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曹操吐血
         “哦?”
         周瑜饶有兴致地看着陈逢道:“为何这般说?”
         “说不太好,或许只是一种错觉罢了。”
         陈逢摇了摇头,转而笑着道:“说起来,此次公瑾于淮南震慑当世,可谓英雄,不知能不能仔细讲讲其中的过程?”
         “……”
         周瑜显然没有兴趣当说书人,因此看了陈逢一眼之后,果断便将目光转向了刘章一方。
         他在寻找。
         寻找一个有价值的对手。
         不过很可惜的是,在他看来,刘章一方几乎没有类似于陈逢这样有价值的对手。
         因此在看了一会儿后,他就又把目光转向了陈逢。
         与此同时,他的眼里便开始闪烁起了某种特殊的光芒。
         当然,这都只是陈逢的错觉。
         实际上周瑜没有任何的变化,就只是如同之前一样平静地看着他而已。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对的话,大概就是眼神当中多出了几分惺惺相惜之类的东西。
         但就算是如此,周瑜也还是没有继续开口跟他说话。
         这让陈逢感觉周瑜这个人很没有礼貌。
         幸好周瑜不知道陈逢这样的想法,否则的话,他非得呸一声不可。
         因为在他看来,明明是陈逢最先挑衅自己的。
         而自己的回看,不过也就只是在回应罢了。
         是的,他在今天的这般日子里,根本就没有一点点要跟陈逢较劲的意思。
         但偏偏陈逢一直都在看他,所以他也就看了过去。
         这有什么问题吗?
         显然没有。
         只能说,某个人着实是想的太多了一点。
         也就是传说中的戏太多了。
         “为我们的明天,干杯!”
         也就在陈逢跟周瑜互相对视的时候,会盟的盟书终于算是写好了。
         接着,刘备便顺势端起了酒樽。
         “干杯!”
         “干杯!”
         孙权跟刘章也都是站了起来,跟刘备碰了一下之后,一饮而尽。
         伴随着这一杯掺杂着三人鲜血的酒入肚,此次会盟也就算是到了尾声。
         之后,自然也就是各回各家,各找……
         那个啥。
         反正就那个意思。
         “我记住你了。”
         不过在走之前,周瑜却又很是没有礼貌地看了陈逢一样,而且还留下了一句十分怪异的话。
         “玄德公,你的武艺如何?”
         陈逢一面对着周瑜笑着,一面低声跟刘备滴咕着。
         “啊?”
         刘备愣了一下,道:“什么意思?”
         “如果玄德公的武艺尚可,我等或许可以持剑把他们都杀了,如此一来……整个南方便只有玄德公一人了!”
         陈逢一脸认真的道。
         “可这么一来,他们的继承者不就会疯了似的报复……”
         刘备还真就思考了一番,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个不靠谱,而且还给出了借口,但在话说到一半时,就已经说不下去了。
         过后,他无奈地看了陈逢一样,感慨道:“这般场景,也就只有子吉敢开如此玩笑了。”
         在陈逢跟周瑜互不相让的对视中,会盟正式结束了。
         此后,三方迅速地回到了自己的本阵。
         接着便是等待。
         等待着约定之期。
         数日时光,转瞬已过。
         而也就在建安十四年的十月中,约定之期终于到了。
         与此同时,三方会盟的消息,以及盟书的内容,也在霎时间被天下所知。
         当然,不是他们的消息有多么灵通。
         主要是因为,三方在这约定的日期里,同时将盟书昭告了天下。
         作为这份盟书当中的最大BOSS,同时也是被三家所针对的存在。
         曹操在看到这份盟书的当天,便直接晕了过去,甚至还吐了一口血。
         清醒过来之后,他的整个眼神都仿佛变得浑浊了。
         最起码,也没有了之前的明亮。
         反倒是充满了一种壮士暮年的腐朽味道。
         真不能怪曹操承受能力差。
         实在是这份盟书的威力,太大了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份盟书成就的那一天开始,曹操就再也不能集中兵力消灭哪一方了。
         简单来说,他如果派兵攻打孙权,刘备一定会北上,甚至还会有刘章的粮食、兵马、器械之类的资助。
         而与此同时,曹操如果攻打刘备,则孙权一定会再度北伐,说不得便会把他的徐州直接拿下。
         听起来好像没有太大的威力,好像也跟之前没有多少的差别。
         但真要是这么想,那可就错了。
         因为之前的孙刘联盟,本质上来说只是一种口头上的盟约罢了。
         不论是哪方违背,内心里也都不会受到太大的煎熬。
         甚至可以说,就算是真的违背了,天下人也不会太指责他们。
         就像是历史上孙权偷袭荆州一样。
         虽然后来人都觉得,他这么做很没有道理,但当时代的人们,却大多都没有指责孙权。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终归来说,也就只是一句话。
         盟约只是口头盟约,并不具备多少的效力。
         但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三方会盟的成功,以及盟书的出现,虽然联盟也不是彻底的牢不可破,但却已经有了几分架势。
         最起码,孙权不可能再随随便便地去偷袭了。
         他真要是敢这么做,天下人就能骂死他。
         因为主君不能没有信义。
         否则的话,谁知道他会不会在今天背盟,明天就对麾下群臣动手?
         总而言之,眼下的三方会盟,直接就把三方打造成了一方势力。
         但凡是曹操有所动作,另外一边立刻就会跟上。
         而这也就代表着,如果曹操还是按照之前的奉天子以讨不臣那一套去做,他很可能就会遇到阳奉阴违的人。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是徐州的几个小诸侯,还有青州的几个小诸侯。
         这些人明面上虽然是归顺了曹操的,但实际上来说,他们时不时地就会站起来反叛。
         如果其他人也像他们一样呢?
         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乐进……这些人或许都不会。
         但其他人呢?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万一吗?
         毕竟,三方会盟的宗旨,可是以救援天子为己任的。
         将领们如果不听话,那就是心有汉室。
         这是多大的美名啊。
         就算是死了,那也是能够名留青史的啊。
         再说了,以现在的形势而言,他们就算阴奉阳违了,大概率也还是不会真的死。
         总有人会帮他们讨回公道的。
         比如刘备,比如孙权,比如刘章。
         一句话,奉天子以讨不臣这一套战略,随着三方会盟的出现,直接就过时了。
         曹操是清楚这些的。
         所以他才会在听到会盟的时候,直接就晕了过去。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