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贵嫁:继妃今日又在求和离 > 第351章 挑刺
         第四组,太后看上的秀女,宣治帝挑得缺点是:“眼虽大却无神,似鱼目。”
         第五组,太后挑出来的两名秀女,花容月貌,宣治帝仍然嫌弃,“眼角下垂,一脸哀相。”
         “眼距太宽,能跑马。”
         第六组,这回宣治帝不说人家眼睛了,说人家的嘴,“嘴大吃穷家。”
         “嘴薄,尖酸刻薄。”
         宣治帝是各种挑刺,连看了十组人,没一个入他眼的。
         太后脸色已然是铁青色了,姜长宁没有再吃果干,眼睛亮亮地看着母子二人,说实话她没想到宣治帝会是这样的骚操作。
         “这些人,就一个也入不了皇帝的眼吗?”太后咬着后槽牙问道。
         “母后,儿子是皇帝,眼光高,看不上这些歪瓜裂枣很正常。”宣治帝认真地答道。
         “皇帝,你答应了选秀,无论如何,你都得选人留在宫里。”太后直截了当地硬来。
         “今儿殿选第一天,才看了几个人,母后不用心急,儿子会好好选的,现在已是午时,不如先回宫用膳,下午再继续。”宣治帝轻言细语地道。
         常有忠及时补充道:“陛下今儿早膳用得少。”
         言外之意就是,宣治帝忙了这一上午饿了。
         太后舍不得饿坏儿子,“回宫用膳吧。”
         姜长宁就陪着母子二回慈仁宫用午膳,膳罢,宣治帝就以身子倦乏为由,带着姜长宁回了启元宫。
         “皇后娘娘看戏看的可开心?”宣治帝把人抱在怀里,笑问道。
         姜长宁转过身,面对他,笑靥如花地道:“开心啊。”
         “选秀的事,我会处理好的,别生气动怒,怒易伤身。”宣治帝温柔地道。
         闻言,姜长宁就知上午她发火的事,他知道了,“我不是为选秀的事生气,而是她让我想起了在庄家的事,一时没忍住就砸了茶盏。”
         宣治帝若有所思,“太医给你诊平安脉,可曾说了什么?”
         “你不是想说,我又怀上了吧?”姜长宁猛然想起这两个月来癸水的量不大,时间也短。
         “宣太医。”宣治帝扬声道。
         不太确定,那就让太医来确定。
         “恭喜陛下,恭喜娘娘,娘娘已有两个半月的身孕。”薛太医上次给姜长宁诊平安脉时,就隐约摸出是喜脉。
         但这喜脉中浮且浅,让他不太敢明言。
         他本想等下次请平安脉时,再细诊,却不想皇帝今日就宣召他过来了。
         姜长宁再次有喜,宣治帝十分开心,“宁宁,这回帮我生个小公主吧!”
         “生儿生女,又不是我说了算。”姜长宁被他这句给打断了思绪,没再去想安全期怎么也不安全的问题。
         下午的殿选,宣治帝没有再评点秀女们的相貌,考验起秀女们的走姿,“来人,将粉铺上。”
         “铺什么粉?”太后不解。
         “香粉。”宣治帝笑道。
         两个小太监各提着两桶白色的香粉倒在地上,铺成一条约五尺长、五尺宽的路。
         “行了,让人进来。”宣治帝说道。
         第十一组照旧是五个秀女,很巧合,这五人中有三都梳着堕马髻,显得柔弱而娇媚。
         这是想要引起宣治帝怜爱?
         宣治帝让五个秀女从铺着香粉的地方走过,到头转身,再走回来。
         “母后,您看。”
         “看什么?”太后眯着眼,香粉上全是凌乱的脚步。
         “女子当行动举止都有规范,当摇曳生姿,步履莲花,可您看她们,啧啧,不行。”宣治帝嫌弃地道。
         这个理由,似乎说的过去,太后抿着唇不说话。
         接下来四组,都被宣治帝以走姿不好看给打发掉了。
         第十六组,有个胆大的秀女提出了质疑,“陛下,真有人能步履莲花吗?”
         “当然。”
         “小女能问问是谁吗?”
         宣治帝一脸骄傲地道:“我的皇后。”
         姜长宁微愕,她怎么不知道走路摇曳生姿,步履莲花?
         但她不能拆宣治帝的台,只能矜持地保持微笑。
         那秀女不甘地垂下了头,她再怎么样也不敢请皇后娘娘出来走走,让大家看看,证实一下皇帝所言非虚。
         下午十组秀女,同样没有人入宣治帝的眼。
         太后气狠了,“儿大不由娘,我说的话,如今皇帝当成耳边风,是一点都不听了是吧?”
         说着,她还狠狠地瞪了姜长宁一眼,俗话说的,娶了媳妇忘了娘,还真说的没错。
         被迁怒的姜长宁,没耐心哄这位更年期老太太,“陛下,妾身乏了,想先回启元宫歇着。”
         自己的亲娘,自己哄,别指望她。
         “好好伺候皇后娘娘。”宣治帝叮嘱了一句,扶着太后上了凤辇,“母后别生气,回宫,儿子慢慢跟您解释。”
         “好,我到要听听你能说出什么花来。”太后气呼呼地道。
         宣治帝没说出花来,就只说了句,“前朝后宫沆瀣一气,朝中必乱。”
         太后这时想起,严家和姜家皆无人在朝中身居高位,难得没有外戚之忧。
         “罢了,这事算你有理,那些民间秀女想来是没有这些忌惮,你得留人。”太后说道。
         “儿子会的。”宣治帝答应了。
         哄好了太后,宣治帝就回启元宫,还没进殿,就听到小阡儿的声音。
         他在背《千字文》,“......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父皇!”
         太子和小白站起来,行礼,“父皇。”
         宣治帝对两个儿子微微一颔首,走到姜长宁身旁坐下,“你们就快要一个妹妹了,平时没事可以多来陪陪你们母后。”
         三个儿子都欢喜地围了过来,“母后,我们要有妹妹了!”
         “还不一定啊,等生出来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姜长宁脸微红。
         “一定是妹妹,我要妹妹,我有弟弟了。”小白说道。
         “我没有弟弟。”小阡大声道。
         小白皱眉,“你想要弟弟?”
         “弟弟妹妹都可以。”小阡勇敢地发表意见。
         “不行,要妹妹,不要弟弟,我是你二哥,你得听我的。”小白坚定地道。
         “行吧,听你的。”小阡噘着小嘴道。
         姜长宁见次子和三子达成了共识,笑问长子,“小明呢,想要弟弟,还是妹妹?”
         太子答道:“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我都会做好大哥的。”
         宣治帝挺满意儿子这个回答的,可太子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母后,最好还是生妹妹吧,弟弟们太吵了。”
         姜长宁噗哧一笑,“好,希望这是个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