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靖安侯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卖命钱
         这牌子,其实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皇帝身份的象征,拿着这个牌子就可以得到皇帝的赋权,成为皇帝走出皇宫的权力化身。
         但其实,钦差这个身份,在地方上代行王事,已经有一部分这种职能了。
         而沈毅,现在这个东南巡海钦差的身份还是在的,所以原本,皇帝没有必要再给他这么一块牌子,有点画蛇添足了。
         比起原来那个钦差的身份,充其量也就是多了一点临机决断的权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拿这块牌子去调动地方上的兵丁,或者临时处理几个人。
         可是,沈毅本来就可以调动抗倭军,甚至可以调动即将建立的沿海都司两万余人,抗倭军的战斗力要远胜于地方上的兵,又有些没有必要。
         皇帝是个聪明的皇帝,他不太可能做这种没有必要的事情。
         因此,这块牌子真正的作用,只有两个。
         第一是用来施恩,让沈老爷彻底对皇帝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而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节制李穆!
         晋世子李穆这一次南下的职位是沿海都司都指挥使,是沿海都司名义上的统领。
         而沈毅这个钦差的职责是巡查沿海,监督协助沿海都司以及沿海五个市舶司建成,名义上是没有直接控制抗倭军以及未来沿海都司将士权力的。
         也就是说,按照朝廷的法理来说,李穆才应该是沿海都司这两万多人的实际控制人。
         虽然这位晋世子真正掌控沿海都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年轻的皇帝陛下,还是谨慎的给出了这么一块牌子,让沈毅在必要的时候,权柄可以直接盖过包括李穆在内的一切人,控制住局面。
         算是皇帝在东南留的一个保险了。
         沈毅,李穆,程廷知三个人在城外的十里亭碰面,碰面之后,三个人一起在路边寻了家野店吃了顿中午饭,之后便一起赶路,直奔乐清。
         建康距离乐清不算太近,不过三个人南下都有事情要办,因此一路上算是赶路在走,只用了十天左右,就到了乐清。
         算起来,差不多每天走一百里出头。
         这个速度看起来慢,但是几乎已经是马车的极限了,毕竟这个时代哪怕是官道,也不会特别平整,再加上车厢很重,能够跑出这个速度,已经是三个人在沿途官驿换马的结果了。
         三个人赶到乐清,是在二月初九,刚进乐清境内,抗倭军的都指挥使凌肃,便带着薛威等百余个抗倭军将官,在官道上接迎,等到三个人的马车路过,这些抗倭军将领齐刷刷下马,躬身抱拳,声音齐整。
         “见过李都帅!”
         “见过沈钦差!”
         晋世子李穆与沈毅当即下了马车,跟一众抗倭军将领打招呼,这位晋王府的世子,看着这些抗倭军将领,颇有些感慨的说道:“短短两年多时间,便有如此面貌,比我回京之前还要规整得多,子恒真是了不起啊。”
         沈毅站在李穆旁边,只微微落后小半个身位,几乎是并肩而行,闻言笑着说道:“影响军队战斗力的,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因素,军纪不明,钱粮不够。”
         沈老爷看了看站成两排的抗倭军将领,缓缓说道:“抗倭军建立至今,功必赏过必罚,钱粮从来也没有断过,杀倭寇的赏钱,将士的抚恤也是立刻就发。”
         “再加上有几个会练兵的将军。”
         沈毅微笑道:“时间长了,自然就不一样了。”
         李穆沉默了一会儿,微微叹了口气:“说起来容易,可整个大陈,也就只有你沈子恒能够练出这种军队出来,不要说别的,就这支抗倭军,放在乐清,从兵部换个人来带他们,不出三五年,也就烂掉了。”
         “都是私欲所致。”
         沈老爷也有些感慨:“那些人手上拿了权力,便下来喝兵血,吃空饷,朝廷的钱,十分只能到将士手里两三分乃至于一两分。”
         “慢慢的,自然也就烂掉了。”
         “不止这些。”
         李穆摇头道:“更重要的是缺钱。”
         他看了一眼沈毅,开口道:“子恒,你这五千抗倭军,军饷差不多是禁军的两倍左右了,再加上杀倭寇的赏钱,实际上的用度,还不止两倍。”
         “这五千人,尚且可以凭借抄家营商来供养,马上就要扩编成两万五千人了。”
         世子静静的看着沈毅。
         “钱从何来?”
         “市舶司。”
         沈毅轻声道:“今年我来东南,主要就是把五个市舶司建起来,并且让这几个市舶司正常运转起来,只要能够正常运转,供养一个沿海都司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且,多半还会有不少盈余,能够缴到国库里。”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跟这些将领们打完招呼,在这群抗倭军将领的护送下,重新回到了马车里,这一次,李穆直接坐进了沈毅的车里,然后看了看沈毅。
         “怕就怕在国库。”
         李穆微微叹了口气,开口道:“一旦户部介入进来,那么市舶司的钱,便不是沿海都司的钱了,到时候这些钱如果直接由户部接管…”
         “子恒你想要按照禁军的军饷从户部手里抠出来,都是千难万难,想要按照抗倭军现在的军饷发放,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李穆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如果市舶司的钱,是咱们沿海都司直接接手,把用剩下的钱给户部,那么这远高于其他军队的开支,那些文官就又可以拿来说事了。”
         世子缓缓说道:“要知道,建康城里的那些文官老爷傲得很,向来是看不起武官的。”
         他看向沈毅,无奈道:“他们说伱沈子恒贪污敛财,倒还是轻的,就怕他们说你有意施恩于地方军队,意图不轨!”
         “到时候,不止是子恒你,就连我就都会有麻烦了。”
         这的确是摆在两个人面前的最大问题。
         因为沿海都司马上就要成立,养活两万五千人跟五千人,可大不一样。
         如果市舶司的钱,真的被户部接管,那么李穆说的情况,几乎是一定会出现的。
         哪怕户部尚书赵昌平是沈毅的师伯也不成。
         这种是文官集团一致的鄙视链,也是文官集团的一致利益,赵昌平一个人,不可能让户部上下心甘情愿的优待武官。
         沈毅坐在马车里,摸了摸下巴。
         “世子,这五个市舶司,都是宫里的太监下来督建的,具体管事,也是宫里派宦官下来管事经营。”
         “暂时,应该不会移交户部罢?”
         李穆摇头。
         “岁入几十万两的时候,户部不会放在眼里,只当是给陛下零花了,可是市舶司的收入一旦多起来,户部就一定会尽全力去争,按照他们…”
         说到这里,李穆对着沈毅笑道:“按照你们读书人的说法,钱只有进了国库,才是天下人的钱,进了内帑,那就是天子私产。”
         “他们还会义正言辞的问陛下,是不是要与民争利。”
         沈毅闻言,微微摇头道:“说句不足为外人道的话。”
         “大陈这些年武力孱弱,乃至于六十多年前的那场大变,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重文抑武太过了。”
         晋世子满脸微笑的看着沈毅。
         “子恒你可是两榜进士。”
         沈老爷目光平静,他看着李穆,问道:“我若非是两榜进士,能在朝廷出头么?”
         李穆摇了摇头。
         “那恐怕不能。”
         沈老爷掀开车帘,看了看外面护送他们的抗倭军将领。
         “世子方才说,抗倭军的军饷,远超其他军队,依我看,不是抗倭军的军饷太多…”
         “而是其他军队的军饷太少了。”
         李穆幽幽的叹了口气:“即便是现在的军饷,已经养出了一个赵阀了。”
         他的目光看向沈毅,似乎在想沈毅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沈阀”。
         沈毅微微摇头道:“赵阀起势,跟军饷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朝廷不得不倚着他们。”
         “而且淮河水师之中,也不乏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钱发不到将士们手里。”
         “依我看。”
         “大陈如果要还于旧都。”
         李穆深呼吸了一口气:“当如何?”
         “卖命的钱要多给。”
         沈老爷缓缓说道。
         “卖命的人,要多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