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靖安侯 > 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天下皆白
         洪德三十二年腊月二十七。
         洪德皇帝驾崩于燕京德庆宫,享年四十二岁。
         皇四子李鉴,与天子灵前即皇帝位。
         这一日,沈侯爷亲自送别了老伙计。
         这一日,天地同悲。
         随着皇宫丧钟响动,整个燕京城里的百姓都跪了一地,不少人都为之落泪。
         洪德皇帝,在民间的声望,是极高的。
         哪怕是他刚到北边不过两年时间。
         毕竟大陈入主北方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是的的确确的好了起来。
         至于燕京城里的权贵人家,尤其是家里有做官的,更是最快的速度挂起了白幡,人人着素。
         与此同时,城外一支禁军,在禁军指挥使刘博的带领下,进驻燕京城,防止有人在这个当口生乱。
         这一卫五千人禁军,进城之后,由辅政大臣裴俊统领,归沈毅节制。
         …………
         天子殡天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往天下各地。
         两天之后的南京城里,还在主持南京事务的赵昌平,收到了燕京急递之后,两眼一黑,直接昏死了过去。
         伴随着建康皇宫挂起白幡,钟声响动。
         整个建康城,家家起灵,户户着素。
         哭声遍传建康。
         仿佛是这座养育了洪德帝的城市,在为自己的孩子离世,而感到哀伤,在为之哭泣。
         百姓自发走出门户,不少百姓跪在道路两边,号啕大哭。
         毕竟…这是在位三十多年的圣天子,是仁德之君,百姓们都是念着他的恩德的。
         除了建康之外,其他各地也陆续收到了皇帝殡天的消息。
         山西大同。
         薛威薛大将军,此时正在城外观战,在他前方不远处,钟明钟将军领着一卫玄甲军精骑,冲出大同关隘,与一支鞑靼骑兵正面碰上,双方厮杀在了一起,向来以速度见长的鞑靼人,应是被钟明所部死死咬住,动弹不得。
         双方激战正酣。
         薛大将军身后,也已经长成的大小子薛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爹,您让我去冲一阵罢!钟叔这仗,打的太痛快了!」
         薛威回头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闷声道:「好生观战,多看多学,将来有的是你冲阵的时候。」
         薛北挠了挠头,低头应了声是,然后又想起来一件事,开口道:「爹,沈伯家里的女儿成婚,咱们家怎么连个人也没去?您跟沈伯伯闹别扭了?」
         薛威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傻儿子,毫不留情的一脚就踹在了他的屁股上,没好气的说道:「狗屁不懂,乱说什么?」
         沈渊还在燕京,那么薛威一家就不能去燕京,去了就可能出不来。
         这是薛威与沈毅当初定下来的约定,一直到今天,薛大将军都一直在奉行这个约定,从来没有过半点懈怠。
         父子俩正在说话的时候,远处有一骑急匆匆奔了过来,直接半跪在薛威面前,声音沙哑:「大将军,六百里加急!」
         薛威看了他一眼,皱眉道:「出什么事了?」
         「陛下…」
         这人咽了口口水,低头道:「殡天了…」
         听到这三个字,即便是大大咧咧的薛威,也忍不住有些动容,他抬头看了看天,又扭头看向燕京方向,缓缓跪在地上,对着燕京三叩首。
         薛北也跟着跪在地上,叩首行礼。
         起身之后,过了好一会儿,薛大将军才缓缓说道:「鸣金。」
         薛北看向远方。
         「爹,钟叔就快要…」
         「你耳朵聋
         了?」
         薛大将军怒吼了一声:「鸣金!」
         这一句,把薛北吓了个屁滚尿流,他连忙让人敲响铜钟,淮安军向来讲究令行禁止,这会儿哪怕钟明已经占了些许上风,也很快开始收拢阵型,半个时辰之后,钟明快马奔了回来,跳下马匹之后,低头抱拳:「大将军!」
         他看向薛威,问道:「出什么事了?」
         薛威拍了拍钟明的肩膀,叹了口气,开口道:「陛下…驾崩了。」
         「啊?」
         钟明惊呼了一声,随即这位钟将军也是眼眶发红,跪地朝着燕京方向叩首,然后站了起来,声音沙哑:「大将军,班师回大同罢。」
         「嗯。」
         薛大将军长叹了一口气。
         「回大同。」
         一众兵马,掉头转回大同,进了大同关之后,在关城上挂上了白幡。
         这会儿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大同也没了庆祝年关的心思,城头上都挂上了白布。
         到了过年这天,有鞑靼部使者进入大同关城,面见薛威,见到薛威之后,这鞑靼人半跪在地上,低头道:「鞑靼大汗之子阿穆托,奉父汗之命,祭拜大陈天子。」
         薛威看了看这人,面无表情:「你要去哪里?」
         阿穆托神色平静,抬头看着薛威:「回大将军,在下要去燕京,拜祭大陈天子在天之灵。」
         薛威问道:「那这仗,打是不打了?」
         「父汗说。」
         阿穆托低头道:「拜祭完大陈天子之后,咱们再继续打。」
         薛威闷哼了一声,随即大手一挥。
         「放行。」
         …………
         高丽国。
         驻兵高丽的,统共是十个千户营,一万余人。
         此时沈渊不在,高丽驻军是苏定之子苏方在统领,人称小苏将军。
         这位小苏将军也在年关的时候,收到了来自于父亲的传信。
         他是生在洪德朝,长在洪德朝,对于天子的感情,比起父辈丝毫不差,收到了消息之后,小苏将军也忍不住有些伤心,他下令全军缟素,然后又头戴白巾,快马奔到了高丽的国都开城,面见了高丽王。
         「大陈圣天子驾崩,开城全城缟素,为我陛下祭!」
         高丽王面对苏方,也是战战兢兢,再加上他也的确尊敬洪德帝,于是连忙点头答应。
         很快,开城也全城着素,挂起来白幡。
         这一抹凄凉的白色,从燕京向外蔓延,短短几天时间,北到山海关,南到南越,各地都如同落雪一般,变成了雪白一片。
         便是山野民间,也有不少人自觉为洪德帝带孝。
         一转眼,年关过去。
         经过中书商议,新皇点头,大年初一这一天,大陈改元建隆。
         这一年,原本的洪德三十三年,正式改元为建隆元年。
         而皇帝在二十七日之后,除孝服,开始临朝理政。
         登基大典还没有来得及举行,几道圣旨就从朝廷下发了下来。
         第一道圣旨,是加封沈桑桑为皇后,同时大赦天下。
         第二道圣旨,奖赏百官,同时加封几位中书宰相为东宫三师。
         而第三道圣旨,则是单下给沈毅一个人的。
         新皇除孝服第一日,圣旨便送到了沈毅府上,正式敕封靖安侯沈毅,为太师。
         至此,二十多年江都出身的那个读书人,彻底做到了人臣极致,官居太师,位列一品,辅政朝廷,同时兼理北方诸军事。
         任谁见到他,都得称一声沈公,称一声沈太师。
         而这一
         天,沈太师入宫谢恩之后,沈家的两个儿子,也先后离开家里。
         沈济去往南京,代替沈毅探望病重的赵昌平。
         而沈渊则是离家北上,回到高丽军中。
         沈府家门口,沈侯爷拍了拍沈济的肩膀,开口道:「这一路上不可拖延,到了南京之后,如果你师伯祖病重,便通过邸报司送信回来,为父亲自去一趟南京。」
         沈济低头应是。
         沈老爷又看向沈渊,缓缓说道。
         「到了北边,多用点心。」
         沈渊与沈济都跪在沈毅面前,低头叩首。
         「孩儿领命。」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