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 第七十一章 以工代赈
         公路之上,众人站立,李明的话语不断的回想在了李世民的脑海当中。
         收费。
         这是李世民从未想过之事。
         甚至在刚刚听说之时下意识的就想否定,可当细想之时,李世民竟然发现极为可行。
         正如李明所说,相比于人,马车是最容易控制的。
         人可以绕行,马车可未必能够绕行。
         就算绕行了,其行走也会变得更为艰难,耗损更大,在这一种情况下,这些人也许真的会愿意支付这一份费用。
         “十四,三百丈一文低了,一百丈一文吧,从这里开始。”
         “另外你可以筹备一下,修建新的道路,若是有着什么需求,可以向朕禀报。”
         思索了片刻,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开口。
         “诺!”
         李明有些咋舌,不过这一刻却没有拒绝直接应声了下来。
         一百丈一文,一公里差不多就是三文多,相比于前世的高速公路这简直是抢钱了。
         可这是封建社会,收这样的费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愿意给一文的,自然也愿意给三文。
         这一点,自然不会反驳自己便宜老爹。
         “对了,听说你已经准备修建到达洛阳的直道。”
         “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似乎想到了什么,李世民再度开口询问,身影则是走动在这平坦的水泥路之上,仔细的感受着水泥路与之前的官道差距。
         “下月上旬,应该就会动工。”
         “父皇可否让少府去河北地区进行一些征召,河北地区去年大旱,恐怕有不少流民,征召他们修建道路也能给他们一口吃的,能让大唐更加稳定。”
         李明点头,随后带着一份迟疑开口询问。
         如今关中这些农户,伴随着春耕集结到来,自然不可能一直进行着修路。
         要继续修路大业,那就得考虑到其他的人力。
         去年河北大汉,无疑是最好的人力来源。
         以工代赈,作为前世的神器,李明自然也想到了这上面。
         以工代赈是指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在前世,以工代赈都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
         放在这一千多年前,以工代赈自然也是完全可以使用的。
         毕竟朝廷本就需要赈灾,以工代赈的方式赈灾比其他方式无疑要好很多。
         “河北吗?”
         “这自无不可!”
         “不过,他们恐怕所需的不是金钱吧,需要的是粮食,哪怕加入蝗虫,恐怕都有些不够。”
         李世民皱眉开口。
         河北大旱,也是他考虑的问题。
         可哪怕是到达如今,他依旧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如今朝廷不仅仅要应对蝗灾,还需要应对接下来的旱灾。
         需要的粮食是海量的。
         而以工代赈,在古代最关键的就是粮食,可不是金钱。
         这样一来,想完成其实有些困难。
         毕竟哪怕有着蝗虫加入,可蝗虫不可能满足数百万人口持续两三年的支出。
         今年就算可以支撑过去,明年呢。
         后年呢?
         农业的社会,要想恢复生产生活,没有个两三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想彻底恢复,更是要四五年之后。
         “父皇放心,只需要撑过今年,儿臣就有办法应对。”
         李明笑着开口。
         开玩笑,有着土豆这一种神器在,撑过一年,就足以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十斤土豆,在今年收获之后,他就会将其带入南方进行着大规模种植。
         以南方能够做到一年两熟,乃至于三熟的情况下,只要一年的时间,粮食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大规模的缓解,两三年之后,相信大唐将不会再缺乏粮食这一方面的问题。
         “你有办法?”
         李世民怔了一下,随后双眸之中在这一刻瞬间出现了一份炙热的目光。
         “对,父皇,不过还需要一段时间,应该要到明年下旬之时才能够缓解。”
         李明点头,带着确认的声音开口。
         “明年下旬吗?”
         “哈哈哈!”
         “好,朕等你的好消息。”
         “其他的你放手去做,要是有什么问题,朕全力帮你解决。”
         李世民大笑点头。
         一系列的经历,让他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也有了足够的信服了。
         李明说可以,李世民也直接选择了相信。
         这一刻甚至没有继续追问。
         反而给李明打着包票。
         只要能够解决食物问题,对于大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多谢父皇!”
         李明道谢。
         “你我父子,不必多礼,你要是做到,千秋功业之中都有着你的笔墨。”
         李世民笑着开口。
         李明笑了笑,也没有反驳。
         千秋留名。
         他从未怀疑过。
         有着系统,有着不断改造大唐的存在,他必然在千秋之后都有属于他的传说。
         而他要的也不仅仅只是这个,还有着国力的提升。
         对于他来说,任何国力的提升都是最为在意的,任何国力的降低都是他不容容忍的。
         灭蝗虫,以工代赈都是如此。
         “走吧,陪父皇走一走你这大唐直道。”
         李世民再度开口,身影迈步走向了前方。
         “诺!”
         李明应声,随后身影跟随而上。
         众人就这样行走于直道之上。
         不得不说,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水泥路是稀奇的。
         也是完全不同感受的。
         李世民走着走着之中会不时的看向路面。
         身后一名名侍卫也同样如此。
         哪怕是马匹,都会短时间驻足。
         几人行走之中。
         几里路很快而过。
         竟然并没有感觉到脚底升腾。
         上马,马匹飞奔的感觉更是显得格外的流畅。
         越看,李世民越双眼放亮。
         他难以想象,若是从长安到边界的道路都是如此,整个朝廷兵力调动会流畅到什么程度。
         能够节省的开资又有多大。
         要知道,往边境运送,最大的消耗就是这中途耗损。
         无论是人吃马嚼,还是路上磕磕碰碰都是很大的消耗。
         如今这样的道路之上,明显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一旦完成,完全可以从长安迅速之中抵达边疆,耗损更是能够到达历史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