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810.第三篇
         “怎么样,许,很棒吧?”
         乔迪走了过来,胳膊搭在了许鑫的肩膀上问道。
         同时还不忘补一句:
         “我现金没带那么多,但我会把这笔费用报进道具额外支出里,明天我把钱还你。”
         “……”
         许鑫嘴角一抽……
         实话,作为导演,他对这种“巧立名目”的事情挺敏感的。
         不过他理解乔迪的意思。
         也没打算推脱,而是借着这个机会问道:
         “会不会有麻烦?”
         “当然不会。你瞧~”
         他随手指了一下那边考特手里拿着的几个被塑料薄膜包裹住的小道具。
         看不清是什么,也不知道干嘛用的。
         “这些道具,总会有导演不满意需要更改的地方。我只需要多报一个五百美金的废品就可以了~经常干肯定不行,但偶尔一次没什么。”
         “……好吧。”
         许鑫不再多说什么,而是问道:
         “咱俩能参观一下不?”
         “参观?哈哈,许,你忘记我是干什么的了?这些道具、设计对剧组的其他人,尤其是……当然,我没冒犯的意思。但对于演员的个人团队来讲,肯定是保密的。但这些都是我们造的,有我在,不叫参观,叫回家。”
         说着,他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扭身,张开了双臂:
         “欢迎回家,许。”
         “……哈哈。”
         许鑫忍不住笑出了声。
         跟着他一起朝着里面走去。
         最先来到的就是这片如同钢铁废墟一般的区域。
         “咚咚咚……”
         他惊讶的挑起了眉毛:
         “真的是钢铁?”
         不自觉的,他抬头往上看了下。
         乔迪点点头:
         “没错,钢铁。”
         “这……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种钢铁立柱,是要一体浇灌才能保证不倾斜吧?这种结构的钢铁立柱,都可以拿来当承重了。这……你们怎么安装上去的?这要动地基吧?”
         “只有一层,我的朋友。”
         乔迪同样用手敲击着这根宽大敦实的钢筋立柱:
         “你看到了没?它只是一层,上面的都是PVC材料。我们先用钢铁搭建一个框架,上面的部位都是PVC材质的道具。两边重合之后,刷上一遍漆,表面就看不出来了。如果纯钢铁,那可是个大工程。但没必要……从这,到发射井那边,都是如此。这些结构其实并不算结实,所以拍摄的时候,我们需要用CG技术把演员放到很高的位置……”
         见许鑫对这些似乎真的很感兴趣,他也不厌其烦的开始介绍。
         “比如这里,这两边到开拍的时候都是绿幕……你猜猜看这是什么模型?是机甲!演员到时候会从这个门口走进去,这是通往机甲的电梯通道……”
         “许,过来看……这是用来模拟机甲物理撞击的微缩模型。哈,很逼真吧?”
         正说着,一阵发动机的声音响起。
         俩人扭头一看,一辆叉车插了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乔迪看一眼就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了,赶紧朝着一个方向指了过去。
         “许,我们走。”
         许鑫赶紧跟上。
         最后跟着他来到了一片……
         怎么说呢。
         看起来像是某种研究室,但却非常破旧,到处充满了铁锈、管线,和人们印象中那种一尘不染,窗明几净,锃光瓦亮的实验室丝毫不挨着的区域。
         箱子,在乔迪的指挥中,被放到了一个平台上面。
         “考特,伙计,你得帮我把它打开后吊装下来。”
         听到这话,拿钱办事的考特点点头:
         “没问题。现在就拆?”
         “拆吧。”
         于是,几个工人把这个木箱子全部拆除,露出了里面的本尊。
         一个……水族箱。
         水族箱一样的玩意里还漂浮着一个……巨大的,丑陋的怪物。
         “许,怎么样?它美么?”
         “……”
         许鑫心说哥们你但凡审美正常点,都不会问出这种不是人的话来。
         他无言的看着考特那帮人用叉车和绑带,把这怪物道具放到了底座上之后,等对方离开继续搬运东西,他才来到水缸前,凑近观察了一下后问道:
         “这是干嘛用的?”
         “怪物标本。导演需要一个怪物剖腹产诞下的畸形儿的标本。杰作,对吧?”
         “……”
         许鑫还是不搭理他。
         他实在开不了口夸这恶心巴拉的玩意。
         可还是问道:
         “这是什么材质的?”
         “鱼缸是树脂,里面的是水和荧光色素混合成了福尔马林溶液的质感。至于这个怪物是泡沫外面包裹了一层硅胶。相信我,硅胶的手感才是最棒的!”
         “……”
         不是,哥。
         你画风咋一下子变得奇怪了啊。
         他问道:
         “这玩意的造价……”
         “唔……不算设计成本,光是材料的话,至少在两千美金。”
         “……”
         ……
         扯东扯西中,考特那边,把一整车货物都给卸完了。
         合作的很愉快。
         而许鑫也在乔迪的口中了解了许许多多的关于这部《环太平洋》的幕后工作。
         按照乔迪的说法,他们的公司里,有超过110名工作人员加入到了这个剧组。而整个环太平洋里面,所有的道具、模型、设计等等,加在一起的费用,超过了两千五百万。当然了,这是他通过这些道具推测的。
         如果加上员工工资,设计费用,以及老板的盈利。
         光是道具这一项的费用,大约在三千到三千五百万不等。
         注意,这只是道具一项。
         乔迪不提,但许鑫自己清楚。
         施工方、场地、调度、以及剧组其他人员的吃喝拉撒也是要钱的。
         他按照天朝的标准大约的估算了一下。
         觉得……不算演员片酬的前提下,整个剧组的拍摄成本,应该在七千万到八千万美金之间。就是不知道这些配角是不是很有名气,如果是非常有名的话……那么再加个一两千万……总预算大约是在一个亿左右。
         一个亿的拍摄,八千万到一个亿的后期。
         还不算宣发。
         如果按照投资百分之50的宣发原则,那么……最终的投资可能在2.8到3个亿左右……
         而北美这边的投资与回报比来算,至少要9个亿,才能回本。
         全球票房9亿美元……
         想到这,许鑫的心脏没来由的有些突突。
         这压力……
         不小啊。
         虽然他不清楚吉尔莫·托罗……或者说这些在好莱坞里活跃的导演,在面对这种投资压力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可对于他这个外人而言,他扪心自问,如果说自己成为了一部投资十几个亿的电影导演,并且在开拍之前,他就知道……如果想让自己拍的电影不赔钱,那么自己必须要达到70个亿的票房……
         他心口就有些堵。
         不自觉的就在思考一件事……
         他们拍这种大投资的电影,真的赚钱么?
         虽然他也知道好莱坞向来都是大投资大回报……可作为从业者,他天然就有种直觉。如今这片看似欣欣向荣的好莱坞……有点太……繁花似锦了。
         繁花似锦到让他觉得有种不真实的既视感。
         说到底,这种“繁花似锦”本身,应该也是一种内卷吧?
         那么……
         陡然之间,许鑫心头冒出了一个想法:
         “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好莱坞模式,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危机?”
         这个想法刚刚诞生,就立刻被一股荒诞所取代。
         拜托。
         这可是好莱坞。
         巨大危机?
         怎么可能……
         可……万一可能呢?
         这不就跟军备竞赛一样么?
         无休止的拉高预算,然后把盈利点转嫁给消费者。
         后者是消费者,投资最终要靠他们来收回,这点肯定没什么毛病。可问题是……如果在添加到市场因素方面的诸多考量,好莱坞这种大投资、大收入的模式……一旦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那么……
         穷兵黩武的后果是什么?
         还用问?
         内爆啊。
         可能还不等到消费者买单,行业内自己就爆了。
         而这个结局不就是……好莱坞的衰弱?
         这个想法诞生后,他心里立刻被更荒诞的无语所取代。
         现在的天朝电影工业体系只能说是出于萌芽,他担心好莱坞干啥?
         人家在怎么衰弱,至少曾经辉煌过。可华语电影连工业体系的辉煌都没有,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可是……
         他想了想,还是拿出了手机,在备忘录上写下了一行字:
         【论好莱坞因投资巨大而产生“内爆”的可能性及未来判断】
         而写完这个题目后,他看了看自己备注为“论文题材”里,上面的那两行字。
         1.【从演员从业者增多,判断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变化规律及可能】
         2.【以如《失恋33天》、《宿醉》等小成本电影,论市场发展及“标准化”前景可能性】
         算上这第个论文题目,他手里现如今一共有了3个论文题目。
         今年是他研究生生涯的第二年了。
         说来还挺对不住于老师的。
         他这二年就没怎么去过学校里。
         就算是论文的一些想法,也多是个于老师在电话里沟通,把自己的大概题纲给对方发过去看看……
         他这也算是逃课专家了。
         但并不是说他这两年一直在摸鱼。
         实际上,家里书房里,关于前面两篇论文的资料,已经摆满了书架里的两列。
         而该有的论文题纲、大纲、甚至是文献出处,他都已经整理完毕了。
         只是一直没动笔而已。
         而今年研究生开学之后,于老师还特意给他打了个电话。
         问他要不要申请直博。
         他要是想直博,那于老师就去和学校申请名额,几乎是百分之百过的。
         但这次许鑫没和保研一样,答应的那么痛快。
         而是对于老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这两篇论文,要是写好了,能用来考博么?”
         于老师的答案也很简单:
         “能。”
         听到了这个答案,许鑫就拒绝了直博这个提议。
         没必要。
         虽然“博士”这个名头,对他而言是一种荣耀。但和保研时的情况不同,保研是因为他那时候比起“学习”,其实功利性的想法要多一些。
         毕竟长这么大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做保送。
         经常看到新闻,什么十一二岁的孩子直接跳级上了北大,或者什么神童清华直邀。
         他也不知道这是啥滋味。
         但……如果自己也能“保送”一把,无论是个人的私欲,还是说家里那边……都可以得到满足。
         可这几年随着时间的变化,他的阅历也一点点在增长。
         尤其是丝路电影节第一届取得了圆满成功后,他理解了一个道理。
         既然有能力,那么就要承担更多的一些责任。
         在电影行业有时候其实挺不公平的。大家喜欢你,不在于你是什么研究生或者博士,亦或者是你发表过多少权威文章,在学术界多么有名之类的……
         想出名,要么是名导、要么是明星。
         无外乎就这两种方式。
         可对他而言,名气如今已经足够大了。
         甚至他现在已经不怎么在意自己的名气了。
         没办法,习惯了。
         除了来好莱坞,发现自己依旧是那个NOBODY外,这些年无论在哪,他都能得到足够的尊重。
         既然被人尊重,那就总要拿到一些能够与自身匹配的东西。
         不然,总不能被人称作“华而不实”、“德不配位”吧?
         所以,直博他没啥兴趣。
         考博,兴趣倒是挺大的。
         而现在……
         他看着自己的三个题目……
         觉得自己也该动一动了。
         这三个题目,分别是从演员、作品,以及……姑且定义为“洞悉了世界最强的阿克琉斯之踵”这一点来看,三个题目,都符合他“为行业的未来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与引导”这个想法。
         虽然人微言轻,水平一般。
         可……总比一滩死水强吧?
         想到这,他给苏萌发了条信息:
         “萌萌,安排个人,把国内我书房里的书架上那两排资料都运到多伦多。还有,让公司的人开始查,我要从千禧年开始到今年,好莱坞所有投资过亿的电影资料。从数量、名称、到背后投资公司,票房收益的数据。”
         苏萌的回复很快:
         “好的,许哥,我这就安排人去拿。先把那些资料拿来。好莱坞这边的资料可能要慢一些。”
         “嗯,你去安排吧。”
         “好的。”
         和苏萌聊完,他收回了手机。
         继续看着眼前这些道具在发呆。
         直到乔迪那边喊他:
         “许,来看一下我设计的小玩意……”
         他手里拿着一个……有点类似“X”教授脑袋上带着的脑波仪器,冲着许鑫喊道。
         “来了。”
         许鑫应了一声,快步走了过去。
         ……
         忙碌的一天彻底结束。
         许鑫靠在车上,满鼻都是妻子头发上的香味。
         虽然这话说出来很容易让人觉得老夫老妻之间的互动腻歪,膈应人,恶心,恨不得赶紧跳过……
         但他还是想说。
         没办法。
         上午媳妇出门还是长毛呢。
         下午回来的时候,头发就没了。
         变成了一头飒飒的短发。
         他不适应,杨蜜也不适应。
         但吉尔莫·托罗喜欢。
         很喜欢。
         明天拉着她要去拍定妆照。
         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而杨蜜这会儿就对着车里的镜子,在不停的拨弄头发。
         香味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不是腻歪,她用的洗发水香,总不能不让人说吧?
         而拨弄了一会儿,杨蜜问出了第十七次重复的问题:
         “真的好看么?”
         许鑫用脚趾头的本能来了句:
         “好看!真的好看!你不管啥发型都好看!”
         “……”
         杨蜜嘴角抽了抽。
         无语的说道:
         “你这话里的诚意,就跟你那体格子似的。”
         “啥意思?”
         “越来越敷衍了。”
         “噗……”
         坐在后排的苏萌一个没忍住,笑出了声。
         许鑫扭头瞪了一眼()σ表情的苏萌,一边琢磨自己这个月该扣第几个五百了,一边来了句:
         “行了,最近咱俩命犯太岁,你少说这种虎狼之词!人家看着膈应。”
         “德行~”
         杨蜜翻了个白眼,有些烦躁的往座椅上一靠:
         “好烦啊~我一辈子都没弄过短头发,咋感觉一点安全感都没了……”
         “……”
         见许鑫不接话茬,她继续开始“找事”:
         “你怎么不说话?……说!想哪个小姑娘呢!”
         “我打算开始写论文了。”
         “呃……”
         杨蜜一愣,问道:
         “受刺激了?我看你下午跟个外国人兜兜转转了一下午。是因为那些道具布景?”
         “算是吧。”
         把今天一整天的经历,包括想法什么的全都说了一遍后……
         杨蜜听着就俩感觉。
         第一感觉,自家老公真的闲出屁了。
         第二感觉,虽然听不懂,但随便你吧。
         倒不是说她觉悟低,而是这些事情,她考虑了也没用。
         分身乏术。
         老公想弄,她全手全脚支持就得了。
         于是问道:
         “那电影怎么办?”
         “还有大半年呢,急啥。”
         听到这话,她想了想,问道:
         “也就是说,你这几个月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啦?”
         “都和你说了,少说这种腻乎的话……”
         “嘿嘿嘿,我才不管咧!”
         她的脸上出现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自从咱俩开始恋爱,你正儿八经的还没一直陪过我呢!”
         “……咱俩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都被你吃了?”
         “嘿嘿嘿,不管!就不管!人家就是喜欢你嘛~~~~爱你爱你~来,亲亲~……”
         “哎呀你这哈喇子……”
         “嘻嘻嘻嘻~”
         “你别这么笑,你头发剪短之后,你这么笑,跟个老爷们夹嗓子一样……”
         “姓许的你终于把实话说出来了是不是!你去死吧!吃我一拳!我嗨呀!!!!”
         前排。
         开着车的程虎看了看这天,冲坐副驾驶的孙婷来了句:
         “好像这天要下雪了啊。”
         “瞅着像……天气预报倒是没说。虎哥,还是把防滑链加上吧?”
         “嗯,我看行。一会儿我就加上,免得明天抓瞎……”
         “嗯……”
         俩人压根就无视了后面的喧闹。
         车前车后,两个世界。
         反倒是苏萌。
         听着婷婷姐和虎哥的谈话,眼里满是羡慕。
         心里嘀咕了一句:
         “要不咱买个翻斗子算了。让许哥和姐上后面闹去,我和你们在前面挤一挤……”
         ……
         当天晚上回到家,许鑫就开始自己动手查阅起了一些资料。
         各种付费的英文版也都是发给艾晴,让她帮自己翻译。
         18号。
         代号为《沉默之海》的《环太平洋》正式在松林制片厂开拍。
         许鑫也收到了乔迪的五百美钞。
         他也不矫情,收了之后,约着等周末大家一起约着去多伦多里面吃饭去。
         而杨蜜那边也没任何问题。
         除了开拍第一天,面对那些绿幕包裹的各种道具,她有些生疏外。随着状态的进入,和快就踏实了下来。
         不过反倒是那个男主角……
         演技经常被杨蜜给爆了。
         但……也就是个别镜头。这部戏里主要是机甲和怪兽,留给其他人发挥演技的篇幅极为有限。
         而许鑫在片场也没有任何逞能的意思。
         无论剧本好坏,两口子的意见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守口如瓶”。
         不说好,也不说坏。
         导演你让怎么演,我就怎么演。其他绝对不多事。
         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许鑫也逐渐摸清楚了好莱坞的套路。
         比如他们从不加班。
         比如他们的电影拍摄进度其实都是根据计划来的,拍完就收工。
         等等。
         而在11月24号,许鑫终于收到了从国内飞机直邮过来的资料。
         于是,他更像是一个助理了。
         杨蜜需要出工的时候,他就跟着从房车里出来去看。
         杨蜜休息的时候,他就回房车里开始写自己的论文。
         这期间,他和于珍的跨国电话多了起来。
         万幸,多伦多和天朝的时差是正儿八经的12小时。沟通起来并不费劲……
         可许鑫这种勤快,却让于珍有些不适应。
         毕竟这二年,自己这个最优秀的学生都在“摸鱼”。冷不丁的一勤快起来,最直观的感受就似乎班级里的那三十多个研究生。
         是的,你没看错。
         三十多个。
         自从知道了登上于教授这艘船,他们就能和许导搭上关系后……
         于珍就成了这二年来,导演影视专业最热门的导师。
         大热的那种。
         而以往,这三十来个学生只需要和自己同班的人竞争。
         结果现在得知……许导这位师哥要开始考博了。他们再想找于老师都得排队。
         早八,不行。
         那是许导预约的。
         晚上更不行,那是许导早上起来把昨晚写完的论文段落,发给于老师审的时间。
         一下子,连于老师都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了。
         最后一转眼。
         35天的《环太平洋》拍摄周期结束。
         没办法。
         这都21号了。
         天是越来越冷。
         圣诞节,到了。
         21号当天,《环太平洋》剧组放了假。
         一家六口从寒冷的多伦多,飞回了相对温暖的洛杉矶。
         22号。
         程虎、孙婷、苏萌三个人各自拿着一个大大的红包,背上了行囊。
         用杨蜜的话来讲:
         “外国的节也是节嘛。新年快乐,回去休息吧~”
         两口子给员工们放了假。
         然后开始着手准备属于他们的节日了。
         TODAY~
         IS LANGLANG~DAY~
         GIGIGGIGIGI~~~~~
         这是今天的。
         我发现二阳后作息一下正常了。7点醒,8点吃完饭坐到电脑前虽然累,没精神……但至少作息时间正常了很多。
         不过仍然很乏,这章写了六个小时……累到爆炸了。
         晚上……我尽量吧。大家不用等,有精神就写,没精神我也没办法。
         昨天那章写完,我躺下直接睡到了晚上8点多快9点。本来说是在写点的,结果坐电脑前就腰酸背疼,不到10点又回去打算躺一会儿,结果再醒来都凌晨3点了。然后继续睡……我应该是中了不睡觉就困的毒了。
         晚上尽量写。
         啊,我好像有点语无伦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