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
笔趣阁小说网 > 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 第一百四十一章 花了钱不上床的,就你独一份
         天已经黑了。
         涿县,张飞家后院的桃林里。
         刘备站在一棵桃树下,无奈的望着降临的夜幕,渐渐感到那无穷的压力席卷而来。
         他的身后,简雍与张飞也在。
         张飞一边灌入肚中一些酒,一边嚷嚷道:“玄德兄,这有酒有肉的,你怎生一脸愁容?”
         “唉…”
         刘备只是唉声叹气,却不言语。
         简雍张口道:“玄德的心情不好…翼德就莫要说他了。”
         言及此处…
         简雍小声对张飞说道:“原本以为涿郡封城能封三个月,这才二十天就已经要出乱子了…整个坊间都是骂玄德与张让的,玄德顶着多大的压力呢?”
         “这怕啥?”张飞依旧是大大咧咧,他拍了拍胸脯,“那甄逸不是三日后,就要运来一批粮食么?粮食一来,都能吃饱饭了,谁还骂娘?”
         “三…三日!”
         刘备重复了一遍张飞话语中的“三日”这两个字。
         的确,因为涿郡的情形,不得不再调动一批粮食过来。
         十日前…刘备便告诉甄逸,甄逸只说会想办法运来。
         可事实上…直到今天,粮食方才筹齐。
         三日后才能到。
         俨然…
         甄家就算再有钱,面对如今北境粮价的暴涨,粮食可并不好采买。
         可…三日…这是无比难熬的三日。
         简雍方才悄悄告诉刘备,涿郡已经有动乱的苗头了,莫说是三日…怕是明日都有可能发生哗变。
         一旦暴动,那将比瘟疫蔓延更可怕。
         他刘备保不齐都会成为老家的罪人,成为大汉的罪人…
         这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压力太大了。
         当然…同样承担着这莫大压力的还有十常侍之首的张让,近三天来,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生觉。
         呼…
         又是一声长长的吁气,刘备已经有些垂头丧气的味道。
         “玄德…”简雍再度提醒道。“我记得柳观主给予过你三封锦囊,如今前两封锦囊已出,依计行事瘟疫的蔓延是止住了,却迎来了新的问题,这暴动与哗变…如鲠在或,如今之于玄德,已经是间不容发的时候了,那么…柳观主的第三封锦囊,可否打开呢?”
         锦囊?
         整日因为涿郡的哗变隐患发愁,刘备倒是忘了这件事儿。
         柳羽交给他的三个锦囊。
         前两个…
         一个利用天师道与甄家封涿县,一个利用张让的狠辣手段封涿郡。
         至少…在防止瘟疫蔓延这一项上,都极其的富有成效。
         那么…
         第三个…
         刘备可记得,柳弟说过,万不得已时再打开第三条锦囊。
         如今…
         涿郡随时有哗变的风险,再不打开的话。
         当即…
         刘备再不迟疑,迅速的从怀中取出锦囊,这是一封紫色的锦囊。
         哪曾想…还未从锦囊中取出布绢。
         “好啊…”
         一道尖锐的声调响彻长空。
         紧随而至的是连续的脚步声,“原来你们还留有一封锦囊,可是骗得咱家好苦啊!”
         三人回头,映入眼帘的却不是那中常侍张让还能有谁?
         区别于以往总是翘着的兰花指。
         这一次,他揣着拳头,一副愤愤不已的模样,“好你们三个,合起伙儿来骗咱家,有那柳羽的锦囊,你们早说呀!”
         说着话,张让已经行至刘备的面前,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锦囊。
         当即拆开…
         上面的篆体小字很工整,却很少。
         几乎一眼就能看到底。
         张让的脸色骤然一惊,他眯着眼,张起嘴巴…想表达些什么,却最终支支吾吾的没有脱口。
         刘备、简雍、张飞也凑了过去。
         看过信笺上的字眼,刘备与简雍的眉头均是凝起。
         张飞则挠着头嚷嚷道:“这是啥意思,啥叫‘借一人头颅平万民愤怨?”
         哼…
         张让一声冷哼,他没有直接回答张飞的问题,而是质问刘备。
         “刘玄德?若是今夜咱家不来,是不是你们就打算用咱家的脑袋平息民怨呢?”
         呃…
         刘备一怔。
         好像、仿佛、也许…是吧?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是说道:“张常侍这可错怪我们了,就是需要一个脑袋去平息民怨,怎么能是张常侍的脑袋呢?”
         呵呵…
         张让直接就“呵呵”了,“你也莫唬咱家,咱家也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如今坊间传言,唯独你、我罪大恶极,你不削去咱家的脑袋,难不成…你还能拿自己的脑袋去平息民怨么?”
         嘶…
         这就有点尴尬了。
         刘备一时间语塞…
         倒是张飞不知从哪取出了一把屠刀,“嘿嘿,俺方才还没想明白,原来是这意思啊!”
         这屠刀一出,张让直接吓尿了…正常男人被吓尿,那是前面的裤子湿,可他这种介于男女之间的阉人,是中间的位置湿…很湿!
         “黑脸…你…你想干嘛?”
         “有…有话好商量啊!”
         张让退…
         连翻后退,可张飞却笑吟吟的向他走来,这一抹笑意…在张让看来蛮渗人的。
         嗖…
         的一声,张让直接跳出了窗子,拔腿就跑,跑的比兔子还快。
         张飞作势要追,刘备连忙喊住。
         “翼德…”
         “嘿嘿。”张飞脚步一顿,退了回来,“俺就是吓吓他…”
         一旁的简雍微微凝眉,“玄德,这要不用张常侍的人头平息民怨,那…”
         这话脱口,刘备嘴角咧来,露出一抹厚黑的笑意。
         “这个不用你、我操心…张常侍知道该怎么做!”
         讲到这儿,他颇为欣慰的望向张飞,方才…张飞的举动是神助攻啊!
         …
         …
         南阳,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家的族长在家中卧房心绪不宁的坐起,看着窗外微微的天光。
         这时候,有仆人送来了一封竹简。
         “老爷,这便是柳郡守身边三人的情报。”
         邓某睁大眼睛,穿上了衣服,坐在了桌案上,展开这竹简去看。
         ——文聘,宛城县尉,掌管一县兵马调度,被新晋郡守柳羽封为南阳郡郡尉。
         ——徐晃,河东解良人…
         ——关羽,河东解良人,曾因为连杀六人被关入牢狱。
         前面三列记载着他们的生平…
         后面则记录着他们具体的武艺,大多数是一些打听出来的。
         邓某眼眸渐渐的眯起,“这文聘倒是不怕,料得不是魏延、黄忠的对手,可这关长生与徐晃…”
         他的眸光幽深,不由得细细揣摩。
         魏延与徐晃比?孰胜孰败?
         黄忠与关长生比?又是孰胜孰败呢?
         心念于此…
         邓某握笔一一将六个名字写在竹简上。
         如果…按照田忌赛马,对方最强的是关长生,他这边最弱的是儿子邓同,理想状态下的对决,似乎是邓同对上关长生,黄忠对上徐晃,魏延对上文聘…
         如此这般,可稳操胜局!
         想到这儿,邓某微微点头。
         就在这时…
         “老爷…”有一位仆人赶来,“南阳云台十一将家门的族长都赶来了…说是带足了钱粮,要助老爷一臂之力。”
         呼…
         邓某眼珠子一定。
         他还尚未寄信于这些族长,怎么一个个的全来了,还带着钱粮!
         他哪里知道…
         这边新野城,柳羽的一举一动早就传到了南阳各大氏族族长的耳中。
         他们这些云台二十八将…一个个的都在柳羽这儿吃了亏。
         自然…要借邓某之手找回面子。
         如今…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这是面子的问题,云台二十八将中,十一名南阳将的脸已经被柳羽按在地上摩擦了。
         “呵呵…”
         邓某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缓缓起身。
         “想不到,我邓家又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那就,田忌赛马,田忌赛马!柳郡守啊,你可莫要小瞧了我们这些云台将!”
         …
         …
         关羽、文聘、徐晃饶有兴致的看着柳羽在竹简上书写着什么。
         第一列,赫然便是“统”、“武”、“智”、“政”、“魅”五个字,分别对应的是统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
         在以往柳羽玩过的许多三国类游戏中,都会有这些…俗称五唯。
         当然了,历史与游戏不同。
         游戏中,这些具体数字只是影响某一项属性。
         比如统率影响军队的防御力,武力影响军队的攻击力,还有单挑时的杀伤力,智力则是在少量外交中至关重要,此外…还有舌战,也关乎智力。
         政治的话,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内政上与建设上。
         魅力则是探索人才…
         比如曹操…
         他的统率是96,武力是72,智力是91,政治是94,魅力是96!
         算是很牛逼的五边形战士了,五维之和堪称三国巅峰的存在。
         可事实上…
         这些数据或许精准,但并不全面…
         也就是说,或许曹操巅峰时堪称“五边形战士”,但…他成长期如何?谁也不知道。
         至少…
         如今的曹操,五维合起来远远没有这么变态!
         这就引申出来另一个问题。
         几日后的擂台…
         不能只凭借这些脑海中的固有数值去决定,还得综合评定。
         不过,陆羽依旧把黄忠、魏延、文聘、徐晃、关羽的数值给列了出来。
         关羽的武力是九十七;
         黄忠的武力是九十四;
         魏延的武力是九十二;
         徐晃的武力是九十三;
         文聘低一些…是八十二!
         据传闻,除了他们五个外,最后一位上擂台者邓某会派出他自己的儿子邓同。
         邓同…
         没有出现在三国志类的游戏中!
         不过,他的儿子邓芝倒是极为有名,后世某部电影《见龙卸甲》中,他都能跟赵云齐名了。
         但…
         任何游戏中,他的武力值都没有超过六十,可以选择性的忽略不计。
         当然,这些数值不代表擂台时的强弱,也无法去代表他们事实上的武力值,乃至于…关羽、徐晃、魏延都方才二十岁,尚处于成长期,或许会低一些,黄忠三十多岁算是巅峰期,数值上或许还保守一些。
         这么综合算下来…
         关羽与黄忠这场,谁胜谁负就未可知,魏延与徐晃也是未知…
         而文聘对付邓同,这个多半能拿下。
         但,整体算下来,不保险哪!
         “除非,田忌赛马?”
         柳羽心头喃喃吟出这么一句…他是在想着田忌赛马。
         可关羽、徐晃、文聘却对这些大写数字很感兴趣。
         “凭什么,长生的武力是九十七,我只有九十三?他统率也比我高…除了智力什么都比我高,不对,这数字不对!”
         徐晃当即提出了质疑…
         比关羽低,他不服啊,他俩可是能打上百回合不分胜负的!
         关羽一捋胡须,“是不对,明明我智力也是高过公明的,怎生这个上面弱了几点呢?不对,不对!”
         徐晃有点懵…正想开口。
         文聘却是挠了挠头。“我…我只有八十二么?我的武艺跟你们两位相比…差这么多么?”
         俨然,文聘也有些不信…
         或许,他能感觉出来,身边的这二位是高手,但…相差十几点?有这么夸张么?
         就在这时…
         “大祭酒。”一名鬼卒行至屋前,站在门外,“黄忠、魏延的情报已经探查到了!”
         “进来…”
         柳羽当即吩咐。
         鬼卒看屋内还有人,于是快步行至柳羽的身前,在他的耳边悄声言语了一些什么。
         “什么?”
         倒是柳羽听过后,整个人一惊。
         下意识的脱口,“你说这黄忠黄汉升?没有儿子?”
         “千真万确!”鬼卒如实道…“不仅没有儿子,就是连夫人都没有娶上一房!”
         嘶…
         柳羽下意识倒退了一步,眼眸中闪过几许意外。
         三国的正史中对四十岁前的黄忠记载太少了。
         哪怕是四十岁之后,也只有黄忠跟随刘表从子刘磐去荆南镇守的记录。
         十余年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事,唯一一次是《太史慈》传中,孙策派遣太史慈迎战刘磐,太史慈与黄忠应该交锋过,但并没有什么记载。
         不过一些野史杂记中,或者后世的穿越小说中,总是说黄忠有一个儿子,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的…
         往往小说中的主角,都很凑巧的赶上人家儿子犯病,然后直接开挂就把他的儿子给救了,连带着收复了这位虎将。
         这些故事,柳羽听过无数次了。
         故而…
         他特地派人去调查黄忠的儿子黄叙,可鬼卒回禀的是,黄忠没有儿子。
         那么…
         就只有一个可能,是黄忠追随刘磐镇守荆南时,生下的这个儿子。
         蔡瑁与刘磐政治斗争中,刘磐不断的被蔡家陷害,黄忠的本事与名声也就暗淡了下来,让黄忠感觉报国无门,又因为儿子的死心灰意冷,最终被刘磐推荐给了好友韩玄。
         当然…
         这些也都是猜测,基于如今三十多岁的黄忠并无儿子的猜测。
         那么问题来了,如今的黄忠尚且没有儿子,那如何拉拢呢?
         就在这时…
         鬼卒的声音再度传出。“大祭酒,我等还查到一条秘闻…黄忠每月都会去一次襄阳城的‘温香阁’?”
         温香阁?
         此言一出,文聘反应极大…“那可是咱们南阳以南、荆州以北人人都向往的地方!”
         “怎么?”柳羽追问道。
         文聘继续解释道:“襄阳位于荆河以南,那里的水养人,那里的女娃子都能掐出水来,而这‘温香阁’里的姑娘,更是个个如花,许多咱们南阳的官吏每月都会去那边一趟…勾魂哪!”
         这不就是青楼么?
         柳羽眨巴着眼睛,他很难将历史上“黄忠”这个老迈的形象与青楼女子联系在一起。
         可…
         事实上,历史记载中的黄忠都是中年之后的形象。
         但…人家也年轻过呀?
         谁年轻的时候没有风流过呢?
         想到这儿,柳羽的眼眸眯成了一条缝,他倒是对那“温香阁”里能勾着黄忠魂儿的姑娘产生了许多好奇。
         这姑娘…得是何等倾国绝色?
         …
         …
         荆州,襄阳城。
         三面环水,一面环山。
         夜幕降临,城北荆河窜城而过的地方,到处都散布着缕缕脂粉的香味儿。
         出现在这荆河之畔的,多以男子为主,有风度偏偏的贵家公子,有身穿绫罗绸缎的权贵人士,几乎没有一个年轻女子。
         而荆河之上,一幢几乎有一半凭空建在荆河之上的阁楼,伴随着荆河上的徐徐微风,传来一股股淡淡的香气。
         这阁楼便是在南阳与荆州赫赫有名的“温香阁”!
         这里是襄阳城最有名的青楼。
         注意…是青楼,这是要比“烟花柳巷”档次更高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海天盛筵”、“那啥人间”…是土豪一掷千金的场所。
         所谓“娼”、“妓”又有不同…
         妓同技…那是有技术的女人。
         娼…则是可以肉体交易的女人。
         当然了,这些在汉代,还没有那么明确…许多“娼”也有技术,许多“妓”也会摆低姿态…
         区别于其它的青楼,这“温香阁”是一处官窑,乃是收容那些犯了错误家族里的女人!
         男的流放边关,女子发配为奴为娼…
         这种惩罚在古代很常见。
         此刻…
         温香阁内的一方闺房中,一位二十七、八的女子正坐在床头…而他的面前,三十五岁的黄忠却在距离床榻最远处的一方胡凳上,自顾自的喝酒。
         终于,还是这女子忍不住站起身来,缓缓行至黄忠的面前。
         “你这人最有意思了,来‘温香阁’花了钱不上床的,就你独一份儿!”
         黄忠的眼神闪躲,牙齿微微咬住嘴唇。
         过了片刻后,方才张口:“你父亲对我父亲有恩,父亲临终前就托我照顾于你…等我攒够了钱,一定会赎你出去。”
         “噗…”
         黄忠的话,让这女子笑了,笑的格外开怀,可笑声落幕,她的眼神中多出了几许无奈,微微抿着唇摇头道:“这里是官窑,没有官府的文书,谁也出不去。”
         “我会想办法!”
         黄忠语气严肃…
         余光瞟向眼前的女子,他回忆起了家门的一桩往事。
         黄忠虽看似是寒门出身,却鲜有人知,他有世家背景…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刘表单骑入荆州后,单单荆州就有四支黄姓望族,即以黄忠为首的南阳黄氏,以黄盖为首的零陵黄氏,以黄祖为首的江夏安陆黄氏,以及…以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首的沔南黄氏。
         不管荆州哪支黄氏,都是东汉著名的孝子,位列“二十四孝”之一的黄香之后。
         那时,他的官职到尚书令,于汉明帝时迁到了江夏,为黄氏江夏堂开基祖先。
         根据《云南省保山市永昌府黄氏家谱世系表》记载…
         黄忠与黄承彦、黄祖不仅同姓同族,还是同宗同家。
         黄忠是黄孚信之子,黄承彦是黄孚勇之子,黄盖是黄孚仁次子,黄祖则是黄家旁支一系,论及辈分儿要矮黄忠、黄承彦、黄盖一辈儿!
         黄忠与黄盖是堂兄弟(同祖父)…
         黄忠与黄承彦是未出五服堂兄弟(同曾祖父)…
         只是,黄家虽是大族,但各分支的境遇却是大不相同。
         黄祖的父亲黄自溟徒居江西丰城,而黄祖因得罪仇家,为避祸而移居淮南,遂形成淮南黄祖家族。
         黄忠更惨一些,他的父亲曾经被陷害,是霍家的兄弟替他顶罪…
         当然,霍家的兄弟也是昔日的救命之恩,却让所有家人都贬为了官奴,女儿霍玉更是沦为官妓,从小被养在襄阳的温香阁里。
         如今…
         她已经不年轻了,二十七、八岁,在这个别的女子都成亲十几年的年纪,她却还是要待在这里,永无尽头…
         而黄忠,十年前他找到霍玉时,每月就会来看她。
         十年已经过去,霍玉从十七、八岁变成了二十七、八岁…十年前那个风华正茂的公子黄忠,如今,也变成的愈发的成熟。
         只是…他依旧每月都来,从未停歇。
         “我不知道家父与你家的关系,但…十年来,你庇护着我,小女子如何不感动?只是…我终究是摆脱不了这官奴的身份。”
         呼…
         黄忠长长的呼出口气。
         他望向霍玉的眼眸依旧是带着许多闪躲。
         “相信我,我会想出办法的…”
         说着话,黄忠就打算离开…
         霍玉却是张口:“下次来就不要特地换衣服了!”
         “怕你不喜欢那些世家的服饰。”黄忠脚步一顿。
         “你来了十年,这里谁不知道,你是南阳邓家的部曲…是邓老爷最器重的人。何必花这份冤枉钱呢?”
         踏踏…
         黄忠迟疑了一下。
         “至少,我黄忠的钱,能…能让你歇息一会儿。”
         一言蔽,黄忠大步往外走去
         …十年守护,每一次迈出这大门,总是有些恋恋不舍,有些愧疚…
         但…想帮她摆脱官奴的身份…谈何,谈何容易?
         …
         …