我家的吃食比大内做的美味。
         几代家生仆传承下来,更是兼具了南北特色,肯定不比外面的大酒楼差。”
         石仲魁一听就明白,不比外面差,就是没本事保证赚钱。
         否则贾家干嘛自己不开酒楼?
         不对。
         贾家这种国公人家,是不会让长房、长孙经营酒肆这种生意的。
         但要是薛蟠顶在前面,一切都没问题了。
         石仲魁心里愿意,嘴上却说道,“你们想要这三种甜食的做法,让人过来学,自己开酒楼就是了。
         我又不缺钱,走的也是科举为官一道,犯不着行商贾之举。”
         这话要是仅和贾琏说,保管他会一口答应。
         可薛蟠听了后,果然如石仲魁预料一样不乐意了。
         “哥哥,这是看不起商贾?”
         石仲魁忙装出反应过来的表情,站起来对着薛蟠拱手道,“兄弟原谅则个,是哥哥失言了。”
         薛蟠这次大概是真气到了,毕竟他家几代人都是皇商。
         石仲魁眼珠子一转,笑着道,“蟠哥儿别气,哥哥这不是和你妹子定亲了嘛,既然是一家人,哪还分彼此。”
         有了这句话,薛蟠这才笑了起来。
         但他无论如何也要石仲魁入股酒楼。
         而且薛蟠其实也不傻,要是只和贾琏合伙,今后说不定就是贾琏为大。
         甚至万一贾赦起了心思,酒楼还好说,大不了卖了。
         但这些糕点的做法,肯定保不住。
         随后贾琏提议说,西城有一家离皇宫只隔两条街,又处于十字路口的一座三层高酒楼,价钱差不多5万银子。
         买下来肯定不亏。
         这话要是薛蟠说出来的,石仲魁还会怀疑。
         可贾琏这种连油锅里的钱,都要捞出来花的人说出来的,可信度就不低了。
         借口自己要想想,让锦毛鼠去查了查,很快得知这酒楼,很可能和甄家姑爷有关。
         不用说,这是未雨绸缪。
         明着是借口家中宅院被烧,需要大量银子修缮,所以才卖掉一些产业换银子。
         暗地里则是早准备银子,以免万一皇帝抓着户部欠银的事不放。
         甄家手里有现银,也能先还一部分,不至于直接被降罪。
         酒楼的事情很快确定了下来,甚至糕点反而成了主打品,用来拉拢人气吸引客人。
         薛蟠担心石仲魁钱不够,拉着他到一旁问了问。
         石仲魁却笑着摆摆手,自己确实缺银子,但手里还有7百两黄金和几千两银子。
         而且糕点的做法既然很难保密,那干脆就算成钱,今后也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以后用酒楼做筏子,算计贾赦、贾珍时,也不需要因为秘方而讨价还价。
         要是还缺银子,让锦毛鼠和柳鱼儿出去找找,肯定能找到些埋在地里和运河里的金银。
         见石仲魁不缺钱,薛蟠故意看了眼贾琏。
         笑嘻嘻说道,“本想和哥哥说,我那妹子那边已经存了两万两银子了,没想到哥哥自己手里也不缺钱。”
         石仲魁恨不得抽薛蟠一个嘴巴子。
         这混蛋一说这话,明显是想接宝钗已经管家,来压贾琏一头。
         但贾琏要是回去和贾家人嘀咕几句,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瞪着薛蟠道,“我出1万两加糕点的秘方,占一半股。蟠哥儿出3万两占3成。琏二哥出1万五千两加厨子占2成。”
         “凭什么。”
         本以为薛蟠这是不满石仲魁,却没想到他根本不在乎石仲魁出多少。
         不满的看着贾琏,“二哥没钱就和弟弟说,但没道理让你多得半层份子。”
         贾琏倒是想反驳,可别说1万五千两了,这些年藏着的私房钱,连一万两都没有。
         而这还是之前陪着林黛玉去了一趟扬州,才捞了一万多两银子,但他这种人,有钱肯定会出去花天酒地。
         一年半下来,也就剩下7千多两了。
         至于林家其他的钱,当然是进了荣国府的私库里。
         这钱邢夫人甚至都不知道,王夫人虽然知道,却没见着银子。
         否则王夫人得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对林黛玉的态度肯定会更好。
         毕竟薛宝钗即便嫁过来,可薛姨妈、薛蟠都在,薛家顶多支援贾家一番。
         让薛蟠把全部身家都给王夫人这个姨妈,那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