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 第一百九十章:爷爷,你的眼界太小了.....
         而对于朱棣的这个问题,黄俨也没敢表露太多的私心,毕竟在自己面前的这位可是圣上。
         其几十年做皇帝的心思,可不是他能湖弄的。
         所以便简洁的将目前锦衣卫的情况说了一下。
         “回老爷,如今的锦衣卫也被公子削去了不少的职权,几乎所有能够监管百官的职权全部被削去,似乎有意让锦衣卫执行外部的情报探明职权。”
         听到黄俨的话,朱棣一愣。
         “外部?”
         “是。”
         “这个外部是什么意思?”
         黄俨道:“回老爷的话,是外邦。”
         “外邦?”
         黄俨回答的这个答桉让朱棣更加困惑了。
         外邦....
         按照他朱棣当皇帝几十年的经验来看,大明朝对于外邦的事情很少参与。
         顶多也就是朝贡的时候见见面,平日里所得到的那些情报也多仰仗于各地的外邦人传入。
         亦或者本土百姓们前往外邦后所得到的情报。
         跟大明朝廷有过密来往的几乎没有。
         要真说情报之作用的话也就是曾经的大敌,漠北诸草原部族的情报来的重要一些。
         可如今那漠北已经被平定了,大明朝这南北几乎没有能够登上台面的对手了。
         这个时候却大力的发展对外邦的情报,朱瞻基这小子,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这个困惑,一旁的朱高炽也是十分的纳闷。
         自己家里的情况如今都还不那么清楚呢,毕竟是在这样一个消息传播途径贵乏的时代。
         这各地百姓是生是死朝廷和皇帝都尚且不是那么清楚,如今却对外邦的事情那么操心。
         想到这里,朱高炽当即便将自己心里头的疑惑问了出来。
         听着这二位的疑惑,黄俨也是如实的将自己所知晓的全部说了出来。
         “如今朝廷与外邦的交际可不同往日,按照公子的话,如今最首要的便是获知那东瀛和安南的情报。”
         “安南虽然被我朝所得,但始终都没有正式的管辖,赋税这些就更难了,就是寻常的一些政令,到了地方上也是办不通,所以公子要求锦衣卫密切的关注安南的内部情报,似乎有意对那安南有整体的治理。”
         “至于那东瀛,小的虽然不清楚那公子为何对那东瀛那弹丸之地那么关注,但似乎是与百姓口中所说的那些金银有关。”
         “不仅如此,与安南相交的天竺等国,公子也是严令要好好的探查,无论巨细,全部都要。”
         “小的曾听朝廷的一位大臣说过,之前公子好像拿出过一张天下图,其中涵盖了天下几乎所有的邦国,而公子则提笔在那图上随意的画了一条线,说是要在五年之内,将这几国给打通,不管是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将这一条线路上的通商途径给打通,听说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宝贝在那最终的地点。”
         听着黄俨的话,朱棣和朱高炽都不自觉的停住了脚步。
         “了不得的宝贝?”
         能让自家那小子说出了不得的宝贝这几个字,其价值绝对超乎他们的想象。
         可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难道连他们大明朝境内都没有?
         最近这臭小子做的事情越来越奇怪了。
         就连他们这两位大明朝曾经的当权者都猜不透,看不明白。
         而朱棣也是在这个时候看向了身边的朱高炽,问道:“你是那小子他爹,你知道那小子所说的宝贝是什么吗?”
         对于老头子的这个问题,朱高炽一撇嘴,道:“爹,你觉得我能知道吗?”
         见这老大也不知道,朱棣顿时有些生气的瞅了他一眼:“当爹的,一问三不知,你能知道些什么。”
         朱高炽眼角一抽。
         心想这也能赖我头上?
         不过,在说完这些闲话后,虽然朱棣朱高炽以及那黄俨三人都还在那城池当中熘达着,但其实这心思却早已经是飞走了。
         如今这黄俨因为东厂的职权被削减,所以能够探知到的情报也是少之又少。
         可正是因为如此,这简短的几句话,透露出来的几个消息,却完全的将他们的心思给勾走了。
         从这些简短的话,粗浅的消息,以及对朱瞻基那小子的了解,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炽都猜到了自家那小子一定是憋了什么大事准备做。
         从他这些筹备来看,似乎所图不小。
         隐约间,朱棣和朱高炽都是感觉一旦这件事被那小子给做成了,对于这天下,对于大明朝而言都是改天换日的大变化。
         想想黄俨口中所描述的场景。
         身穿皇帝服饰的臭小子,在那涵盖了天下邦国的地图上随手一划。
         这感觉,还真是有些指点江山的感觉。
         尤其是老头子朱棣。
         从他这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压根就不是什么能够闲得住的主。
         与那些守成的君主相比,他所想所虑的是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是不甘于坐在自己亲爹功劳簿上的。
         原本以为自己这一生能够看到漠北被全部收回,已经是数百年间的一大是盛事了。
         可如今,自己家里的那个臭小子,却给他指出了一片旷阔的前景。
         仿佛是在告诉他朱棣:爷爷,你的眼界太小了.....
         每每想到这里,想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明朝将会发生一件震惊古今的大事,甚至被后人记录在史册上说,这是划时代功绩的事情。
         朱棣这心里头就始终无法平静。
         更何况是陪着身边这两个男人逛城池了。
         压根没有那个心思了。
         但不得不说,自家那臭小子是真行。
         尤其是在银钱这方面,从他当初还是皇帝的时候起,那小子似乎就没有为银钱发过愁。
         不管是要多少的银子,那小子始终都有办法解决。
         就算他们上次出征漠北,收复漠北的大军所需,也都是那小子给搞定的。
         实在想不明白,那小子到底是怎么想到这些法子的。
         如今又听说朝廷的金银堆了一座座的金山银山。
         这得花到什么时候啊?
         想着这些,朱棣便忍不住的想要赶紧回去亲眼瞧瞧这金山银山。
         这么多的银子堆在那里,要是不花出去,岂不可惜了?
         在这方面他朱棣可是很有心得的。
         有了这么多的银钱,他朱棣就能继续带领着兵马前往大明朝的周边各处。
         尤其是那西域。
         要不是前朝的阴霾始终都笼罩在大明朝的头顶。
         他朱棣又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地方。
         那个地方不光是幅员广阔,最重要的是通往外界的通道。
         这里打不通,那大明朝一辈子就只能是像被人给关上门一般,躲在自己家里头当皇帝。
         可要是这里打通了。
         那才真正能够让大明朝的雄风展露在天下邦国的眼中。
         这也是唐之所盛的一个原因。
         而一旁的朱高炽,瞧着自己老爹的模样,心里头便忍不住的偷笑。
         对于自己这个老爹,他可是太了解了。
         一看到他此时脸上的表情,便基本上能够猜到其心中所想。
         想到这里,朱高炽的心里头便暗暗得意起来。
         这回,只怕就不需要他朱高炽再每天跟自己老爹絮叨的说什么回去的话了。
         要换作自己老爹来自己给自己台阶下喽。
         至于一旁的黄俨,心里头也是如朱高炽一般的想法。
         其实他黄俨之所以说出了那么多的话,从本质上就是在引导老皇帝回去。
         因为他很清楚,如今东厂的情况,以及他自身的情况已经无法再改变了。
         以如今那位坐在皇位上的皇帝心思,他绝对不会因为一些人或者事情而改变他的想法和计划。
         所以,想要改变这一切,已经不是说老皇帝的一两句话能改变了。
         如果老皇帝一直躲在这里,那他黄俨这辈子就只能当一个富家翁的管家角色。
         这样的后半生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就算老皇帝可怜他,对他有愧,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这样的办法,‘勾引’老皇帝主动的回到京城的皇宫之中。
         一旦老皇帝真的回去了。
         哪怕不再是皇帝,但也足够了。
         也只有他人回去了,如今的局势才有可能改变。
         否则以新皇帝对朝廷的统治力,他黄俨没有半点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至于老头子朱棣。
         此时他心里头确实跟那朱高炽和黄俨所猜测的一样,可是,他实在过不了自己那关。
         毕竟,当初他选择假死,甚至隐居在这里,可是在心里头把自己都感动了。
         身为皇帝,不恋权位,选择以假死为由,退位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大孙子,为的就是大明朝的将来。
         甚至想到动情处,他老头子自己都感觉自己很伟大。
         可如今。
         却要他自己再否决掉一切,在大明朝,在自己大孙子不需要他的时候,在自己大孙子将大明朝周围的一切祸患全部解决掉后,他再自己蹦出来?
         只怕不光是过不了他自己那一关。
         就是这天下人,会怎么看他?
         又会不会说他朱棣捡现成?
         要是这辈子再顶了这么一个名声,他朱棣就是死了,只怕也闭不上眼啊。
         想到这里,朱棣的心里头便感觉烦躁。
         回去这一路上,更是借口这城里头无聊,将那黄俨和朱高炽给骂了一路。
         “一天正事不干,就整天给我找事,让你当太子的时候你不是嫌累吗?现在好了,让你好好休息,你一天尽拉着我跑什么?”
         “还有你黄俨,我把东厂交给你,可瞧瞧你办的是什么?东厂都快没了,肯定是平时办事不利,让那小子给找到了把柄吧?”
         “........”
         听着老头子朱棣训斥的话,一旁的黄俨和朱高炽都是面面相觑。
         却什么都不能说。
         整个马车内的气氛都变了。
         老头子自己生着闷气,一旁的两个人却一句话都不敢多说,生怕再引火烧身。
         京城皇宫内。
         好不容易有了些清闲功夫的朱瞻基,此时正在胡善祥的皇后宫中逗弄着小顺德。
         瞧着她肉都都的小脸,和那天真可乐的笑容,此时的朱瞻基就仿佛忘却了一切一般,整个人都沉寂在这种陪伴家人开心的氛围当中。
         然而身为皇帝的他,注定是不会有那么多好日子过的。
         刚刚才高兴了一会儿的朱瞻基,便立刻被宫外的喊声给吓了一跳。
         “大哥!
         !”
         “大哥!
         !”
         “快出来!好消息!好消息啊!”
         听着屋外传来的喊声,朱瞻基明白这是自己家老三的声音。
         瞧了瞧面前摇篮中同样因为这喊声一脸纳闷的顺德,再瞧瞧身边的胡善祥,只能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对着身边的胡善祥说道:“瞧,我就知道这些人不能看我有一点的清闲。”
         再次叹了口气后,朱瞻基也只能是穿好了靴子起身,朝着外屋走了出来。
         走出来的朱瞻基正巧碰见了那一头闯进来的老三朱瞻墉,然后埋怨的说道:“我说你小子怎么这么大岁数了还不懂事呢?你说你有事,你叫人禀报就是了,哪有像你这样一脑袋炸进皇后寝宫的?”
         听着朱瞻基的埋怨,老三朱瞻墉先是一愣,随后便说道:“大哥,不是你自己说的,以后只要是我找你就不用禀报吗?”
         对此,朱瞻基自然没有反驳,而是说道:“我是这么说的,但你自己也要分分时候啊,正跟顺德玩闹呢,你一嗓子,把我吓一跳不说,你再吓着孩子。”
         听着朱瞻基的话,老三朱瞻墉顿时梗着脖子说道:“那你听不听?”
         被老三这么一问,朱瞻基反倒是被噎住了。
         “听,你说吧。”
         见朱瞻基那一副不情愿的模样,老三顿时说道:“你想听我还不说了。”
         说完,便直接转身。
         瞧着就要转身离开的老三,朱瞻基是实在没了脾气,只能是无奈的说道:“得得得,是我大哥我不好,我说错话了,行了吧?什么事,你就快说吧。”
         听着朱瞻基主动认错,老三朱瞻墉的脚步虽然停下了,可嘴上却还在说道:“就你这还当大哥呢,自己说过的话,自己不承认了。”
         “再说了,我找你能有什么事,说到底还不是你交给我的那些事情?帮你办事你还埋怨起我了。”
         听着这些话的朱瞻基也是无奈的揉了揉脑袋。
         也在这时,里屋的胡善祥也突然抱着顺德公主走了出来。
         瞧见老三后,顿时便笑道:“老三过来了。”
         闻言,那老三赶忙便对着胡善祥行了个礼,然后十分得体的说道:“皇后娘娘莫怪,刚刚臣弟急着闯进来没有禀报也是因为事发突然,心里头高兴,一时竟忘了礼数。”
         见老三说这些话,胡善祥却满脸笑意的说道:“说这些话算怎么回事,都是自家人,再说了,你大哥都没有怪罪,我怎么还能怪罪呢。”
         “既然你们有国事,那我也只能是将地方腾给你们了,我带着顺德去看看太后。”
         听到这话,老三朱瞻墉再次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
         瞧着这老三这副模样,朱瞻基看的是目瞪口呆。
         这小子,还真是属狗的。
         在自己面前张牙舞爪的,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可见了胡善祥倒是突然懂事了。
         敢情自己这个皇帝还没有皇后的官大。
         在胡善祥离开之后,朱瞻基也是不想跟他再扯皮了,赶忙问道:“什么事儿,快说吧,一会儿我还的去尚书房一趟。”
         面对朱瞻基的询问,这一次老三倒没有再耽搁,而是直接将自己刚刚所说的好消息说了出来。
         “橡胶轮胎,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