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 第32章 秦始皇:巨唐!这还不是最盛?!
         此时此刻,大唐皇帝一个比一个不服。
         如今全都站出来为自己的王朝说话。
         毕竟如果真输了,那么一个个大唐皇帝都将下跪!
         所以那些大唐皇帝,知名不知名的,全都跑了出来。
         顿时一堆生面孔的金色帝王弹幕,开始一一在天幕视频当中浮现。
         显然,对贞观之治的盘点,还远没有结束。
         ……
         【入榜原因五,天可汗,一统全国!】
         【随着最后一任割据势力的归降,唐朝一统全国。】
         【去场子,李世民令李靖出师塞北,挑战DTZ在东亚的霸主地位。】
         【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攻灭DTZ,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天可汗!”】
         【其后,太宗多次用兵,攻打吐谷浑、攻打吐蕃军。】
         【另派兵伐高昌,结果唐军一到,对方首领直接被吓死!其子继位,遂归顺唐朝。从此,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薛延陀作祟,并不断强盛南下。】
         【唐太宗派数万唐军迎战。】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自率领10万军队,征讨高句丽!】
         【贞观二十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
         【可以说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
         【将唐帝国,发展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最禽流感、文化最盛的国家!】
         【唐太宗李世民,也被周边诸族尊为“天可汗”,并筑“朝天可汗道”,向唐室进贡。】
         【唐太宗因此成为东方世界的国际盟主,整个大唐,也正式步入安康之世!】
         ……
         看到这,万界各皇帝皆陷入震撼之中!
         尤其是不知道大唐具体情况的秦、汉、隋等三朝。
         祖龙:“若不是提前公布了排名,就这些盘点词,说是第一盛世都不为过吧?!”
         汉武帝:“@李世民,还真对你有些刮目相看。”
         隋文帝杨坚:“盘点中,溢美之词,溢于言表!这真的是第五盛世?”
         杨广:“@李世民,你小子可以啊!我还真是人眼看狗低了。”
         李渊顿时不耐烦了。
         “怎么说话呢?!”
         李世民:“@杨广,表叔,你这个手下败将,就先别说话了!”
         李治等大唐皇帝,此刻都在气头上。
         如果换做往常,这么多赞美之词,还是苍天所说,那么整个大唐都要张灯结彩庆祝一番。
         可是现在,每一个大唐皇帝都笑不出来!
         他们都在等待着接下来的答案!
         ……
         【入榜原因六:经济蓬勃发展!】
         【不论是薄赋尚俭,还是救灾恤贫,亦或者是扶持商业等等,唐太宗运用各种促使经济蓬勃发展的举措,皆大有成效。】
         【而且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许多王朝的经济特征,都是“重农抑商”,也就是抑制商业的发展。】
         【在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比种田人的地位要低好几个等次。】
         【可是在贞观年间不同。唐太宗非但不歧视商业,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进一步体现了唐太宗的高瞻远瞩之处。】
         【在他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的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当时世界上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大唐!】
         ……
         看到这,几位泪点低的大唐皇帝全哭了起来。
         唐中宗李显:“干什么!就是欺负我们大唐是不是?夸得那么天花乱坠,最后只是第五!”
         唐睿宗李旦:“今天没有一个说法,我们大唐绝对轻饶不了任何人!”
         唐代宗李豫:“没错!今天不让我们心服口服,下跪道歉认输?”
         “根本不可能!”
         ……
         【入榜原因七:科技强大。】
         【在贞观年间,诞生了一位又一位大家。】
         【如世界上最早提出三次代数方程解法的数学家王孝通;】
         【如著有《千金要方》的医学家孙思邈;】
         【如研制出当时绝无仅有的“三重环”浑天仪的天文学家,李淳风等】
         【入榜原因八:各民族关系密切。】
         【唐太宗布德怀柔,尊重各民族习俗,进一步发展蒙族关系。】
         【李世民曾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又说:“朕以天下为家。”】
         【正是这种认知和思想,显示了李世民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上的仁和宽厚的胸怀。】
         【大大减少了汉人和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
         【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
         【正是在唐代,华夏才有了一个代称——“唐人”】
         【奠定了现代华夏的基础!】
         【总评】
         【奠定国基!】
         【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各项善政,,使官吏廉能,社会安定,人民丰衣足食解决温饱,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中兴局面,奠定了唐代将近三百年的基业!】
         【确立制度!】
         【贞观年间,经太宗的苦心经营,延续了隋贷的多种政制。】
         【政风沿袭】
         【唐太宗施政有方,选贤问廉能,克己纳谏,成为一种良好的朝廷风气,历代有为的治国者,皆追慕贞观政风而力图效仿。】
         【用人唯才!】
         【太宗用人,不问出身,以功臣代世胄,科举代门第,让诸多社会上有才能之人,得以走进朝堂,为国效力!】
         【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
         【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
         【他是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
         【使大唐在当时,与西方各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
         盘点到这,可以说,都快把这贞观之治给吹上了天!
         李世民看完都有些惊讶了!
         “苍天,也太看得起朕了!”
         “不对,朕的大唐,本来就应该在第一!”
         “哪怕是前三呢?”
         “就算是第四,也马马虎虎能接受。”
         “这第五到底是要干什么?”
         想到这,李世民有太多的话要说了。
         “就好比最后几个盘点当中,说到的对外经济上。”
         “朕的大唐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文明强盛的国家!”
         “这一点,有目共睹!没有任何人敢不承认!”
         “首都长安,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大都会。”
         “而相比大清的闭关锁国,朕当时奉行的是开放!”
         “外国人出入我大唐境内,根本不需要限制。”
         “朕既不担心大唐人出去忘本忘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喧宾夺主。”
         “可以说朕高度自信极了!”
         “深信着自己的这片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
         “尤其是更不担心自己的文化,被外来人淹没。”
         “不卑不亢,王者风范!”
         “尤其是朕还接受了大量的外国学者,来到大唐学习先进的文化。”
         “仅倭国的学生,朕就收留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
         “那群倭国人也是勤奋好学,上至华夏的典彰制度,下到服饰风俗,他们全都学了个遍。”
         “使当时原始部落的倭国,凭空跃进了一千年!”
         “可见朕影响力多么强大!”
         “这一点,竟然都没有上入榜原因。”
         “当然了,还有太多了,看来苍天都盘点不完了。”
         “就这样,朕还只是第五???”
         说到这,李世民越说越来气!
         而这时,王莽冷哼一声:“第五的原因,好像找到了。”
         宣统:“加一!加一!”
         李世民顿时懵了。
         “朕第五,跟那个小倭国有什么关系!”
         “朕的贞观治世,社会秩序好的令人难以置信,这些全都看不到?”
         祖龙顿时一滞。
         “朕似乎有些明白是什么原因了。”
         汉武帝则冷哼一声:“第五还要怨天尤人?不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李治:“父皇,该到儿臣的盘点了!”
         ……
         马不停蹄,大唐盛世盘点继续!
         【大唐盛世——永徽之治】
         【在位皇帝:唐高宗李治】
         【入榜原因一:勤勉执政!】
         【唐高宗李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
         【登基之初,就将唐太宗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
         【君臣上下萧归曹隋,照太宗法令执行,颇有贞观之治遗风。】
         【入榜原因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科举制度。】
         【唐高宗李治对整个大唐首要的官员选举制度进行彻底改造,重新建立科举制度,选用了一大巴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员。】
         【这是李治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
         【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度选用官员,而不仅仅是依靠世袭的特权进行选拔。】
         【科举制度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高宗的几个宰相都有功名在身,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图。】
         【入榜原因三:修订了《永徽律》】
         【《永徽律》,是整个历史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为后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入榜原因四:轻徭薄赋】
         【唐高宗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经济政策,经济再次高速发展。】
         【入榜原因五:文治武功并举!】
         【和太宗李世民一样,李治同样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皆有造诣的皇帝。】
         【李治即位后,完成的第一件伟业,就是用兵西域,平定西突厥的叛乱。】
         【唐朝势力进一步越过葱岭、碎叶川,办公室进入中亚内陆腹地】
         【统治版图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汉人王朝版图最大的王朝!】
         【总评】
         【实际上,成功的君主帝王,未必一定要大刀阔斧地推陈出新。】
         【恰恰相反,有时,遵循旧制,循序渐进,也无可厚非。】
         【往往更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唐高宗的统治都是贞观之治的继承与发展。】
         【虽然以仁孝著称的唐高宗对政治并没有特别独到的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出色的守成君主。】
         【开创之功固然重要,固然需要胆识与才干,而遵循旧制,并非不需要能力。】
         【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扩张到了汉人王朝的极限。】
         【东起朝鲜半岛,抵达霓虹海;】
         【西临里海,占有半个中亚,抵达阿啦伯;】
         【南至月南横山,月国北部湾,占有半个月南,抵达中南半岛;】
         【而北部则越过贝加而湖,占有整个外蒙。】
         【李治在位34年里,这个时期,大唐疆域,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
         ……
         ……
         看到这,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接帝躯一震!
         祖龙:“太大了!太大了!这便是巨唐!”
         汉武帝:“不得不承认,大汉的领土,确实没有大唐幅员辽阔!”
         隋文帝:“这等疆域,大隋有些望尘莫及。”
         皇帝们都是有一说一,并不会藏着掖着什么。
         顿时,整个大唐皇帝们全都激动起来!
         李渊:“好小子,竟然把咱们大唐发展到这么壮大!”
         李世民:“儿啊,朕当初还有些看不上你,没有想到,你竟然这么厉害!”
         武则天:“夫君棒棒!”
         李隆基:“皇祖父无敌!但这样的盛世排在第五,朕还是不服!”
         “尤其是还有朕的开元盛世,可以说是大唐巅峰!”
         李世民惊愕:“什么?难道说朕的贞观盛世,还有治儿的永徽之治,汉人王朝最大版图!都还不是大唐之最???!”
         “曾孙儿,可以啊!”
         李隆基:“皇曾祖,孙儿之前都是在您面前低调的。”
         “不愿意多说什么。”
         “但是现在,孙儿也不想隐瞒什么了。”
         “朕通知的开元盛世,可以说是力压贞观、更胜永徽,开元年间,整个大唐进入全盛!大唐国力到达最巅峰!”
         “朕的开元盛世,才是整个大唐盛世的代表!”
         “单独拎出来一个大唐盛世,就比其他王朝要强。”
         “而现在,我们七个盛世加起来,竟然只排第五!”
         “皇曾祖,孙儿气不过啊!”
         李世民一听这话,顿时更是火冒三丈!
         “好啊!原本朕以为,朕的贞观之治就已经是大唐巅峰,没有想到,今后一山比一山高!”
         “这么多盛世加起来,连个前三都拿不到?!”
         李世民眸光中顿时犹如爆发出雷电之光:
         “林仙人!您最好给我们大唐诸位皇帝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