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 906.未来?关我啥事
         “史家胡同现在的房价得多少?”
         许久没来这边,杨颍看着许宅的大门问道。
         黄小明想了想,估摸了一句:
         “咋说……得三五千万吧?不是三个院连一起了么?估计要过亿了。”
         一边说,他一边把车停到了门口的马路牙子上。
         显然是不打算开进去了。
         杨颍也不在意,下车后就打算往里走,她来这边已经挺多次了,并不新鲜。
         “诶诶,你等下。”
         黄小明见状,赶紧拦了一下,接着绕到了奔驰后备箱。
         “……?”
         杨颍一愣,就瞧见未婚夫从后备箱里提了一个光是外包装造型都很精致的泰迪熊,以及一个……看起来应该是某种机器人的玩具盒子。
         “什么时候买的?”
         她有些惊讶。
         “元旦之后,买了就备着了。早晚得来一趟嘛,给孩子带的。”
         手里提着明显一个是暖暖一个是阳阳的玩具,他冲着大门一努嘴:
         “敲门吧。”
         ……
         “师兄……来都来了,还拿什么东西啊。”
         日常客套中,许鑫接过了黄小明手里的东西。
         其实这些玩意家里未必没有,但也是人家的心……卧槽,擎天柱!
         这么大!?
         我要了。
         顿时心里舒坦了的许鑫赶紧招呼两位客人进屋。
         “快进屋进屋……你招待一下,把这个也拿进去。”
         他直接把手里的泰迪熊交给了妻子,接着在黄小明和杨颍进屋后,掉头直接把变形金刚拿到了自己的工作室里。
         至于阳阳回来后发现只有泰迪熊,没有他的份……
         宝贝,你要学会分享呀!
         这份礼物就是教你们俩如何分享玩具。
         嗯,相当完美。
         而再次回到客厅里时,杨颍和黄小明已经坐到了茶桌前。
         进门先倒茶嘛。
         他坐到了陪客的位置上,笑道:
         “师兄,中午喝一杯?”
         “没问题。”
         黄小明欣然应允:
         “好长时间咱们也没一起喝酒了,这次可得不醉不归。”
         “哈哈,当然当然。咱们今天是家宴,肯定得喝舒服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家都是“朋友”,所以关系没那么生分。并且,两口子的待客态度也很明确,大早上起来杨大林送完孩子就去买菜了。
         今天的菜,肯定是家常菜,无非就是猪牛羊鱼那一套。
         大家吃的不是菜的味道,主要是来联络一下感情。
         家宴最能体现出态度。
         不然真要想商务化一些,完全可以出去吃,或者请个专业厨师团队到家里来做。
         但有的时候家常菜反倒更能体现出“亲昵”这一层关系和态度。
         而大家作为圈内人,在熟络之后,话题不可避免的就往影视圈里跑。
         聊着聊着,就聊起来了《降魔》。
         “师弟,《降魔》也快上映了吧?成片你看过了么?”
         “还没。”
         许鑫微微摇头:
         “不过拷贝已经在厂里了。等年会的时候,抽空回去我瞅瞅……师兄感兴趣?”
         “确实感兴趣。”
         黄小明端着茶杯微微点头:
         “一方面是星爷的电影,肯定想看看。另一方面……中影的人其实阳历年底的时候找过一趟我,想拍一部严肃历史题材的西游电影,以玄奘为主视角的那种。”
         许鑫一愣:
         “西天取经那种么?”
         “对。项目已经立项了,开始创作剧本。但角色已经定下来了,就是我来演。估计……两年之内吧,能启动。”
         “唔……那师兄研究其他西游题材电影没啥用吧?《大唐西域记》倒是更实在一些。”
         “主要摸不清观众口味啊……更何况,我想着,你不管再怎么严肃的历史题材,总是和西游挨着的。我其实挺怕观众会有落差感。”
         “这类题材观众一定会有落差感。毕竟现在提起玄奘西游,《西游记》在大众心里,一定要比《大唐西域记》来的实在。虽然还不清楚是不是照本宣科的那么来,但你一说题材是严肃历史类,我第一个反应也是“没了孙悟空”可怎么办。”
         “对,我怕的也是这个……”
         关于《西游》的话题就这么开始了。
         而杨蜜和杨颍俩人,杨蜜的习惯是老公聊起来影视方面,尤其是关于创作方面,通常她不怎么插嘴。
         她能演好角色,但要让自己参与其中去创作……暂时还揽不上这种瓷器活。
         至于杨颍……
         她就是完全听不懂了。
         《大唐西域记》是唐僧写的?
         那《西游记》是谁写的?
         咦?
         谁写的来着?
         而就在这时,就听许鑫说道: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玄奘老家好像是河南洛阳的吧?”
         杨颍又懵了。
         玄奘不是西安人?
         “他的俗家本名好像叫陈……陈……”
         一时间,许鑫忽然想不起来玄奘的本名了。
         这时,杨蜜才开口来了句:
         “陈祎。”
         一边说,她一边开始给大家倒第四泡茶水。
         “对对对。”
         许鑫点点头:
         “陈祎,他那个字还挺生僻,一开始我还以为念伟来着,一个示字旁,加上韦一笑那个韦。师兄你既然想演玄奘,就不能光演玄奘。
         故事总得有个开头,他从洛阳出生,到白马寺当和尚,最后遍走西游,回来后译经,再到被李治……几乎可以说是软禁,最后跌倒而亡。这些故事多了解一下比较好。
         玄奘可是当时的佛法领袖,东土佛教的奠基人,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在历史上,在佛门也一直传诵至今。尽可能的搜集一些故事,挖透,其实就好演了……”
         说到这,他顿了顿,忽然轻笑了一声:
         “哈~还别说,《西游》题材那么多,但真的以玄奘视角的历史写实故事剧本,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黄小明一听这话,笑道:
         “师弟感兴趣?要不我牵个头……”
         “可别。”
         许鑫赶紧摆手:
         “感兴趣归感兴趣,但这种电影不在我的计划之内。严肃历史题材的电影好么?肯定好。但能供导演去发挥的地方不多,我特别讨厌那种把自己用一个框架圈起来的故事。觉得憋屈。”
         “这样啊……”
         虽然有些遗憾,但黄小明也知道人家没说谎。
         抛开现实层面的关系不提,就单以电影而论,圈内人几乎是公认的,师弟是绝对的天赋型选手。
         那种肆意挥洒的灵感,镜头的运用,以及画面的美感等等,可以说来自教科书,但寻常导演绝对搞不出来。
         而就在黄小明想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杨颍突然问了一句:
         “许导下一部电影有什么打算吗?”
         “有啊。”
         许鑫笑着点点头:
         “网上不都说我不会用她么……”
         往妻子那个方向一指,在杨蜜那哭笑不得的目光中,他说道:
         “总得找回来场子啊。所以下部电影是给她准备的。预计开春开拍。”
         “呃……”
         在杨颍惊讶的目光里,黄小明问道:
         “大女主戏?”
         “嗯。女主戏。”
         把“大”字给隐去后,许鑫笑着应道。
         “这次是什么故事?”
         “我家那边的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许鑫没说的很详细,而黄小明也没仔细问。
         这个话题又往下聊了一会儿后就揭了过去。
         ……
         一直等到杨大林买菜回来,黄小明带着杨颍主动起身迎了出去,在院子里冲刚打算进厨房的杨大林打了个招呼:
         “杨叔。”
         “诶。”
         而他们寒暄的时候,许鑫就在院子里抽烟。
         等杨大林说着“你们聊,我给你们做饭去”之后,黄小明一回头,瞧见了他叼着烟的模样,以及放在窗户边上的一个易拉罐,顿时乐了。
         “哈哈~”
         虽然能理解有孩子闻二手烟不好,所以许鑫只能在外面抽烟。但……
         这种随手拿个易拉罐当烟灰缸的模样,可太真实了。
         “师弟,你在家抽烟就只能在外面?”
         “也不是。”
         他一指隔壁自己工作室:
         “那边也行,那边她给安了个换气系统,平常孩子也不怎么进去。我其实在那边待的时间比较长。”
         一听这话,黄小明说道:
         “那要不……咱们去那边吧。那里面是做什么的?”
         “他的工作室。”
         这下黄小明的兴趣更大了。
         见状,许鑫便带着他俩往那边走。
         路上,杨颍来了句:
         “许导,这院子现在得多少钱啊?”
         “呃……这我还真不清楚。”
         许鑫一边说,一边看向了妻子。
         杨蜜是知道价格,只是不想说,觉得没啥必要。于是也跟着装迷糊:
         “都是我公公买的,我俩也没问。”
         杨颍微微点头,接着大家也走到了工作室的门口。
         许鑫第一个进屋,安排客用拖鞋。
         而杨颍则在换鞋的时候,左右打量着这处少说得一二百平的工作室。
         凭心而论,抛开那摆放碟片的架子,以及那家庭影院的机器以外,这房间的布置在她看来有点老套的。
         各种中式家具,躺椅,随处可见的书籍,以及显得还挺凌乱的桌子……
         和她喜欢的装修风格背道而驰。
         但……又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小到博古架的摆件,家具,大到木地板,桌椅板凳之类的又有股很奇怪的感觉。
         说不上来,形容不出来。
         而在屋里那比起客厅那边的茶桌气派许多的根雕茶桌前,许鑫随口问道:
         “师兄打算明年跟乐视深度合作?”
         一说起这个,黄小明和杨颍可真就不困了。
         毕竟这也是俩人来的目的之一。
         他点点头:
         “对,他们找到了我。明年他们不是要进入影视行业么,说是一起合作一下。条件还挺不错的。”
         说完,反问道:
         “他们不也找了师弟么?”
         “是找了,不过说老实话,我兴趣不大。”
         黄小明一愣:
         “为什么?”
         “云图那一摊子我都忙不过来呢。更何况……对我而言,其实他们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所谓的资金雄厚,对我反倒没什么吸引力。我想拍电影也不缺投资人嘛~不过对演员那边,他们的优势倒是不小。不管是从资金还是平台上,他们的很多东西都是演员需要的。”
         听到这话,黄小明想了想,忽然说道:
         “没错,他们给我开的条件就是我可以入股,成为股东。最多可以给到百分之0.5的股份。但我觉得这件事可以谈,我想试试能不能谈到百分之一,包括他们喜欢债券募集,到时候给我的额度多一些……”
         这下反倒是许鑫和杨蜜有些意外了。
         原因无他。
         只因对方坦诚的过分。
         如果许鑫或者杨蜜对乐视真的有兴趣,那么在知晓了乐视许给黄小明的条件后,完全可以用这个条件逆推对方的谈判底线,然后进行博弈。
         商场如战场嘛。
         所以这种事情对每个合作方而言,肯定都是不好明说的那种。
         不然到时候把这件事一捅出去,什么“你给黄小明的条件是XXX,怎么到我这就成了XXX”这种,那两边都不好看。
         虽然这种发言很低情商……但人家告不告诉你和肯不肯告诉你又是另一码事了。
         这才是两口子惊讶的原因。
         这是把底牌都亮出来了?
         这么推心置腹的?
         要么说聪明人想的都多呢。
         听到了黄小明的话后,虽然杨颍用一种“大哥你在干啥”的眼神看着男友,但许鑫想的是“乐视的前景并不明朗,要不要提醒他,提醒能换来什么?”,而杨蜜想的则是“他透露这个,是想开诚布公的和我聊哪方面的事情?跨圈?示好?还是想要做资源交换?”。
         本质上俩人想的都差不多,但细微之处,还是有挺多不同的。
         不过,杨蜜选择了闭嘴。
         这件事怎么处理……得看老公的态度。
         老公要是觉得没什么,那她就跟着聊。如果老公不想告诉对方一些事情,那她最多说些双唯的事情,再多的绝对不会透露半分。
         毕竟,充其量,黄小明这体量……对她而言,太小了。
         “啪嗒。”
         许鑫点了一颗烟。
         “师兄,你很看好和乐视的合作?”
         “师弟你的看法呢?我是很看好。虽然咱们这边的各种体系都很成熟了……但作为外来资本,先入场的人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的动作很快,从去年开始布局时,就已经有所小成。今年的目标更大。
         师弟,你不是还出过一篇论文么,就是讲这些年演员越来越多的那个。我还看过……我想着是,单从演员方面来讲,基数越大,竞争越激烈。你看我是77年的,你看我今年都36了。肯定得考虑一下转型的问题了。”
         许鑫其实挺奇怪的,觉得自己这个师兄这么推心置腹,他有点不适应。
         但莫名又挺怀念。
         不自觉的就想到了李菲。
         当初在横店那次吃饭,那时候坐他身边的人还是李菲呢。
         大家聊的其实也挺痛快。
         还真是有点物是人非的意思。
         不过,他也算听明白了。
         说白了,对方应该也感应到了互联网资本入场,可能会引起一场娱乐圈的洗牌……或者说变化。
         就如同他说的那样。
         他36了,单纯的做演员……其实红也红不到哪去,天花板已经到了。
         钱也赚了不少。
         所以想转型做金字塔尖的那一撮人了呗。
         “师兄觉得这是一场豪赌?”
         判断出了黄小明的心思,他直接问道。
         黄小明笑道:
         “对我而言,可以说是的。毕竟我现在自己也在做投资,而且从影视方面而言,乐视做的确实不错。”
         “可我要说我其实不看好他们的未来,你信么?”
         “……”
         黄小明一愣。
         杨颍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而杨蜜则是轻飘飘的瞄了老公一眼。
         就见许鑫微微摇头:
         “其实不瞒师兄你说,不仅仅乐视在找我,阿里、滕讯也都在找我。不仅仅找我,逆风、云图,他们也在接触。甚至有的人干脆就想要直接成为我的股东了。第一,他们确实不缺钱,第二,他们的用户确实非常多,用他们的话……怎么说来着?”
         见老公看向自己,杨蜜便说道:
         “转化率。”
         “对对对,就是这个词。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有着非常恐怖的潜在用户群,而这些用户群是都可以转化成潜在的电影消费者。并且,他们还有个什么……数据模型,大概意思就是能分析出来观众看电影的口味,需求,喜好,然后可以定制他们喜欢的作品。
         咋样?听上去不错吧?
         但师兄想过没,电影,电视剧,能被化为艺术范畴,肯定是有它的原因的。而艺术什么时候可以被量化了?能被量化的东西,几乎都是工业流水线的产品。就好像歌曲一样。为啥轮子的歌能成为经典?而有的歌你连听都懒得听?”
         说到这,他一摊手:
         “我觉得就是这个道理。我不否认他们有钱,互联网很厉害,甚至他们的数据模型什么的很专业……诚然,人民喜爱的,就是文化艺术。但我觉得两者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一旦,大家对这种按照口味定制的工业化产品产生疲惫之后,一定会产生逆反心理。包括乐视在内的互联网公司所谓的这些数据模型之类的,一定会失败。”
         他这话几乎可以用断言两个字来形容。
         可说完之后,一旁的杨颍却忽然来了一句:
         “但至少也会繁荣一段时期吧?”
         “……”
         许鑫无语了……
         心说你有病吧?听不懂我说话?
         而杨蜜却反问道:
         “但你考虑过他们牺牲的是什么吗?”
         杨颍一愣。
         牺牲?
         能……牺牲啥?
         她想了想,绞尽脑汁的开始分析。
         互联网公司进入影视圈,大手笔花钱,大笔资金投入……最后失败……
         牺牲了啥?
         忽然,一个答案在脑子里闪过。
         什么啊,就这么简单?
         “钱!”
         她直接给出了答案。
         异常笃定。
         “……”
         “……”
         许鑫和杨蜜齐齐嘴角一抽。
         那夫妻相,合到一塌糊涂。
         许鑫心说你特么可真是秀到我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稍微动点脑子都能想明白的事情,1+1=几,明明等于二,你却给我来了个3.1415926?
         杨蜜还看了一眼黄小明。
         心说你女朋友蠢,你总该能想明白了吧?
         却发现对方同样皱着眉头……
         杨蜜一下子就绝望了。
         不过……
         杨老爷心善,看不得蠢人。
         所以给出了正确答案:
         “是咱们的未来。”
         接着无视了杨颍那纳闷的目光……
         她不懂是正常的。
         一定不懂。
         懂才怪呢!
         于是自顾自的解释道:
         “是影视圈的未来。我这么说吧……baby,你就当西北圈往脸上贴金。你想想看,从07年开始,西北圈每年都在尽全力的给影视圈输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而每一年咱们的电影市场都是以二三十亿的增量在增加。
         这说明什么?
         说明观众逐渐认可了影视这种娱乐方式……
         培养市场,培养观众习惯,消费意识,很难的。你需要用一部部优秀的作品,根植到他们的内心里面去。而现在电影市场的消费增长,是咱们无数电影人努力的结果。
         可下一个阶段,这些互联网公司入场,他们不花费任何代价就拿到了观众的认可,然后……像是我老公说的那样,在几年时间里消耗掉所有观众对于影视的好感度,用工业化生产,毫无特色的影视作品把无数人的努力消耗光……
         他们成功与失败不去讨论,单说这条路线,当大量同质化、工业化的作品出现,消耗掉了所有观众内心的好感度时,作为投资者,他们可以潇洒离场。
         可你想过我们这些选择了影视圈,选择了导演、演员、乃至工作人员的从业者,将会面临怎样一种寒冬么?
         他们走了,我们怎么办?
         再继续重新开始培养观众?
         修修补补观众们那颗千疮百孔的心?
         那时候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老家伙”还做得到么?而那些成长在这个时代,已经习惯了互联网模式,不再精修演技,或者彻底浮躁起来的演员流入到市场里,对观众真的负责么?
         到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说这些话时,杨蜜情真意切。
         这会儿不是喝酒。
         也不是朋友闲聊。
         而是她作为演员,作为影视从业者,向一个还不自知,甚至毫无自觉性的演员的一种说教。
         是的,没错。
         就是说教。
         甚至她还很确定,对方不会听得进去。
         但……她必须要说。
         就像是老师明知道讲课时会有学生在讲台下睡觉,但老师仍然会讲下去。
         因为总有人在听。
         听着这些知识点。
         而对于差生,或许他听不下去。
         但万一有一天醒悟了呢?
         他万一想到了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或者在可以决定命运的中考、高考上面,偶然想起老师好像在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点。
         通过这种知识点哪怕多做对了一道题,没准这一道题的3分,就能帮助他跨过民办的那条线……或者跻身于相对自身而言更好的那一所学校。
         还没上过大学的人不会明白大学好坏会对自己有着怎样的影响。
         哪怕老师们帮他分析,他也不见得会懂。
         甚至当知道名校与民办的差距时,那会儿已经为时已晚。
         但……
         能救一个,是一个。
         这就是杨蜜的想法。
         这两口子能不能听进去,她无所谓。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甚至她知道自己预测的都不一定对。
         可谁让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凡事喜欢先考虑最坏的结果呢。
         而她说完后,便扭头看了一眼老公。
         发现老公也在看着她。
         眼里只有一种情绪,叫做安全感。
         不是男女之间,而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凑到一起,可以把后背互相靠上去的安全感。
         于是,双金影后给出了自己的回应。
         嘴巴不动,脸上的表情也异常平静。
         只是……
         许鑫看到了。
         她在笑。
         她的眉眼,在笑。
         一闪即逝。
         可却印到了他心底。
         而就在杨蜜发动演技的时候,杨颍心里的想法却很简单。
         蜜姐说的道理,她懂么?
         当然懂。
         自己又不傻。
         只是……
         虽然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听到了这一番话后,她的第一想法却是“你又不缺钱,你当然可以杞人忧天了”。
         甚至她都没想过“杞人忧天”用在这合适不合适。
         而第二个想法则是:
         “牺牲未来?我连“现在”都不存在呢,未来跟我有啥关系?”
         我先过好现在得了。
         没准,我到你那一步的时候,考虑的比你还周全呢。
         人总是要现实一点的嘛。
         连现在都没有,谈何未来?
         (因为作者说今天要推书,所以我把话写在这里了。杨颍的一系列铺垫,黄小明的铺垫,其实都是作为反衬,在下一个阶段里发挥作用的。
         不过我之前设定的人设很简单,就是一个没头脑的人一头扎进去,最后灰溜溜的离开。
         开书时,她的人设就是这样。
         但写着写着,我就觉得杨颍这个角色还能继续挖一些。虽然剧情主线不变,但从互联网阶段开始的章节起,到现在,一方面是给大家讲清楚故事之中,许杨俩人的观点,以及在这个阶段初期,互联网、影视圈、以及“清醒者”三方的想法,让大家知道互联网入场并非只是单纯的“资本”论。
         甚至我现在看到那些自媒体动不动就“资本资本”的,觉得特别无语。
         诚然,从《资本论》角度而言,它会造成贫富分化。但书里面也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一定的社会分工。这点是无法否认的,并且,资本也并非原罪。
         所以,在看完了两卷资本论后,我就觉得,杨颍这个角色可以挖的更深一些。
         可以作为一种“现在重要还是未来重要”,类似《白马非马》的哲学意义上的人物。
         莎士比亚说过:愚人的蠢事算不得稀奇,聪明人的蠢事才叫人笑痛肚皮。因为他用全副的本领证明了自己的愚笨。
         在结合了现实与书中角色的人物设定后,我觉得这样来塑造会更有趣一些。
         与她戏份多与少无关,而是一面镜子。大概就是这种意思。
         啰嗦的多了些,各位见谅。明天一万二更新恢复成长哈。)
         友情推书一本《英伦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