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 第151章 史上第一次!太危险了!
         后面又将遇到什么样的挑战?
         到底这个状态能不能成功?
         是否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眼下全是众人关心的事情。
         而现在,一切最终的迷雾都将散开!
         关于此次事情的最终答案,也在这一刻浮出了水面。
         ……
         【“放罐精调到位,下面组织实施放罐。”】
         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到底能不能成功,眼下终于有了答案!
         只见画面中,忽然一个机械臂在上面,突然松开了手。
         其中一个从监控上,黑白画面上根本看不清楚的东西,忽然就掉到了那罐里面。
         祖龙:“成功了吗?是月壤掉进去了吗?”
         汉武帝:“太快了,朕有些没有看不清。”
         朱元璋:“应该掉进去了,应该是成功了!”
         【“各号注意,嫦娥五号探测器月面采样工作顺利结束!”】
         哗!!!!
         万界哗然。
         原来忽然就成功了!
         这么快就成功了?!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画面中机械臂就已经完成了工作。
         这是让众人始料不及的。
         原来早就已经成功了吗?
         之前可能就有些步骤没有放出来,而眼下只放出了最后的一步,如此就算顺利结束了。
         还好前面有了王莽等等科普这个事情的艰难。
         不然从这方面看上去,或者像是王莽之前只是看了些新闻,并没有具体理解过其中的细节,根本就不会想象得到,现在的“轻松”,背后其实是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也是因为,其他外界的观众并没有什么“就这”的嘲讽。
         而也是重心地在赞叹。
         没有之前的细节铺垫,可不现在就这么成功了,也会给他们造成他们上他们也行的错觉。
         好在现在一切都没有这种事情发生。
         而种花家月壤采样的成功,真的算是给众人打了一剂强心针。
         看起来,整个嫦娥五号的任务,应该没有任何负担了!
         其他剩下最关键的,就是回了!
         如果嫦娥五号回来了,就说明整个探月计划成功了!
         一切都苦尽甘来了。
         哪怕之前有九百多天的煎熬,哪怕中间有多少困苦,都将烟消云散。
         只要最后,只要这最后一步能成功!
         ……
         而且不仅是所有观众开心。
         看得出来,所有种花家人自己也在为自己鼓掌。
         是真的为自己而感觉到开心庆贺。
         一波接着一波的胜利,全都到来了!
         胜利的曙光,终于在不远的将来了!
         【此刻,种花家第一次地外无人采样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
         【这全力以赴的时光,已然证明了人类独有的勇气与智慧。】
         【是种花家不断开拓视野,走向远方的依靠。】
         【此时的嫦娥五号,已经在月球停留了48个小时。】
         【从月面起飞的窗口,也即将到来。】
         【嫦娥五号,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
         【因为五天后,着陆点就将进入月夜。】
         【到时,月表温度,会降到零下一百八十摄氏度左右。】
         ……
         “一百八十摄氏度”
         “零下?”
         众人恍然。
         毕竟他们还没有温度这个概念。
         而王莽又开始充当科普老师了。
         到底多少度,身上会有怎样的感觉,王莽也是耐心充当了“视频注解”,算是给大家讲明白了。
         比如最让大家感同身受的就是,零度的时候,水就会结冰。
         而如果零下一百八十度的时候,那会有多冷???
         李世民:“那不是会冻死人?”
         赵匡胤:“朕可能刚一出门,就会被冻成冰棍。”
         朱棣:“嘶!零下一百八十度,这不要命了?”
         杨广:“月球表面,怎么那么冷?”
         李治:“看来广寒宫这个名字,是真没叫做啊!”
         忽然,万界中人也是恍然大悟。
         对啊,为什么当初是有叫做“广寒宫”这个名字。
         原来是因为这个!
         真的是广阔和寒冷啊!
         究竟这个名字是从哪里叫出来的?
         难道说他们的古人,也就是先秦远古的华夏人,早就登上过月球了吗?
         难道说我们才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不然怎么可能将上面叫做“广寒宫”?
         此时众人的好奇心都被沟通起来了。
         而现在,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如果错过了发射窗口期。
         可能嫦娥五号就要永远被冰封在月球上了!
         零下一百八十度。
         别说是泼水成冰了。
         就是人在里面呆上一秒钟,都会瞬间被冻住!
         而机械虽然感受不到寒冷,但是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他们的青铜雕塑在上面,会被冻成什么样!
         到时候还怎么遥控了,飞都飞不起来了。
         很快就会被冰冻住,然后成了整个月球的一部分。
         到那时,前期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所以必须不能错过啊。
         看来时间紧,任务还重。
         好不容易这月面取样的工作,算是节省出来了一点时间。
         那么后面应该再不能出现什么问题了吧?
         众人有些担心。
         但还是不免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
         真的害怕这次再次失败。
         ……
         【而嫦娥五号上并没有御寒的设计,对它而言,进入月夜,就要面临着生死考验。】
         【同时,如果等待的时间过长,月球轨道上的轨返组合体,也会燃料告急。】
         【最优的方案只有一个,也是唯一一条出路,那就是——】
         【按时起飞。】
         【终于,在约定的时间里,嫦娥五号,开始了准备起飞工作。】
         【上升器,月面起飞!】
         这次,没有再拖泥带水。
         众人刚开始看得心情紧张的时候,结果盘点直接就出现了嫦娥五号起飞的视频!
         看得出来,忽然就在广阔的月面上,一道倒飞的“流星”,拔地而起!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只见那远处有些拍到的模糊画面里,一道拖着尾巴的光影直接就笔直的省省了。
         根本还没等看得出来任何看情况的时候,嫦娥五号,就已经完成了起飞!
         祖龙:“太好了!中间省略了那么多过程,说明没有任何影响到嫦娥五号起飞的困难。”
         汉武帝:“这下应该彻底放心了吧?什么时候回到我们种花家?”
         李世民:“快,朕都已经等不及了!”
         朱元璋一向稳重,向来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他,现在也不免紧张起来,
         更是急切地等待着嫦娥五号回家!
         要知道,这可是第一次有种花家太空的东西主动返回我们自己家!
         而且还带着丰厚的月球礼物!
         ……
         同时,旁白也开始娓娓道来了!
         【在熊国的历史上,他们的无人采集,都是从月面点火后,直接飞回蓝星。】
         【这种方案,虽然会限制月壤的重量,但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而种花家,却选择了另外一个比较有风险的方案。】
         【一种前人从未有过尝试过的高风险方案!】
         ……
         看到这里,种花家众帝王更是龙心大悦。
         秦始皇:“朕就不喜欢循规蹈矩,喜欢开创,看来种花家的后世子孙们,真随朕。”
         其他人也没有跟秦始皇争的,毕竟人家说的没有错。
         就像是郡县制,多少年了,他开创的这种制度,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在使用着!
         什么分封制,这种只会导致分崩离析。
         而郡县制,使得众华夏一直捆绑相连。
         哪怕是外面的其他国家,都开始学习秦始皇的制度。
         所以说,秦始皇说自己喜欢开创,不喜欢墨守成规,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人家相当于是整个里面的大家长,说话可是说一不二的,自然没有人反驳。
         其实这种冒险的精神,从之前的嫦娥一号就看出来了。
         而现在,到嫦娥五号,竟然还在持续着。
         就比如之前本来完成应由的任务就行了。
         可是那嫦娥三号还去探测小卫星去了。
         完成了本来不属于它的工作。
         就比如还有其他的玉兔探测器,竟然还超出了自己工作时候两百来天。
         这些不都是开创性的举措吗。
         而且他们如此,古时候不也是这样吗。
         多少帝王,开创了那么多千年的举措。
         要说杨坚,虽然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哪怕光提他名字,不说他是隋朝皇帝,都不少人不认识。
         可就是杨坚,也开创了很多千年的举措。
         就一项科考,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古时候那么多有风险,种花家众人也有冒险的精神。
         一脉相承,说得一点问题没有。
         ……
         而现在众人都在好奇的高风险方案,也即将出现。
         【这个高风险方案,就是要在距离蓝星三十八万千米的地方,实施无人交会对接。】
         ……
         众人看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操作?
         所有人由于没有之前的尝试,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就算是有常识的王莽,也根本看不懂。
         甚至在脑海中检索着当时的新闻,似乎新闻上也没有提到这一高风险的方案。
         “直接回来不就好了吗?”
         “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
         “如果直接回来,中间没有任何有可能的危险。”
         “可如果是在太空中再进行一次对接,如果失败了呢?”
         “如果没有揭上呢?”
         “那岂不就是直接输了?”
         “直接失败了?”
         这是众人心头上一直萦绕的问题。
         【是啊,为什么不直接从月球上回来呢?】
         【其实,是有一个很大的决心,要推动种花家的技术进步,过于保守的方案。】
         【会被淘汰掉。】
         【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才是推动种花家航天工程的动力。】
         【而整个交会接的过程,实际上,是要从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很遥远的一个地方,实施无人教会对接。】
         【在世界航天史上,还是第一次!】
         嚯!!!
         众人可真算长了见识。
         没有想到,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在这方面,种花家不尊重是成长到了无人企及的领域?
         这么冒险,真的值得吗?
         此刻,众人明白,值是值的。
         可如果失败了,那么这么多的月壤,不就直接失败了吗?
         全都洒在了太空中。
         全都没有了任何胜利的喜悦了。
         到时候,又将阴云密布了。
         可是,种花家既然选择走了这冒险的一步,那么观众们只能坚持这样了,给予支持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
         大家只是想到这会是一个有风险的方案,却没有想到这是这么危险!
         原来众人意味的,探测是最难的一步,探测一步走过来了;
         后来观众以为回月,上升的时候,是最难的一步;
         没有想到中间没有任何啰嗦的地方,紧接着还没等众人反应时候,就直接声控了。
         再道现在,原来升空不是最直接的困境,这对接才是!
         就相当于在路中间换了一辆车。
         如果换车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那么整盘棋就要输了。
         祈祷吧。
         众人此刻只能为种花家祈祷,千万别在场什么幺蛾子了。
         ……
         而大家也更像要知道,这究竟是难在哪里?
         毕竟这个东西从来没有听说过,似乎是不怎么难,对准了不就行了吗?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套方案的高风险地方就在于,地面的支持能力是比较弱的。】
         【在一些辅助条件的情况下,要在自主的去寻找合适的对接条件。】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外部的支持资源太有限了。】
         【要靠自己。】
         ……
         而眼下,天幕盘点中的字幕,显示时间来到了整个嫦娥五号的第十二天——
         对接一环当中。
         【此刻,月球伤口,环月轨道上,上升器开始放慢步伐,等候轨返组合体靠近。】
         【在它身后,一百公里外的地方,轨道器上的微波雷达,已经捕捉到了上升器的身影。】
         【计划,于五时四十二分,两目标对接开始。】
         ;【轨道器与上升器,将转入无控模式。】
         ……
         ……
         ……
         “无控!”
         众人本来稍静了一会,显然是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是忽然,大家反应过来,无控模式如果说之前还不懂的情况下,那么现在懂了啊!
         之前就是摇控,比如之前的机械臂作业。
         还有降月时一步一步的最关键十秒。
         和平日的工作,都是遥控进行的。
         可现在,要进入了无控模式,地面毫不干预了。
         这还会成功吗?
         就如同穿针引线,本来就已经在双手操作下更难了。
         现在还要解放双手,让线自己和针穿起来。
         这不是开玩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