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随身博物馆 > 第四十二章今天事挺多
         “嗯!”邱正强先是点点头,随后才发觉,张俊平说了好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笑着用手点了点张俊平,“你小子,果然是个滑头。
         不过,我明白你的想法了,看来你是支持变的。
         看来真的是到了变一变的时候了。”邱正强叹了口气说道。
         他这个位置并不容易,没做出的一个决定,可能都会关乎数十万人的生计。
         所以,才会格外的谨慎。
         知道张俊平不愿多谈zz,邱正强换了个话题,“这次你们局里的任务很重,有没有信心完成?”
         “没有困难要完成有困难想办法也要完成。”
         “嗯,有这个决心是好事!你们的任务,关系着今明两年,XC区的生产目标能不能顺利达成。
         担子很重啊!”
         “再重,再困难,能比gm先烈,打破旧社会,创建新中国更困难?”
         “说的不错!你可不要光会唱高调,我要看到实际成果。
         如果这次煤炭采购任务能够完成,我亲自给你们颁奖!”邱正强很满意张俊平的态度。
         见张俊平和邱正强说完话,邱母接话说道:“小张,你和燕子也都不小了,我们在你们这个年龄,都已经有了建国和文玉。
         对你,我们还是比较放心的,毕竟知根知底。
         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去拜访一下你爸妈?”
         这才是今天的正题。
         邱母说的客气,要去拜访张俊平的父母,其实就是在提醒张俊平,你该让你父母来提亲了。
         由不得邱父,邱母不着急。
         好家伙,认识第二天就把人骗出去看电影。
         再不赶紧把婚定下来,就自家这傻女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敢弄个孩子出来给他们玩。
         当然了,人家姑娘也不是嫁不出去,堂堂区高官,多少人想着高攀这门亲事。
         只是,邱文燕相了好几个,一个都没相中。
         而邱父,邱母又因为幼年时候的事,为了接济牺牲的战友家属,差点把两个女儿饿死。
         所以一直对邱文燕、邱文玲心怀愧疚,对两个女儿多有偏爱。
         这一点从家里的安排上就能看出来。
         三女儿邱文燕上了大学,毕业分配工作。
         小儿子邱文龙去下乡知青。
         小女儿邱文玲去了部队。
         邱正强一辈子没求人,没有用自己权利为自己谋过私利。
         唯独在两个闺女上,求了人,一个送到了大学,一个送到了部队。
         在婚事上,也没有像对二女儿一样,包办婚姻。
         二女儿邱文玉,是邱正强一手包办的,马名臣的父亲和邱正强是老战友。
         当年名臣牺牲的时候,唯独放不下还在肚子里的孩子。
         邱正强当时承诺,你生儿子给我当女婿,生闺女给我当儿媳妇。
         所以,邱文玉没得选择,只能嫁给马名臣。
         好在马名臣也还不错。
         到了邱文燕这边,就没有了包办,一切尊重邱文燕的意思。
         邱文燕毕业也一年多了,光是相亲就相了十来回,可都没相中,如今好不容易相中了,那还不赶紧定下来。
         此时,邱文燕早已经害羞的躲回房间,和姐姐嫂子说着闺房悄悄话。
         “伯母,看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让我爸妈来拜访您和邱伯伯。”张俊平赶紧表态。
         “我看就后天吧!后天星期天,叫上小许小叶两口子,咱们找个饭店一起吃个饭认识一下。
         先把把你们的事定下来,你也能安心出去工作。”邱正强一锤定音道。
         “行,听您的!明个儿我就去和我爸妈说。”张俊平也爽快的点头答应一声。
         见张俊平答应的痛快,邱母更加欢喜,对张俊平更加热情。
         “小张,燕子这丫头从小被我惯坏了,有时候有些任性,你多担待着点。
         不过,这丫头品性还是好的,孝敬父母方面你不用担心,她要是真做出什么不孝顺的事,我这边也不依她。”
         “伯母,燕子性格挺好的,直爽不做作,很大气,我相中的就是她这一点。
         你放心,等结了婚,有什么事,我们商量着来,绝对不会让她受委屈。
         我爸妈都在农场,以后估计也是跟着我弟弟和弟媳妇生活。
         真让他们来城里,他们还不习惯呢。”张俊平赶紧承诺道。
         顺便也点出,自己不是贪图邱文燕的美色,只是喜欢她的性格。
         自己结婚后,也不和父母一块生活,单过,不存在婆媳相处的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哪怕不在一块住,也要常回家看看。
         这一点你得跟你大哥学,这两口子见天回家来蹭饭。
         虽然嘴上说着烦,可要是一天见不着心里还空落落的。”邱母笑着说道。
         又在邱文燕家闲聊了一会,张俊平就告辞离开。
         骑着偏三轮,一路晃晃悠悠的回到四合院。
         多亏这个年代没有查酒驾的,到了晚上,街上人少,车更少。
         不然很容易出事故,被交警抓到,也要定个醉驾。
         所以,还是要坚持原则,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文明出行,安全第一。
         把偏三轮停在院门口,和刘大爷打了个招呼,张俊平直接回了家。
         给自己倒上一杯热水。
         哪怕秦淑梅要去医院照顾孩子,依然没忘了给张俊平烧壶热水。
         喝了杯热水,解了解酒气。
         今天晚上可是没少喝,他一个人喝了足有三斤白酒这才把大舅哥、二姐夫干倒。
         脱了衣服,躺在床上张俊平回忆着今天邱文燕家之行。
         算是比较圆满,邱父邱母那边,对两个人的婚事都很赞成。
         对他这个新上门的女婿,也比较认可。
         订完婚,接着就是结婚,以后就能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了。
         想着想着,张俊平沉入梦乡。
         梦里张俊平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夫妻生活。
         只是,这女主怎么来回换?一会是邱文燕,一会又变成了秦淑梅。
         管他呢!
         主要是身材都是他喜欢的类型,抱着怀里,软绵绵的。
         第二天早上,张俊平起床,先换了内裤,洗干净。
         然后才端着脸盆出门洗漱。
         ……
         西城物资局,计划供应科。
         张俊平一早就来到物资局计划供应科。
         物资局的职责是物资供销,其实和供销社的性质差不多。
         只是,供销社买的,卖的都是生活物资。
         而物资局买的卖的的生产物资。
         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属于生产物资,自然归物资局管辖。
         负责联系协调化肥厂的对口科室就是计划供应科。
         “小张,你是不是跑错地儿了?
         没听说你调我们科来啊!”计划科的丁立刚和张俊平也是老熟人,看到张俊平,笑着调侃道。
         “咋滴丁哥,还不行来你们计划科串个门?”张俊平笑着反问道。
         “行倒是行!只是这串门,哪有空着手来的?”
         “丁哥,谁说我空着手来的?”张俊平拍拍自己的挎包。
         从里面掏出一大包明显不符合物理学原理的纸袋子。
         “咱是讲究人,怎么可能空着手,来,来,都尝尝,这是东北的松子,炒熟的。”张俊平说着把纸袋放到门口的办公桌上。
         “小张是个讲究人,这松子还真不错,比瓜子可好吃多了。就是吃起来有点麻烦。
         小张,下次去东北记得多带点松子回来,这次量太少,不够分的。”坐在门口第二个桌子上的一位胖大妈笑着说道。
         “行!姚姨说话了,必须滴!过几天我去鹤岗,一准给弄几麻袋回来。”张俊平笑着回应道。
         “丁哥,高科来了没?”
         “在里面呢!找他有事?”
         “是有点小事,这不老家找到我门上了,只能来找高科批个条子。”张俊平笑道。
         批个条子,不是什么大事,物资局的人,谁没遇到过这事?
         老家人找来,让帮忙批个条子,买化肥,买农药,买农机,买水泥啥的。
         你能拒绝?
         拒绝了,以后还回不回老家?
         你父母在老家还怎么抬头做人?
         这就是人情世故,社会现状。
         所以,在外面避讳很深的条子,在内部其实就那么回事。
         张俊平敲开高科长的门。
         “哟,小张来了?你可是稀客啊!”
         “来找高科批个条子。”
         “要化肥?”
         “高科,您真是神机妙算啊!这都猜到了?”
         “呵呵!你小子找我批条子,无非就是老家来人求你帮忙。
         这个季节,找你帮忙,也就是买化肥了。
         说吧,要多少吨?”
         “这些!”张俊平伸出两个手指晃了一下。
         “二十吨?”
         “二百吨!”
         “噗!”高科长一口水喷了出来。
         “小张,你还真是狮子大开口,要二百吨?你这是要我命啊!”
         “高科,您别着急,人家不白要。
         给二十头猪,二十只羊,十头牛!
         这些是给咱们物资局的,另外化肥厂那边也会给两头猪,五只羊。”
         “你小子,就会给我找麻烦!”高科长摇头苦笑一声,然后拿起笔写了个条子,递给张俊平。
         “这些东西,什么时候送过来?”
         “您什么时候要,那边就什么时候送到。
         你只要派个人去红星农场打个招呼,说我让去的,就行。”
         “行,你让红星农场那边把一半的牲口送到后勤科。
         剩下的先存在他们那里。”高科长想了一下说道。
         “行,您说了算!”
         送一半到局后勤科,自然是给局里的职工们分一分,打打牙祭。
         至于剩下的一半,估计有一部分是他们科里的福利,另外高科长也有自己的关系要维护。
         “您忙着,我先走了,还得去玻璃厂那边一趟。”
         “怎么还要玻璃啊?要不要我一块给你开个条子?”
         “这个就不麻烦您了,主要是,这玻璃是免费赠送给人家中小学的。
         哪能让您再搭人情!”张俊平笑着拒绝了高科长的好意。
         “什么人情不人情的?
         你等着,我打个电话!”高科长很热心,直接拿起电话,拨了玻璃厂厂长办公室。
         “要多少?”
         “来个千把平方吧!”
         高科长对着电话说了几句,然后放下电话,对张俊平说道:“我和玻璃厂的肖厂长说好了,他们那边正好有一批残次品,大约有个两三千平方。
         给农场学校的窗户上用还是没有问题的。
         回头你去找肖厂长,他安排人直接带着玻璃去给农场学校给换上。”
         “谢谢您嘞!还得是您,我这跑断腿的事,您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行了,你小子少拍我马屁!我不吃这一套,留着拍你们许科长吧!”高科长虽然这么说着,可脸上的笑容却是很灿烂。
         “以后有好事想着点我们计划科。
         咱们采购供应是一体的。”
         “您这话说的,我可得反驳您两句,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我们采购科有的,嘛时候也没少了咱计划科啊!”
         和高科长闲聊了几句碎嗑,张俊平就告辞离开。
         今天的事情不少。
         昨天答应的化肥和玻璃解决了,还有一个大头要解决。
         那就是十辆东方红拖拉机。
         张俊平先在城郊,找劲松街道租了一处仓库。
         这处仓库,原来是街道的拖把厂的房子,前面是门面房,后面还带一个不小的院子。
         后来拖把厂因为经营不善,被街道裁撤,所有人员并入纸箱厂。
         街道一时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又不能随便租给私人,这边的房子就被闲置下来。
         张俊平代表的可是物资局,所以工作证一亮,很简单的就把这套房子租了下来。
         接着,张俊平骑着偏三轮来到红旗轧钢厂。
         张俊平一个战友在红旗轧钢厂上班,是保卫科的一个小组长。
         消息就是从他嘴里得到的。
         红旗轧钢厂,年初的时候,用计划外的钢板,换了十辆东方红拖拉机,就堆在仓库里吃灰。
         张俊平并不打算通过战友拿下这批拖拉机。
         他战友还只是小组长,和厂里领导说不上话。
         张俊平通过战友的关系,进了轧钢厂。
         红旗轧钢厂直属于工业部,是厅局级单位。
         整个工厂占地面积很大,办公楼也很气派。
         比物资局的办公楼可是气派多了,放到二十一世纪,装修一下,当办公楼用一点都不寒酸。
         张俊平找到厂长办公室,上前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男人低沉的声音。
         张俊平推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