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带着农场下凡尘 > 166 撞破
         石仲魁笑着点点头,“夫人说的是,为夫会记住的。”
         见石仲魁如此轻易就接纳自己的劝解,宝钗不由高兴起来。
         然后就被石仲魁搂着,香的迷迷糊糊起来。
         等石仲魁走了好一会,宝钗才清醒了过来,羞的直接趴在床上,脸贴在被子上不敢抬起来。
         刚劝了一句,自己就步入后尘,被人占尽便宜却满心都是欢喜。
         可让宝钗骂石仲魁几句,又舍不得,隐隐还觉得这样的丈夫才更让人喜欢。
         等听到外面有丫鬟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宝钗这才反应了过来。
         忙起来走到偏房,把莺儿和香菱喊了过来帮自己穿戴、洗漱。
         等化妆时,猛的想到相公好像还没为自己描妆过,心里又嗔怪起来。
         打定主意下次得起的比石仲魁早,非要让他亲手给自己画眉。
         出了屋子,就见迎春已经坐在门廊下,看着自己屋子里的大小丫鬟们为石仲魁准备着茶水、毛巾。
         又有丫鬟挑着水桶去打水和打扫屋子。
         宝钗顿时心里一紧,正想吩咐莺儿帮忙,却见石仲魁忽然停了下来。
         抓起琥珀手里的毛巾擦拭一下,把宝钗和迎春叫了。
         “今后我在谁屋子里睡了,第二天早上就不用侍候我习武、读书。我在主屋里睡得话,单日宝钗这边,双日迎春这边。”
         宝钗和迎春心里都明白,这是担心自己俩夜里幸苦。第二则是避免两边互相竞争,起了暗中较劲的风气。
         而且既然单日、双日早晨服侍相公的事,全归了自己俩,那肯定就没问题了。
         互相看了看,一起行礼道,“是,老爷。”
         随后宝钗笑着对迎春道,“二姐姐,相公就交给你侍候了,妹妹我先回屋睡个回笼觉,早饭时再叫我。”
         迎春脸上微微一红,心里有些羡慕宝钗能先和石仲魁睡在一起一整晚。
         但想到今夜石仲魁会睡在自己屋子里,心情一下子又好了起来。
         点点头,“妹妹放心,姐姐会侍候好相公的。”
         石仲魁笑着目送宝钗进屋,抓着迎春的手小声道,“夫人若是有兴致,不如我教你舞剑?”
         迎春是打心里愿意和石仲魁贴近点,却又怕自己太笨学不会。
         石仲魁也不管她如何想,收起长剑,随手从院子两侧的小竹林里,折了两根细竹。
         手握着细竹摩挲几下,有些毛边的竹子顿时光滑起来。
         把一根交给迎春让她试试。
         迎春舞会几下,激动的点点头,石仲魁嘴角一笑,想起以往看过的舞剑视频,脑子里回忆几遍。
         走到院子中间慢慢舞动起来
         第一遍速度有点慢,但第二遍时,身体已经能跟上记忆,顿时变得连贯、迅捷起来。
         而且高低横走,纵横跳跃对石仲魁来说不要太简单。
         看着迎春和一众大小丫鬟们惊愕连连,恨不得能和石仲魁一样舞的令人炫目。
         等石仲魁停下后,迎春整个人都迷离起来。
         无意识的抓着石仲魁的衣袖,呢喃道,“相公,妾身今日才明白书上说的,公孙剑舞那句一舞剑器动四方是什么意思了。”
         石仲魁哈哈一笑,如果比身体素质,自己自信绝对比公孙大娘强。
         但比谁舞剑更好看,那就没相信了。
         不过吸引迎春这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小姐,还是很容易的。
         把手里的细竹随手仍给一旁的琥珀,一手搂着迎春的细腰,一手抓着她握着细竹的手,慢慢教她些简单的动作。
         可两人哪里真在练剑,一个搂着娇妻柔软、香喷喷的身子不要太爽。
         另一个被丈夫搂着耳鬓厮磨,哪里还有心思学。
         不过看迎春娇羞、雀跃的表情,心情肯定非常不错。
         练了差不多一炷香,缺乏锻炼的迎春已经有些气喘吁吁了,干脆靠在石仲魁身上,“相公,妾身舞不动了。”
         石仲魁双手搂着娇妻的腰,低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下,这才对一旁早已经羡慕的不得了的琥珀和珍珠招招手。
         接过丝巾,亲自给迎春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惹得迎春眼睛里全是爱意,一旁的大小丫鬟们也是羡慕的不得了。
         然后迎春一整天都粘在他身边。
         石仲魁在书房练字、看书,她就坐在一旁也不打扰他,一边绣香囊,一边时不时的偷看他。
         石仲魁午休,她就坐在主屋的厅堂里看书,不过迎春时不时发呆的表情,证明她的心思根本没在书上。
         搞得宝钗都有些嫉妒起来,然后自己也发呆起来。
         石仲魁倒不介意两个老婆粘着自己,既然能为所欲为,甚至真想偷吃,都能明着把四个填房吃了,也就不需要什么私人空间了。
         再说过几天假期结束了,每天上衙门不说,就是出去喝酒,保管宝钗和迎春不会有半句怨言。
         这日子真是不要太爽。
         半下午时,正在睡觉的石仲魁,忽然听到自己屋子里传来一声尖叫声。
         “有老鼠、有老鼠。”
         可睁开眼睛听到香菱这话,不由目光看向屋子雕梁上,就看到锦毛鼠有些不知所措的趴在架梁上看着自己。
         然后就见香菱直接躲进了自己的床榻里。
         古时候贵族的床于其说是床,还不如说是一个缩小版的房间。
         除了架子床之外,还有供照看老爷、夫人起夜的侍女,坐着休息的椅子和放茶水之类东西的案几。
         香菱倒是没敢直接上床,而且躲进帷幔外的案几旁,用布帘子裹住自己。
         石仲魁有些好笑的坐了起来,趁机伸手把香菱搂进自己怀里。
         小声安慰道,“好了,有我在,那老鼠咬不到你的。”
         这下香菱直接变呆滞起来。
         自从锦毛鼠被空间牧场收服后,石仲魁就取消了对他的禁令。
         而且随着自己结婚,反倒是锦毛鼠可以随意进出屋子,日夜游神和阴司兵丁们,只能守在宅子的前院、后门和院墙上。
         刚和香菱说了几句,宝钗、迎春等人就快步走了进来。
         “老爷,你还好吧。”
         石仲魁笑着摇摇头,“老爷我连老虎都射杀过,难道还会怕一只老鼠。”
         说完,石仲魁心里一动,再次说道,“再说这老鼠还是我养的。”
         这话登时让宝钗、迎春等人惊愕不已。
         香菱更是抬头看向锦毛鼠,见这老鼠居然看着自己,又吓的忙把脑袋缩回去石仲魁怀里。
         石仲魁对着锦毛鼠招招手,小老鼠直接凌空跳下来。
         落地之后,又跳上屋子里的桌上,对着石仲魁就跪拜起来。
         “这这这、、。”
         宝钗和迎春一下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而且和普通老鼠不同的是,锦毛鼠浑身油光发亮,银色的毛发看起来就显得干爽、整洁。
         一点都没有普通老鼠那种让人厌恶感。
         “相公,这小老鼠真是你养的?”
         得到石仲魁肯定的答复后,宝钗和迎春的胆子不由大了起来。
         而且见锦毛鼠居然一直跪着不动,两人慢慢走进不说,宝钗还用手里的团扇拍了拍他。
         吓的迎春忙拉着她后退了几步。
         锦毛鼠别说吓唬宝钗了,就是动都不敢动。
         否则得罪的主母,或许比得罪了老爷更严重。
         石仲魁的心思很简单,薛蟠、贾琏已经知道自己会道术的事,今后说不定就会遇到什么神神叨叨的事。
         与其那时候再解释,还不如在生活中慢慢让宝钗和迎春接受道术和锦毛鼠之类的精怪。
         再说等有了孩子后,自己大概率会教导孩子们道法。
         长春功、神行之术和符箓之术肯定会传下去。
         有了这些安身立命的本钱,绝对比单纯的走书香门第更能维持家族的繁盛。
         甚至说不定就能成为像龙虎山张天师一样的世代道门领袖。
         那时说不定真能无视朝代更替,一直传承下去。
         “好了,你们先出去吧,这小老鼠叫锦毛鼠,不会咬自己家人,以后你们会慢慢习惯他的存在。”
         宝钗一听就急切的问道,“相公,这小老鼠通人性?”
         石仲魁笑着对锦毛鼠说道,“既然被发现了,你也趁机正式拜见两个主母吧。”
         锦毛鼠点点头,却没急着说话。
         而是转个身,跪着对宝钗和迎春各拜了三次。
         惊的几个女人连连惊叹,对锦毛鼠就更加好奇起来。
         可惜石仲魁知道锦毛鼠溜进来找自己,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否则不急的话,肯定会等到自己午休后再说。
         宝钗和迎春见石仲魁摆摆手,只能一步一回头的带着丫鬟们出了里屋。
         “主人,您还记得一个月前清理护城河后,阴司怕您责怪他们,而大肆抓捕鬼魅的事吗?”
         石仲魁点点头,锦毛鼠这才继续说道,“那之后,京畿出生的精怪担心自己会被牵连,不得不躲到外省,或者干脆去了关外。
         今儿早上小的从一个悄悄溜回来的兔子精嘴里得知,关外上个月月底居然出了个絜钩。
         吓的那兔子精忙跑回来避难。”
         “什么东西?”
         石仲魁实在没听懂絜钩是什么。
         直到锦毛鼠仔细解释一番,这才明白所谓的絜钩,是一种长着老鼠尾巴,外形像野鸭子的鸟。
         这玩意只要出现在哪里,哪里必然会有瘟疫。
         听到这,石仲魁的表情立马严肃起来。
         草原上出现瘟疫,倒是不用太担心会传到大周。
         以此时的交通条件来算,传播速度并没想象种那么快,甚至等大周知道这事时,说不定已经入冬,过了最危险期。
         但如果死的牛羊太多,此时又已经是十月中旬了,那就是说草原上今年冬天很可能会过的异常艰难。
         为了活下去,离长城两三百里范围内的草原人,要不迁徙到长城附近请求大周的帮助。
         要不组织起来,成队的越过长城打劫大周村落、甚至州县,以获得足够过冬的粮食。
         而且后者的可能性其实最大。
         大周即便愿意帮忙,也不可能三五个月养着几万、十几万的牧民。
         所以基本上只剩下抢了,而且只要回到草原,基本上就不用担心大周的报复。
         仅仅是缺马这一条,就不可能出关,更别说进入草原后的补给问题。
         石仲魁叹息一声,听锦毛鼠的意思,瘟疫发生在上个月月底,也就是说已经有半个月了,即便自己赶去草原除掉那个絜钩肯定也晚了。
         再想到今年冬天,或者明年春天,草原上必然会乱起来。
         大量活不下去的普通牧民,会骑着马、拿起刀变成强盗、入侵者,石仲魁不由担忧起来。
         可没一会他又有些期待的想着,有外地入侵,不正是立功的好机会?
         不说领兵打仗,仅仅是剧增的各自开支,就会逼着朝廷开源节流。
         省钱的事石仲魁不关心,但朝廷想开源,肯定会加大力度支持自己开荒和增加粮食产量。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是否要上书提醒朝廷?
         想了半下午,石仲魁最终还是打算上书。
         有所为有所不为,方为大丈夫。
         不过,怎么写都学问就大了。
         石仲魁直接起身去了中院正堂旁的书房,把日游神、大兴、宛平和昌平土地公全都召唤了过来。
         晚上8、9点时,迎春一脸焦急的在书房外对同样担心的宝钗问道,“妹妹,相公到底遇到什么麻烦事,连晚饭都不吃了。”
         宝钗摇摇头,安慰道,“二姐姐,我听哥哥和薛蝌说过,相公不仅懂人情世故,更懂官场规则,应该不会有事的。”
         一听是官场上的事,迎春反而更加担心了。
         忽然来了句‘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话,听着宝钗直接愣住了。
         好在书房的门忽然打开,石仲魁对着侍候在门外的于顺道,“趁着还没宵禁,立刻把这封信送去老师家。”
         于顺忙点头,接过信说了句“是,老爷”就转身快步离开。
         “相公。”
         石仲魁看着一脸担忧的两个媳妇,笑着道,“两位夫人,为夫饿了。”
         迎春和宝钗忙吩咐丫鬟通知厨房再做一份酒菜,石仲魁却摆摆手,“让人把装备好的饭菜热热就行了。”
         宝钗和迎春知道石仲魁这是不想浪费,忙点点头让人去做。
         晚饭过后,陪着宝钗和迎春在后院偏房里闲聊一会,今夜自然睡在迎春的屋子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