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朕险些错过杀敌良策!
         「典满、国渊等人战败,实因仓促,非战之罪也。」
         「另外刘备、孙权、刘璋三人的关系,也并非如同表面上一般亲如一家。」
         「只要陛下愿意,随时都能将他们挑起争斗。」
         「因而,」
         陈群深吸了口气,郑重道:「陛下若是当真北迁,方才是中了计!」
         不得不说,陈群的脑子还是很清楚的。
         当然了,这也是应该的。
         若非如此,他也爬不到这么高的位置上面。
         「附议!」
         也就在陈群说出自己见解的同时,司马懿连忙站出来做了第二个人。
         曹操原本还在思索,听到司马懿的声音后,突然便愣了一下,而后则是绕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当中,包含的东西极多。
         有欣赏,也有其他,但更多的还是欣赏。
         因为司马懿的年龄在那摆着呢。
         他比陈群还要年轻将近十岁。
         别看只是这十岁,但实际上来说,这已经将近是一代人的时间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未来陈群早夭,他也还有人可用。
         司马懿自然看懂了曹操的目光,心中不由得一阵激动。
         真不能怪他激动。
         实在是他如今的地位,很是尴尬,几乎可以说,除了陈群之外,头上还压着最少十七八个人。
         这样的地位,太低太低了。
         司马懿根本无法满足。
         所以,在得到曹操的欣赏目光之后,他也就忍不住激动了。
         什么?
         历史上司马懿一直都很……
         别逗了。
         历史上的司马懿,也就是能活。
         实际上来说,他们家的历史,前面的一些东西,更多的是在创造历史。
         毕竟,三国志就在那摆着呢。
         但凡是个有点文学底子,看过一点三国志的人都能明白,晋史到底有多么的夸张。
         就说最起码的一点吧。
         司马懿的地位,确实不怎么低,但那也是要看跟谁相比的。
         如果是跟一些无名之辈相比,他的地位确实很高,也有那么几分的枭雄之相。
         可他要是跟荀彧、荀攸、程昱、钟繇、陈群……乃至何夔相比,那就差的太多了。
         所以,实际上的历史,曹魏对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忌惮。
         曹丕对他根本无所谓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他上面的人太多了。
         光是一个杨修,就能把他死死地压住……
         好吧,杨修死的太早了,但何夔、徐奕这样的,那可没有死的太早。
         而司马懿,恰好就在这些人的下面。
         也就是说,他如果想要站起来,最起码就得先熬死自己的这些同龄人。
         当然,最终司马懿显然是做到了这一点。
         要不然的话,后来史书上也就不会有忌惮一说了。
         给自己祖宗创造历史嘛。
         总是要做一些艺术加工的。
         别的不说,就说最夸张的一点……从北方邺城出兵,一直到房陵。….
         咱就不说普通人了,就说像是夏侯渊这样的人,那该需要几天?
         三日五百,六日千里……
         然后呢?
         这中间的距离,按照当前时代计算,差不多是两千里。
         也就是说,夏侯渊这样行军速度快的,抛开一切不提,都得需要十二天时间。
         可司马懿呢
         ?
         按照历史记载,人家就用了三天。
         有一说一,御剑飞行怕是都没这么快。
         还说没加工?
         显然加工了啊。
         因为三国志当中早就有了记载,只不过比较隐晦罢了。
         怎么隐晦呢?
         之前的时候,司马懿就驻防在中原一带。
         明白了吧?
         也就是说,他是从中原一带……也就是汝南一带跑到的房陵。
         这样的情况下,三天显然是可以的,因为夏侯渊也就比这快一点点了。
         可为了艺术加工,司马懿自然就只能跑到北方了。
         将近两千里,三天……
         说出去都没人信。
         可偏偏,这就是必须。
         咳!
         言归正传。
         「若非长文、仲达提醒……」
         曹操站了起来,但却根本没有要认错的意思,只是道:「朕险些错过杀敌良策。」
         看看,这就叫说话的艺术。
         堂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听得明白,不过他们肯定不会去反驳曹操就是了。
         毕竟,曹操可是皇帝。
         篡位?
         篡位也是皇帝啊!
         更何况来说,汉朝的帝位又不是没有人篡过。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解释一下先前曹魏篡位为什么旁人的反应会那么小了。
         因为很多人,其实都在下意识当中把汉朝当成了其他朝代。
         比如说唐宋元明清之类的。
         这样的时代当中,篡位确实会招致天下哗然。
         但这可是汉代啊。
         就在前面的时候,刚刚出了一个王莽的汉代。
         在她的前面,也就只有一个秦朝而已。
         而更远处呢?
         不。
         别说更远的战国了,就说汉朝开国的时候吧……
         那也是诸侯遍地的情况。
         称帝者不知凡几。
         也正因此,曹操才会自夸,若非是他,天下称王称帝者不知几人。
         因为他确实做的不错。
         当然了,这些到现在几乎都已经没有了。
         谁让他真的篡位了呢?
         不过就算是篡位,对于天下人来说,他们的反应也没有那么大。
         嗯,除了一些依靠汉室的大家族之外。
         他们还想寄生在这棵大树之上。
         该说不说,都怪当初刘秀的胆子太小了,但凡是他胆子大一点,现在的情况也就会好上很多了。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当初刘秀要改革的时候,恰好遇到了豪族、世家力量最大的时候。
         于是,一切也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而也正是因为寄生虫太多,所以后世看到这里时,才会觉得天下都心向汉室。
         实际上呢?
         去个球吧。
         咱就不说那些真正建号称帝的人了,光是东汉这二百年下来,就有多少帝王?
         这里的帝王,不是指的那些汉室帝王,指的是那些造反之后称帝的。
         有人对此专门进行统计过。
         不计算一些里长都能随便灭掉的,大概是三百七十个。
         这些人当中,能得人心的,大概有一百多个。
         震惊不震惊?
         可这就是事实啊。
         当然了,这里面更多称帝的基本都在益州更难,还有就是江东更南,亦或者是北方更北……
         不过就算只计
         那些中原一带称帝的,也是有十多个的。
         称天子的,那就更多了。
         这个时代就有十一个。
         比如徐州称天子的那个什么宣,还有淮南称帝的那个什么术……
         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
         可实际上,他们已经将汉室的威严扫地了。
         所以,曹操称帝时天下反应才会那么的平静。
         。.
         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