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规矩(求保底月票)
         对着太子,补熙很是恭敬。
         佟家已经今非昔比。
         如今上三旗的六位领侍卫内大臣、六位内大臣,一个佟家人都没有!
         此消彼长。
         佟家在御前的影响力弱了,他们这些佟家子孙都受到影响。
         不是没有人想着亲近毓庆宫,可是之前索额图把持着毓庆宫的外务,旁的人家亲近不上;如今,佟家人则是有了分歧。
         柳编墙内老公爷那边是想要亲近太子的,前年也安排了送佟家族女进京候选之事,想要谋东宫嫔,结果给了“恩典”,直接从候选秀女名册上划下去了。
         至于补熙阿玛这边,则是因乌兰布统之战的缘故,不肯亲近太子,也不肯亲近大阿哥。
         补熙也想着家族之事,可是他的身份与年岁,也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
         太子看着补熙,则是不大满意。
         佟家下一辈补熙算是牵头的,可是他并不跟毓庆宫亲近,这也是鄂伦岱那一房对毓庆宫的态度。
         自己是储君,佟家不顺服,佟家想要做什么?
         他正想着,大阿哥几人到了。
         补熙起身相迎。
         太子坐得稳当,看着大阿哥几人进来,目光从大阿哥身上,挪到四阿哥身上。
         佟家看好的是四阿哥么?
         太子也起身了,如今不是朝廷之上,要行的是家礼。
         四阿哥、九阿哥与十三阿哥两拜请安。
         大阿哥面向西边站着,太子也行了礼,大阿哥立受。
         接下来,是补熙给几位皇子请安。
         如此一轮下来,太子这个主家才开口道:“都坐吧,今儿也没有外人。”
         大家就重新落座。
         九阿哥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太子,又看着坐在客座首位的大阿哥。
         太子今儿怎么守着规矩了?
         早年的时候,太子行“家礼”的时候少,跟兄弟们相见,“国礼”的时候多。
         四阿哥则是眼观鼻,他察觉到太子的探究,心里狐疑不定,不明白为什么太子的关注会落到自己身上。
         大阿哥则是打量着太子,心里越发通透。
         自己这个皇长子难做,太子更难做。
         啧啧,虽说有礼烈亲王的例在前,罢黜的皇储也有善终的,可是还有广略贝勒跟肃武亲王在前头。
         前者丢了储位,被太祖处死;后者跟多尔衮争过皇位,被多尔衮构陷而死。
         太子失了赫舍里家这个母族,跟石家这个妻族也不亲近,朝廷之上拥护嫡子的,多是汉臣,那些人实际上是凑数的。
         太子察觉到大阿哥的视线,见他没有了往日的暴躁,看着神态平和,心里也犯嘀咕。
         大阿哥……
         从容多了……
         再没有了之前在自己跟前的鸡头歪脸。
         这是有底气了?
         太子拿不准。
         大阿哥已经移开眼,心里想的是自己的弘昱跟毓庆宫的两位阿哥。
         弘昱……
         入了上书房两年半了,在皇孙中成绩平平。
         毓庆宫的两位阿哥,二阿哥遭了皇父厌弃,从上书房清退出去,往后不会有什么前程;太子妃抚养的三阿哥,跟弘昱差不多。
         皇父也没有对两家皇孙另眼相待的意思……
         屋子里安静下来,没有人说话。
         太子不开口,其他人也不好先开口。
         太子醒过神来,看着坐在末座的十三阿哥,道:“听说你前几天带侍卫们打猎去了,有什么大东西没有?”
         十三阿哥起身道:“野猪杀了几窝,好不容易碰上一头熊,还是待产的母熊,就叫人撵走了……”
         太子摆手道:“坐着回话吧,眼见着要出伏了,过几日孤也跟你去松快轻快。”
         十三阿哥坐下道:“那感情好,当地的牧民说,西山有豹子,还有猞猁,那边还没有去清缴。”
         太子也想要动弹动弹筋骨了。
         他还真来了兴致,望向其他几个兄弟。
         大阿哥……
         两人同时打猎,他自己都不放心。
         至于四阿哥与九阿哥……
         太子讪笑两声,不是能凑数的,就跟补熙道:“额驸到时候一起去。”
         补熙恭声道:“奴才听太子爷吩咐……”
         几个人说着话,门口有了动静,几位额驸到了。
         大额驸跟二额驸都是一等台吉,大清公主的后裔子孙,是皇家的外孙,皇子们的表兄弟。
         三额驸不是台吉,却是喀喇沁部郡王的继承人,身份并不比两位姐夫低。
         既是家宴,几位皇子都起身了。
         等到彼此见过,重新入了座次。
         太子略过大额驸,看着二额驸跟三额驸。
         前几个公主跟他们这些年长的皇子是一拨长大的,他当然晓得荣宪公主的受宠。
         若是能亲上加亲,为弘皙求娶公主之女,那往后皇父看在外孙女面上,会不会给弘皙一个前程?
         二额驸之女亲近,三额驸之女身份高。
         二者求娶一家,都行。
         八旗不流行娃娃亲,现在倒是不好提,总要孩子十三、四再说。
         这满屋子,就没有能张罗的人,气氛就有些沉闷。
         太子跟额驸们说了几句话,就叫人准备开席。
         单人单席。
         上的就是燕翅席,用的是随扈来的御膳房的人做的席面,用的也是龙盘,看着富丽堂皇。
         每人席面上,都上了酒壶。
         九阿哥低头看着,就没有食欲。
         大热天的,黄焖鱼翅腻乎乎的,燕窝炖鸽子蛋,又是甜口的。
         他望向对面的几位额驸,除了补熙,其他三人都看着席面。
         他又看了眼酒壶,身边服侍席面的小太监眼生,实在是跟太子这边的人的不熟,如今席面摆上也不好再吩咐什么。
         因此,等到太子举杯,九阿哥就跟着喝了一杯。
         等到大阿哥举杯,他只能跟着举杯。
         倒是大阿哥,指着九阿哥身后的小太监道:“九贝勒肠胃不好,吃不得酒,换了茶上来……”
         那小太监听着惶恐,没有立时应声,而是望向太子。
         太子看了九阿哥一眼,对那小太监点点头道:“听郡王吩咐。”
         那小太监应着,将九阿哥的酒壶换成了茶水。
         九阿哥如今也是场面人,欠身道:“谢谢太子爷,谢谢大哥,弟弟出门之前,福晋还不放心呢,就怕不小心吃多了酒不舒坦,弟弟就不逞强了。”
         大阿哥白了他一眼,见不得他这种开口闭口将福晋挂在嘴上的做派。
         谁没有福晋不成?
         太子则是有些纳罕,这是照顾丈夫,还是照顾儿子?
         董鄂氏是不是太?嗦了?
         大额驸跟补熙还罢了,二额驸与三额驸看着九阿哥,不免打量起来。
         这桌子上的酒壶,就是半斤的量。
         九阿哥只喝了一盅!
         就是寻常小孩子,也不会这么差的酒量。
         几位蒙古额驸想的少,只晓得太子金贵,皇子也金贵。
         从大额驸开始,就给太子与皇子们敬酒,偏偏他们出身不同的部落,还有不同的规矩。
         科尔沁出身的大额驸还好,提了酒,从太子开始,依次敬了大家一盅。
         二额驸性子跟荣宪公主相类,比较稳重,也是敬了一盅。
         到了三额驸这里,则是有了几分醉意,提及了喀喇沁部的规矩,那就是头一次喝酒,要敬三盅!
         在坐的几位皇子中,大阿哥、九阿哥与十三阿哥与他喝过酒,太子跟四阿哥却是第一次喝酒。
         他就红着脸先敬太子,道:“太子爷是尊贵的储君,未来的博格达汗,却是能视我们为亲人,臣感激不尽,这是要向您献上臣的忠诚……”
         太子是有酒量的,三额驸说的又至诚。
         太子就举起了酒杯,接受了三额驸的敬酒。
         等到太子喝了三盅,三额驸就略过了大阿哥,先敬头一次喝酒的四阿哥。
         四阿哥绷着脸,跟着起身,并不觉得荣幸。
         当着太子的面,他不好代大阿哥说什么,否则像是站队似的。
         倒是九阿哥,看出了四阿哥的别扭,也察觉到三额驸的无礼,上下打量他两眼,道:“早听说额驸规矩不足,郡王这两年也狠教训了两回,怎么还四六不通?这长幼有序的规矩,额驸不晓得?”
         三额驸被说的一愣,不明白九阿哥为何发难,神色有些茫然。
         九阿哥冷笑道:“敬完太子爷,当敬谁,你自己心里没数?”
         三额驸涨红了脸,看了眼大阿哥,道:“我跟郡王喝过酒,跟四贝勒没喝过,我们喀喇沁的规矩,这头一次喝酒……”
         九阿哥道:“这不是喀喇沁,别扯你们喀喇沁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