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国术:开局金钟罩横练 > 第二十五章 来自王曾的善意【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荐】
         曹佾这话也就只敢对王曾说说。
         毕竟王曾的问题太过刁钻,要是一个弄不好怕是王曾会对他下狠手。
         “小子,你敢对我用计?”
         曹佾被王曾这话说的有些懵。
         冤枉啊,他刚刚那些话可都是由心而发。
         哪有思考那么多!
         “没有..”曹佾道。
         但王曾却一脸的不信道:“你先是用丁谓的功绩,扰乱我的心神。
         然后又借着‘忠君爱国’的言辞,让我对你打消疑虑。
         小小年纪,一肚子的阴谋诡计。
         要不是我及时看破,怕还真着了你小子的道!”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王曾这个小老头,内心也太黑暗了点吧!
         “王相公,我真没那个意思。
         其实小子只想当个文散官,能保住性命就行了。
         封王拜相之类的事,小子从没想过。”
         “此话当真?”
         曹佾见王曾不信,无奈的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曾才像是明白了什么道:“难怪吕夷简会主动收你为徒。
         你这不争不抢的性子,倒真是和他吕家的为官之道不谋而合。”
         就是么!
         毕竟吕家一门朱紫可不是吹出来的,曹佾有样学样也不为过。
         “臭小子,距离下次太学纳新还有半年的时间。
         这半年的时间,你有什么打算?”
         曹佾还真不知道这事。
         不过正好他将要搬离曹府,用这半年时间赚些钱,倒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前世看小说,修仙讲究“财法侣地”。
         但在曹佾看来,要想在大宋官场立足,这四点也是缺一不可。
         这财能通神。
         别看大宋官员的俸禄不低,但这汴梁城的物价更贵。
         现在汴梁的官员,很多都是租房子住。
         要是他有足够的钱财。
         即使不做那行贿之事,时不时的接济下寒门出身的官员,也能帮他快速聚拢起一个庞大的人脉。
         至于法么!
         大宋的律法完全是照搬了唐朝的《唐律》,在曹佾看来这里面可是有很多的空子啊。
         要是能好好利用这半年时间。
         替几个穷苦百姓出出头,那获得的声望怕是连恩师吕夷简都要眼馋。
         至于这侣、地二项,他倒是不用他操心了。
         曹玘已经答应给他置办宅院,而自己更是将成为王曾的女婿。
         难道这些还不够么?
         曹佾越想越兴奋,甚至都想着自己成为文官后,该怎么当条合格的咸鱼了。
         “臭小子,你还敢当着老夫的面愣神?”
         曹佾被这声喝问拉回了思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小子刚刚是在想这半年该干些什么...”
         “你的诗才不错,要是汴梁城开文会,老夫会带你去的。
         对了,把你今天作的那首诗写下来。“
         曹佾一听要写字,瞬间懵了!
         要知道他可半点不会书法啊。
         不过看着王曾那有些不善的眼神,曹佾还是走到了书桌前,歪歪扭扭的写了起来。
         本来曹佾还以为王曾会对他来波爱的教育。
         但让曹佾没想到的是,王曾非但没有半点怒气,还笑着将他才写完的那张纸收了起来。
         “小子,官家有志成为一代明君。
         所以日日苦练飞白。
         你既然想到文官,那应该知道这半年的时间该做什么了吧?”
         曹佾哪里还不知道王曾这是在提点自己,点了点头:“我这半年会好好在家练字,争取不丢人现眼。”
         “光不丢人现眼可不行!
         晏殊十岁通过童子试,一手飞白写的更是让我等老臣都颇为叹服。
         你要想从众士子中脱颖而出,一手好字是少不了的。”
         “王相公是想让我开始练飞白?”
         见曹佾这么说,王曾带着几分鄙夷道:“官家学飞白是为了效仿唐太宗。
         你学那个有什么用!
         秋闱的考官向来都是朝堂上的相公们轮着当。
         我与吕夷简自然不会为难你,但李相公对你可是颇有微词。
         所以,你该学李相公喜欢的笔体。”
         高,实在是高!
         他都还没有入太学呢,王曾就已经为他的科举铺路了。
         “敢问李相公喜欢何种笔体?”
         见曹佾这么问,王曾直接走到书案前,将他今日所做的诗又重新誊抄了一遍。
         尴尬了!
         这到底是何种字体,曹佾没看出来。
         但确实比他写的要好多了!
         “可明白了?”
         曹佾见王曾这么问,苦笑的摇了摇头。
         “哎,白瞎了你这么高的天赋。
         这是河东先生所创的柳体。
         李相公曾为了河东先生的真迹倾尽家财,你要是能习得三分精髓,位列一顶甲不成问题。”
         曹佾没想到李迪对柳宗元的字如此推崇。
         更没想到李迪这个老顽固,会为了一副字而倾尽家财。
         “小子会用心学的。”曹佾坚定的道。
         “嗯?
         你就不问问我,可有速成的法子?”
         “糊弄的了一时,糊弄不了一世。
         我要是真能习得柳体的几分精髓,也算是终身受益的事。”
         王曾闻言,直接从身后的书柜中取出了一个卷轴。
         “这是河东先生真迹的拓本。
         带回府上好好临摹吧。”
         曹佾接过卷轴,心里难得的生出了一丝暖意。
         虽然这卷轴只是拓本,但却可以说是曹佾穿越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关爱。
         曹府虽是大宋顶级高门,却也让人失去了亲情。
         长姐对他刻意疏远就不说了,那曹玘更是为了利益三番两次把他当做弃子。
         和他们比起来,王曾这个准岳父则要好多了。
         虽然他不知道王曾为什么要这样做,但这份关爱曹佾全都记在了心里。
         “多谢,王相公。”曹佾深深一礼道。
         “以后叫岳父!
         你与凝儿的婚事老夫可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了。
         要是你再这么生分,怕是用不了几天,又该留言满天飞了。”
         曹佾知道这是王曾在打趣他,急忙摇头道:“以后再也不会有留言了。”
         “为什么不会?
         刘娥今日差点就毁了你的前途。
         老夫希望十日内你再创佳作,最好能传遍汴梁城的各个角落。”
         呵呵,果然是熟悉的风格。
         难怪他能入了王曾的眼。
         和着他们压根就是同一种人。
         不过,佳作又不是大白菜。
         而且还要十日内传遍汴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