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 第五十八章 大唐第一支工程队
         水泥的作用毋庸置疑,在未来它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的基建之中。
         在这个时代这东西也几乎是王炸级别的存在。
         虽说不能够彻底替代这个时代的三合土,可在于一些基础的建设之上,水泥无疑要更为合适。
         毕竟没有比水泥更加低廉,又更加实用的材料了。
         所以当烧制成功之后。
         李明就开始了大规模烧制了起来。
         一座座的高炉在少府之中建设。
         大量的材料随即被采购。
         而也就在李明忙碌于水泥建造之中。
         另一边,少府监也听从着李明的命令开始在长安各大城门贴上了他书写的告示。
         没错就是告示。
         更准确点说这应该是一则招工告示。
         内容更是大白话。
         没有任何嚼文嚼字。
         而当告示贴上的瞬间,就无疑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一名名的百姓不由围了过来。
         而当百姓汇聚多了。
         少府专门准备的人手也随即开口了。
         “少府招工,年超十四岁,不过二十五者皆可参加,每人每天三十文,吃住少府负责,工作满一百天者可获得少府永久佣工。”
         话语开口。
         而当内容传荡出来之时,在场所有人双眼不由瞬间亮了。
         “大人,此事当真?”
         有人忍不住开口,双眸不由一亮。
         “是啊,大人,每日真有三十文吗?”
         伴随着一人询问,很快就是再度有人同样开始询问。
         别看李明一场拍卖会直接弄出来了八百万贯,一个门票第一层他就敢收一百文。
         可实际上这些人都不是什么普通人。
         而对于大唐的普通人,实际上是连一百文都拿不出来。
         一年可支配的收入绝对没有超过五贯,这还是吃穿住行都得算上。
         三十文一天,并且包吃住,这无疑是足够吸引人的。
         甚至别说三十文了,就算是二十文,也绝对有人抢着做。
         一天三十文,一年那就是差不多十贯钱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几乎等于收入翻了一倍,如何选择自然不用多说。
         而这也才是古代真正的贫富差距。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最为真实的写照。
         事实上,当告示贴出去之时。
         不仅仅这一处城门,东西南北四处城门都瞬间汇聚了不少百姓。
         一个个双眼都不由发亮了起来。
         有人带着难以置信的开口。
         也有人开始询问起来工作细节。
         而被少府监安排的人员则是高声的解释着。
         只是伴随着这一份解释,人反而越来越多。
         甚至消息犹如风一般的扩散了出去。
         “听说了吗,少府正在城门处招工,一天三十文呢?”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而且还包吃住呢!”
         “这!”
         “别这了,如今可还没有农忙时期,正好还有几个月,要是这两个月时间能干满,那是多少钱,你家二娃不是还没有新衣服呢。”
         “对,对,赶紧的,带我去看看。”
         ......
         消息在疯传,城门之处人员越聚越多,甚至引来了城防。
         可当听说是少府人员,而且还是卫王殿下之后,城防也不敢管,只能疏导一下民众。
         可这并没有减少热情,反而更高了。
         人数也越来越多。
         很快各大城门所在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甚至一些刚刚准备进城,和出城的百姓听说之后,也开始排起了长队。
         “一个个的来!”
         “所有人登记。”
         少府小吏在高声开口,随后一道道的身影被登记。
         当日暮西斜,城门即将关闭之时,这一次登记的人数竟然到达了三千人。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因为当第二天到来之时,城门所在之地,人数更多了,几乎乌泱泱的一片,很显然周围的邻里都听到了消息赶了过来。
         而这一天人数到达了五千,加上昨天的人数那就是八千了。
         距离李明那一万就差两千了。
         当第三天到来之时。
         仅仅一个时辰,两千人就瞬间填满了。
         “好了,人数已经满了,大家返回吧!”
         少府人员开口。
         “大人,大人,能否再招点!”
         “大人,俺的力气很大的。”
         “大人!”
         ......
         听说停止了下来,这一刻百姓有些骚乱。
         可很显然早已准备的城防很快就是驱散了这些百姓。
         最终只剩下来四个城门今天招收的各自五百人。
         “你们回去准备一下,三天之后来少府东苑报到,迟到的取消招收。”
         朝着众人开口。
         少府小吏随后离开。
         而这两千人则是带着兴高采烈的返回了自己家中。
         被招收的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也是激动的。
         甚至他们已经想到了接下来赚两个月后的钱了。
         至于少府会不会给,他们压根不担心,那可是朝廷,朝廷难道还能欠他们钱不成。
         好吧,要是之前他们还是会担忧一下,可由于之前地龙和白茅的原因,他们对于少府还是有着足够信任的。
         那没用的地龙和白茅少府都会给钱,更何况和少府做事呢。
         这些人离开了。
         而少府小吏则是返回少府朝着少府监汇报。
         得知人手招齐了,少府监也松了一口气,随后朝着李明所在之地而去。
         很快他就找到了正在指挥着泥匠烧制水泥的李明。
         “殿下,人员已经齐了,下官让他们听从殿下的安排,三天之后前来。”
         少府监恭敬的开口。
         “这么快!”
         李明愣了一下,他都不由有些意外了。
         一万人,这可是一万人,而且这还是一千多年前,他还想着十五天之内能够招齐就不错了,如今仅仅才三天,没有想到竟然就招齐了。
         “殿下给的太多了,这些百姓自然趋之若鹜,而且殿下之前之举,也让百姓愿意相信殿下。”
         少府监淡笑着解释了一下。
         “这样啊!”
         “你拿着本王这个,前去翼国公府上找秦将军,让他给本王找几人管理一下这一万人。”
         李明点了点头,随后想到了什么,从腰间取下了自己玉佩交给了少府监,话语也随即开口吩咐了一下。
         一万人,让他自己管自然不可能管理的过来的。
         怎么解决。
         那也好办,让人军队化管理一下就行了。
         至于找谁,李明脑海之中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秦琼。
         如今他可是有着调动军队之外一切能力。
         让秦琼给点人训练一下自然不是什么事情。
         “这!”
         少府监有些迟疑,一下子不知道该接还是不该接。
         原本他对于李明的命令已经能够做到绝对的服从了。
         可眼前这事情可不是小事。
         一咬牙,少府监还是开口了。
         “殿下,这事恐怕不妥,一万人,若是再让秦将军训练,殿下有.....!”
         话语没有继续,可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了。
         而听着少府监欲言又止的话语,李明愣了一下,随后明白了怎么回事。
         嘴角带上了一抹弧度,不由轻笑摇头。
         “放心吧,此事已经向父皇禀报过了,而且本王并非是训练私兵,仅仅只是让这一万人能够服从一下管理而已。”
         李明轻声的解释了一下。
         他在长安城之中招收一万人做工,而且还是青壮,这玩意不和李世民讲清楚,那真的会出事的。
         实际上在提交他的基建计划的同时,他就将这个要求提了出去。
         李世民对此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
         威胁。
         开玩笑,作为马上皇帝,别说这一万人了,再多五万人,李世民也有着自信镇压了。
         压根不担心自己儿子造反问题,他更加期待的是自己儿子所说的秦直道。
         “是!”
         少府监还是有些迟疑,不过还是接过了玉佩。
         虽说这有着训练私兵的嫌疑。
         可李世民都不在意,他在意干嘛。
         接过玉佩,少府监很快离去。
         李明则是继续开始指挥着泥匠们继续烧制水泥。
         而拿着李明玉佩的少府监很快就来到了翼国公府。
         经过了禀报之后,少府监见到了秦琼。
         “你是说,卫王殿下需要派一些人过去?”
         秦琼皱着眉开口,目光看向了少府监。
         感受着秦琼的目光,少府监只感觉一股无形压力的笼罩。
         声音有些结巴,可还是点头开口。
         “是的,翼国公,卫王殿下需要组建一个修缮直道的,如今已经到达了一万人,可无法管理,卫王殿下就请翼国公府上能派点人过去协助一下。”
         “此事已经和陛下禀报了。”
         少府监带着结巴开口,不过话语还是说清楚了。
         “我知道了。”
         “你先回去,待会我派人过去的。”
         秦琼点了点头,随后沉吟了一下开口。
         “是!”
         少府监松了一口气,随后点头退了出去。
         当少府监身影离开。
         秦琼很快将自己的儿子叫了过来。
         “父亲?!”
         秦怀道行礼,神情有些疑惑。
         “怀道,卫王殿下需要人手,你准备一下前去少府一趟,对了,你将程家那个老二也叫上。”
         话语开口,秦琼朝着自己儿子吩咐。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他鬼使神差的将自己儿子送了过去,甚至还加上了程咬金的儿子。
         “这?”
         秦怀道有些懵逼,一时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怎么?”
         “有意见!”
         看着不动的秦怀道,秦琼皱眉开口。
         “没,没!”
         “儿子立即就去!”
         秦怀道赶紧应声。
         面对着父亲的威严,秦怀道可不敢有着任何异议。
         哪怕他现在还是懵逼的。
         如今的他可是千牛备身。
         司仗左右官名。即太子左右内率所统千牛备身,
         位置可是很高的。
         跑去给一个卫王去管人,明显有些掉份,可自己老爹说了,他也只能去做了。
         身影迅速离开。
         很快来到了程家。
         “啥,秦伯父让我跟你一起去卫王殿下那儿管理农户?”
         程处亮感觉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虽说他对于卫王是很好奇的。
         之前他去看过卫王卖鸡。
         可也只是好奇。
         让他管理农户,他十万个不想去。
         “对啊!”
         “走吧,难道想我父亲和你老爹说!”
         秦怀道有些无奈,神情也带着叹息开口。
         程处亮忍不住的一个哆嗦。
         “这,这!”
         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
         可最终还是不敢。
         等秦怀道和自己老爹说,自己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为避免自己挨打,程处亮只能苦着脸跟随着秦怀道一起前往了少府。
         当两人抵达少府之时,真就有点无奈了。
         因为统辖的竟然真的是农户。
         “天啊,我等好歹也是万军之才,今天这是要真成农户头子了。”
         程处亮哀叹着开口。
         “别,还不是今天呢。”
         “那些人得等三日之后才到来呢,我们还是准备一下吧。”
         秦怀道虽然也很无奈,可已经到达这里了,他也只能尽心办好了。
         要是办不好,自己回去可就真的挨揍了。
         程处亮苦着脸。
         最终也只能应承。
         而很快三天的时间过去。
         回去准备的一万农户,陆续来到了少府。
         而秦怀道和程处亮也随即开始接管了这些人的管理。
         两人父亲一个是秦琼秦叔宝,一个是程知节程咬金,其军事能力毋庸置疑。
         秦叔宝不用说,本就勇武过人,远近闻名。初仕隋朝,跟随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后跟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浑身伤病,拜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
         程咬金更是骁勇善战,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
         两人的儿子虽然比不上两人,可也继承了几分。
         统辖十万大军也许还有些力有不逮,可仅仅一万农户还是能够轻松做到。
         不到七日的时间。
         这一万人能够做到基本的指挥了。
         十天的时间。
         至少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了。
         到达这一刻,李明的要求基本就已经完成了。
         毕竟他并不是要一支军队,而仅仅只是一支工程队而已。
         不过很显然,秦怀道和程处亮并不知道,两人虽然不太想去管理这些农户,可既然开始了,也没有半途而废的打算。
         而李明则是没有理会这些。
         他给了十五天时间招收,如今提前招收了,剩下来的时间自然是训练了。
         反正烧制水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有着足够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