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 第六百一十七章 跟着许哥有肉吃
         许世彦家的棒槌长得好,所有刨棒槌的人都格外小心,三齿子尽量往土里刨的深一点儿。
         赵建设这一三齿子,就刨出来一棵,但是却端了一个大土坨子上来。
         三齿子微微一抖,松散的黑土落下,露出棒槌的肩膀来。
         这家伙,看着都快跟许海清胳膊一样粗了。
         赵建设把三齿子往后一送,这棵棒槌就到了许世彦面前。
         接着,赵建设把三齿子一扔,过来跟许世彦一起,抖落了那棵参上面的土。
         “我去,这都赶上咱家秋天起的大萝卜了,三哥,这棵棒槌不得小一斤沉啊?”
         待那棵参完全显露出来,赵建设忍不住惊呼出声。
         这棵参属实不小,主体得有一巴掌还长些,须子将近半尺,上头几根大丁须,都比手指头粗。
         “哎,快来看啊,这棵参才叫真的参王呢。”
         赵建设扯着大嗓门儿,吆喝大家都过来看。
         “哎幼,真的,这棵棒槌这么老大啊?
         三哥,你这亏了啊,这要是前几天起出来送拍卖会去,这棵不得卖四五千块钱啊?”
         杨钧显等人都凑过来,一看那棵参,众人都惋惜不已,没赶上好时候,少卖钱了不是?
         “是啊,这玩意儿长在地里头,不起出来谁也不知道底下啥样儿啊。”
         许世彦拿着那棵棒槌,笑道。
         苏安瑛带人起的那串,当初下地的都是头路大栽子,既然是要起了去参加拍卖会评选参王,那肯定从最好的那串先起。
         可谁想到,这剩下的棒槌里头,竟然有这么大一棵啊。
         所以说,这棒槌栽地里三年,不到起出来那一刻,谁也不知道究竟啥样儿。
         “这棵不卖了,留着泡酒,放山货庄去,当镇店之宝。
         要不然咱堂堂山货庄,连棵大点儿的棒槌都没有,丢人。”
         许世彦瞅了一眼纪同忠,直接把这棵参扔给了他。
         “小纪,这棵参归你管了啊,去弄点儿青苔啥的,包上,单独放着。
         回头让你二姐给刷洗好了,扔你店里那大玻璃罐子里头。”
         纪同忠一看姐夫随手就把棒槌扔给他,吓得腿差点儿都软了,赶紧把棒槌抱在怀里。
         “二姐夫,这是参王,都是钱啊,你也太随便了吧?就这么扔?
         这要是摔断根丁须啥的,不得心疼死我啊?”
         纪同忠一边说,一边抱着那棵参就跑。
         直接跑到地头上,找了个麻袋盖上,然后管赵建国要了件工具,就进林子去了。
         那么大一棵参,可得好好放着,必须用青苔包裹起来才行。
         纪同忠找了个背阴有成片苔藓的地方,用工具啥的掀起来一大块,卷吧卷吧拿回来。
         把那颗参用苔藓包裹住,再找个纸壳箱子装上,这才放到麻袋下面盖着。
         纪同忠忙活完那棵参,这才重新回来,跟黄圣凯俩人一起继续干活。
         黄圣凯刨棒槌,纪同忠捡棒槌,俩人一副架,配合的还不错,干活都特别麻利。
         许世彦家这棒槌属实长的很好,后续虽然没再出来八两的,但四两以上的不少,三两左右的更不用提。
         这块儿参地不少人都在起棒槌呢,有那好信儿的就过来看,一见这头棒槌大小,也都羡慕不已。
         “许哥,明年你在哪儿批参土啊?到时候多整点儿呗。
         只要你整参土,我们保管都跟你这儿买。
         我们算是看出来了,跟着许哥有肉吃。”
         说话这个也是东岗村的,以前跟许世彦关系还行。
         从开峰岔道,到柳毛河,再到机修厂,全都是从许世彦他们手里买的参土。
         这小子精,去年棒槌长势挺好,今年也长的不错,他多少也明白过来了。
         往后啥都不用说,许世彦在哪儿批参土,他就跟着,保管能挣钱。
         “对,对,小曲说的是,许哥,明年记得还带着我们啊。”旁边的人跟着附和道。
         “明年的还不知道呢,到时候通知你们,反正不管在哪儿,只要你们乐意买,肯定带着你们。”
         许世彦一听就笑了,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精明,连这都能想到。
         众人一起哈哈笑起来,丰收的日子,总是充满了欢笑。
         总共就八十丈棒槌,这么多人干活,当然快,一上午就起出来大半。
         这边堆了好多棒槌,中午不能离开人,于是赵建国回去给大家热了饭。
         午饭,是周桂兰和苏安瑛昨晚蒸的肉馅大包子,搁看参小房的大锅一热,就跟刚蒸出来差不多。
         纪同忠和南振东俩人去把包子用大盆端回来,顺道还拎了两壶水。
         大家伙儿找个有太阳的地方,吃着香喷喷的肉包子,就着热水,挺舒服的。
         吃完饭,再抽根烟歇一会儿,继续起参。
         不到下午三点,八十丈人参全都起了出来。
         许世彦家今年的人参单产不错,平均每丈三十五六斤鲜参。
         共起了二十九个麻袋,其中有一个是扎口的,其余缝口。
         人参全数起完,有人在轮着四齿子,在地里重新翻一遍,这叫拦棒槌。
         本地人说的拦,大概类似于捡漏,就是从已经收获过的地里,找落下的。
         比如拦棒槌就是起参之后翻找一下,拦栽子就是起栽子之后重新翻一遍。
         拦参籽,多数是说起参做货的棒槌,开春时掐参花落下了,长成了参籽,被别人摘下来。
         一般来说,不管拦什么,都是看参人的福利,这个是约定俗成的。
         只有看参的人忙不过来了,或者整个儿场子都起完了棒槌,看参的人下山,才会允许别人进来拦。
         起人参落下的少,而且越是大棒槌,就越仔细,不会落下太多。
         顶多也就是埋在土里一些参须之类,收获不会太大。
         越是棒槌长的差,尤其是有烂了的地方,往往会落下一些。
         相比于拦棒槌,拦栽子收获会更好些,因为栽子小,很容易被落在土里。
         许世彦家的棒槌长的好,大家起的都特别仔细。
         所以落下的很少,大家轮着四齿子随便刨一下,没有也就算了。
         “好,就这样吧,赶紧往外扛,装车。”
         黄胜利吆喝众人,收拾了东西,往外扛棒槌。
         于是,众人或是扛着工具,或是扛着麻袋往外走。
         到场子外面装车,留人看着,其他人继续回去扛麻袋。
         麻袋全都扛出来,装到车上,用很粗的麻绳或尼龙绳用力捆好,确保麻袋不会被颠掉。
         然后众人上车,坐在麻袋上压车。
         人参装袋子的时候,都是芦头朝里,而且装的特别实成,这样的麻袋,不怕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